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徐溫堪稱南吳版曹操?

寫乎 發佈 2022-10-04T06:18:52.867408+00:00

您但放寬心,我會厚待您的妻兒老小,絕不會罪及他們!半年後,吳越反攻南吳,曹筠為報答權臣徐溫的寬容之恩,臨戰前率所部陣前起義重歸南吳,反戈一擊,「遂敗越兵。」

作者:許雲輝

「曹將軍:我任用您為征討吳越國副將,卻不能滿足貴部需求,這完全是我的過錯!曹將軍因此棄明投暗,我完全理解!您但放寬心,我會厚待您的妻兒老小,絕不會罪及他們!」

南吳叛將曹筠閱信後泣不成聲,悔恨交加。半年後,吳越反攻南吳,曹筠為報答權臣徐溫的寬容之恩,臨戰前率所部陣前起義重歸南吳,反戈一擊,「遂敗越兵。」

徐溫對叛將先是放低身段自我檢討,繼而大打親情牌安撫曹筠,使叛將再次回歸,如此高明的公關技巧,足以顯示出徐溫的過人胸襟與手段。

(一)文韜武略

徐溫「沉毅寡言」、不怒自威,具有天生領袖氣質。少年時,因生活所迫「入群盜中以販鹽為事。」他成為楊行密帳下「三十六英雄」之一後,「常從行密征討,先登陷陣,敵人畏之。及平秦彥,虜趙鍠,敗孫儒」,戰功赫赫。

楊行密所部攻陷宣州後,在「諸將爭取金帛」燒殺掠搶時,唯獨徐溫慧眼獨具,占據糧倉,施粥救濟滿城災民。楊行密由此對他高看一眼,視為腹心,甚至將亂軍中擄掠到的養子李彭奴轉交徐溫撫養。徐溫視為己出,取名徐知誥(即李昪),悉心撫養教育。

徐溫以小艇運送軍糧和魚目混珠妙計充分展現軍事才華後,被已進封吳王的楊行密突然召回廣陵(今揚州),商議處理小舅子朱延壽問題。徐溫採取心腹謀士嚴可求計策,借花獻佛建議楊行密詐稱眼疾失明調虎離山,見機行事。楊行密急召小舅子至揚州,「迎之寢門,刺殺之。」朱延壽死後,隨之進京的警衛部隊人人自危,大有魚死網破之勢。徐溫親自安撫他們,「諭以大義」,既成功收編這支精銳部隊,又被楊行密升任執掌親兵的右牙指揮使,從此進入權力核心。

(二)徐張兵諫

楊行密重病期間,「平生舊將皆以戰守在外」,只有徐溫陪伴身邊。徐溫為鞏固權位,把寶壓到楊行密長子楊渥身上。在楊渥被派往宣州擔任觀察使時,徐溫特意為他餞行並趁機表忠心:「大王重病臥床,卻令您出鎮藩鎮,這顯而易見是奸臣借刀殺人的計謀!您記住:除非是同時接到我派出的特使和大王的令書,您才能回揚州!」楊渥被他的忠誠感動得「泣謝而去。」

楊行密病入膏肓時,令正直大臣周隱召回楊渥交代後事。周隱直言不諱阻止:「『宣州司徒(即楊渥)輕易信讒,喜擊毬飲酒,非保家主也。』其餘諸子年幼,無力駕馭諸將。因此,臣斗膽建議由廬州刺史劉威代理吳王之位,待楊氏諸子年長後,再將王位交還楊氏!」

徐溫得知楊行密一口回絕,於是夥同左牙指揮使張顥演雙簧進言:「大王您此生『出萬死,冒矢石』,才為子孫立下這萬世基業,豈可讓它改姓?」

楊行密催促周隱迅速發牒文,緊急召回楊渥。眼看楊行密行將就木,楊渥卻遲遲未至,徐溫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闖入周隱辦公處想問個究竟,意外發現周隱召回楊渥的公文還躺在辦公桌上。徐溫如夢方醒,「急取遣之」,派特使持公文飛馳到宣州,終於使楊渥在楊行密斷氣前趕回京城,「乃得嗣立。」

