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南佬的國學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玄嵇閣 發佈 2022-10-04T03:25:30.295827+00:00

這個目標,大致就是《大學》所謂的「至善」,這是一個社會價值與個人修養高度結合的目標。如果沒有機會推行仁道而有機會當官,先儒的選擇是不當官。

給自己量身定位

儒學可以說是「官學」、「領導學」、「幕僚學」,是為了培養官員和高參而設計的教程。但儒家的理想不在做官本身,而是藉助官方權勢推行自己的「仁道」,造福天下百姓。這個目標,大致就是《大學》所謂的「至善」,這是一個社會價值與個人修養高度結合的目標。

如果沒有機會推行仁道而有機會當官,先儒的選擇是不當官。所以孔子一輩子沒當過幾年官,孟子則終生不曾為官,孔子的多位賢弟子也終生不仕。他們不是沒有機會當官,而是覺得為當官而當官,目標不能實現,反而把境界低下去了。漢以後的儒士沒有這麼高的氣節,讀書就是為了當官,能不能實行仁道,先放到第二步再說。當然也有不少儒士確實利用權勢實行了仁道。

如果你不想當官,對仁道也不感興趣,就不宜以儒家的目標為目標,還需「止」於自己的「至善」。當然,不管追求什麼目標,修行的流程是一樣的,共分六個步驟:

第一步是「止」,給自己量身定位,也就是確定理想的目標。這裡「理想"二字很重要。有的人渴望當政治家,看見社會上「一切向錢看」,覺得發財也許更好,便確定一個當商人的目標,因為這不是內心渴望的,追求的動力就比較弱。所以要根據內心的真實渴求而量身定位。

第二步是「定」,即目標專一。做與目標有關的事,思考跟目標有關的問題。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機會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一位大企業家說:「面對多變的社會,過多的選擇機會反而會造成猶豫不決。」機會太多了,又想追求這個,又想追求那個,就會五心不定。所以必須忍痛捨棄其他目標,而「定」於其一。

慧遠禪師年輕時喜歡四處雲遊。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嗜煙的行人同路,兩人走了很長一段山路,然後坐在河邊休息,那位行人給了慧遠禪師一袋煙,慧遠禪師高興地接受了饋贈。他們坐在那裡談話,由於談得投機,那人便送給他一根煙管和一些菸草。

慧遠禪師與那人分開後,心想:這個東西令人十分舒服,肯定會打擾我禪修,還是趁早戒掉吧!於是就把煙管和菸草都扔掉了。

後來,他又迷上了《易經》。一年冬天,他寫信向老師索要一些寒衣,但是直到冬天已經過去,老師還沒有寄衣服來,也沒有任何回音。慧遠禪師用《易經》卜了一封,結果算出那封信並沒有寄到。

他心想:「《易經》占卜固然靈驗,但如果我沉迷此道,怎麼能夠全心全意地參禪呢?」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接觸《易經》之術。

再後來,他又迷上了書法,每天鑽研,小有所成,有幾個書法家居然也對他的書法讚不絕口。他轉念想到:「我又偏離了自己的正道,這樣下去,我很可能成為書法家,成不了禪師了。」從此他一心參悟,放棄了一切與禪無關的東西,終於成為一位禪宗大師。

慧遠禪師真是一個懂得如何讓自己「定」下來的人,他捨棄的並非都是不好的東西,也並非不值得追求的目標,但一個人不能同時追求幾個目標,既然選擇禪修,就守定這個目標,他的心也定下來了。

第三步是「靜」,即心無雜念。這是很難的一步,無論讀書也好,做事也好,不知不覺就會想一些雜事。即使目標專一的人也會如此。如何入靜呢?需要進行「打住」訓練:當意識到自己在胡思亂想時,就提醒自己一下:「打住!」或者:「別亂想了!」經過一次又一次提醒,養成靜的習慣,就能隨時人靜了。

