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批「丁克夫妻」已經開始退休,沒有孩子,他們後悔了嗎?

藝述史 發佈 2022-10-04T15:23:33.719353+00:00

1980年以後逐步傳入我國,一大批夫妻響應潮流,做起了丁克夫妻。眼下,第一批丁克夫妻已經六十多歲,步入晚年生活。

1

「丁克」其實是舶來品。

1980年以後逐步傳入我國,一大批夫妻響應潮流,做起了丁克夫妻。

眼下,第一批丁克夫妻已經六十多歲,步入晚年生活。

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呢?有沒有後悔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能要先分析一下為什麼這麼多夫妻選擇丁克。

2

有些夫妻選擇丁克,其實是被動的,因為夫妻一方有生理缺陷,沒法生育。如果能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丁克,相扶到老,那絕對就是真愛了。

但大部分夫妻是主動丁克。原因也是五花八門,但不外乎就是以下幾種。

養娃壓力大,這是目前公認的最大問題。根據調查,按照2019年的消費水平來看,養大一個孩子到17歲,大概需要花費48.5萬元。

當然後續的讀書、買房買車、結婚的大量花費還不包括在內。

這樣的一個養娃成本是許多年輕人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畢竟壓力這麼大,對於要靠透支信用卡度日的月光族來說,可能連自己都養不活,拿什麼去養孩子呢?

這是很現實的一種考慮。

如果說前面是出於無奈,不敢要小孩,那有些人的想法就有些自我了。很多夫妻選擇丁克的原因是不想承擔過多的責任。

在《青年talk》說中的一位嘉賓就講述了自己堅定的丁克故事。他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就去做了結紮手術,並在每一次戀愛前都向對方反覆確認。

他說,自己這樣的選擇是想逃避一個父親的責任。

因為他沒有做一個好爸爸的自信。教不好,不如不教,不然就是對一個生命的不負責任。對於一個普通的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已經很艱難了,更不用說再帶一個孩子。

這種不負責任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又算負責任。

當然也有一些夫妻是為了拓寬自己人生的寬度,不被孩子束縛,做自己想做的事。

上海一對小夫妻把家裡135平的大三室,改裝成了大一室。

原本的陽台擴大了一倍,他們在陽台上擺上一張雙人沙發和小茶几,再搭配一些花花草草,儼然一個世外桃源。

這個超大陽台,疫情封控的時候為他們提供了新鮮的空氣。

沒有孩子,他們不需要考慮給孩子留出一間房,也可以盡情地投資自己的愛好。比如花一萬一千塊錢買一雙自己喜歡的鞋,雖然聽起來很貴,但其實就是小孩一個暑假班的輔導費用而已。

妻子喜歡寫文章,沒有養孩子的壓力,她果斷辭職做起了一枚自由職業者。

沒有孩子掣肘的他們,自在隨性,可以把原先要投資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金錢投資在自己身上。這也是許多年輕人選擇丁克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種比較悲觀的原因,就是是原生家庭的傷害,讓他們不敢生孩子。

阿寶就是如此。她小時候父母關係很不好,經常吵架。吵架的時候,她和妹妹都不敢呼吸,生怕戰火引到自己身上。

即便如此,她還是經常被波及,小小的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要承受來自父母的怒氣。過後,父母雖然和好,但卻讓阿寶很受傷。

她經常產生疑問:「他們這麼討厭對方,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要小孩?」

結婚後,那種童年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而她也打定主意,不要小孩。

因為她不知道那種暴躁的基因有沒有在自己身體裡,她能不能控制,她不想讓自己的下一代重複自己的生活。

不管怎麼說,丁克是個人的選擇。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了丁克,就註定要過不一樣的人生。

3

在八十年代那股丁克熱潮下,很多年輕夫妻選擇了不要孩子,那他們有沒有堅持到底呢?

一對70後夫妻堅持丁克。妻子41歲時提前退休。;兩人一起開車去了拉薩。

在拉薩,他們一起牽手在高原溪邊漫步,一起和藏民朋友吃燒烤,真真實實地體會了一把詩和遠方。

如今已經50多歲的他們,心態平和,內心富足,一直在行走的路上。

這種堅持丁克的不在少數。但依然很多人,在丁克的路上漸漸支撐不住,向世俗低了頭。

著名導演爾冬陞年輕的時候英俊瀟灑,曾經和多名藝人傳出緋聞。43歲時,他和30歲的羅曉文結婚,並且開始時就強調自己是丁克一族。

羅曉文是名幼師,始終覺得自己高嫁了,也就一直順從他,沒想過要小孩的事。

就這樣兩人一起走過了20年歲月。可就在2017年,倆人卻突然離婚,並在不久後就曝出爾冬陞竟然有一個兩歲的女兒。這明顯是爾冬陞後悔了,但此時的羅曉文已經50歲了,人生已經過半,只能遺憾退場。

不僅明星,普通人里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而對女性特別不友好的是,男性年紀大了,依然可以生育。而女性一旦到了一定的年紀,可能就和孩子無緣了。