徐溫雖有「預立嗣之功」,但因與張顥統領左右親兵,令楊渥時刻如芒刺在背。楊渥率自己在宣州時組建的三千精兵進京後,又廣選壯士組建東院馬軍,授予大小官職。同時,他派出心腹三將鎮守江西,四處培植勢力。他自認為地位穩定後,原形畢露,「驕侈益甚」,開始瘋狂報復。他逮捕周隱破口大罵後將其殺害,打壓舊臣,提拔心腹。心腹們「恃勢驕橫」,欺凌蔑視功舊臣,使得「將佐皆不自安。」

徐溫與張顥本著職責,多次「泣諫」越鬧越不像話的新君。楊渥惱羞成怒:「你們如果認為我不配為王,何不殺了我自己稱王?」徐溫與張顥見他翻臉不認人,「懼,潛謀作亂。」

也是楊渥命中該絕!他為玩樂方便修建球場,竟然把數千衛士從宮中調往郊外,為徐溫等人誅殺自己創造良機。徐溫與張顥誣稱楊渥派往江西戍守的心腹三將意欲謀反,派親信將他們悉數誅殺。「王聞三將死」,更對徐溫與張顥恨之入骨,「欲誅之。」

徐溫與張顥先下手為強,率精銳親兵二百人全副武裝發動兵變,殺入內宮四處抓人。楊渥正與心腹們商議事務,見狀大怒,喝道:「爾等果然想殺我嗎?」二人詭辯:「不敢!我等只想誅殺在大王左右禍言亂政的奸臣!」他們「曳下王親信十餘人,數其罪,以鐵檛擊殺之,號曰兵諫。」楊渥眼睜睜看著內外手足被斬殺,真正成為孤家寡人,「由是失政。」

徐溫與張顥大開殺戒,採取各種手段剷除異己,所有反對他們做法的諸將都被「以法除之」,成功使得南吳「軍政悉歸二人矣!」

(三)專制軍政

眼見「顥、溫專制軍政」,失去實權的楊渥雖然「心積不平」幻想除去二人,但已是「老尼姑瞧嫁妝----這輩子沒指望了!」徐張二人得知楊渥賊心不死,「益不自安,因謀弒王」,約定事成後瓜分南吳土地,向後梁朱溫稱臣。

徐溫是個聰明人,不願背負弒君惡名,故意刺激張顥。徐溫順水推舟請他親率左牙兵行事,張顥中計,單獨指揮所部「左牙兵行逆。」於是,「溫、顥共遣盜入寢中殺渥......執渥縊殺之」,對外則宣稱時年23歲的楊渥暴薨。

徐溫在謀士嚴可求周密策劃下,挫敗張顥「欲背約自立」的陰謀,擁立楊渥年方 11歲的弟弟楊隆演為吳王。張顥見煮熟的鴨子飛了,氣急敗壞,奏請楊隆演將徐溫外放潤州。徐溫再次與嚴可求密切配合,上演了一出令張顥難以下台的雙簧,成功滯留在權力中心。

張顥發現嚴可求是徐溫內線後,「使盜夜刺殺之,」嚴可求逃過一劫,與徐溫預謀「先殺顥。」徐溫暗遣心腹「選壯士三十人圖之。」次日清晨,暗殺隊「直入斬顥於牙堂,並親近數人。」

徐溫走上前台,公開把「弒君之罪」的屎盆子結結實實扣在死鬼張顥頭上。他詳細公布張顥弒君的行動細節,將親手勒死楊渥的兇手在鬧市車裂示眾,並大張旗鼓在左牙抓捕參與弒君的亂黨。通過這番精彩表演,徐溫把自己擇得乾乾淨淨,在弒君案中純潔得恰似嬰兒,成功使世人堅信他是個純粹的正人君子。

