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唐朝,為何宋朝的思想更加保守呢?

文達馬歷史觀 發佈 2022-10-05T17:23:58.236702+00:00

《長安十二時辰》就讓很多人想回到盛唐時期的長安城看看,唐朝和之前幾個朝代和之後幾個朝代相比,的確在某方面的包容性更強些。不過,為什麼從唐朝過渡到宋朝,反而會變得沒那麼開放了呢?

唐朝被很多人認為是古代封建社會最開放、自由的一個朝代。《長安十二時辰》就讓很多人想回到盛唐時期的長安城看看,唐朝和之前幾個朝代和之後幾個朝代相比,的確在某方面的包容性更強些。不過,為什麼從唐朝過渡到宋朝,反而會變得沒那麼開放了呢?實際上唐朝和宋朝的國情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宋朝也有比唐朝要自由的點,並非唐朝在各方面都要優於宋朝。

  唐宋是兩個相鄰的朝代,不過宋朝對唐朝卻不是一脈相承,唐朝與宋朝存在巨大的差異,比如在思想上,唐朝開放包容,但到宋朝時卻趨於保守。關於兩朝思想差異的爭論自古便沒有停止過,有人認為這是進步,也有人認為宋朝是對唐朝的退步,各種說法,莫衷一是。那麼,宋朝相比於唐朝思想保守到底是退步,還是另有原因呢?

  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要從唐宋兩朝思想上的差異進行研究。首先,唐朝開放是可以肯定的。唐朝的開放是全面的,它在文化、經濟、政治等多個領域都秉持著開放包容的原則,而最能體現唐朝開放特點的便是唐朝的服飾。唐朝服飾具有鮮明的特點,造型雍容華貴,裝飾富麗堂皇,且風格開放而自由。唐朝女子喜歡著男裝,穿胡服,而且上襦大多極短,盛唐後袒胸風更是盛行,方干《贈美人》中「粉胸半掩疑暗雪」等詩句描繪的便是這種風格。除此以外,唐朝女子並不在意女德,改嫁之事經常發生,比如新城公主就曾毀約一次,改嫁一次,朝野上下對此卻並無意見。

  不過,宋朝思想保守這一說法卻存在爭議,許多人認為宋朝思想並不保守,比如宋朝時存在女子相撲,參賽女子衣著極其暴露。《水滸傳》中描述段三娘與男人相撲,她穿的是「箭杆小袖緊身鸚哥綠短襖,下穿一條大襠紫夾袖褲兒」,然而事實上宋朝的女子相撲衣著卻更加「清涼」,且多地都有女子相撲,《夢粱錄》中就記載:「瓦市相撲者,乃路岐人(民間藝人)聚集一等伴侶,以圖手之資。先以女颭(即女相撲手)數對打套子,令人觀睹,然後以膂力者爭交。」

  由於這些記載,許多人對「宋朝思想保守」的說法提出質疑,不過這些其實並不能說明宋朝思想開放,例如對於女子相撲,宋朝名臣司馬光就極力反對,他還上了一道摺子《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說:「而使婦人臝戲於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陛下聖德溫恭,動遵儀典,而所司巧佞,妄獻奇技,以污瀆聰明。竊恐取譏四遠。……若舊例所有,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詔有司,嚴加禁約,令婦人不得於街市以此聚眾為戲。」宋仁宗同意司馬光的建議,女子相撲最終銷聲匿跡。

  不僅如此,在宋朝時女子極其重視「三從四德」,改嫁的女子會受到社會的指責和鄙夷,普通人也非常重視名譽和「氣節」,「氣節重於生命」的觀念廣泛流傳。宋朝的服飾也趨於保守,一改唐朝袒裸之風,變得拘謹保守,且在服飾質地上也主張簡樸。人們的衣食住行也開始受到限制,至少在明面上不可以逾越禮制。因此,總體來說,宋朝相比於唐朝思想趨於保守是可以確定的,不過這種變化不能簡單的用退步來概括,因為宋唐兩朝差異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民族融合的程度。

  唐朝的統治者大多都有胡人血統,比如李世民就有八分之一的胡人血統,長孫皇后亦是北魏拓跋氏的後代,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更是喜歡說突厥語言,穿突厥服飾。在唐朝,少數民族與漢人通婚的情況極其常見,而胡人的文化也對唐朝產生重要影響,促進了唐朝開放風格的形成。

  而反觀宋朝,民族融合的背後卻充滿血淚與屈辱。宋朝的民族融合大多都是通過戰爭的途徑,過程當中伴隨著屈辱與妥協。宋朝經常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因此朝野上下對於北人恨之入骨,對其文化更是厭惡抵制。

  比如《資治通鑑》記載 :「臨安府風俗 ,自十數年來,服飾亂常, 習為邊裝 ,聲音亂雅 ,好為北樂。臣竊傷悼。 ……今都人靜夜十百為群, 吹鷓鴣,撥洋琴 ,使一人黑衣而舞, 眾人拍手和之,傷風敗俗,不可不懲,詒禁之。」《能改齋漫錄》亦載:「京城內近日有衣裝雜以外裔形制 之人 ,以戴氈笠子,著戰袍 ,系番束之類 ,開封府宜嚴行禁止 。」通過上述記載可以看出,宋人對於胡人文化十分牴觸,喜好胡人服飾者甚至會被視為通敵,懲罰嚴重。

  不僅如此,宋朝程朱理學的出現,使得思想更加保守僵化。儒家思想雖然存在弊端,但它在宋朝時卻被無限放大,比如《禮記·樂記》當中「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經過二程發展成為「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朱熹更是將其歸納為「存天理滅人慾」。程朱理學的主張其實並不是以「滅人慾」為目的,比如朱熹就在《朱子語類》中說:「去其氣質之偏,物慾之蔽,以復其性,以盡其倫。」程朱希望人們明理見性,不要被私慾蒙蔽,這種思想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它們卻成為統治者的工具,程朱之後的理學家更是將理學日益僵化,禁錮了人的思想和自由,也使得宋朝的思想愈發保守。

  北宋滅亡後,由於在戰爭當中出現許多叛軍,導致金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入都城,擄走二帝,馬踏神州,被士大夫和百姓們視為奇恥大辱,因此南宋更加重視思想教育,「氣節」成為人們最重視的東西。

  除此以外,唐朝和宋朝所面臨的外部環境也完全不同。唐朝時長安成為國際大都會,唐朝先後曾與三百多個國家交往,在長安的留學生超過八千,西域人更是將唐太宗擁戴為天可汗。因此唐朝有底氣也有環境開放包容,強大的國力和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是大唐氣勢強有力的支撐。反觀宋朝,雖然經濟文化十分發達,軍事上其實也談不上「弱宋」,但它面臨著遼、西夏、蒙古等少數民族的威脅,北宋滅亡後南宋更是只能偏安一隅。因此,擺在南宋面前的,不是如何展現出盛世氣概,而是怎樣才能生存下來。所以宋朝皇帝禁止宮中奢侈,社會上也多主張以簡樸為主。而為了對抗侵略者,宋朝只能在思想上高度統一,崖山上十萬軍民跳海殉國便是體現。

  因此,唐朝時思想開放,到宋朝時思想卻趨於保守,不是退步,而是民族融合程度、統治者成分、國家外部環境以及思想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造就的結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