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酒的7個毀三觀謠言,你中計了嗎?

美九說酒 發佈 2022-10-02T16:17:20.216768+00:00

白酒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文化瑰寶,也是國人的精神食糧,它神秘、複雜,讓人想去探究。隨著白酒行業的發展,有的高端白酒甚至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社交貨幣」。

白酒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文化瑰寶,也是國人的精神食糧,它神秘、複雜,讓人想去探究。隨著白酒行業的發展,有的高端白酒甚至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社交貨幣」。「酒逢知己千杯少」,中國人的餐桌離不開白酒,但隨之而來的,人們關於白酒的探究也帶來了一些「深入人心」的謠言,它們誤導消費者,甚至誤導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本文盤點了七大關於白酒的謠言,快來看看你中了幾條,希望已經中計的朋友趕快剎車、轉向,規避風險。


謠言一:高度酒比低度酒好喝

酒精度不能作為酒質好壞的判定原則,酒精度是指酒中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

從工藝來講,低度酒≠高度酒兌水,一般來說,白酒降度的工藝一般要經過選擇酒基,加水降度,處理渾濁,調香調味,靜置儲存等一系列複雜的工藝。可以看出,低度白酒在生產過程中的勾調難度是大於高度白酒的,有一些名優低度白酒還要經過數次勾調,以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口感綿柔,後味淨甜,這對基酒和工藝的要求就更高了。

從口感來講:高度白酒的風味物質豐富,口感層次更豐富,但口感是非常主觀的評判,高度or低度,與個人的口感喜好有很大關係。

從收藏角度來講:高度酒更易收藏,因為50度以下的白酒,乙醇易揮發,時間長了容易導致風味物質流失。


謠言二:勾兌白酒都是劣質酒

這個謠言禍起於對「勾兌」二字的濫用和誤解,由於過去一些媒體不夠專業嚴謹的報導,導致人們把「勾兌調味」與「酒精勾兌」混淆了。當時說的勾兌假酒,實際上是用水、酒精、香精配在一起的產物,這是真的劣質酒,甚至假酒,對健康和品酒體驗沒有任何好處。

國標白酒工業術語(GB/T 15109-2008)中規定,「勾兌調味」是把具有不同香氣、口味、風格的酒,按不同比例進行調配,使之符合一定標準,保持成品酒特定風格的專門技術。不止中國白酒,勾兌在其他國家生產酒品的時候也會用到,是個常見的工藝。我們熟知的茅五劍等名優白酒,任何美妙的白酒,在釀造過程中都有釀酒師專業、嚴謹的勾兌調味步驟,這是正常且必要的。


謠言三:白酒都是糧食釀造的

很多人會好奇,白酒不是用糧食做的那是用啥做的呢?其實市面上的白酒分為三種,一種是糧食酒,採用的是固態釀造法,仔細看這些酒的配料表,會發現原料只有糧食和水,沒有添加任何其他物質;第二種是固液釀造酒,它是3分糧食酒與7分食用酒精混合的產物,保留了一部分糧食酒的香味,但通過添加酒精降低了成本,常見於一些低端白酒中;第三種是液態釀造酒,用食用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甚至有廠家會額外添加食用香精等,長期飲用對身體有害。

這麼一比,是不是發現還是糧食酒最高端,對身體最友好?所以,這個謠言的衍生版本是:「純糧酒就是好酒」。

純糧酒也是分三六九等的,純糧酒只是一個好酒的最低門檻,不能代表只要是糧食發酵的酒就一定是好酒,因為有些小作坊,他們產量非常低,由於體量小,所以很多工藝不是那麼完善。


謠言四:白酒越存越好喝

存酒是近年來掀起的風潮,有人說白酒越存越好喝,甚至埋在地下存就能提升口感,「存酒說」有效地促進了消費和轉化,其實,白酒因為酒精度高,微生物難以生存,無需標註存在保質期,但它與葡萄酒一樣,是存在最佳適飲期的。

原則上,只要存儲條件合適,白酒是可以無限期地存放下去的,但這不能說明白酒一定越存越好喝。白酒的存放過程其實是緩慢地去除新酒中可能有的雜質,讓口感逐漸柔和、圓潤,這更是一個熟化的過程,不同白酒適宜飲用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貯藏時間過短,口感很難令人驚艷,但時間過長,口感又會大打折扣,儲藏價值也不高。

如果一定要囤一些酒作為長期的資產,那麼要注意兩點:1、選52度以上的高度酒,因為酒精度高,不便於細菌滋生,還能在陳放過程中產生陳化、酯化反應,增加芳香物質,讓酒更加醇厚;2、存酒時間不宜超過5年,否則酒味會變得過淡。


謠言五:喝白酒可以禦寒暖身

在天冷的時候,喝點白酒,不少人喜歡小酌幾杯酒,並認為天冷喝點酒可以暖身、禦寒。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這只是表象,喝酒既不暖身,也不禦寒,卻會讓人越喝越寒。

由於酒里含有酒精,可引發神經短暫的興奮,給人帶來溫暖、舒適的錯覺,但感到溫暖的只是皮膚表皮,且這只是暫時現象。事實上,因身體散熱速度加快而付出的熱量,比酒精供給的熱量還要多。受酒精刺激,血管不能及時收縮防止血液向外輸送熱量,身體的熱量在大量丟失後,人會感到更冷。所以,喝醉酒的人更容易感到冷,聯想一下俄羅斯和國內極寒的北方,喝醉酒被凍死街頭的案例不在少數。

所以,寧願做運動禦寒,也不要指望酒精來禦寒。


謠言六:白酒顏色越黃越好喝

可以只是套路而已,注意甄別!

很多人在選擇陳釀的時候會偏向那些顏色微黃的白酒,認為這是「時間的印跡」,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不能否認的是,有些老年份白酒確實顏色偏黃,但這種黃是很自然的,不會特別深。

新釀造的白酒是無色透明的,隨著時間拉長,酒中的酮類化合物會緩慢增加,使酒的顏色變黃,但除此之外,酒色發黃還有多種原因,所以在選酒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踩坑。

以下兩種原因就是反面教材:1、酒液偏黃也可能是添加劑,有些無良商家會抓住人們心理,通過人工添加劑,把白酒製成像老酒的樣子,然後抬高價格,忽悠一些不懂行的人;2、存儲不當,混入雜質,某些微生物也會造成酒液發黃,但如果品嘗一下,會發現這酒其實已經變質了。


謠言七:掛杯好的就是好白酒

在過去生活條件較差時,人們非常注意白酒的掛杯,認為只有掛杯多才是好酒,尤其是倒酒時,杯子裡的酒花如果經久不散,也能證明這酒買的值~

其實掛杯與是否好酒互為充分不必要條件,它不能用來衡量這款酒的品質,好酒確實會有好的掛杯,但有好的掛杯,不一定是好酒。

先讓我們了解下掛杯是如何形成的,造成掛杯的主要物質是酒精、風味物質等,可以簡單理解為,酒越粘稠,掛杯越好。「聰明」的不良商家又發現了新商機,他們通過添加增稠劑、塑化劑等,來讓酒液變得更加粘稠,掛杯更好,更有甚者,通過增加香精讓酒既好看也好聞,但其實你喝進去的都是工業原料,可怕嗎?


這七大謠言,可能正充斥著我們選白酒、喝白酒的方方面面,甚至有些已經成為了大家選白酒的「基本準則」,所以還是請各位看官與美九一起了解更多酒的知識、原理和歷史,規避選酒風險,真正領略酒最美好的一面。

關注美九說酒,帶你領略大美酒世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