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盤時代為什麼還要用U盤?這些理由讓你無法拒絕

新潮數碼體驗坊 發佈 2022-10-02T16:49:58.280332+00:00

雖然現在各種雲盤、NAS等在線存儲方式非常流行了,但對於有即時存儲設備的用戶來說,始終還是覺得U盤比較放心。

雖然現在各種雲盤、NAS等在線存儲方式非常流行了,但對於有即時存儲設備的用戶來說,始終還是覺得U盤比較放心。畢竟網上的雲盤都有著很嚴格的監督、審查和過濾機制,存在裡面的東西說不準哪天就沒了,而且像百度網盤之類的產品還需要收取價格不菲的會員費,而NAS則更多的強調私密性,很多私人資料不便與人分享,且其搭建起來也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相比之下,輕便的U盤顯然會方便很多,兩三百元就能擁有大容量存儲空間,讀寫速度遠超網盤和NAS,而且就算主機無網也可以使用,所以即使是在網盤流行的今天,U盤也是不可或缺的。

近期我就入手了一款ORICO快閃U盤,採用了USB3.2 Gen1高速傳輸協議,而且造型挺時尚的,價格也不會太貴,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來看看這款快閃U盤的外包裝,簡約的包裝風格,全英文界面,正面除了U盤的外觀圖片之外,還有著容量、接口類型、傳輸速度等重要信息。

一拿上手我就有點吃驚,這應該是我用過最重的U盤了,滿滿的金屬質感,機身造型讓人想起擁有著優美流線型的跑車,也有點像豪車鑰匙。

材質方面,主要由大面積的合金與少部分皮革組成,防鏽耐磨。尺寸為68.3*22.8*12.5mm,可以輕鬆攜帶無壓力。

為了防止丟失,它甚至還配備了一根防丟繩,有一說一,顏值就不怎麼樣了,不過想想蘋果那根98塊錢的,還是覺得免費的真香。不過還是建議ORICO後續可以改進一下工藝,比如來個編織繩什麼的也比這強啊。

以前的U盤都是清一色的A口,但現在ORICO這個快閃U盤則有A口和C口兩種接口可供選擇,由於我的筆記本和電腦主機都是Type-C接口,於是我當仁不讓地選擇了Type-C接口類型。雖然適用場景沒有A口多,但其實主流的筆記本、平板和安卓手機都是採用了C口,而且傳聞明年開始iPhone15也會採用C口,所以我覺得C口也是很實用的。

ORICO快閃U盤推出了64G、128G、256G和512G多種存儲規格,而我這次入手的是256G版本,在電腦上看了一下,顯示可用空間為246.37G,也算是一個正常範圍。

U盤採用了USB3.2 Gen1高速傳輸協議,官網資料顯示它的讀取速度為411MB/s,寫入速度353MB/s,而1GB的文件傳輸僅需3秒。

究竟有沒有這麼快?由於我的筆記本只支持USB 3.1 Gen1,所以應該是達不到官方宣稱的速度了,不過也比USB3.0的U盤速度快很多。

CrystalDiskMark測試結果顯示,ORCO快閃U盤的讀取速度為380.26MB/S,而寫入速度則是334.74MB/S,由於接口性能限制,它並不是滿血運行的,但已經讓用慣了USB3.0的我感覺超出心理預期了。

接著是TxBENCH測試,讀取速度為383.2109MB/S,而寫入速度則是319.788MB/S,和CrystalDiskMark測試結果相差無幾。

再來實測一下,從電腦硬碟往U盤裡拷貝高清影視劇,分別是10G以下的小文件和20G以上的大文件,可以看到傳輸速率很是穩定,基本上沒有前期達到峰值,後面半死不活的現象,穩定的傳輸速率除了節省時間,也能對文件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降低文件在傳輸過程中損壞的機率。

總結:

對於像我這樣經常拷貝大容量高清視頻、無損音樂和原格式RAW文件的用戶來說,ORICO快閃U盤可以帶來全程穩定、高速的數據傳輸體驗,而且也不用擔心存放在裡面的數據哪天睡醒就「被消失」了,作為臨時中轉的介質來說,我覺得U盤比起網盤與NAS,也是有其獨到之處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