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遺容化妝師視角感悟人生百態 對話《三悅》導演李漠:用平靜的心態談論「死亡」|封面會客廳

封面新聞 發佈 2022-10-03T04:10:58.011976+00:00

他們以生之名,重塑死亡。近日,國內首部聚焦「95後」遺容化妝師的治癒成長劇《三悅有了新工作》,在嗶哩嗶哩正式上線播出。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成為『三悅』的這幾個月里,我才開始深刻認識到殯葬行業背後的心酸。他們以生之名,重塑死亡。即便很難被了解,被接受,堅守在這行業的人還依舊懷著獲得大家理解的小小希冀,這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打開社交網站,點進演員周依然的帳號之中,就能看到她所講述的,自己與角色「三悅」之間的故事。殯葬行業從業者的辛酸苦楚、殯儀館對於往生者的重要、發生在殯葬人身上的溫暖日常……在人物「三悅」身上,作為演員的她收穫著對於這個行業的理解和尊重。

近日,國內首部聚焦「95後」遺容化妝師的治癒成長劇《三悅有了新工作》(以下簡稱《三悅》),在嗶哩嗶哩正式上線播出。該劇從趙三悅的視角出發,刻畫了她所見證的往生者的前世今生,見證了人間的人情冷暖和人世百態真相。

「周依然是我非常欣賞並且一直想要合作的演員。她也非常符合三悅這個角色的形象和氣質。」在劇集熱播之時,封面新聞對話到該劇導演李漠。言語間,他談到了演員與角色之間的契合度,更說到了劇中所展現的這份「冷門」職業,所蘊含的死亡的分量和深刻成長。

《三悅有了新工作》劇照

講述95後女孩的成長

「影視作品應該給予現實觀照,帶來思考」

一頭凌亂的長髮,躺在床上看著手機痴笑,被母親責罵後變得惱羞成怒……相較於其他影視劇中女主角的「閃亮登場」,趙三悅在鏡頭裡的初次亮相,顯得頹唐又潦草。首集裡的趙三悅,也許並不是觀眾印象中的「大女主」,只是如同你我一般的、帶著些許迷茫無助的「95後」年輕人。

畢業後因性別原因沒被心儀的公司錄取,與母親賭氣誤打誤撞「闖」進殯葬業,懵懂間成為遺容化妝師,在無數往生者的故事中感悟到生死……從趙三悅的故事之中不難看出,這是一個「成長型」的女主,要在這個殯葬業特殊的行業中完成蛻變與自我和解。

「當我第一次拿到劇本的時候,我就覺得非常細膩。」回憶到與《三悅》裡的故事人物初見之時,李漠的記憶異常清晰。「再加上講述的是一個95後的少女,恰巧是我非常熟悉的、年輕人的族群。」

沒有所謂的「主角光環」,三悅的故事也是如今年輕人在面對壓力下,不斷尋找自己和蛻變的境遇折射。同時,趙三悅所遭受的找工作時的歧視、母親的不理解與打壓式教育等等,真實反映了當下年輕人最真實的工作壓力、與父母之間的代溝等常見問題。

《三悅有了新工作》劇照

「他們的成長環境、社會狀況,加上這個年齡層,是人一生中最乖張叛逆的時候,也是人成長最關鍵的時候。」李漠細細談到自己對於這一群體的理解,在他看來,三悅的故事通過講述這樣一位主人公的思考和成長,討論了與當下年輕人比較共通的困境和問題,「我一直認為影視作品應該給予現實觀照,反映現實生活中大家面對的困境和問題,雖然每個人面對的問題都有不同,我們沒有辦法在一部劇中給出所有人相應的答案,但哪怕只是討論與思考,並能通過思考給大家希望。這也會讓我們做的事情具有一些意義。」

如同編劇游曉穎此前接受採訪時所說,她所書寫出的趙三悅,用表面的叛逆將柔軟的心給包裹了起來。李漠也說到,趙三悅不是一個容易詮釋的角色,她反叛、直爽,「像是柔軟的內心外包了一層帶刺的殼。而整部劇講的,就是如何脫去這張虛張聲勢的外殼,用最真誠、最真實、最自信的自己去面對這個世界。因為這部劇講了非常多的生死離別,對演員的感受力、表現力、對情感與情緒的代入都有著一定的要求。」

