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自古多悲歌,趙國最後八年,名將和國君可悲的結局

貓咪鏟史官 發佈 2022-10-05T03:49:58.300990+00:00

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有一個國家是秦國統一之路最大的障礙,也是戰國七雄中最惋惜的一個,那就是秦國東出必須要面對的趙國。戰國時期,趙國一度成為最強大的國家。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是中原最強的一個,秦國也只能屈居其後。

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有一個國家是秦國統一之路最大的障礙,也是戰國七雄中最惋惜的一個,那就是秦國東出必須要面對的趙國。

戰國時期,趙國一度成為最強大的國家。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是中原最強的一個,秦國也只能屈居其後。而且戰國四大名將,廉頗、李牧都是趙國的將領,卻並沒有讓兩人真正地幫助趙國稱霸,結果這兩位名將,一個逃亡、一個被冤殺。從此,趙國再無力抗衡秦國,甚至在趙國滅國前的最後八年中,讓人感到無比的心酸。

趙國和秦國先祖都是嬴姓,而且兩國先祖是曾經商朝紂王的將軍飛廉。秦國的先祖是兄長,趙國的則是胞弟。因為他們先祖乃是紂王麾下,所以商朝滅亡後,家族並沒有得到周朝的重用。在周穆王時期,一個名叫造父的嬴姓先祖,因為駕車幫助平叛有功,於是得到了趙城的封地,隨後用封地的名字為姓,就有了趙國這趙家一族。

秦國的先祖則是到了周孝王的時候,贏氏一族中有一個名叫非子之人,因養戰馬有功,所以得到了秦地的封地。而且因為這一支更是贏姓的主要一支,也導致早已有封地的趙氏一族也跑到非子所在秦地祭祖。

這就是秦趙兩國先祖的起源,不過秦國是自己建立諸侯國,而趙國則是通過三家分晉之後建國。但是分晉之後,因為趙國北拒匈奴,西抗秦國,南防魏國,還要時刻注意東邊的燕齊兩國,讓它成為著名的「四戰之地」。也因為此,讓趙國的民風彪悍,更是在趙武靈王時期,大力發展騎兵,成為了中原強國。

當在趙惠文王時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逐漸強大,隨後一直希望東進,但是擋在秦國面前的就是趙國。隨後,兩國發生了一系列試探性的歷史事件。當到了長平之戰後,徹底決定了兩國的結果。因為趙國40萬大軍的消亡,國力大減,無法再與強秦抗衡。

最後,在趙王遷的時期,秦國終於攻破趙國都城,國君也被秦軍俘虜,趙國已經在實際上滅亡了,但是並沒有徹底的消失。當時的趙國大臣,擁護公子嘉為趙王,繼續抵抗秦國六年後,徹底被秦軍消滅,真正地讓趙國徹底消失。

趙國的消亡,也是從四大名將李牧死後的第二年開始的,一直到最後公子嘉的死亡,也就名存實亡地存在了8年時間。所以也就有了「李牧不死,趙國不亡」的說法。就這幾年的時間,可以說趙國可悲可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四大名將李牧的隕落

作為趙國僅存的最後一個四大名將,一直幫助趙國抵抗著秦軍,讓秦軍一直無法攻下趙國。隨後,秦將王翦利用反間計除掉李牧,一代名將從此隕落。趙國再無人是王翦對手,此後一路勢如破竹地攻破趙國都城。

雖然,李牧不死不一定保證趙國可以抵禦秦國,但是李牧的死,是肯定加速了秦國滅趙國的速度,這是趙國自己自食其果。

二、天災不斷

在趙國最後的兩年時間內,先是經歷了一場大旱,就導致大量的流民跑到了秦國,失去了大量的人口。雪上加霜的是,隨後趙國又經歷了一場大地震,更是讓很多百姓不再猶豫,紛紛逃離趙國。這樣讓趙國更加沒有兵力補充,人口銳減。

三、都城被破,君主被俘

王翦在沒有李牧這個強大的對手後,趙國剩餘的將領,簡直就是在給他送人頭。很快,王翦就攻破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王遷也被秦軍俘虜,趙國在也從此名存實亡。

四、最後的反抗,公子嘉死不瞑目

趙王遷成為俘虜後,趙國已經名存實亡,他的哥哥公子嘉被擁護成為新的趙王。但是在秦國攻燕的時候,公子嘉讓趙國剩餘的士兵幫助燕軍抵禦秦國,結果被王翦大軍所滅。

燕趙自古多悲歌,面對強大的秦軍,此時的兩國哪裡還可以抗衡王翦。最後燕國被滅,公子嘉逃跑。沒過幾年,公子嘉還是無法抵抗秦軍的進攻,最後自殺而亡。趙國最後的火苗也熄滅了。

趙國的滅亡,除了秦國的強大之外,自身內部也出了極多的問題。比如後面的幾位君王都對國力毫無提升,而且朝堂之上,奸臣作祟,讓李牧等忠臣良將下場悽慘,最後就是遇到了無法抗衡的天災。雖然趙國最後的抵抗讓人感到可悲,但是如此的背後,其實也是更多的自身原因造成。趙國一滅,秦國一統指日可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