對相當多的人來說,不能人靜的原因是體力問題,想了一會兒事就頭昏腦漲,自然會停下來,想一些比較輕鬆有趣的問題。所以說,鍛鍊身體也是一件跟目標有關的事。

第四步是「安」,即保持平常心。我們讀書、辦事、與人交往,都容易先人為主。比如:這本書是經典,我要好好拜讀,這本書不好,我要瞧瞧它的毛病在哪裡;這件事重要,我不能掉以輕心,這件事很煩人,對付對付算了;這個人很有身份,我該聽聽他的高見,這個人很討厭,我要快點把他打發走。凡此種種,都是缺少平常心的表現,很可能讓自己思路變調、言行失當。保持平常心,神志最清澈、明亮,智慧便綿綿而生。

第五步是「慮」,即冷靜思考。用大腦學習,用大腦做事,這個道理很簡單,不必多說

第六步是「得」,即取得成果。把前面幾步做好了,這一步水到渠成,但也要分辨是真「得」還是假「得」

有一個笑話:某財主家有一個兒子,特別聰明。財主請了個先生來教他識字。第一天教了個「一」字,他很快學會了;第二天教了個「二」字,他很快學會了;第三天教了個「三」字,他很快學會了。這個聰明兒子高興地說:「得之矣!得之矣!一畫一道,二畫二道,三畫三道,其餘的俺不學也會,要先生何用?」財主也很高興,就把先生趕走了。有一天,財主讓聰明兒子給萬先生寫信,聰明兒子畫了一早上,也沒把「萬」字寫出來。

在「得」字上,無論是學問上的收穫,還是名利權位上的收穫,都有必要審視一番,到底有沒有「得」?是不是假得而真失?可別學這個聰明兒子,還沒人門就以為「得之矣」!

世上難有滿而不傾覆的事物

孔子為人為學一向謙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認為:許多人一起行走,肯定有能當我老師的人。我學習他們的優點,看到他們身上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如果我也有,那麼就改掉它。

《論語》中還有另外一段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說的也是這個道理。這是謙虛的學問,我們很難誠心向他人學習,總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哪裡還有精神要向別人學習?這是人類的劣根性。做人是應當有自信的,但是自信的時候別忘記了謙虛。現代人都是自信有餘而謙遜不足。

孔子帶著學生到魯桓公的宗廟裡參觀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傾斜地放在祠廟裡,那時候把這種傾斜的器皿叫欹器。

孔子便向守廟的人問道:「請告訴我,這是什麼器皿呢?」守廟的人告訴他:「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邊,用來警戒自己的,是一種用來伴坐的器皿。」孔子說:「我聽說這種用來裝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沒有裝水或裝水少時就會歪倒;水裝得適中,不多不少的時候就會是端正的;水裝得過多或裝滿了,它也會翻倒。」說著,孔子回過頭來對他的學生們說:「你們往裡面倒水試試看吧!」學生們聽後,舀來了水,一個個慢慢地向這個器皿里灌水。果然,當水裝得適中的時候,這個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裡。不一會兒,水灌滿了,它就翻倒了,裡面的水流了出來。再過了一會兒,器皿里的水流盡了,就又像原來一樣歪斜在那裡。

這時候,孔子便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道:「唉!世上哪裡會有太滿而不傾覆翻倒的事物啊?

孔子不愧為千古聖人,就連告訴學生人生的道理也那麼形象、生動,不會生硬說教,在這一點上我們或許更應該學習他的方法。

水滿自溢,人自滿會跌倒,這是自然規律。命運是極其公正的,它不會因為人的不同而有所偏頗。日中就得西斜,月圓就要虧缺,物盛必衰,這是天地的道理。人體驗到了天地的道理,高就會自卑,盈就會自謙,滿就會自抑。所以孔子又說:「君子做人不自大,有功不自傲。」「君子不以他所能做到的而瞧不起別人,不以自己不能做到的而自愧於人。」虛已對人是長進仁德的基礎,自謙是受人尊敬的階梯。念念不忘「謙虛」兩字,自然高風可仰,心光可掬。

