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楊貴妃沒死在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鏡鑑青年 發佈 2022-10-02T15:29:26.472034+00:00

她與玄宗的風流愛情故事,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都讓這位活在歷史中的女子有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作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留下了無數傳說。她與玄宗的風流愛情故事,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都讓這位活在歷史中的女子有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關於楊貴妃的死,後世留下好幾個版本。據說安史之亂爆發後,有說唐玄宗賜白綾給楊貴妃,她淒涼自縊而死;有說亂兵將其斬殺於馬嵬坡,留下「血埋妃子艷」的悵惘與遺憾。

甚至更有說,當年被派去處死楊貴妃的陳玄禮,被楊貴妃的絕色美貌吸引,手下留情,以侍女代替她而死,真正的楊貴妃,實際上坐著船遠渡日本。

歷史上的楊貴妃,真的遠渡去了日本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01

楊貴妃本名玉環,原本是唐玄宗之子李瑁的王妃,卻由於姿色太過出眾,讓玄宗李隆基念念不忘,後來納入自己的後宮,封為貴妃。

李隆基統治前期,政治清明,打造了開元盛世局面,晚年卻變得逐漸昏庸,沉溺美色,寵信奸臣。後世許多人將這頂「鍋」扣在楊貴妃頭上,認為是她太美而「惑君」,現在來看這種觀點實在可笑。

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帶著楊貴妃等一行人逃亡。在半路上,隨行將士對楊貴妃、楊國忠等楊家人頗有怨言,認為所有的禍亂皆是因他們而起。馬嵬坡前,六軍不發,必須要唐玄宗處死楊家人,給他們一個交代。

唐玄宗陷入兩難,前有將士們需要交代,後有安祿山的追兵,如果想要活命,處死楊家人必定是犧牲最小的選擇。於是,玄宗忍痛做了選擇,處死楊國忠後,賜給楊貴妃三尺白綾,讓高力士將其縊死。


楊國忠和楊貴妃死後,六軍怒氣全消,唐玄宗成功抵達了安全地點。安史之亂被平復後,回憶起楊貴妃的香消玉殞,也不過是幾滴眼淚。

然而,關於楊貴妃的故事似乎並沒有結束,雖然人們普遍認為楊貴妃魂斷馬嵬坡,可其他版本的結局,又給楊貴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02

據說,事後唐玄宗思念楊貴妃,想要挖開她的墓穴再看她一眼,然而墓穴卻空空如也——只是衣冠冢。

那麼,楊貴妃的身體到底去哪裡了呢?

當地早有傳說,當年在馬嵬坡,楊貴妃其實並沒有死。陳玄禮的部下強烈要求處死楊家人,可是在行刑時,陳玄禮被楊貴妃的美色所吸引,實在於心不忍,就手下留了情。因為負責查驗屍體的是陳玄禮,負責縊死楊貴妃的是高力士,所以兩個人密謀,讓楊貴妃身邊的侍女換上貴妃的衣服,代替她被縊死。

而真正的楊貴妃,則被陳玄禮的親信送走,往南走了數百里,繼而跨海遠渡,也就是去了今天的日本。

甚至在日本當地,也有一個「楊貴妃墓」,埋葬著從中國坐船而來的美人。這美人顏色出眾,身旁跟著一個侍女,侍女說這就是楊貴妃。

可巧的是,唐玄宗之後無比思念楊貴妃,夢到了玉環。玉環在夢中告訴他,自己到達了日本。醒來後,玄宗就派高力士出海尋找,並且送去了兩尊佛像。在日本久津有個地方叫「兩尊院」,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收到佛像的楊貴妃並沒有跟隨高力士回去,而是贈了一根玉簪作為答禮。此後的楊貴妃,有人說她是在日本頤養晚年,也有人說沒多久她就去世了。

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早已無從知曉,只能從這些神秘的傳說里猜測一二。


03

關於楊貴妃到底有沒有去日本這回事,並沒有什麼有力的史料可以佐證,成了一個謎團。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傳說,被後世津津樂道。

但筆者認為,楊貴妃沒死去日本的可能性根本不大,六軍不發要處死楊貴妃的是陳玄禮,故事裡手下留情的也是陳玄禮,二者自相矛盾;更何況,正史記載的也都是楊貴妃死於馬嵬坡,若是存疑,史料也不會如此蓋棺定論。

也有人分析說,之所以會有「楊貴妃沒死去了日本」這種說法,完全是日本人讀了白居易的《長恨歌》,他們不能接受像楊貴妃這樣的美人結局淒涼,所以就依據《長恨歌》給她的故事進行了美化。


在《長恨歌》的後半段,「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寫到了楊貴妃身死後成為仙子,而「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又表現了唐玄宗上天入地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美好想像,包括「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原本就是一種浪漫的表達。

然而,在日本讀者的解讀過程中,就變了味道。據說,「楊貴妃沒死去了日本」這個說法原本就是翻譯自《從中國傳來的故事》——日本讀者根據《長恨歌》進行了分析、解讀與美化,再繞了個彎傳回我們本土,就成了添油加醋、「美化」之後的這個版本故事。

或許,楊貴妃的死對於當時的唐玄宗等一眾人而言意義不大,對於後世而言也無關緊要。人們更關注的,永遠都是她的美貌,以及與帝王的愛情故事。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

參考資料:安源《<長恨歌>與楊貴妃逃亡日本的傳說》、曾禮軍《中日文化語境中的楊貴妃敘述比較——兼論日本對中國古代文學接受的民族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