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諾獎季: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美、奧三位量子信息科學家

蘇村居士 發佈 2022-10-04T16:37:53.010414+00:00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阿蘭·阿普西、約翰·克勞瑟和安東·澤林格,表彰他們用糾纏光子進行的實驗,建立了貝爾不等式的違逆,並開創了量子信息科學」。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阿蘭·阿普西(Alain Aspect)、約翰·克勞瑟(John Clauser)和安東·澤林格(Anton Zeilinger ),表彰他們用糾纏光子進行的實驗,建立了貝爾不等式的違逆,並開創了量子信息科學」。

三人均享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蘭·阿普西,1947年6月15日出生於法國阿讓(Agen, France),目前就職於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Université Paris-Saclay),法國帕萊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 Palaiseau, France)。

約翰·克勞瑟,1942年12月1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Pasadena, CA, USA),目前就職於美國加州核桃溪市的J.F. Clauser & Assoc.公司(J.F. Clauser & Assoc., Walnut Creek, CA, USA)。

安東·澤林格,1945年5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Ried im Innkreis(Ried im Innkreis, Austria),目前就職於奧地利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 Vienna, Austria),是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教授的博士生導師。

在隨後的獲獎介紹中,特地提及了中國發射的墨子號(MICIUS)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英語:Quantum Experiments at Space Scale,簡稱 QUESS),命名為墨子號,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質量為631公斤,設計壽命2年。量子衛星項目為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項目之一,也是是「十三五」的重點計劃之一,由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潘建偉教授等)總負責,於2011年12月立項。維也納大學和奧地利科學院正在運行該衛星的歐洲接收站(Zellinger教授負責)

中國記者提問(一)

中國記者提問(二)

墨子號衛星簡介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衛星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為全球第一顆設計用於進行量子科學實驗的衛星。這是一項概念驗證項目,旨在促進長距離的量子光學實驗,以允許開發量子加密和量子隱形傳態技術。量子加密使用量子纏結原理,可以絕對檢測到是否有第三方在傳輸過程中截獲了消息。

2017年6月16日,墨子號首先成功實現兩個量子糾纏光子被分發到相距超過1200公里的距離後,仍可繼續保持其量子纏結的狀態。2019年,墨子號整體實驗設計獲美國《科學》雜誌評選得克利夫蘭獎

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依然離不開愛因斯坦(1921年諾獎獲得者)的開拓性的研究基礎。

但願世界依然可以回到【科學無國界】的理想狀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