適人自抑,就能廣造福用。王陽明說:「現在人們最大的缺點,就是一個『傲』字,千萬種罪惡,都是從傲里滋生出來的。傲就自高自足,不肯屈人之下。身為學子驕傲,就不能孝敬長輩;身為弟弟驕傲,就不能尊敬兄長;身為臣子驕傲、就不能做個忠臣。」

以財勢做人固然不應該,以學問傲人也不應該,以俸祿傲人更不應該;以氣色傲人固然不應該,以態度傲人也不應該,以言語傲人更不應該。人的傲骨傲性,只能針對占據上位的卑鄙小人、貪官污吏,對於其他人,不應存有半點的傲氣。

傲的反面就是謙,謙是傲的對症良藥。不但外貌要恭敬謙遜,心中更要敬讓。常常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就能做到虛己對人。堯、舜之所以被稱為聖人,就是謙虛到了至誠的境地,也就是允恭克讓,溫恭允塞。做到了謙就能虛,虛就能受。謙恭自守,必然會大得人心虛下自處,必然會受人尊敬。

因為成熟,所以低頭

《論語,泰伯》中,曾子誇讚同窗顏回的美德道:「顏回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明明自己的修養與知識都在很多人之上,但是他每次總是謙虛地向別人請教,做到了老師說的不恥下問。」這一點很難得,因為有才能的人通常都比較自戀,認為自己就是最優秀的,哪裡能放下身份向他人請教呢?一些有才華的人就更不肯放下身份了,向一個不如自己的人請教,這個做起來有點難度。所以他才誇讚顏回的品德。

南懷瑾先生認為一個人越是學問高反而會表現得越謙恭,這是知識與修養給他帶來的改變。哲學家捷諾就是這樣謙虛的人。有人問他:「像您這樣的大哲學家為什麼還要那麼謙虛呢?」捷諾說:「人的知識就像是一個圓圈,圓圈裡面的是你已經知道的知識,圓圈外面代表的是你的未知。圓圈越大的人就越會發現自己的知識很不足。』

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柳公權,少年時代便被認為寫得一手好字,自己不免常常驕矜自滿起來。有一天,他與幾個少年朋友聚在一起練字。就在他寫下「會寫飛風家,敢在人前夸」幾本大字揚揚得意之時,一位賣豆腐的老人正好路過,便好奇地走過來,端詳了一會兒柳公權的字,又看了看他,皺了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太無力了,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綿綿的,沒有筋骨。」柳公權一聽,心裡有些不服氣,怒氣沖沖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們也來見識見識。」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慢騰騰地說:「不敢,不敢,我是個粗人。」老人邊說邊敲了敲手中的梆子:「我只是個賣豆腐的,不會寫字,可是有人用腳寫都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城裡看看吧。」說完老人敲著梆子就走了。柳公權聽了有些懷疑,於是進城去尋那位用腳寫字的人。果然在一棵大槐樹下見到了此人。只見失去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著對聯,嫻熟的運筆,字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圍觀的人們無不為之讚嘆。柳公權頓時慚愧萬分。他跑向前去撲通一聲跪在這位老人的面前,誠懇地說:「柳公權願拜您為師,請先生告訴學生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示意他不要行此大禮,沉思了片刻語重心長地說:「我是個孤苦的人,沒有雙手,只得靠雙腳來生活,怎能為人師表呢?」說完老人在地上鋪上了一張紙,然後用右腳寫下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老人又慈祥地說:「孩子,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用腳寫字已經50多個年頭了。我磨墨練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寫完字就在半畝大的池塘里洗硯,池水都被染黑了。可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的字還差得遠呢!」柳公權聽了老人的一席話,頓時恍然大悟,心裡感到十分的內疚和不安,向這位老人道謝後,便啟程回家。從此以後,他更加勤奮練字,手上磨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他還經常登門拜訪當時的書法名家,向他們虛心求教,讓朋友、陌生人指出自己書法中的不足之處。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苦練,柳公權終於成了流芳千古的著名書法家。

