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題名)賞析(81)· 唐朝 進士 李頻

林東加 發佈 2022-10-05T04:26:42.741615+00:00

李頻簡介: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葬於永樂,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錄一卷。

李頻簡介: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鎮)人,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錄一卷。

壽昌縣令穆君曾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逕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人物生平

李頻(818一876),唐代詩人。在任武功令時,當地強暴橫行,他針對時弊,查明地方惡霸實情,陳報上司,予以嚴懲。適遇荒年,遂開倉賑濟,並進而教育百姓開發水利,引水灌田,使糧食豐收,人民安居樂業。善政傳聞唐室,懿宗給予嘉許,後升侍御史,調都官員外郎。乾符年間上表自薦,請任建州刺史。當時正值黃巢起義軍從浙江衢州開山700里過建州,又因唐王朝宦官擅權,藩鎮割據,盜賊四起,縣政不治,建州局勢相當混亂。李頻到任後,首先宣布政教條例,嚴肅官規,懲辦盜賊,禮與法相提並行,使建州社會得以安定,民生安寧。

李頻初到建州時,曾有《之任建安淥溪亭偶作二首》詩:「入境當春務,農蠶事正殷。逢溪難飲馬,度嶺更勞人。想取烝黎泰,無過賦斂均。不知成政後,誰是得為鄰」。足見李頻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和同情民間疾苦。李頻死後,建州父老將他卜葬在「縣之永樂洲」。又念及李頻生前甚愛梨山風景,便在梨山建廟,用廟前大梨木刻成李頻象,立在廟殿中,以供拜念。宋人有詩「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廟今已荒廢。

詩作

李頻一生詩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華人王野任建州太守,於京城書肆中得李詩195篇,輯為《梨岳詩集》,並為之序。《全唐詩》載李詩208首。歷代評李詩「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李頻著作有《梨岳集》一卷,附錄一卷。清代建安人鄭修樓曾有詩讚曰:「千載嫡仙攜手笑,李家天上兩詩人」。把李頻和李白並舉。《湘口送友人》是李頻的代表作之一,受到歷代詩家的好評。

李頻的故鄉壽昌河南建有都官祠,故居石門塘有梨山古廟。1988年李頻誕辰1170年之際,由縣歷史學會發起,有關部門集資在靈棲洞風景區建「梨岳亭」,立李頻紀念碑,讓前來靈棲洞遊覽的遊人都能了解李頻的事跡。

軼事

本文所要講述的,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姚合,因愛才惜才遂把愛女嫁給了青年詩人李頻的故事。自身原本就很有才華的姚合,在擔任杭州刺史時,因愛惜人才而流播著一樁佳話。

睦州(今浙江建德)青年李頻,長得非常清秀;他從小就非常聰敏,記憶力特強,所以很早便寫得一手好詩。李頻從詩友方干那裡獲悉,姚不僅有著不凡的詩才,而且還特為賞識別人的才華。居住在西山的李頻覺得自己老住在鄉下也不是久長之計,遂不遠千里跑到杭州,請姚合給他的詩作出品評;李頻心想,姚的評定說不準將會給自己有顆定心丸吃呢。

在杭州太守府里,李頻把自己的身世向姚公簡單扼要地作了介紹,然後便恭恭敬敬地把隨身攜帶著的詩文稿呈獻給他。一翻開詩文集,一首題為《湘口送友人》的七律詩,直躍入了姚公的眼帘。讀罷,姚公不禁掀髯大喜道:「君有此詩才,來科考取進士,又有何困難哉!」李頻一聽,既惶恐又很興奮地向姚公深表感謝,同時自謙地請姚大人多加指教。姚合點了點頭,就莞爾吟起了這詩來:

中流欲暮見湘煙,岸葦無窮接楚天。

去雁遠沖雲夢雪,離人獨上洞庭船。

風波盡日依山轉,星漢通宵向水懸。

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②

「好詩啊,真是好詩!」姚合自言自語道:「首聯對起的作法,自從老杜以後,真正能做到如此綰合自然的已屬不多見。而且此詩先寫湘水連天,正為離人獨往淒涼一襯呢!如此幽情寓思,實乃精妙之極!」李頻喜上眉梢;心說,人們傳說惜才愛才的姚大人果然名不虛傳!

