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降糖,重在生津

上海中醫藥大學 發佈 2022-10-02T10:49:48.703621+00:00

漸入寒冬,天氣越來越冷,寒意會刺激交感神經,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容易造成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更容易在秋冬季爆發或加重,因此,糖尿病病友尤其要在這個時節做好自我防護。

糖尿病病情發展和季節關係非常密切。漸入寒冬,天氣越來越冷,寒意會刺激交感神經,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容易造成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更容易在秋冬季爆發或加重,因此,糖尿病病友尤其要在這個時節做好自我防護。

糖尿病,中醫分3型

對於糖尿病而言,飲食控制是最重要的。而這一觀點,更是中醫辨證論治糖尿病的立足點和關鍵所在。糖尿病最明顯症狀就是口乾,所以,中醫抓住津液流失這一特徵,把糖尿病稱作「消渴症」。這個津液不光是指唾液,還包括流出的汗水等。

中醫一般將糖尿病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三種類型。

上消是心和肺的關係,一般表現為口渴喜飲,喝再多水也口乾;還伴隨小便多的現象,而且顏色發黃;另外喉嚨乾熱,嘴唇也容易乾燥;食量上沒什麼變化,不過舌紅唾液少,苔黃乾澀。

中消是脾胃之間的關係,吃得多但餓得快是中消型最明顯的表現,還伴隨口乾總想喝水的情況。此外,還表現為小便頻多、大便乾結、頭暈目眩、形體消瘦、舌發紅、苔發黃等。

下消是肝腎間的關係,主要表現是小便頻繁,並且量多;面色看起來潮紅,手足心熱伴隨腰膝酸軟,舌紅少苔。

酸苦「生津」可助控糖

儘管糖尿病分3種類型,不過總體來說,生津是防治糖尿病的最有效手段。一個人能生津液,說明內循環好。津液吞到肚子裡,還能幫助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那麼如何生津液呢?關鍵在兩字——

中醫在辨證治療糖尿病時認為,苦和酸可以解決口乾的問題,有助於降低血糖及尿糖,減輕或消除症狀,或減少用藥量,使病情趨於穩定。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曾明確提出,黃連可治療「消渴症」。苦的食飲種類繁多,比如苦丁茶苦蕎茶就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苦的茶飲、食物多偏寒性,而且又是在秋冬季節,本來就屬天寒蕭瑟,所以胃不好的人也不宜多喝。而酸性的山楂和酸梅湯,倒是不錯的選擇。所以,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節里可少苦配多酸,一起來達到飲食抗糖的目的。

食療補充固然是生津的常用方法之一,其實,還有兩個生津方法更簡單,更容易操作,效果也很不錯,那就是吞口水和細嚼慢咽,大家平時不妨一試。

● 一些人在鍛鍊之後唾液分泌會增多,這時候一定要內吞。因為中醫上有「痰可吐,津液吞」的說法。而現代醫學也證實,人的唾液是非常好的營養物質,還有極強的殺菌作用。

● 另外一個生津方法是吃飯時細嚼慢咽。一般來說,吃一口飯至少需要咀嚼36下,這時嘴裡就會產生大量津液,然後再慢慢順著食物吞下。而有些人吃飯快,幾分鐘就搞定一頓飯,他們如果不改掉這個不良習慣,久而久之容易患上膽結石或者膀胱結石。

秋冬運動,以「慢」為主

日漸走低的氣溫、呼嘯的凜冽寒風,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一些糖尿病患者無法繼續堅持運動鍛鍊。但作為控糖的有效手段之一,運動卻又是必不可少的。秋冬季節屬於秋收、冬藏階段,糖友們除了在心神上要平和安寧外,在行為上也要以慢為主,不宜做過量的運動。

● 首先,建議儘量選擇不是很激烈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打太極、桌球、室內羽毛球等。時間上,最好選擇進餐後1小時運動。因為此時是血糖較高的時候,鍛鍊降糖的效果會事半功倍,但如果選擇在早晨鍛鍊,則一定要在鍛鍊前進食,否則容易發生低血糖。

● 其次,一定要控制好運動強度,不要出太多汗。因為秋冬季節屬於陽消陰長階段,如果出汗太多,就容易傷陽,而人體血液、津液在體內的運行循環,都需要陽氣為之輸布運行,一旦陽氣耗損,就會導致體內濕邪過重。以走路為例,每次30~60分鐘,一般慢速走以每分鐘60~70步為宜,中速行走每分鐘80~90步,快速行走為每分鐘110~120步,走的速度按個人體力而定。體力較好的患者,行走時還可加一些負荷,但不要刻意追求運動時間。

秋冬季節由於天氣寒冷,人體難以很快適應外面的溫度,所以,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準備,從運動量小的動作開始,逐步加大運動量。運動結束時,也應再做些放鬆調整活動,如慢走幾步、揉揉腿,做幾下深呼吸等,逐漸讓人適應從鍛鍊的興奮狀態回到靜息狀態。

本文選自《家庭醫藥》2014年11月刊

作者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糖尿病科張敏、蔣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