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江夏!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發佈 2022-10-03T05:08:47.679212+00:00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作為荊楚大地的首府。臨江而居,九省通衢。「楚中第一繁盛處」,江城武漢是也。「車馬如梭人似織,夜深歌吹未曾休」

文章轉載自「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湖北江夏

作者:小貝

校稿:朝乾 / 編輯:果果

作為荊楚大地的首府

華中地區的龍頭

一直以來

武漢以忙碌而聞名

臨江而居,九省通衢

「楚中第一繁盛處」,江城武漢是也

武昌司行政

漢口來經商

漢陽造車忙

喧囂的三鎮

給武漢帶來了熱鬧的人氣

卻也讓晝夜奔忙的人們

無暇給自己放個假

「車馬如梭人似織,夜深歌吹未曾休」

值得慶幸的是

江城裡有這麼一片靜謐的休憩地

能讓人們放空心靈再出發

只需翹首向南

便可知其名——

江夏

歷史悠久,遺址眾多,資源豐富

「楚天首縣」,唯有江夏

流連湖光山色

徜徉鳥語花香

遊人徘徊在江夏的溫柔鄉

卻少有人知道

這份靜謐祥和的背後

是千年歷史和文化的磨礪沖刷

田水相連,漢之糧倉

歷史上的江夏

地處長江中游的荊州之地

位置極其重要

是交通樞紐、軍事鎖鑰

也是文化重地

宛若那匯聚人體周身經脈的——

「百會穴」

江夏區位置所在

千百年來

伴隨長江東逝之水的氤氳靈氣

南來北往之人身上升騰的風發意氣

兵戈相擊之時彌散於野的昂揚銳氣

都源源不斷地匯入了江夏百會

再順著歷史變遷的經脈百骸

貫達到中華大地的五湖四海

江河縱橫、湖港交織的自然稟賦

讓武漢充滿生活氣息又頗有發展前景

硝煙三國的霸業拼圖

江夏之名

來源於旁邊的長江與漢水(古稱夏水)

先秦兩漢時期

這裡曾經是一片汪洋澤國

是赫赫有名的雲夢澤所在地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古雲夢澤的自然風光和連天之勢頓時躍於眼前

