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明麗美詩六首賞讀:誰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陽景自新

初衣勝雪 發佈 2022-10-03T04:50:30.487974+00:00

重陽節明麗古詩六首:仙菊遇重陽,能使百秋亡。先秦時代,季秋就是農業豐收時段,有各種祭祀天象諸神以及祖先的活動,而菊花作為晚秋草本,很早就被認識利用,有殺菌辟邪,清火潤肺,養生延年的作用。

重陽節明麗古詩六首:仙菊遇重陽,能使百秋亡

重陽節起源古老,內涵廣博。

先秦時代,季秋就是農業豐收時段,有各種祭祀天象諸神以及祖先的活動,而菊花作為晚秋草本,很早就被認識利用,有殺菌辟邪,清火潤肺,養生延年的作用。春蘭秋菊,是作為重要的芳香藥物,伴隨人們的生活。比如屈原,流放湘江,也種植蘭草,並且「夕餐秋菊之落英」。

以自然的草本養生祛病,尋求身心的平衡長久,先秦就已經很為流行。

到了漢朝,漢武帝崇尚道家,道家九月九日,秋氣清爽,高山接天,最是容易成仙感應之時,所以宮廷流行,九月九日登高祈福求仙,佩戴茱萸,飲用菊花酒。古代道家和醫家有著天然的聯繫。

在醫藥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本身依賴草本中藥,又因為農曆九月九日,有著季節的美好和數字的吉利。九在中國古代,是陽極之數,九月九日,日月並九,又是最美的宜人的清秋和豐秋,大部分地方,已經到了收穫後的秋閒時段,九月九日作為一個祭祀,祈福,團圓團聚的節日存在,而不可少的,就是此時應者季節而開的草本菊花。所以民間流行,此日登高,佩戴茱萸,飲用菊花酒,且和家人朋友盡興度過。

三國時期的曹丕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這是帝王級別的人,看到民間久已流行的風俗,並持以相當肯定的態度,並且也以此日為佳節,思念祝福友人,期待佳節聚會。

所以可以證明,兩漢時期,九月九日就是傳統大節。

東晉陶淵明有「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說我愛九九這個重疊有酒的名字,看見菊花開滿庭院,於是喝著菊花酒,對著菊花,寫下感言。他也談到了,九月九日,世上的人都喜歡這個日子,因為九九,意味著長久長生。

那麼重九,重陽,都是九月九日的別稱。

那么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節,文字上最早的記錄是在南北朝。

秋暉逐行漏,朔氣繞相風。

獻壽重陽節,迴鑾上苑中。」南梁 · 庾肩吾《九日侍宴樂游苑應令詩 》節錄

秋天的太陽跟隨著人,清涼的風繚繞著我們。

我們在九日重陽節這天,祈禱祝福皇帝長壽,一行人來到了長安的高地樂游苑上。

可以知道,至少在南北朝南梁,九月九日就已經叫作重陽節。

或者重陽這個名字和重九,在民間存在的時間更悠久。

那麼重陽節在當時有幾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登高,祝福長壽,祈求健康,帝王或者自己的。

這是全民的佳節。

「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

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

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唐初 · 李嶠 《九日應制得歡字 》

到了唐朝,唐朝以道教為國教,自然不會錯過重陽節,且重陽節如此流行。所以唐朝,重陽節定為全國性的官方假日。

皇帝往往帶領臣子,登高遊覽,把酒言歡。

唐中宗時代的重臣,就應該陪駕過中宗或者武則天去山林登高,過重陽節。

帝王級別的宴會,設立在高山之上,有菊花酒,飲食中有芳香的蘭草,有祝福長壽的歌舞。

到了唐玄宗時代,九月一日給官員放假半月,稱為授衣假,包含的重陽節,讓官員回鄉祭祖,共度重陽。這豐收豐美漫長的假日,催生了無數關於重陽節的美詩,有美景,有人情,有歡快,有菊花,有思念。

王維一首「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寫了盛唐時期的重陽節。此時他在長安,長安菊花遍地,歡聲笑語,大家以家庭和家族為單位聚會,熱鬧的氛圍,襯托王維在京城裡的寥落。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他的家鄉,親人們也在過重陽節,有無數的遊子回鄉,登高把酒。他想到一直和他相處融洽的兄弟,在這個節日,一定和他一樣心情惘然,因為他們並不在一起,無法和往年一樣,快樂飽滿的過節。他說他弟弟,一定分發茱萸的時候,想念不在身邊的哥哥他。

也就是說,重陽節的團聚意義,在唐朝是非常重要的。

在秋天裡,親人團聚,把酒言歡,會帶來身心的溫馨能量,抵禦即將到來的多變秋寒。

這首王維的詩雖然不夠明麗,但是足夠深沉,寫出了重陽節深沉的情感內涵。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盛唐 · 孟浩然 《九日得新字 》

