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國為它賣房,斯琴高娃為她下跪,20年前的這部劇實在太經典

忍者愛喫魚 發佈 2022-10-02T16:42:42.041893+00:00

2001年這部劇在央視播出,拿到了17.74的收視率,破了當年的收視紀錄,後來該劇還被香港TVB買去。


有些經典的國產劇就像陳年老酒,時間越久遠,越顯得香醇。



比如這部經典電視劇《大宅門》



2001年這部劇在央視播出,拿到了17.74的收視率,破了當年的收視紀錄,後來該劇還被香港TVB買去。


本劇堪稱國產劇的巔峰,無數大咖為它「折腰」。


陳寶國看了劇本後,稱讚這是「50年一遇的好戲」,並為了它3年不接戲,生活一頓困頓到要賣房子;


斯琴高娃在拿到劇中白文氏這個角色後萬分激動,甚至給副導演行了跪謝禮物;



劉佩琦為了這部戲,一直待在拍片場,甚至父親去世都沒來得及回去見一面;


張藝謀當時在拍攝2000年申奧宣傳片,但是聽說這部戲主動要求出演,他在百忙之中抽出2天時間來到劇組,只演了太監李蓮英這個角色;



陳凱歌更是從英國趕回來,利用3天假期來到懷柔拍攝基地,出演了一個臨時加上去的角色;



姜文一向桀驁不馴,可是這一次他也放下身段,演了一個衙門的貪官;



田壯壯也跑來演了一個日本兵。



除了他們,我們還能在劇中看到李雪健、張豐毅、寧靜,甚至是年輕的馬思純。





究竟是什麼魅力,能讓這麼多大咖放下身段,加盟這部電視劇呢?


原來,《大宅門》的導演是郭寶昌,他是「第五代導演之父」,張藝謀曾這樣評價他,沒有郭老,就沒有我們這些第五代導演。



郭寶昌當年是廣西電影製片廠的主任,在他的支持下,年輕的張藝謀成為了電影《一個和八個》的攝影,這部影片被認為是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而張藝謀也憑藉本片嶄露頭角;


後來廣影要拍攝《黃土地》,張藝謀擔任導演,又是郭寶昌力排眾議,花了4倍工資從北京把陳凱歌借調過來擔任導演,張藝謀和陳凱歌雙王合作才有了這部影史經典。



而為了拍攝這部《大宅門》,郭寶昌可謂是嘔心瀝血。


郭寶昌出生在1940你那,那時候人心澆漓、災難仍頻,他2歲時父親凍死街頭,母親養活不了他把他賣到河北,後來輾轉多地,郭寶昌被賣到了同仁堂,他跟隨養母改姓郭,這才有了郭寶昌這個名字。



郭寶昌16歲就開始創作《大宅門》的小說,這部家族小說一開始的名字叫做《大浪淘沙》


他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又將小說改編成了文學劇本。


可惜在文革期間,他的小說被沒收,在獄中他重新創作這部小說,被紅衛兵發現後又付之一炬。


1979年,郭寶昌得到平反後,和妻子離婚,《大宅門》殘存的手稿又被妻子給銷毀。


直到1994年郭寶昌重拾這部小說,進行了創作和修改,1996年,他決定將小說拍成電視劇,沒想到拍了3集,資金鍊斷裂,劇組被逼迫停工。


隨後4年裡郭寶昌跑了80多家投資商,全都大敗而歸,他就像希臘神話里的西西弗斯一樣,一遍遍地把巨石推到山頂,一遍遍看巨石滾落下來。



但命運不會虧待努力的人,2000年央視終於出手買下了《大宅門》的獨家拍攝權,同年7月,《大宅門》正式開拍。


郭寶昌在圈中地位極高,他籌拍《大宅門》的故事也享譽圈內,這才有這麼多大腕願意來他的劇里捧場。


電視劇《大宅門》講述的是百草堂家族從1880年到1937年這50多年的變遷史,而戲外,郭寶昌光是劇本就創作了38年,手稿前後3次被毀,電視劇拍了2次,他年年叩問大地,泥步漫漫未有窮盡,一直奮鬥到傖然暮年,才終於完成了這部經典。



在《大宅門》開播前的文章里,郭寶昌含淚寫道:「我獻上的不僅僅是一部劇,而是我生命的全部。」


而全劇開播後,他收穫了無數讚譽,豆瓣評分高達9.4分,其中一個評價最恰如其分:「這是一部現代版的《紅樓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