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削藩,明朝建文帝為何不像漢武帝那樣實施推恩令?

大明山河 發佈 2022-10-03T03:05:09.861115+00:00

建文帝一上檯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各位藩王叔叔擁兵自重,為此,朱元璋臨死前還下旨自己死後各位親王不能進京弔喪,怕得就是這些兒子對新皇帝不利。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其孫朱允炆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即皇帝位,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


建文帝一上檯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各位藩王叔叔擁兵自重,為此,朱元璋臨死前還下旨自己死後各位親王不能進京(南京)弔喪,怕得就是這些兒子對新皇帝不利。


所以朱允炆即位後,大力行削藩政策,找理由相繼廢黜周王、代王、齊王、岷王,逼湘王自焚而死;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藉機起兵造反,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建文一朝經歷短短几年由此而結束。


那麼,換個角度來思考,建文帝為何不像漢武帝那樣兵不血刃地實施「推恩令」來削藩呢?如果實施的話,在當時的情況下可以取得勝利嗎?


01


所謂推恩令,是指公元前127年漢武帝為了削弱藩國,鞏固中央集權,下旨要求各個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和稅收分給所有兒子的詔令。


當然此政策前提是漢武帝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且已經執政多年,根基已穩。


此政策以前,藩王所有的繼承權只有嫡長子,其他兒子則無權可分。所以歷任藩王一直對中央朝廷有威脅。而實施推恩令之後,所有兒子都可以繼承土地、稅收和兵權,如此一來強大的藩王瞬間變成幾十個小領地藩主,對中央的威脅即時解除。


漢武帝先後共分封諸侯國180多個,這些諸侯國再無力量對抗中央。推恩令在漢武帝時期為削藩立下不世之功。


02


1399年,明朝建文帝元年,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與御史韓郁曾經上書,懇請建文帝效仿當年主父偃推恩之策,也就是建議朱允炆實行推恩令。


然而,在翰林大儒方孝孺、兵部尚書齊泰等人建議下,並未實施這個看上去很好的辦法。


明代封藩之初,在朱元璋的親自過問下朝廷就確立了「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原則。這個政策白話文大意是:明朝廷對藩王分封爵位卻不賞賜土地,給予爵位卻不管理百姓,享受俸祿卻不處理地方事務。


一句話,明初的25個藩王在領地沒有土地、稅收和行政權。而這些藩王有的只是兵權,一般藩王有3000到15000護衛不等,戰時還能調動周邊軍隊的權利。


比如寧王朱權的朵顏三衛,8萬鐵騎的兵力足可以讓朝廷日夜睡不好覺。所以像漢武帝時期實行推恩令意義根本不大,反而會引起藩王更大的牴觸。


而年輕好勝、血氣方剛、20歲出頭的建文帝,更急於武力削藩來顯示自己的能力。


03


建文帝在相繼廢黜周王等幾個藩王后,終於燕王朱棣在1399年7月正式造反,後史稱「靖難之役」。


關於如何搶占靖難之役的「制高點」,朱棣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他對外宣稱是根據太祖高皇帝的《皇明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待命,以清君側之惡」,但是悄悄把「必訓兵待命」這一句悄悄刪掉。


朱棣同志輕輕地一改,則有了天壤之別。祖訓的原意是:朝廷出現奸佞,藩王整頓好兵馬,等待皇帝的詔令才能進京鋤奸。如此一改,則為自己造反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讓天下人看看,我朱老四做得是堂堂正正,根據《祖訓》來解除皇帝之難。


04


再說靖難之役時,建文帝身邊的三個主要高參:帝師黃子澄,和練子寧都是江西老表,進士出身,曾當過太子朱標的伴讀,後來開始當朱允炆的老師,學問很好,但無實際管理經驗,書呆子一個。


兵部尚書齊泰者,南京人也,進士出身。歷任禮部、兵部主事,某次陪朱元璋視察邊關,曾因熟記並迅速說出各關隘地理和守將姓名,深得朱元璋賞識,沒幾年就提拔為兵部尚書,純粹一個紙上談兵的兵部尚書。


最後再說翰林學士方孝孺,號稱當時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學問雖好但並非合格的高參。據史料記載,就在靖難之役朝廷節節敗退時,方孝孺還正給建文帝灌輸恢復周王古禮和奴隸社會的井田制,讓一旁的黃子澄和齊泰驚掉了下巴。



平心而論,黃子澄和齊泰屬於個人能力不夠,至少還靠譜;而方孝孺純粹是腐儒一個,搞理論學問的「學霸」,管理上的小兒科。


當然,朝廷也不乏明眼者。如戶部侍郎卓敬曾提議改朱棣封地北平到南昌,然後再殺之。可惜建文沒有採納。


05


再反觀朱棣,少年時在朱元璋的監督下接受了較好的教育;青年時,又去中都鳳陽數次體察民情,了解基層百姓狀況;成年時,19歲的朱棣和徐王妃開始長達20年的鎮守北平。


當時的北平是明朝的北大門,蒙古騎兵經常犯邊。20年來,朱棣上馬治軍下馬官民,無數次身先士卒提刀衝鋒,無數次為了百姓蒼生而發愁。


20年時間,讓朱棣在北平深得軍民之心,也讓朱棣的實戰水平達到鼎峰。


結果可想而知,建文帝一副好牌,三四年時間就全盤皆輸,建文帝也不知所蹤。最終也讓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而變得一敗塗地,朱允炆也黯然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帝位拱手讓於他人。

注:喜歡歷史的隨手一個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