除了這種突然被踢出局的,也有一些夫妻遭遇了某些事之後,突然產生了生孩子的想法。

Candy夫婦倆是企業白領,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決定不要孩子。父母也沒反對,可有一次父親突發急病,讓他們開始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有一天,Candy的父親突發腦梗,被緊急送往醫院。幸好他們剛好在身邊,送得及時,沒有什麼大礙,但身體靈活度還是受到了一些影響。

看到父親躺在病床上昏睡的樣子,Candy突然想到,當我們老了的時候,也有可能會突發疾病。如果另一半也走了,那留下自己一個人可怎麼辦呢?都不知道過多久才能被人發現。

想到這,夫妻倆認真分析了目前倆人的經濟、身體狀況,決定要一個小孩。

所以,對於要不要堅持丁克這個想法,女性特別要想清楚。避免發生像羅曉文這樣的,男人提前退出,而自己卻也不能再生育的現象。

當然順其自然是最好的辦法,時代在變,人的觀點當然也要跟著變。年輕的時候,想丁克,尊重自己的想法。當突然不想丁克的時候,順其自然就好。

4

想必我們最想知道的就是,當初決定丁克的那些人,後悔了嗎?

丁克一族年輕的時候沒有面對有孩子的雞飛狗跳,那就必須要懸著一顆心擔心自己老無所依。沒有一種魚與熊掌兼得的方法。

養老,始終是丁克一族繞不過去的話題。

有些人確實後悔了。

王奶奶就是最早的那一撥趕時髦的人。當時他們把自己丁克的決定發到同學群的時候,大家都紛紛驚嘆他們的勇氣,覺得他們思想真先進。

年輕的時候,倆人確實過得瀟灑。別的同齡人都在為孩子起早貪黑地做飯、接送、輔導功課的時候,倆人去全國各地旅遊去了。

別人為孩子的輔導班、上學、買房愁花錢的時候,兩口子吃飽全家不餓。

轉眼間,他們也老了。更要命的是,王奶奶的老伴先去世了,留下她一個人。

這時,她才在同學群中說,當初沒要個孩子,現在真的很後悔。

為啥這麼說呢?有一次她下樓梯的時候,把腳給崴了,家裡連個人都沒有。她自己好不容易打了120。到了醫院之後,沒人給她推車子,也沒人給她掛號,那個時候她才感覺真的很孤獨。

不得已,她叫了侄子過來,算是解了這次危機。

這次之後,她開始認真地思考自己的晚年生活。她想過去養老院,但一想在養老院沒有孩子去探望,自己底氣都不足。人家養老院能對你好嗎?一想到自己老了之後,動不了了,在養老院裡就像一條鹹魚一樣被人翻來翻去就悲從心來。

最後,她決定將來讓侄子一家搬過來照顧自己。等將來,房子就給侄子一家人。

最後,她總結了一句:說不後悔的就是嘴硬,是還沒經歷那些烏遭事。如果能夠重來一次,一定要生一個孩子。

當然,也有一些人表示,不會後悔。一對閨蜜就這個問題作出了最好的解釋。

她們是一對閨蜜,也是一對堅定地丁克主義者,對於未來的養老,她們早已有規劃,並且已經著手考察。

杭州的某養老社區,設有老人食堂,價格低廉,品種還全,還根據年齡打不同的折扣。在社區內,常年開設老年大學,畫畫、書法、音樂,甚至還有智慧型手機培訓課,應有盡有。

有人不喜歡常年待在一個地方,可以選擇旅居生活。

54歲的王阿姨在老伴去世之後,帶著自己的狗狗,去泰國養老。在這裡,1000元就可以租到一個帶花園的精緻的小屋,4000塊就能租到帶泳池的別墅。

當然抱團養老也很流行,有一群老姐妹,開車走到哪,喜歡哪,哪裡適合養老,他們就在當地住下。

成都的幾位50+的姐姐就選擇在氣候宜人的麗江停下了腳步。她們租下一間大房子,和老姐妹吃吃喝喝,一起玩鬧,好不熱鬧。

當然,也許你會說,這得有錢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吧。

這當然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這也是在做出丁克的決定時就要想到的問題,畢竟你的人生還是需要自己去負責。

5

我們不能隨意地去給丁克的那些夫妻下結論,他們到底是後悔了還是不後悔。

畢竟千人千面,堅持到底也好,中途打破丁克的原則也好,人生都會因此獲得另外的樂趣。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為所做的每一個決定負責。

就像那些堅持丁克的人,想必他們對自己將來的養老有了很好的規劃,到了晚年,他們依然可以獲得瀟灑。

而那些中途想要孩子的人,也會從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體會到糾結的快樂,在與孩子的朝夕相處中體驗到完整的人生。

我們現在談論丁克,不能單單從價值意義上去探討。

這也許就是人性解放邁出的重大一步,人們開始認認真真地規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渾渾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人們也許是在對「養兒防老」這一傳統觀念進行一次挑戰,堅信憑自己也能過得很好。

但也許選怎樣的人生都會後悔,畢竟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只要到了那個年紀,不留遺憾就好了。即便有遺憾,那也是殘缺的一種美。

無論怎樣,都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