學問高時意氣平,人生活在社會上必須要有「空杯」的心態。你只有將自己的姿態放低,才能從別人那裡學到知識、智慧。

你的高姿態是對他人自尊的一種挑戰與輕視,容易讓他人產生排斥心理乃至敵意。在工作中不乏這樣的人,他們思維敏捷,但說起話來令人感覺很不舒服,這種人多數都是因為太愛表現自己,總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處處想顯示自己的優越感,從而獲得他人的敬佩和認可,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都在不自覺地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和尊嚴,如果他的談話對手過分地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那麼無形之中就成為對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種挑戰與輕視,排斥心理乃至敵意也就不自覺地產生了。

有時候放低自己的心態,低下高傲的頭,反而會擁有得更多。大海之所以能成為大海就因為它總是在最低處,因而所有的溪流都匯集到大海的懷抱中。知識越是淵博,人的胸懷就會變得越寬廣,這樣他收穫的東西會越多。

誰都不是超人

唐朝大散文家韓愈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師說》,裡面有一段著名的話:「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所以才會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的這句話大家最熟悉了,但是恐怕沒有幾個人敢拍著胸脯說「我做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專長,總有一點會強過你:農民能教會我們種莊稼,告訴我們關於農業的知識;工人能夠告訴我們一件產品具體生產的細節與功用;等等。我們每個人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如果你把自己放得太高,你的眼睛看到的必然不會全面,你的眼界也不會寬廣。南懷瑾先生在其大作《論語別裁》中亦有此表述,他認為這正是孔子的偉大之處。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年輕時曾和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畢業生阿普頓在一起工作,住在一個房間裡。

阿普頓總覺得自己有學問,從不把賣報出身的愛迪生看在眼裡。愛迪生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從不炫耀自己,對阿普頓的自負和處處賣弄學問,從心裡感到厭煩。為了讓阿普頓把態度放謙虛一些,有一次,愛迪生把一隻梨形的玻璃燈泡交給阿普頓,請他算算容積是多少。

阿普頓拿著那個玻璃燈泡,輕蔑地一笑,心想:「想用這個難住我,未免太天真了!」他拿出尺子上下量了又量,還依照燈泡的樣式列出一道道算式,數字、符號寫了一大堆。他算得非常認真,畫了一張張草圖,臉上滲出了細細的汗珠。

過了一個多鐘頭,愛迪生見阿普頓還在那兒算個不停,便忍不住笑著說:「不用那麼費事,還是換個別的方法算吧!」

阿普頓仍固執地說:「不用換,等一會兒我就能得到答案了。」

又過了半個鐘頭,阿普頓對自己的計算似乎還不放心,還在那裡低頭核算。愛迪生有些不耐煩了,拿過玻璃燈泡,倒滿了水交給阿普頓說:「去把這些水倒進量杯......」

不等愛迪生說完,阿普頓明白了什麼是既簡單又準確的方法,他那冒著汗的臉「刷」地紅了。他知道了,愛迪生確實不愧為偉大的發明家。

阿普頓是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的畢業生,計算是他的內行。當碰到「計算玻璃燈泡容積」的問題時,由於他受固有的思維方式影響,自然而然地拿出尺子對燈泡量了又量,算了又算,他根本不會想到打破定式,採用其他簡便的方法。愛迪生則不同,他能突破慣性思維的束縛,採用快捷的方法,立即精確地求得了燈泡的容積。

每個人在做事之前都必須明確一個事實:你並不是萬能的。明白了這一點,你做起事情來就會謙恭得多,也就會避免因盲目自大帶來的錯誤。明白了其他人對於我們自身來講「總有一點強過你」,我們才能真正學會謙恭。