隨著長江與夏水的泥沙不斷堆積

漢江三角洲日益拓展

在自然偉力的鬼斧神工之下

汪洋變為平陸

江夏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今日熙熙攘攘的金口古鎮

在那時便已經初現崢嶸

江漢肥田,連綿之勢

在古代農業社會中「優越感」十足

自春秋戰國時期起

尚被稱為「塗口」的金口鎮

便已經成了上起川湘

下至江浙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這既給江夏帶來了繁華與富庶

也讓江夏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今日的槐山磯駁岸

雄偉古樸,氣勢磅礴如舊

在群雄並立的三國時代

江夏是荊州七郡之一

與北方曹魏和江東孫氏接壤

公元208年

曹操率軍南下之時

敗於樊城的劉備就曾來此避難

東漢江夏郡

在江夏區的西南

緊鄰金口鎮的長江南岸

有一座算不得高聳的小土山

儘管並不顯眼

但四周那如織的打卡遊人

卻既在憑弔

又在懷古

赤磯山

綠林伴江而立,江水映林而動

作為赤壁戰場的一部分

赤磯山曾親歷過那陣東風

也目睹過那場改變歷史的大火

赤壁後江夏又在三家間反覆易手

直至三國歸晉

英豪們的故事仍在這裡傳唱

存古墓之遺,承英豪之志

作為三國爭霸的舞台

那段壯懷激烈的歷史

給江夏留下了諸多記憶

既有周瑜駐紮過的五楓橋

也有關羽飲馬的烏龍泉

還有供東吳水軍修整的黃軍浦

滄海桑田

斯人已逝

曾經的金戈鐵馬、灰飛煙滅

留存在江湖漁舟的笑談中

只餘下眾多三國古蹟

供今日的江夏人如數家珍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天下黃姓的精神家園

根據《史記》的說法

夏朝建立以後

治水有功的伯益

其後人在中原建立了不少國家

其中就有位於河南東南部

以嬴為姓的潢川黃國

黃國的地理位置

春秋時期

黃國被楚國所滅

其後人被迫遷至楚國腹地

並以故國為姓氏

這才有了人才輩出

傳承至今的江夏黃

黃氏後人遷徙圖

戰國時期

黃氏後人黃歇被封為春申君

名列戰國四公子之一

傳說他曾經在江夏縣城附近避難

這一帶

後來成了黃氏繁衍的中心

《史記·春申列傳》

宋乾道七年蔡夢弼東塾刻本

楚考烈王時期

春申君因治國有方

受封江東

彼時江東洪水泛濫

百姓深受其苦

流離失所

黃氏始祖,拜相二十餘載

為治理當地泛濫的洪水

黃歇疏浚河道、高築堤壩

百姓無不懷念其功績

將河流改稱黃浦江

而春申之名也留在了人民的記憶里

被尊為今日「申城」上海的奠基人

「啷啷啷,啷啷啷

爺娘去開黃浦江,然後再開春申塘,

領頭的大爺叫春申君,住在伲村黃泥浜。」

在先秦兩漢的動盪中

黃氏子孫散至四方

但江夏黃氏仍然人才輩出

文有隋朝狀元黃鳳麟

武有三國江夏太守黃祖

可謂歷代香火不息

朝夕莫忘兮親命語,晨昏須薦兮祖宗香

如今

天下黃氏出江夏

成了不少黃姓人的共識

千百年來

在經歷了數次骨肉離散之後

遍布海內外的黃姓後人

又回到江夏尋根認祖

在千年的時光荏苒中

江夏親歷了

一群故國遺民來此定居

又從這裡開枝散葉

見證了一個中華大姓

對故鄉水土的眷戀

和對共同精神家園的守望

生旦淨丑的梨園一夢

每個早起上班的江夏人

在路過文化大道時

都多少能看到些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

在一座環境優雅的公園裡晨練

咿咿呀呀地吊嗓子

唱腔里還摻著點老生味兒

江夏譚鑫培戲樓

老江夏人都知道

這座占地3000餘畝的公園

為的就是紀念我國京劇泰斗譚鑫培

但江夏與京劇之間的不解之緣

卻極少為人們所了解

京劇史上第一個老生流派--譚派創始人

我國的國粹京劇

其實是多種地方戲曲的融合體

安徽的徽戲

與湖北的漢調

是構成京劇的兩大源頭

而京劇的念白

也一直使用湖廣口音

念白因口音的不同

可分為韻白,京白,蘇白等

清朝道光年間

在江夏大東門外的譚左灣

活躍著一個遠近聞名的戲班子

班主名叫譚志道

這個戲班走南闖北

使漢調流行於大江南北

漢調,也稱漢劇,傳統劇目眾多

且唱腔優美,對白雅致,文本大氣

咸豐年間

譚志道攜妻兒赴京演出

推崇徽劇的大背景下

漢調靠著優美的唱腔和優雅的對白

很快闖出了一片天地

唱念做打是戲曲表演的基本功

難能可貴的是

漢調和徽戲的傳人

皆願廣采八方之長

在譚志道和其他湖北藝人努力下

將漢調進行京化

並與徽戲巧妙融合

才有了完善的京劇形式

您會「叫好兒」麼

虎父無犬子

譚志道之子譚鑫培

後來成為京劇大家

還開宗立派

在老生行當里創立「譚派」

《汾河灣》劇照,譚鑫培、王瑤卿

1905年

譚鑫培還主演了

中國首部電影《定軍山》

為中國的電影史拉開了帷幕

《定軍山》劇照

在以他為名的公園裡

熱愛京劇的票友們得以齊聚一堂

繼續在演繹生旦淨丑的梨園裡

書寫著自己對京劇的熱愛

想必

這也是一種跨越歷史的傳承吧

譚鑫培公園-以譚師之名,立人文之園

九省通衢的夢中桃源

汽車在飛馳

江輪在轟鳴

飛機在翱翔

江城武漢吸引著

越來越多的人口湧入

正變得越來越繁忙

武漢長江二橋擁擠的通勤車流

人們身處水泥叢林中

把時間表填得滿滿當當

也確實需要從這快節奏中抽身

給自己的身心放個假

背上行囊

重新出發

暫避人世游綠道,湖光山色清幽處

而山木蔥蘢

水光瀲灩的江夏

不僅是水泥叢林的呼吸窗口

而且是武漢人

放鬆心情、涵養精神的——

夢中桃源

江夏區的幾大公園

在歲月的沖刷下

今日的江夏

早已變得沉穩而從容

漫步在江夏街頭

就像品一瓶窖藏千年的酒

觀一棵歷經風霜的柳

過一個層林盡染的秋

江夏區的街頭秋色

江夏是什麼?

既是揮毫史書的如椽巨筆

也是萬古流芳的薪火相傳

又是粉墨登場的戲劇人生

他們無疑是令人懷念的過去

但江夏並沒有故步自封於曾經的輝煌

江夏中心城區

坐落於此的二十餘所高等院校

從全國各地紛至而來的百萬大學生

給江夏注入了青春與活力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

進駐江夏的眾多高新產業

勾勒出一幅炫麗的產業藍圖

延曆史之底蘊,續新生之未來

湯遜湖旁的騰訊武漢研發中心

金口的菜鳥網絡物流基地

雪佛蘭大道邊的金港汽車產業園

都吸引著無數青年才俊的目光

科技力量的支撐下

江夏的產業升級之路走得堅定而沉穩

江夏騰訊武漢研發中心

江夏是一座兼濟古今的城市

千年時光的磨礪賦予了它獨特的氣質

卻並沒能剝奪它勇敢追逐未來的勇氣

正如它一直做的那樣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而時光里的註腳

只留待後人評說

*文中圖片來自:HANS漢聲,圖蟲創意,中新網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九頭鳥文旅創意#

END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