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麥當勞和肯德基品牌背後的秘密

王新剛品牌管理 發佈 2022-10-07T05:52:35.733165+00:00

解讀麥當勞和肯德基品牌背後的秘密作者:王新剛該文來源於《品牌管理》教材229頁,機械工業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多年前,看了一本書,名叫《永不言敗:我挑戰了麥當勞》,作者:喬贏,原紅高粱品牌的創始人。

解讀麥當勞和肯德基品牌背後的秘密

作者:王新剛

該文來源於《品牌管理》教材229頁,機械工業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多年前,看了一本書,名叫《永不言敗:我挑戰了麥當勞》,作者:喬贏,原紅高粱品牌的創始人。讓我對麥當勞和肯德基這樣的洋快餐品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心中留下疑惑:為何這麼多年,中餐不能走向世界,做成國際化品牌?雖然,今天的海底撈火鍋已經開始了國際化之路,但那是標準化的產品,並非我內心的中餐(傳統的炒菜,而非快餐和火鍋等標準化的產品)。前幾年,有個朋友曾跟我說,20世紀初80年代,他去美國留學時,第一站是舊金山,吃飯的時候,見到一家麥當勞,旁邊是一家中餐館。30年過去了,麥當勞已經遍布全球,而那家中餐館已經不在了。聽到這些,心中多年的疑惑有增無減。最近幾年,有幸與餐飲行業結緣,慢慢認識到中餐經營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難度超出想像。那為何麥當勞和肯德基可以成功呢?答案如圖。

圖13-2 西方快餐品牌背後的秘密

首先是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化。就這一點,足以讓門店經營,一切盡在掌握。標準化背後隱藏的是可計劃,正是因為標準化,洋快餐從原材料的採購、庫存,產品的生產製作,到門店面積的選擇和設計,以及銷售的預測等等,都變的可以計劃。標準化的產品可以採用機器來完成生產,這樣就大大降低了人為不穩定的因素和人工的管理成本。如此看來,要比中餐的經營簡單清楚很多。並且,他們的產品很少,主打漢堡和可樂,再就是雞肉卷、雞翅、雞腿等,但是他們的產品組合有很多,可以給你搭配好不同的組合。反觀中餐,因為產品差異化,無法機器操作完成,由人工製作,大大增加了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不穩定性,同時也增加了人員的管理成本。中餐的產品非常多,每個單品都有可能需要很多食材,造成物流採購、生產製作等每個環節都存在複雜性和多樣性,嚴重阻礙了品牌的成長與擴張。在外就餐時,喜歡看人家的菜譜,去研究門店的產品結構,發現不少中餐館,雞鴨魚羊牛等等都做,包羅萬象,有的甚至「東」「西」都有。老子《道德經》曾言:多則惑,少則明。

其次是顧客參與。在肯德基和麥當勞,點餐、傳菜、結帳、列印發票都是顧客自己來做,而在中餐館,這些幾乎都要服務員來做。一個是通過顧客參與,增加了顧客體驗,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另一個是通過服務顧客,增加顧客體驗,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顧客的參與讓我們看到洋快餐的服務員非常少,除了保潔的,沒有像中餐廳的服務員和傳菜員。而且後台的「廚師」也不多,機器操作讓老闆不再對大廚心有餘悸。在洋快餐門店,顧客可通過自助終端機和手機APP點餐,這樣就會降低很多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比如:在中餐館,點餐時經常會出現點錯或上錯菜等問題,而自己點餐,點錯了算顧客的,因為事先結帳。之後可以通過單據取餐,可以堂食,也可以帶走。如果帶走,洋品牌快餐就節省了更多營業面積的成本,或因顧客等待而造成的時間成本。最後是如果客人需要發票,可以掃二維碼,回去自己列印發票,這樣肯德基和麥當勞就節省了很多列印發票的相關設備、耗材、時間、管理方面的成本。再如果,您回去忘記列印發票了,那他們就要少交稅了。

然後是單個座位毛收入。曾經我在多個課堂問過學生,對比中餐館和洋品牌快餐的單位座位毛利率,結果讓大家驚嘆不已。中餐館一天兩頓飯,每頓飯3個小時,一般真正營業6個小時,按人均80元來算(大眾消費),每頓飯翻兩次台位,每個座位一天也就是320元的收入。而肯德基和麥當勞呢,一天24小時營業(火車站),有的是營業到晚上10點鐘。按人均消費35元來算,半個小時翻一次台位,每天按8個小時的真正營業時間來算,每個座位一天就是560元的收入。這還不算他們的外賣,還不算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成本要比中餐低很多。由此可見,中餐館的設備和人員利用率太低太低了。可這一切能改變嗎?不那麼容易改變,因為消費者頭腦裡面的刻板印象是中餐就是中午和晚上去吃,其它時間不會去。而肯德基和麥當勞不一樣,他們是快餐,什麼時候都可以去吃。這也是為何有的中餐開始往休閒餐廳的方向經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休閒餐廳可以延長營業時間,提高設備的利用率,但又增加了人員的成本。

最後是規模經濟和品牌效應。麥當勞和肯德基通過不斷地擴張門店,不斷地壯大自己,增加自己在整個供產銷鏈條中的話語權,通過信息化和科技手段大幅度,儘可能的減少人的因素,由此會減少很多管理上的問題,讓門店管理變得更為簡單易操作,這樣有利於增加對眾多門店運營管理控制的穩定性。如此就不會像中餐那樣,依賴人的因素過多,很難擴張開店。另外,門店多了之後,可以全世界、全國範圍內打廣告,增加品牌效應,而中餐在沒有眾多門店的情況下,很難打廣告,只能靠口傳,現在有了手機,會比以前好些,但依然不能跟肯德基和麥當勞全國範圍內打廣告相提並論。企業一旦具備了規模經濟和品牌效應,競爭對手往往很難追趕。

大家可以試想,肯德基和麥當勞進入中國很多年,中國物價一直不停的在漲,中餐館很多門店利潤越來越低,已經步履維艱;但麥當勞和肯德基依然存在較大的盈利空間。值得國人深思。由此可見,中餐館要想走向國際化,走向世界,前面的路還很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