此時,姚合手裡拿著詩稿,嚴肅地凝視著李頻並詢問:「賢契可曾成家?」李頻當即恭敬作答道:「回大人,小生由於一直攻讀書史,尚且無暇顧及成家之事。」姚合便大喜道:「本官願以小女為君侍奉箕帚,不知意下何如?」李頻更是興奮不已地向姚大人深施一禮道:「多謝大人垂青!」由於這首絕妙好詩所起的作用,杭州刺史姚合便把愛女嫁給了青年詩人李頻。

姚太守之所以把愛女嫁給詩人李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頗為看好李的人品,也許這才是姚出嫁愛女的主要意旨所在。事實上,此前杭州人鄭巢因為頗富才華也曾得到過姚的欣賞,姚凡是外出登臨遊覽,就時常把鄭攜帶在身邊,但鄭並沒有成為他的快婿。而李頻後來在做官時,果然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他性情耿介,守正不阿,敢於抑制非法的豪強地主和胡作非為的強盜,連懿宗皇帝也很讚賞他。尤其在荒年時期,李頻又敢於頂著上頭壓力,開倉賑濟老百姓;所以在他死後,老百姓就一路扶柩痛哭著送他鶴駕道山。

按:① 鵬,一作「鵠」。② 過,平仄兩讀,此處因諧律關係而讀仄聲。

紀念館

唐大中元年(847),壽昌縣令穆君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逕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唐代詩人李頻是壽昌長汀源(今建德李家鎮)人,他道德高尚、文采出眾、政績顯赫,為官期間,他整頓吏治,安定社會,以禮法治下,深受百姓愛戴。他的詩作更是廣為流傳,清代曾有詩句將李頻和李白並舉。為更好的紀念李頻,傳承優秀歷史文化,龍橋村村民王有順、李強、傅浩生等人在該鎮黨委政府和上級各部門的幫助下,積極籌資捐助,克服困難,於2010年建起紀念館。慶祝活動上,李家鎮黨委政府表達了社會各界對李頻紀念館在落成和完善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幫助表示感謝,高度評價該紀念館對李頻精神的傳承和為繁榮李家文化所起的作用。並表示,鎮黨委政府必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李頻紀念館的建設。

[唐朝]李頻 詩文:

〈渡漢江〉⑴

嶺外音書斷⑵,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⑶。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漢江:漢水。長江最大支流,源出陝西,經湖北流入長江。

⑵嶺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通常稱嶺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書:信。

⑶來人:渡漢江時遇到的從家鄉來的人。

白話譯文

逐句

全譯

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歷一個新春。

越走近故鄉心裡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漢字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化的根,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標識。規範使用漢字、表現漢字之美,大力弘揚漢字所蘊含的中華文化精神,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美好文化生活新期待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

在五千年的中國書法史中,隸書起於秦代,成熟於漢代,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歷史上隸書名品迭出。時至今日,經典必然是開創性和劃時代的,在繼承傳統基礎上,以創造性的藝術實踐,開闢一種新的技法體系和風格模式,從而填補了書法史的空白。並且影響後世的書法實踐。在此特介紹姜東舒的隸書,其隸書雄健豪邁、勁逸奔放、正大氣象、字字都是典範、美不勝收,為我國書壇一道標杆。

姜東舒隸書 [唐朝]李頻〈渡漢江〉詩:


局部放大:







書法家簡介:

姜東舒(1922一2008年),山東省乳山市人。1962年,西冷印社第三任社長、著名書法大師張宗祥收姜東舒為弟子。1979入西冷印社,成為社員。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浙江省錢江書法研究會會長,文瀾書畫社社長,浙江省詩詞學會理事,浙江省政協詩書畫之友社顧問,山東《羲之書畫報》名譽社長,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浙江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諮詢。