孟浩然,則是一個有著類似陶淵明一樣思想狀態的詩人。他熱愛田園,雖然早年也希望通過仕途彰顯抱負,但是他並沒有像很多人一樣孜孜不倦。相反,在盛唐中年隱居,且有無數文士朋友的心靈支持,所以他的詩風明朗朝氣,是盛唐的陶淵明。

九月初九,還不到一個月的一旬,但是這個日子,正是最美好的重陽節。

我們一起登高,來討論重陽節的起源和典故,我帶著酒,去山中尋訪朋友。

當風吹落了帽子,這也是最可愛的秋風,在這樣的佳節里,大家穿著秋天的新衣,煥然一新的互相打量祝福。上文說了,唐朝有授衣節,涵蓋了重陽節,所以重陽節這天穿新衣裳會見朋友,倒成了一種禮儀和樂趣。

穿新衣,佩茱萸,會故人,登高山,喝菊花酒,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良辰美景,清美菊花,是為佳節。

孟浩然和王維不一樣,沉穩的他,看到茱萸,相當含蓄和主動,心動不如行動,既然來到山裡,遇見了最新鮮的茱萸,那就順手多帶點回去,寄給親人。

茱萸有什麼作用呢?殺蟲消毒、逐寒祛風。佩戴在身上,可以去除這個季節的蚊叮蟲咬,服用則活血驅寒。只有親人最在意親人的健康。

知道了孟浩然根植泥土的那種自然淳樸,你才會讀懂那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那種深沉的田園摯愛,和淳樸的山人友誼。

酒熟菊還芳,花飄盞亦香。

與君先一醉,舉世待重陽。

風色初晴利,蟲聲向晚長。

此時如不飲,心事亦應傷。」唐 · 姚合《同衛尉崔少卿九月六日飲 》

這首詩挺有意思,寫在重陽節前三天。

實際唐朝授衣節15天假日,重陽節的活動不只是九月九日當天。

之前菊花盛開,酒也已經釀好。

有些美好,未必非要等到重陽節那天。

咱們現在就先一醉方休。

你看看這日子多好,涼風秋晴,晚間蟋蟀鳴叫。

此時如果不喝酒,傷了朋友的雅興,也傷害了自己的心情啊。

實際上,唐朝的菊花酒算是輕型的酒水飲料,沒有現在的白酒度數高。當然喝多了,也有醉意,但是秋涼的時節,愛的就是那種讓身心舒緩的微醺。

而且,據一些資料現實,古代提倡飲酒,是因為酒水是熱飲,對於不習慣喝熱水的古人來說,這種飲品,是最好的保健飲料,預防治療一些腸道疾病。

重陽節很有意思,重九則重酒。

仿佛不喝酒,就對不起這麼美好的日子。

「風卷清雲盡,空天萬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

誰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中唐 · 元稹 詠廿四氣詩 《霜降九月中 》

農曆九月還有重要的節氣霜降,往往也和重陽節有交集。

此時天高氣爽,萬里無雲,寒露早霜會在凌晨凝結,太陽出來後化去,天氣轉向寒涼。

但是此時,卻是菊花的盛季。

仙美耐寒的菊花,恰恰是在秋日重陽節日或者霜降節氣盛開。

真正的秋天來了,風吹木落,鴻雁南飛。

有多少外面漂泊的遊子,會有季節和生存的感傷。

但是不要緊,且喝下重陽節的菊花酒,在身心的舒暢溫潤里,能讓心情的悲秋,百種憂患,都會隨著身體的溫暖而消散。

唐朝是個提倡全民飲酒的朝代,你覺得不可思議嗎?

實際上,上文也說了,這種帶季節草本的酒水,是最好的養生保健品。唐朝有過相對太平富庶的時段,提倡飲用加熱的酒水,也類似如今提倡喝燒熱的水,可以殺滅細菌,養生保健。

要知道古人只有在喝酒喝茶時,才燒開生水。

「誰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陽景自新。

隨分笙歌行樂處,菊花萸子更宜人。」北宋 · 韓琦《重九會光化二闋 其二 》

喜歡這首詩。

誰說秋色趕不上春天,你看看重陽節,那景色自然有一番新意。

那人間到處是歡樂聚會的人群,歌舞熱鬧。

而此時盛開的菊花,在路邊,在園林,在每個人的衣服頭髮上,絢爛成海。還有紅色的茱萸果,佩戴在人們身上,處處清秋,香風陣陣,金秋金美,自然景色和人間情懷相得益彰,哪裡就不如春天?

重陽節到了,我忽然想喝菊花米酒,喝一口清甜的秋色滋味,喝下去長長久久,你呢?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菊花古詩五首,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菊花為什麼叫鞠華?

明麗壯麗秋色古詩六首賞讀,秋山紅樹多,秋色正清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