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話「斜、衰、騎」古詩中怎麼讀

大潮汕灣視點 發佈 2022-10-04T03:26:05.495482+00:00

潮汕話「斜、衰、騎」古詩中怎麼讀  一篇關於普通話異讀字審音問題的微信文章,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專家們也都出來發表意見。這引起我對潮汕話朗讀古詩詞是否也有類似問題的思考,因為潮汕話中的異讀多音字比普通話多得多,類似的難於處理好的讀音問題也肯定存在。

潮汕話「斜、衰、騎」古詩中怎麼讀

  一篇關於普通話異讀字審音問題的微信文章,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專家們也都出來發表意見。這引起我對潮汕話朗讀古詩詞是否也有類似問題的思考,因為潮汕話中的異讀多音字比普通話多得多,類似的難於處理好的讀音問題也肯定存在。我們不妨也以這三首詩來分析一下,討論討論潮汕話朗讀古詩的問題。

  唐·杜牧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唐詩,但用潮汕話讀起來,韻腳卻不好處理。我斟酌了一下,處理方案有二:

  1、「斜」讀sia5(邪),「家」讀gia1(佳),「花」讀hua1(華1);

  2、「斜」讀sia5(邪),「家」讀gê1(稼1),「花」讀huê1(灰)。

  方案1基本是按文讀音朗讀,都能押韻,缺點是「家」讀gia1(佳)、「花」讀hua1(華1)都是平時認字、說話不用的音。方案2則按現在的口語白讀音讀,「家」讀 gê1(稼1)、「花」讀huê1(灰)能押韻,但「斜」讀sia5(邪),就不押韻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的處理方案也有兩個:

  1、「回」讀huai5(懷),「衰」讀suai1(摔),「來」讀lai5(萊);

  2、「回」讀huê5(茴),「衰」讀suê1(歲1),「來」讀lai5(萊)。

  方案1是文讀音,都押韻;但「回」讀huai5(懷)、「衰」讀suai1(摔),也都是平時認字、說話不用的音。方案2「回」讀huê5(茴)、「衰」讀suê1(歲1)是口語白讀音,但與「來」讀lai5(萊)不押韻。

  唐·杜牧《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1、「堆」讀 duai1,「開」讀kai1,「來」讀lai5;

  2、「堆」讀 dui1,「開」讀kai1,「來」讀lai5;

  3、「堆」讀 dui1,「開」讀kui1,「來」讀lai5。

  方案1三個韻腳都能押韻,但「堆」字讀音古怪;

  方案2「開」讀kai1、「來」讀lai5押韻,但與「堆」讀dui1不押韻;

  方案3「堆」讀 dui1、「開」讀kui1押韻,但與「來」讀lai5不押韻。

  另外「騎」讀kia5是陽平聲,讀kia3陰去是仄聲。從格律詩的平仄要求來說,必須讀陰去聲符合古詩的格律要求。但《新華字典》已經刪去了去聲的舊讀音jì,就對不上號了。

  像這樣韻腳難以處理的詩在七律、五律中就更多,8句詩中有4至5個韻腳字,由於語音的歷史變化,很難保持一韻到底,全部押韻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複雜的情況?

  這是因字音的歷史音變造成的。我們現在讀唐詩,時間跨度已有千年左右。在這千年左右的時間裡,原來屬於同一韻部、完全可押韻的字,在每一種方言裡都有了不同的變化發展。這種語音的歷史音變是有文獻資料可考證的。若以《廣韻》的韻部作為唐宋時代的漢字讀音依據,我們把這些例子用自己的母語方言讀一下,就知道這些字的今音是怎麼分化的。如上面《山行》的韻腳都屬《廣韻》「假」攝「麻」韻字,但「家、花」是二等字,「斜」是三等字。就是這個二等和三等(開口度大小和介音不同的差別)的不同,造成了後代的分化(普通話與潮汕話都一樣)。《過華清宮》和《回鄉偶書》的「來、開」屬於《廣韻》的「咍」韻字,「回、堆」屬於「灰」韻字,唐宋時期它們的主要元音相同(但「呼」不同:「來、開」是開口呼,「回、堆」是合口呼),所以也可押韻。就是因「呼」的不同,造成現在分化為不同的韻母。

  那麼,對這些古詩讀音的選擇,就不是孰對孰不對的問題,而是孰更好的問題了。


作者:林倫倫

來源:汕頭日報(2019.03.0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