不提自己當年勇,更不提別人當年的不勇

仲弓問孔子什麼是仁德。子日:「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日:「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孔子這樣回答他說:「出門好像去會見貴賓,役使百姓好像去舉行大祭奠。自己所不喜歡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在朝廷做官時不怨天尤人,在城邑做官時也不怨天尤人。」仲弓說:「我雖然遲鈍,但也一定要按照這樣的話去做。」這當然是仲弓的謙虛之辭。事實上仲弓在孔子的弟子中是一個非常有修養的人,孔子曾說他「可以使南面」,就是說仲弓是一個有帝王之才的人。

看過魯迅《阿Q正傳》的人都知道阿Q有一頭癩瘡,他平時最忌恨別人提到這一短處。老百姓說「打人莫打臉,罵人不揭短」,因為誰都會有不完美的地方。你如果揪住他人的短處不放,肯定會令雙方都不愉快。

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願意被人戳著痛處,就不要在和他人交往的時候毫不顧忌,更不能將這種不尊重他人的行為視為一種心直口快。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做了皇帝後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窮哥們兒到京城找他。這些人滿以為朱元璋會念在昔日共同受苦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誰知朱元璋最忌諱別人揭他的老底,認為那樣會有損自己的威信,因此對來訪者大都拒而不見。

有位朱元璋兒時一塊長大的好友,千里迢迢從老家趕到南京,幾經周折總算進了皇宮。一見面,這位老兄便當著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來:「哎呀,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倆可是一塊兒光著屁股玩耍,你幹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兒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還沒煮熟你就先搶過來,結果把瓦罐都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兒,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怎麼,不記得啦?」

「這位老兄還在那兒嘮叨個沒完,寶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當皇帝的臉往哪兒擱?

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這個窮哥們兒殺了。這就是戳人痛處的下場。

在待人處世中,場面話誰都能說,但並不是誰都會說,一不小心,也許你就踏進了言語的「雷區",觸到了對方的隱私和痛處,犯了對方的忌,對聽話者造成一定的傷害。其實,每個人都有所長,亦有所短,待人處世的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善於發現對方身上的優點,奇獎對方的長處,而不要抓住別人的隱私、痛處和缺點,大做文章。切記:揭人之短,傷人自尊!

揭短,有時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散視的雙方用來作為攻擊對方的武器;揭短,有時又是無意的,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對方的忌諱。有心也好,無意也哭,在待人處世中揭人之短都會傷害對方的自尊,輕則影響雙方的感情,重則反目成仇。

應注意「揭短」和「批評」是兩回事,前者針對他人的缺陷,攻擊別人的軟肋,非君子所為;後者則是就事論事,較為客觀。掌握了這一項原則,比掌握許名別的技巧更有效,也更加體現出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為人處世時最好時刻銘記「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誨,若如此便能做到「言寡尤,行寡悔」。

英雄之外還有英雄,敬人就是敬自己

「君子不重則不威」看起來似乎是說你自己不莊重,那麼你在別人面前也就沒有了權威、威信。如果這樣理解,那麼我們仿佛看到了這樣的一群「偽君子」:幾個「老夫子」式的人物在談天說地,這時忽然走進來一個晚輩。為了維護自己的威信,「老夫子」們趕緊收斂了笑容,正襟危坐。這就是受了朱熹「君子不重則不威」的影響,如果孔子知道了後世對他的學問是這樣的註解,肯定要氣壞了。

之所以會有如此的錯解,南懷瑾先生認為這是我們受到了朱嘉思想的誤導。

南老認為這是孔子在告訴世人關於自重與尊重他人的處世哲學。「君子不重則不威」就是說一個不知道自重、沒有自尊心的人是做不好事情的。不僅「不重」則「不威」,而且做學問也不牢靠。而「無友不如己者」的解讀就更有特點了:從前的宋儒們告訴我們:「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如果這樣理解那就錯了,孔子也就太「勢利」了,我們的祖先又何以稱之為「聖人」呢?