針對張顥執政時「刑獄酷濫,縱親兵剽掠市里」的暴政,徐溫「力行善政」,重拳出擊打擊黑惡勢力。他「立法度,禁強暴,政舉大」,很快使「軍民安之。」

徐溫被新君委任為「左、右牙都指揮使」,軍政大權一把抓,開始享受「獨專國政」的快感。楊行密的一些老部下「常憤徐溫用事」,名將楊遇在宣州公開叛亂,兵敗後被徐溫滅族。從此,「諸將多畏溫之威」,楊隆演徹底淪為「瞎子的耳朵----擺設。」

徐溫殺雞儆猴的妙招,震懾得「太祖(楊行密)舊將,人人皆自疑。」幾個位高權重的藩鎮將領為消除徐溫疑心,被迫主動入覲「以明無二心。」徐溫大秀演技,對他們「恭謹如見太祖」,終於安撫住諸將之心。諸將對他心悅誠服,「由是人皆重溫。」徐溫也順理成章成為南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四)遙控指揮

徐溫秉政期間,盡心國事,遣將「攻楚取岳州」擴大版圖後,又在無錫大敗吳越入侵大軍。義子徐知誥請求乘勝追擊東取蘇州,徐溫「念離亂久而民困」,主動「戢兵息民,使兩地各安其業。」 他於霍邱擊退後梁進攻後,因勞苦功高,被封齊國公,總領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等六州。

在潤州,徐溫建立霸府(實力超群終成王業的藩王或藩臣的府署,曾開設霸府者無一不是名震一時的梟雄,如魏武帝曹操、獻武皇帝高歡、後梁太祖朱溫、後唐莊宗李存勖),向著理想邁出堅實的一大步。因喜愛昇州(今南京)繁華富庶,徐溫將治所遷至昇州。他「留其子(徐)知訓居廣陵秉政」,自己坐鎮昇州遙控指揮軍國大事。

徐溫讓長子徐知訓輔政,是典型的任人唯親的一招臭棋。徐知訓是個嫉賢妒能、除了吃喝玩樂什麼都不會的官二代,他絲毫不理解父親的苦心,在廣陵為所欲為,「平日陵辱諸將,對高祖(楊隆演)無君臣禮。」他曾企圖搶占兵法老師、名將朱瑾的家妓,得知朱瑾「屢勸高祖誅除徐氏以去國患」後,更對其恨之入骨,利用職權外放朱瑾。朱瑾忍無可忍,設美人計擒拿徐知訓,「呼壯士出斬之。」

徐溫得知兒子被殺時,養子徐知誥已徹底穩定住廣陵形勢。原來,徐知誥屯兵潤州,與廣陵僅一江之隔。他驚聞廣陵之變,當日便率部渡江進入廣陵平亂,「撫定軍府」 ,將自刎身亡的朱瑾滅族,迅速控制住局面。徐溫很是欣聞,但「因親子皆幼弱」,無奈只得「以知誥代知訓執政。」

秋七月,徐溫率部殺氣騰騰「入朝於廣陵,欲大行誅戮。」從徐知誥與嚴可求的詳細匯報中,徐溫終於獲知兒子的具體過錯與罪惡,「怒稍解」,遷怒「知訓將佐不能匡救,皆抵罪。」他安排徐知誥繼續代行徐知訓職責,又讓第四子徐知諫代替徐知誥至潤州任職。一切安排妥當後,徐溫「還鎮金陵,總軍國大綱。」而廣陵所有軍政事務,都被徐知誥把持。

(五)狼子野心

將君王攥在手中擺弄的感覺雖然很爽,但徐溫總有「權重位卑」的錯位感。他自認為小水池已無法容納蛟龍,但在而他這條蛟龍頭上,還有一條名正言順的龍王。如果龍王不能一飛沖天,他這條蛟龍便永遠只能在水池中瞎撲騰。於是,他極力勸諫楊隆演「請建吳國,稱帝而治。」楊隆演不願做傀儡皇帝,堅決不答應。嚴可求深知徐溫心意,建議他分兩步走,先建吳國再圖稱帝。徐溫再次嘗試「帥將吏藩鎮請王即天子位」被拒絕後,不得不先「奉玉冊、寶綬,尊王即吳國王位。」

