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紅色「崮」事|泉崮流水嗚咽聲,柏松猶護英雄冢

農村大衆 發佈 2022-10-02T09:50:27.652891+00:00

陽光穿透烏雲,灑向山間小道、綠樹草叢,山野漸漸明亮起來。沿途丘陵起伏,樹木蒼翠,山村和田野組成一幅山水畫,讓人不自覺地想要親近。這裡是費縣石井鎮大安村,距此不足5里處,有崮名曰泉崮山。仰望泉崮山。「泉崮山屬沂蒙72崮之一,位於棗莊、臨沂交界處。

陽光穿透烏雲,灑向山間小道、綠樹草叢,山野漸漸明亮起來。沿途丘陵起伏,樹木蒼翠,山村和田野組成一幅山水畫,讓人不自覺地想要親近。這裡是費縣石井鎮大安村,距此不足5里處,有崮名曰泉崮山。

仰望泉崮山。

「泉崮山屬沂蒙72崮之一,位於棗莊、臨沂交界處。」大安村黨支部書記郭克璽自小長在泉崮山下,說起泉崮山歷史如數家珍。

泉崮山挺拔高聳,東南和西北分別與抱犢崮、翼雲山遙遙相對,呈三足鼎立之勢。清《嶧縣誌·山川上》載:「岩壑幽深,陵谷環匝,遙望一山回出群峰,即滕之泉固諸山。」泉崮山周邊諸多清泉常年噴涌,從不乾涸。

泉崮山地勢陡峭、山路難行。崮頂綠樹如海,呈半月形橫亘東西。據郭克璽介紹,山上有古廟、房屋及寨牆等遺址,應為古時義軍、土匪所留。清咸豐末年,泉崮山曾為清朝末年農民起義軍——幅軍的根據地之一,民國年間,劉黑七、張黑臉等土匪均曾在此和官兵對峙。

大安村黨支部書記郭克璽自小長在泉崮山下,說起泉崮山如數家珍。

過去,泉崮山是滕縣、嶧縣和費縣的三縣交界之處,是重要的交通關卡。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山東省委魯南特委領導山區群眾抗戰,創建了大爐、抱犢、天寶、鄒東等抗日根據地,先後設立過費滕嶧中心、雙山等縣級政權組織,魯南特委、魯南區黨委,大爐八路軍第115師師部的交通聯絡、情報傳遞都由泉崮山腰通過。

1943年6月以後,魯南抗戰形勢逐步好轉,泉崮山一帶的日偽據點陸續被拔除。次年,八路軍魯南軍區直屬醫療所便設在了泉崮山東南不遠處的荊山寺內,主要接收所屬部隊的重傷病號。

八路軍魯南軍區直屬醫療所舊址。

1944年秋季以後,魯南八路軍向敵人盤踞的重要城鎮陸續發起攻擊,部隊傷亡人數明顯增加,重傷員源源不斷地運往醫療所。衛生所病房不夠用,當地政府又幫助新建草房70餘間。

「我們大安、齊家峪等村的村民都會到醫療所來幫忙。」郭克璽說。那時山區生產力極端落後,農民家徒四壁,儘管艱難如此,周圍村莊的農民卻仍然為衛生所送來米麵等生活用品。「男的就去抬擔架,女的就去給傷病員餵飯、洗被褥、洗衣服。」當年事件的親歷者大多已經離去,但翼城村年近八十的村民耿發昌仍記得老人們的話:「洗衣服的河水都讓傷員的鮮血染紅了。」

大安村黨支部書記郭克璽講述醫療所的情況。

「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66歲的栗貴民滿含深情地說。他是一名轉業軍人,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至今腿中還留有彈片,無法取出。

9月15日,他帶著記者來到荊山寺烈士陵園。陵園不大,保存下來的烈士墓有63座。他們都是1944年7月至1945年5月,在魯南軍區醫院醫治無效後犧牲的八路軍官兵。原魯南鐵道大隊政委張鴻儀在醫院犧牲後,也安葬在這裡(後遷葬華東烈士陵園)。

栗貴民拂去墓碑上的塵土,講述當年的紅色故事。

烈士陵園裡,松柏蒼翠,莊嚴肅穆。墓碑上烈士的信息都非常簡單,有部分墓碑只有姓名,沒有原籍地記載;還有的信息全無,僅寫著「烈士之墓」。「當時埋有100多人,後來能找著家的大多遷走了,這些幾乎都是無名烈士。」栗貴民輕撫著紀念碑,語氣低沉。

一排排墓碑,一棵棵松柏,訴說著令人動容的悲壯故事。這些烈士大部分是20多歲的青年,他們有的來自本省的棗莊、臨沂等地,有的則來自江蘇、河南。他們身懷報國之志,奔赴戰場,永遠成為了「小伙子」,長眠於此,守護著這方土地。

遠眺泉崮山。

青山巍巍,柏林蒼蒼。這裡雖位於深山,卻從未被人遺忘。每年清明,附近中小學的學生們會來祭掃;逢主題黨日,鄉鎮幹部、村裡的黨員也會來到這裡,緬懷革命烈士。

微風拂過山林,傳來遠處村民們的笑聲,記者向烈士們深深鞠躬。

拾起墓碑旁的幾片落葉,慢慢走出陵園。「現在的我們,不該忘記他們。」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郭傑 見習記者 李新宇 通訊員 高雲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