說到此處,李漠對於演員周依然的讚賞也溢於言表,「她是一位令人驚喜的演員,在合作前帶著距離的欣賞變成了合作之後的喜愛。我很慶幸能跟周依然合作,是我的運氣不錯。」

《三悅有了新工作》劇照

折射眾生百態

「希望我的戲沒有配角,只有鮮活的人物」

當一個95後在無意中成為遺容化妝師,她的人生會迎來怎樣的轉折與奇遇?在《三悅》中可以看到,在「海江市殯儀館」這個見證死亡的地方,她也看到了許多曲折又令人深思的往生者故事。癌症晚期來到殯儀館中體驗取材紀錄片的導演、先後送走了親生兒女的夫婦、臨終前將房本綁在身上被送去殯儀館的老人……在這裡,三悅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往生者的入殮,也看到了眾生群像與人間悲歡。

「這部劇的群像感,特別觸動我。」拋開對於編劇和演員的欣賞,說起接下這部劇的原因,李漠將話題落腳到了此處。「其實我一直不滿足於拍攝單線人物或者雙線人物這樣的傳統劇集的故事結構。所以當我看到劇本的時候,因為這部戲的群像設置,用主人公的視角串聯起一系列人物的生死離別悲歡離合,這特別打動我。」

眾生百態、生離死別、悲歡離合……就像是該劇的宣傳語所寫的那樣,「旨在以生死之事,見人間之情」。在殯儀館這個特殊的場所,每日都上演著死亡與離別,其更是芸芸眾生人生道路的最後一站。劇中也花了大量篇幅來講述這些往生者的故事,在他們的身上,三悅亦收穫了成長。

「構建一個世界是靠無數的人物支撐起來的。我希望在我的戲裡沒有配角,只有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李漠說到,劇中出現的大小人物,每一個都有讓他印象深刻的表演與表達,「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沒有台詞的演員。她在這個戲中飾演了一位罹患了白血病的10歲男孩的媽媽,這個角色是一名聾啞人。當她看到在病床上的兒子的時候,那個眼神讓我至今難忘。」

李漠還說到,其實對他而言,故事中的每一組人物、每一個議題,都是發生在現實中或者是主人公生活中的一個側面,「所以,當整個故事串聯起來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無數個家庭的悲歡離合,也由這些故事拼湊出主人公的成長。」

《三悅有了新工作》劇照

見證生死之事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

作為一部聚焦於殯葬行業的影視劇,自然也避免不了對於「生與死」這一大議題的探討。雖說近年來,影視圈湧現了一批關於講述殯葬從業者故事的影視作品。但是放眼整個文藝圈,這還是一個太過於「冷門」和小眾的題材,觀眾能說出口的相關作品寥寥無幾。

「影視作品一般關注的是邊緣人物的普遍生活,或是普遍人物的邊緣行為。從這個角度講,這部戲的題材非常適合影視作品的表現。」在殯儀館中能見眾生百相,而殯葬從業人員所面臨的職業困境與人生窘態,也是該劇想要展示的真實境遇。

去親友的婚禮被說是「晦氣」,不敢對身邊的人說出自己的職業,母親的不理解與反對……三悅所遭受的職業歧視,是真實生活中的入殮師所要面對的日常。

「我們在拍攝這部劇之前做了大量的調查和準備工作,走訪了全國各地南方北方不同城市的殯儀館,去了解殯葬文化在中國不同地域的差異性和共性。」李漠聊到拍攝背後的故事,劇中看似稀疏平常的殯儀館日常,其實都是主創團隊細心研判下的呈現,「在做過這些學習之後,發現我們的國實在是太大太廣博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殯葬儀式都有非常大的差別。所以當我們落實到具體拍攝的時候,只能管中窺豹的,展現這個行業的冰山一角。」

雖說是「管中窺豹」,但該劇所展示出的對於特殊職業的人文關懷,對於「生死之事」這一議題的哲思,還有臨終關懷、阿爾茲海默症等一系列現實話題的呈現,都能看出創作者對於生命的敬畏,和職業的尊重。

「其實死亡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必須要面對的事情,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又是一個非常忌諱甚至迴避討論的話題。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終將面對死亡,那麼以平靜的心態正視它,要比掩耳盜鈴般的無視理智得多,我只是希望大家在看過這部劇以後,能夠對離別、生死有一些正面的感受。如果真能夠做到,那就是這部劇最大的意義了。」採訪的最後,李漠說起劇中的取景,特別提及了殯儀館中,那個非常優美的花園。

更為特殊的是,花園中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榕樹。而三悅就是在這棵榕樹下,見證了一位又一位往生者或遺憾或圓滿的人生,思考著關於生命和職業的難題,度過了在殯儀館中的漫長歲月,「我想,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必經的一個階段。在那之後,我們可能化為光,聚成雲,匯成浪,變作這宇宙當中每一粒塵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