徐溫雖然只是把楊隆演推上王位,但具體做法卻參照天子即位之禮,改年號,「大赦境內,建宗廟社稷,設百官,宮殿之物皆用天子禮。」徐溫更是出任大丞相兼軍政一把手,進封東海郡王,依舊在金陵遙控指揮。徐知誥在朝中任宰相輔助吳王,父子遙相呼應,將楊氏徹底架空,形成「祭則弘農(楊隆演僅負責祭祀),政由東海(徐溫把持朝政)」的格局。

楊隆演長期受徐氏父子鉗制,從來不敢把鬱悶不平心意形於言色,尤其對「建國稱制」一事極為不滿,只得借酒澆愁,喝出一身病,臥床不起。「大丞相徐溫自昇州入朝」,與群臣商議立儲君。有人不知是有意譏諷還是溜須拍馬,建議徐溫:「蜀先主劉備駕崩前曾囑咐諸葛亮『嗣子不才,君宜自取。』徐先生應該考慮一下是否應該『自取』!」

徐溫一臉正色怒斥:「我如果有取代楊氏之意,早在誅殺張顥之時便可自取,何必等到今天?慢說楊氏還有男兒,即便只有女孩兒,也應該立她為王!『敢妄言者斬』!」

楊隆演病薨,按順序王位應該傳給弟弟廬江公楊濛。但是,「徐氏秉政」,不願意立已經成年且難以控制的楊濛,於是改立楊行密第四子楊溥。

徐知誥因長期在朝輔政,日漸深得人心,以至有取代徐溫的可能,「溫雖遙秉大政,而吳人頗已歸屬於知誥。」徐溫的親生子徐知詢嗅出危險,聯合徐溫的親信,一起要求「欲代知誥執政。」關鍵時候,徐溫卻胳膊肘往外拐,對徐知詢道:「徐知誥的孝順和謹慎,遠遠超過你們幾個親弟兄!」徐夫人也湊熱鬧:「徐知誥是我們夫妻貧賤時收養的義子,現在我家富貴了,豈能忍心拋棄他!」因此,徐溫遲遲沒有答應徐知詢的請求。

公元927 年7月,徐溫終於下定決心,「欲帥諸藩鎮入朝,勸王稱帝。」臨行前,因疾病發作,只得先遣徐知詢奉表勸進,並趁機留在京城取代徐執政。

徐知誥聞訊大驚,主動上表請求外任洪州節度使。上表前夜,形勢逆轉:「溫又請睿帝(楊溥)即皇帝位,未許而溫病死,年六十六。」徐知詢途中聞訊,緊急折返金陵奔喪,徐知誥虛驚一場,說服楊溥追贈徐溫為齊王,諡號忠武。

徐溫病逝後,徐知誥將其未竟事業進行到底。他先明升暗降褫奪了徐知詢兵權,繼而反覆勸諫楊溥即位稱帝。楊溥被迫違心「即皇帝位」,先後封徐知誥為潯陽公、豫章公,東海郡王、齊王。徐知誥建齊國,同年底接受吳睿帝楊溥禪讓,登基稱帝,國號大齊,後改為南唐。徐知誥吃水不忘挖井人,「追尊徐溫為忠武皇帝。」徐知誥認祖歸宗改名李昪後,將徐溫廟號改為「義祖」。

縱觀徐溫一生,與「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曹孟德何其相似!他先捨生忘死追隨楊行密創建南吳政權,又在主人去世後力挺其子上位,繼而將楊隆演與楊溥玩弄於股掌之中。在殘酷的權力爭奪戰中,他傷痕累累勝出,為了某個朦朧而又明確的目標堅定不移前行。也許這個目標並不高尚,但是,終其一生,徐溫始終沒有篡位稱帝,而是如同曹操為曹丕掃清障礙一般默默為徐知誥做嫁衣。因此,鮮為人知的權臣徐溫,堪稱南吳版曹操。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7月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且於同月入職杏壇。現為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近百萬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