姜東舒通過大量詩歌的創作,尤其《火山之歌》的一個重要收穫,是他意識到學習和繼承我國古代文化優良傳統的緊迫性,認識了繼承與創新的辨證關係。這是一種深層次的思考。文學與書法雖是不同領域的藝術,但在美學規律上卻有相通之處。因此,就不難理解姜東舒為什麼對中國古代書法碑帖那麼重視,那麼專注,幾十年如一日地臨摹。他的論書詩句:「莫棄前碑談筆法,須從時代出精神」,就凝聚了他關於書法繼承與創新的辨證觀點。

姜東舒在浙江圖書館工作時打下了很深的功底。老館長、西泠印社社長張宗祥先生和他研討書法學問,還破格收他為關門弟子。張宗祥要他吃透歐體八法,再吸收其他名家書法的精華,並告訴他在書法藝術道路上要「一步一趨,決不可浮躁走捷徑」。張宗祥的言傳身教,深深印在姜東舒的腦海里。他利用圖書館工作之便,潛心觀摩與研習了解歷代名家真跡和各種碑帖,並細心臨摹摘錄。他翻書臨帖,每天書寫不止,不論嚴冬與酷暑,不辭勞累,樂在其中。每天寫四十個斗方,一二千個小楷。他認為書法藝術的靈魂是「神韻」,而神韻的形成雖是作者多方面素養的綜合體現,但主要是依傍作者文學、文化的修養。自古以來,有所成就的書法家都是學者、詩人、文學家。他邊抄邊學習,斟字酌句,學習古人的詩辭歌賦。學,然後知不足。姜東舒還擠出時間學習中國通史。讀史可以明志,「不誘於譽,不恐於誹」(荀子語)。張宗祥大師溘世後,姜東舒為了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繼續潛心研習前人墨寶而取得深厚功底,又以破門而出的膽識,漸臻佳境。姜東舒經過廿多年的艱苦努力,他的作品可以稱是「承前啟後」。

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自隋唐始,到清未止,沿用了1300多年。科舉制對於政治、經濟、文化、思想、民俗以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廣泛的影響,是很少有一種「制度」能夠和它相比的。它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反映。在古代社會是最公開、公平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金榜題名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該成語的本義是指科舉時代考生考中進士,榮登殿試錄取榜單之上,後泛指考試被錄取。

自隋唐創立科舉考試以來,讀書做官就成了天下士子求取功名的一條正途。據統計,從隋唐到明清的一千三百年間,產生過百萬名以上舉人,十萬名以上進士,七百多名文武狀元。「狀元」一詞,在唐代曾稱為「狀頭」。殿試錄取後放榜,位居榜首者就是「狀頭」。直到明代初年,朝廷才明確規定「狀元」為一甲頭名進士的專稱。殿試是科考的最後衝刺,也是最榮耀的一場考試。按清朝規例,殿試之後,新科進士要身著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立於百官之後候旨。皇上駕臨太和殿,宣讀考取進士的名次,稱作傳臚或臚傳,其實就是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這種方式成於宋代,明清時最為隆重。如此隆重的典禮,傳出的佳話很多,怪事也不少。

以清代為例,讀書人在縣級考秀才。在省級考舉人,第一名叫「解元」。全國(會試)考試第一名叫會元。殿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笫三名稱「探花」。其餘叫「進士」,前三名保送進翰林院,其他進士須通過考試選拔後,才能進翰林院再讀三年書。進入翰林院和狀元是同一待遇。在清朝做大臣、宰相,進士出身還不行,須翰林出身。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中國傳統文化中講」四喜「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指稱人生最大的四件喜事。




作者說明:會陸續發表介紹中國歷代〈金榜題名〉人物的圖文,有喜歡的讀者,可以在「今日頭條」搜索上輸入「林東加」三個字,即可查閱發表過的文章和圖片,也請關注和點讚。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