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性教育?丨快評

南方週末 發佈 2022-10-04T19:49:34.416988+00:00

近日,一個兒童性教育的視頻在網絡廣泛傳播:2022年9月23日,福州華倫中學小學部,肖老師教五年級一個班級的孩子們如何使用衛生巾,兩位男生積極舉手上台試用。此事引發一些爭議。贊成者認為可以讓男性更了解女性,也讓女生能減少羞恥感,大家都能大大方方談論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

近日,一個兒童性教育的視頻在網絡廣泛傳播:2022年9月23日,福州華倫中學小學部,肖老師教五年級一個班級的孩子們如何使用衛生巾,兩位男生積極舉手上台試用。

此事引發一些爭議。贊成者認為可以讓男性更了解女性,也讓女生能減少羞恥感,大家都能大大方方談論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反對者認為這一邏輯同樣適用於「遺精」,另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故而此類教育宜分性別進行。

孰是孰非?其實,雙方還有共識的,都認為未成年人應該接受性教育,只是對教育的方式與內容分歧較大。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有必要討論一下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性教育。首先是反猥褻、反性侵、反強姦教育。不是說女孩才需要接受這樣的教育,男孩同樣需要。這個世界存在戀童癖,受害者可能是女孩,也可能是男孩。男孩也可能被猥褻、被性侵、被強姦。「法定強姦」當然應該包括所有未滿十四周歲的孩子,無論與男孩還是女孩發生性關係,只要他們未達到性同意年齡,都應一律以強姦論。

這一教育宜儘早展開。從兩歲左右開始,孩子能與家長比較順暢溝通了,家長就應該教育孩子別讓其他人碰自己的隱私部位,如果被別人碰了,應該怎麼說、怎麼反映,應當場或事後第一時間告知父母。家長也不要心大,讓孩子隨意脫離自己視線,或把孩子輕率地交給不能給予充分信任的第三方看護。

隨著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這一教育當不斷加強與深化。最開始,是讓孩子建立這方面的防範意識與應對策略,並不需要讓孩子對同性異性的身體構造及性與生殖方面的科學知識有什麼了解。孩子慢慢變大了,對這方面產生了解的好奇心或需要了,那就適應孩子的需要與接受能力講一下,也不需要到某個節點一股腦兒地傾瀉給孩子。以適度、漸進與持續為適,主要目的就是保護孩子,防範其被性侵犯,性知識的傳達也應圍繞這個主要目的展開。

接下來就是性與生殖的科學知識教育。哪些知識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孩子就應該了解,哪些在進入青春期之後才予以傳授;哪些應該由家長傳授授給孩子,哪些選用合適的讀本讓孩子自己探索學習,哪些通過學校教育來進行,都是可以討論的。並不是說什麼都通過老師向全班同學講授才算性教育,家長不要放棄自己的主權,也不要讓孩子失去探索了解的自主性。

基本原則應該是考慮孩子的需要與接受能力,先粗後細。例如最開始讓孩子知道每一個孩子都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精子來自父親、卵子來自母親就行了,孩子有好奇心、進一步追問,那就進行適當的解答,並不需要精細到闡釋每一個細節。到某個階段,選用合適的讀本讓孩子自行探索了解,效果或更好。

這裡要區分性與生殖的科學同色情之間的界限,其實兩者之間也沒有絕對分明的一條界線,但相信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區分識別。大致而言,前者是一個知識系統,不是為了撩撥、挑逗或激發人的性慾,後者哪怕包含著一些知識,目的就是為了催發情慾。家長給孩子選用讀本之前,自己可以評估一下內容是否合適,是否有不妥之處。

最後是嚴肅的性道德教育,這並非最不重要反而可能是最重要的。這在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之時就應該有意識地逐步推進。

性道德教育應該擺脫兩種誤區或極端。

一是性禁錮與極度的性壓抑。視男女裸體、性行為為洪水猛獸,建立男女大防,對孩子與異性的交往有一種病態的擔心,這是要不得的。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某種程度的性禁忌與性羞恥是文明的產物與標誌,但並不意味著得走向性禁錮與極度的性壓抑,說到底是一個度的把握,絕不要走極端。成年人可以大大方方地欣賞人體美,欣賞人體的曲線美與動感美。

二是性放縱與性頹廢,並視為一種值得追求的自由。家長應該教育自己的孩子,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性是嚴肅的、鄭重的,不能像吃飯喝水打遊戲那樣隨便、輕易,要尊重異性、尊重自我。文明建立了各種規則與禮俗來約束性,婚姻與家庭才有了堅實的基礎,文明才能永續前進。

性放縱與性頹廢泛濫,婚姻、家庭與文明就好比建立在流沙之上,絕不是文明的進步,而是文明的倒退。而且,性放縱與性頹廢絕不是性道德崩盤的終點,下一步就是污名化並扭轉、顛倒正常嚴肅的性道德,這絕不是邁入一個更高的文明,而是文明的傾覆。

回到文章開頭的例子,大家對性教育的方式與內容有分歧,那是好事,說明大家在認真對待這一問題,某些問題也未必能分出明顯的對錯,那大家大可各自探索,使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與內容。

當然,也不認為什麼性話題都得公開討論,所有性羞恥都得統統消除,社會對性話題的呈現當保持一定的克制審慎。比如,你家有一對兒女,父子、母女一對一私下進行某些方面的性教育是比較合適的,四人集體討論與傳授就未必合適,這一邏輯,或也可適用於學校教育與社會討論。一切的一切,目的應是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賡續每一個人置身其中的文明。

陳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