根據南老的解釋,我們得以窺見孔子的真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所以要學會敬重他人。如此說來,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連貫的意思,做人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不要總是認為自己有多麼了不起,其實輕視他人的人同樣也會被他人輕視。人與人之間的一切交往都是互相印照的,你敬我一分,我還你三分。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那麼最好的方式便是尊重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東漢末年名將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匹馬斬顏良,偏師擒于禁,擂鼓三通斬蔡陽。「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這位叱吒風雲、威震三軍的一世之雄,下場卻很悲慘,居然被呂蒙一個奇襲,兵敗地失,被人割了腦袋。

關羽兵敗被斬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吳聯盟破裂,吳主興兵奇襲荊州。吳蜀聯盟的破裂,原因很複雜,但與關羽的驕傲、不懂得尊重他人有著密切的關係。

諸葛亮離開荊州之前,曾反覆叮囑關羽,要東聯孫吳,北拒曹操。但關羽對這一戰略方針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他瞧不起東吳,也瞧不起孫權,致使蜀吳關係緊張起來。關羽駐守荊州期間,孫權派諸葛瑾到他那裡,替孫權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求結兩家之好」,「併力破曹」。這本來是件好事,以婚姻關係維繫補充政治聯盟,歷史上多有先例。關羽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認真考慮一番,利用這一良機,進一步鞏固蜀吳的聯盟,將是很有益處的。但是,關羽竟然狂傲地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又何如此出口傷人?試想這話傳到孫權那裡,孫權的面子如何掛得住?又怎能不使雙方關係破裂?

關羽的驕傲,使自己吃了一個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結束了生命。

俗話說:蚊蟲遭扇打,只為嘴傷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諷刺別人,只圖自己嘴巴一時痛快,殊不知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人與人之間原本沒有那麼多的矛盾糾葛,只是因為有人逞一時之快,說話不加考慮,隻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讓人下不來台,別人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怒火?有了機會,反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孔子的大弟子子貢曾形容他的老師「溫、良、恭、儉、讓」,這五字真經值得我們用一生去修行。其中的「恭」就是恭敬,如果你對任何人都懷有恭敬之心,別人自然也就對你敬讓,更少有被人記恨在心的事情發生。這個「慈」就是對別人慈悲為懷,有一股悲天憫人的情懷。生性寬厚的人很少口出狂言對他人不尊重,這種敬人的修為是敬己的最好方式。

真心蒙塵,最難認清的就是自己

真正的佛法就是要求人能把握自己的心,別讓自己的心那麼散亂,人心一旦散亂了,活著就會覺得辛苦

人們想要淨心的時候,往往習慣於用理性去控制,但這樣做的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告訴自己:「不能動心,不能動心。」這個時候心已經在動了。提示自己:「心不能隨境轉。」這個時候心已經轉了。真正的淨心不是特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麼時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動了。心不動了,人就不會為外界的誘惑所動,從而淨化自身。

關於心動,世人大多知道六祖慧能的「風動、幡動、心動」的故事,這裡有-則兩個禪師之間的新鮮小故事:

仰山禪師有一次請示洪恩禪師道:「為什麼吾人不能很快地認識自己?

洪恩禪師回答道:「我給你說個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內有一獼猴,蹦跳不停,另有五隻獼猴從東西南北窗邊追逐猩猩。猩猩回應,如是六窗,俱喚俱應。六隻獼猴,六隻猩猩,實在很不容易很快認出哪一個是自己。

仰山禪師聽後,知道洪恩禪師是說吾人內在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和追逐外境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鼓譟繁動,彼此糾纏不息,如空中金星蜉蝣不停,如此怎能很快認識哪一個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禮謝道:「適蒙和尚以譬喻開示,無不了知,但如果內在的獼猴睡覺,外境的猩猩欲與它相見,且又如何?

