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古韻今風同頻共振 文旅融合繪就新景

中國經濟時報 發佈 2022-10-04T02:47:31.339268+00:00

文旅融合看渭南系列報導·潼關篇 本報記者 王彩娜 潘英麗許娜 李冰岳瀆相望,千古潼關。回眸過去,潼關文明之光源遠流長;縱觀當下,潼關與時俱進活力無限。

文旅融合看渭南系列報導·潼關篇 本報記者 王彩娜 潘英麗許娜 李冰

岳瀆相望,千古潼關。

回眸過去,潼關文明之光源遠流長;縱觀當下,潼關與時俱進活力無限。在古風今韻的交相輝映下,潼關縣實現文化繁榮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同頻共振,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強縣、文旅興縣」發展戰略,通過「一城三園一街」和「十里畫廊·慢游潼關」兩大旅遊體系,勾勒出潼關古關、古城、古戰場,大山、大河、大溝壑,黃金、黃河、黃土地的壯美畫卷。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今年年初,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要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旅遊體驗。

戰鼓聞令而鳴,揚帆迅疾而行。近年來,潼關縣委、縣政府全力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真正把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做深、做實、做精彩。今年,提出了「要深入挖掘潼關文化旅遊資源,加大旅遊開發推介,叫響潼關文旅品牌」。並確立聚焦「打造秦晉豫金三角生態文化旅遊新高地」總體目標,深入挖掘潼關文化旅遊資源,加大旅遊開發推介,大力發展生態觀光游、黃金工業游、鄉村休閒遊、濕地風情游、關中民俗游,打造北部古城文化體驗區、中部台塬休閒旅遊區、南部秦嶺山嶽觀光區。以潼關黃金、潼關軟籽石榴、潼關古城、潼關肉夾饃、潼關醬菜「五大品牌」為主攻方向,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企業主體作用,全力推動潼關更多品牌進入中華老字號、地理標誌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行列。發揮潼關肉夾饃龍頭作用,發展醬菜產業,帶動潼關特色小吃競相發展,打造黃河流域特色美食地標名城。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採訪時了解到,今年以來,潼關縣文化活動突出品牌化、旅遊工作突出全域化、文博非遺突出創新化、公共文化服務突出數位化、體育活動突出常態化。

以文化傳承為抓手,推動文旅理念融合。先後建成潼關縣博物館、潼關楊震廉政博物館、潼關醬菜博物館、潼關交通博物館等博物館,向全國遊客免費開放。完成了潼關縣申報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館藏文物修復項目,十二連城部分烽火台保護修復項目的立項計劃和方案編制,在古渡口景區建成了黃河流域非遺展館,組織黃河老腔開展非遺進校園、進景區活動30餘場次。建成了三個潼關少兒老腔團,精心打造「一日游」「兩日游」精品線路,將優秀傳統文化、廉政文化、潼關醬菜工藝納入旅遊線路設計、展陳展示、講解體驗。

以轉型升級為核心,加快文旅產業融合。依託黃金、關河、廉政等潼關獨有的文化資源,持續開展「風箏節」「牡丹節」「石榴節」等系列活動,打造文旅新名片。與此同時,啟動創建潼關古城省級旅遊度假區、岳瀆景區陝西省文明旅遊示範單位,編制了《潼關縣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在旅遊路線鋪設縣裡優質農產品專櫃。並圍繞肉夾饃、老腔、古戰船等潼關特色資源,開發出一批旅遊特色商品和地方土特產品,加快了「文旅+」「+文旅」的新型業態,塑造潼關旅遊新形象。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強化文旅服務融合。近年來,潼關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積極推進「兩館」數位化提升改造,全面覆蓋基層文化服務中心提升、圖書編目和借閱系統安裝;精心打造15分鐘閱讀圈,率先在陝西省建成公安「警營書屋」、菸草系統「春雨書屋」及小區「家庭書屋」,並建立10家圖書館分館、34個服務點,實現了縣域內圖書借閱資源共享。

此外,潼關還打造了「岳瀆相望閱讀潼關」「潼聲朗朗讀書分享」等特色閱讀品牌,持續開展千人圍棋賽、千人廣場舞、黃河金三角桌球邀請賽、「喜迎二十大·文化樂萬家」、「歡樂過大年·我們的美好生活」、黃河流域春節文化走親優秀戲曲展播等活動,放映公益電影460餘場次,戲曲惠民演出50餘場次。

以宣傳推介為紐帶,狠抓文旅交流融合。今年以來,潼關多措並舉,加大宣傳力度,注重傳統營銷、節會營銷、賽事營銷、社會營銷,通過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持續擴大了潼關文旅品牌影響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