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她十八歲(紀實小說)

半島文學 發佈 2022-10-02T19:22:40.491585+00:00

這是1950年臘月,哈爾濱,離初夏那一場暴雨前的神奇狂風還有差不多半年時間,這張明信片在飄飛之前一直在他的衣兜里揣著,常常和他的手一樣,黏附著帶有荷爾蒙味道的汗濕。這是一張松花江鐵路大橋圖案的明信片,四分錢的郵票早就貼好了,留言處只寫了七個字:不要忘了我,好嗎?

這是1950年臘月,哈爾濱,離初夏那一場暴雨前的神奇狂風還有差不多半年時間,這張明信片在飄飛之前一直在他的衣兜里揣著,常常和他的手一樣,黏附著帶有荷爾蒙味道的汗濕。這是一張松花江鐵路大橋圖案的明信片,四分錢的郵票早就貼好了,留言處只寫了七個字:不要忘了我,好嗎?郵寄地址和收信人寫著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美術組李玉芳。郵寄人一直空著,直到1951年6月11日清晨,他寫上了自己的名字:王仕禎。地址卻出於某種故意,還是空著。

這時候他在哈爾濱市一所專為抗美援朝建立的汽車學校里整裝待發,他將作為抗美援朝運輸隊的一名戰士奔赴前線。他做好了所有的準備,除了這張明信片,他不知道怎麼辦。為什麼不寫一封信呢?長長的一封信,把自己的心全打開,向她表白。他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這可真是個謎。他對女孩兒總是沒有辦法,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他對待女孩完全沒有像對待他所經歷的其他事情那麼有辦法,比如打籃球,籃球在他手裡總是乖乖的。學習呢?多麼難的方程式,都是1+1的問題。報名參加汽車學校也一樣,他是最棒的汽車司機和維修工,他有把握在戰場上,絕對不 。只是對女孩兒,他沒有辦法了。他不是沒寫過信,信紙鋪開,心裡有千言萬語,卻落筆無神。好吧,老實說,他怕她拒絕,那就完了,以後再也無法見面了,多麼難為情,朋友都做不成了。

那張明信片放在衣兜里,他並不確定自己能投進郵筒。

1951年6月11日傍晚,天黑得比往天早,因為起了漫天烏雲,在下雨之前,颳起一陣混沌的大風。集合的號聲吹響了。他背上背包,走出宿舍,衣兜突然一沉,以至產生一種有力的牽引,讓他無法忽略。好吧,他對自己說,把手插入衣兜,然後悄悄做了一個小動作,他感覺到明信片很有力道地離開了他的手,就像被另一隻手抽走,甚至連他自己都沒看清,只是那麼一閃,就跟隨著呼呼的風聲和唰啦啦的樹葉搖響,飛出學校的磚牆,消失不見了。當他坐到綠色駕駛室里發動汽車的時候,大雨傾盆而下,他的心反而安定下來,變得極為鬆弛。他想像著那張明信片被風颳進松花江的樣子,或者被大雨澆成一小團紙漿,他確定自己做了一件對的事情。在這之前,他一直擔心被心愛的姑娘拒絕。現在,他開始想,如果我不能從戰場上回來,就不應該讓她知道自己的心意。

哈爾濱青少年宮少年合唱團指揮張老師一頭白髮,一口整齊的白牙整天露在外面,他臉上總是帶著一種發自內心的笑,他說這是因為他從事著自己喜歡的職業。他站在孩子中間,就是一個長著白頭髮的孩子。這個樂天派,在家裡受著老伴兒的支使也是樂陶陶的。張老師最近有秘密了,一隻貓頭鷹不知為何選中了他的小倉房過夜。這個秘密讓他每天都在亢奮當中,因此削弱了小倉房門掉了,而他總是懶怠修復的自責。他每天清晨都去看望它。大雨過後的清晨,空氣里洋溢著各種樹葉的清香,就像一首多聲部的合唱。張老師在他的小倉房裡,不僅看望了他的老朋友,同時還接受一個秘密任務。一張完好無損的明信片,靜悄悄停靠在一隻盛煤的木箱裡。他拿在手上,端詳那上面的信息,腦子裡立即迴旋起一組關於陽光和花朵的旋律,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啊,他興奮起來。當他發現這張明信片的郵票並沒有郵戳痕跡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可以作為故事當中的一環參與進來,這可是重要的一環哪。他對自己說。這一天吃過早飯,他騎上自行車上班,在少年宮門口他沒有停下來,繼續騎行。張老師站在離少年宮一站地之外的綠色郵筒前,牙齒在豐沛的晨光中閃閃發光,他輕輕地把明信片投了進去。

……

2021年高考季結束之後,18歲的哈爾濱姑娘小糰子在等待大學錄取通知的時間裡,培養了一個新的愛好,就是去奶奶獨居的房子裡去尋寶。這些天她的收穫挺大的,比如她現在戴的一對東北老銀手鐲,就是她在一個毫不起眼的餅乾盒子裡找到的,她對它的式樣和歲月感非常滿意。她還找到了一些茶色的老照片,在照片上發現了一個很像自己的穿旗袍的女人。這一天,小糰子找到一個布面繡花的日記本,她從一隻皮箱的底部把它取出來,打開,看到了夾在扉頁的明信片。它陳跡斑斑了,但是小糰子懂,它無論如何,是好好保管著的物件,雖然它陳跡斑斑了。

小糰子輕聲念道:「不要忘了我,好嗎?王仕禎。1951年……」

小糰子把明信片送到奶奶的老花鏡下,笑了起來,大聲說:「李老師,你好浪漫呀。但是告訴我,他是誰?」

奶奶接過明信片,看了一會兒,回道:「一位朋友。」

小糰子摟著奶奶的脖子:「他在哪裡呀?你到底忘沒忘了人家呢?」

奶奶把孫女的手拉到自己心臟的位置,說:「在這裡的,你說忘沒忘?」

「哇,奶奶,你的心跳得好快呀!」小糰子嚷嚷起來。李玉芳老人沒有再聽,她坐下來,沉入回憶,她有點兒記不清他的模樣了,這麼多年,她忘了很多事情。但她到死都會記得,那一年他們和小糰子一樣,十八歲。


作者‬:安石榴,本名邵玫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2008年發表作品,在《北京文學》《北方文學》《山東文學》《廣西文學》等刊物發表中短篇小說若干。作品被《小說選刊》《散文選刊》《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讀者》《青年文摘》等轉載。出版小說集五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