送給寒冬下的網際網路人,微信之父張小龍也曾經失業過

程序員技術提升營 發佈 2022-10-02T09:12:15.810133+00:00

1987年,張小龍正式被華中理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的電信專業錄取。那個年代,能進入電信系統則意味著鐵飯碗傍身,選擇這個專業的張小龍,只要中規中矩,那麼在畢業後,自然會吃穿不愁,很快就能成為當時的人生贏家。然而如果當真如此,他的人生也就不會這樣精彩了。

1987年,張小龍正式被華中理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的電信專業錄取。那個年代,能進入電信系統則意味著鐵飯碗傍身,選擇這個專業的張小龍,只要中規中矩,那麼在畢業後,自然會吃穿不愁,很快就能成為當時的人生贏家。

然而如果當真如此,他的人生也就不會這樣精彩了。事實是,在讀書期間,張小龍並沒有如其他同學那樣保持著安分狀態,走著努力畢業找工作的路線。當然,他在學業上並沒有鬆懈過,他的成績始終不錯,甚至大四後直接留在本校攻讀碩士學位。

1994年,張小龍順利從研究生畢業,並直接被學校分配到了與電信相關的事業單位。這在許多人眼中是夢寐以求的事情,一個可以吃一輩子的鐵飯碗,一份有社會地位、有良好福利和待遇的工作,從此他可以吃穿不愁,終身都不必擔心金錢的問題,未來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享受到因工作單位而帶來的便利。

可張小龍卻覺得不爽。

他覺得不舒服,那個一眼就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他不想要,那份與他真正熱愛的事業背道而馳的工作他不喜歡。

一想到未來的幾十年都要把生命耗費在其中,張小龍感到無比窒息。

他拋棄了穩定富足的前途,選擇了一條其實很難看清楚未來的路,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並不是因為天生叛逆,而是因為他無法抵禦那個新世界對他的吸引。

那個新世界叫做網際網路。

當時尚處於網際網路發展的最初,那時候網際網路還沒有向人類展現出它多姿多彩的全貌,可張小龍已經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妙。

張小龍放棄了鐵飯碗,選擇投身網際網路事業,這不僅僅是因為一時衝動,而是因為他已經做好迎接那個不可期待的未來的準備。

能力方面,儘管他並非計算機專業出身,但在興趣的指引下,他在讀書期間就已經掌握了計算機方面的一切技能。至於毅力和決心,從他放棄鐵飯碗那一刻,便已經顯露端倪。

他為了夢想離開了命運原本為他安排得順遂的生活,隻身來到廣州,選擇了一家軟體開發公司。這家公司主攻內容是開發文檔管理相關的軟體,這一切對於編程有著無限熱愛的張小龍來說,來到這家公司算是如魚得水。

其實,在網際網路發展的初期,有無數的試水者,但網際網路這片大海對許多人而言仍然是未知,試水者中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儘管當時張小龍有著無限的熱情,在這家公司里也有許許多多與他有著同樣熱情的夥伴們,但這家公司仍然以失敗告終了。

在無法保證盈利的狀況下,公司難以經營下去,兩年後,公司就地解散,張小龍也陷入了失業的困境之中。

他變成了一個自由職業者,開始單獨接單替人寫程序。這種接單的工作方式沒辦法保證收入的穩定,但好歹能夠保證他不被餓死。在依靠這微薄收入的基礎上,他開始構建那個心目中已經成形的小世界。

他想要開發一款軟體。

他知道自己能夠順利開發出這款軟體,他有這個能力,對他來說代碼從來都不是問題。

但他不知道這款軟體能走多遠,他不知道這款軟體是會被廣泛使用,還是會如同之前做的軟體那樣石沉大海。

他不是預言家,看不到未來的模樣。這款軟體可能無法為他帶來收益,也可能他不論投入多少,最後都不過是做無用功。

但他仍然無法放棄夢想。

自然,這款軟體最終完成,並獲得了莫大的成功。它使得張小龍成為中國當時程式設計師的top10。在計算機領域,他成了大紅人,他的軟體讓他一夜成名。

這份為夢想不斷堅持,肯吃苦的毅力,才是使他成為一個頂尖程式設計師的原因,更是讓他在後面的人生道路上,始終向上攀登,始終不畏艱辛、保持前行的原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