洪恩禪師便下繩床,拉著仰山禪師,手舞足蹈似的說道:「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鳥雀偷吃禾苗的果實,豎一個稻草假人,所謂『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

仰山終於言下契入。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自己的路自己走,與人何干?誰能代替你走路嗎?誰能代替你做決定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命運需要自己主宰。人,要依據自己的心,作出自己的判斷,不能總被外界的境遇所左右。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心情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更有甚者,將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建立在他人的態度之上,更是本末倒置。

阿瑟剛當上軍官時,心裡很高興。每當行軍時,阿瑟總是喜歡走在隊伍的後面。一次在行軍過程中,他的敵人取笑他說:「你們看,阿瑟哪兒像一個軍官,倒像一個放牧的。」

阿瑟聽後,便走在了隊伍的中間,他的敵人又譏諷說:「你們看,阿瑟哪兒像個軍官,簡直是一個十足的膽小鬼,躲到隊伍中間去了。」

阿瑟聽後,又走到了隊伍的最前面,他的敵人又說:「你們瞧,阿瑟帶兵打仗還沒打過一個勝仗,他就高傲地走在隊伍的最前邊,真不害臊!」

阿瑟聽後,心想:如果什麼事都得聽別人的話,自己連走路都不會了。從那以後,他想怎麼走就怎麼走了。

為什麼人最難認清自己?主要是因為真心蒙塵。就像一面鏡子,被灰塵遮蓋,就不能清晰地映照出物體的形貌。真心不顯,妄心就會成為人的主人,時時刻刻攀緣外境,心猿意馬,不肯休息。人體如一村莊,此村莊中主人已被幽因,為另外六個強盜土匪(六識)占有,他們常在此興風作浪,追逐六塵,讓人不得安寧。

心不動才能真正認清自己,遇到順境不動,遇到逆境也不動,不受任何外在的影響。現代人的狀況大多相反,遇到順境的時候高興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時候痛苦得不得了,這就帶來許多痛苦。

其實,我們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樣,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這一點,就不會被六塵所誘惑,亦不會被六識所蒙蔽。

珍惜你的自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南懷瑾先生說,真正的這個自性是不生不滅的,這個自性是空性,空性必須要無我才能達到。當你修證到一個無我的境界,就得到一個智慧,就是唯識中所講的平等性智。無我就無人,無人就無他,無眾生相,無煩惱,無一切,等等。一切皆空,即無眾生之相。

有一次,石屋禪師和一個偶遇的青年男子結伴同行,天黑了,那個男子邀請禪師去他家過夜,對禪師說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過夜,明日一早再行趕路?」禪師向他道謝,與他一同來到了他家。半夜的時候,禪師聽見有人躡手躡腳地來到了他的屋子裡,禪師大喝一聲:「誰?」那人被嚇得跪在地上,禪師揭去他臉上蒙著的黑布一看,原來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麼是你?哦,我知道了,原來你留我過夜是為了錢財!我一個和尚能有多少錢!你要干就去干大買賣!」那男子說道:「原來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麼幹大買賣嗎?」他的態度是那麼懇切、那麼虔誠。禪師看他這樣,慢騰騰地說道:「可惜呀!你放著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不去學,卻來做這樣的小買賣。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你想要嗎?」「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在哪裡?」禪師突然緊緊抓住男子的衣襟,厲聲喝道:「它就在你的懷裡,你卻不知道,身懷寶藏卻自甘墮落,枉費了父母給你的身子!」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那個男子從此改邪歸正,拜石屋禪師為師,後來成為一名著名的禪僧。

每個人在他的生命之中,總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是那個始終伴隨你的,就是你的自性。而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卻常常終日忙碌地追尋那些原本不屬於我們並且也終將會離開我們的東西,卻忘了最寶貴的東西其實就在我們的懷裡它就是自性。

所以,生活中的我們不應該忘記自性的存在,而應該好好保存自己的自性,充分發揮自性的作用,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


聲明:尊重經典原義並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對一些古文進行了通俗白話轉化,不妥處敬請批評指正。筆者只是把好文章分享給需要的人,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本文筆者,會及時進行處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