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華為等國產晶片突破美國封鎖的速度,比想像中還要快

講者普拉斯 發佈 2022-10-07T09:47:24.345540+00:00

自從美國對華為進行不留餘力地打壓之後,讓所有人都看清了「造不如買」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過度依賴西方廠商不是出路,加大力度投入資質研發才是硬道理。

自從美國對華為進行不留餘力地打壓之後,讓所有人都看清了「造不如買」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過度依賴西方廠商不是出路,加大力度投入資質研發才是硬道理。就算是強如華為,能夠自主研發多種晶片,可以設計出世界一流的晶片,但都需要依靠台積電進行生產製造。

在美國多次修改晶片規則後,任何涉及美國技術的廠商都無法與華為正常合作,意味著華為在今天這個全球化時代被「拒之門外」,想要製造出晶片,就只能自力更生。

但讓美國意想不到的是,華為並沒有像當年的日本東芝和法國阿爾斯通一樣妥協,反而越戰越勇。不僅全方位布局晶片產業鏈,還不斷投資國內廠商,就是為了能夠早日打造出一條100%國產化的手機供應鏈。

而今天看來, 儘管台積電已經斷供兩年了,但華為依舊沒有倒下,而是用另一種方式,讓手機業務開始開始回暖。以至於有外媒表示:華為等國產晶片突破美國封鎖的速度遠比想像中還要快。

前段時間就能看到,華為最新的mate50系列手機已經上市,銷量更是讓很多人都意想不到,首批400萬的備貨已經售罄。

同時在這款手機上,一改以往的「軟硬體配置」,90%都是採用國產化的供應商,同時還搭載了華為多項自主研發的「捅破天」技術。比如:衛星通信技術,聚能泵技術、可變光圈技術以及超級中轉站等等技術。


或許很多人看不起華為mate50系列手機,因為它還是搭載著高通「閹割版」的4G晶片,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放眼全球,能夠自主研發晶片並且製造的廠商寥寥無幾。

更何況今天是一個全球化分工明確的時代,晶片半導體這條產業鏈早已經在全球各地布局明確,華為想要以一己之力打破封鎖,造出西方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事的工業體系,必然是任重而道遠。


其次,今天的華為mate50不僅僅是透露出華為的決心與底氣,更是預示著國產廠商「國產化」的開始。都知道在華為被打壓之前,任何一家廠商都是沉醉於「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大環境下,沒有人意識到美國會封鎖,更不會有人想到美國會動用舉國之力去打壓一家中國民營企業。

所以華為的遭遇,不僅喚醒了國內眾多國產廠商,還喚醒了國人消費者,盲目追捧國外品牌並不可取。

而今天華為mate50能夠深得消費者的認可和追捧,意味著國產廠商從0到1開始研發,依舊會有人支持,儘管與蘋果、三星還有一定的距離。說白了,華為mate50系列被消費者熱愛,意味著給予了國產廠商和晶片巨大的信心。

同時在晶片半導體領域,國內其他廠商也在不斷發力。前段時間在網上就能看到,上海依舊突破了14nm先進工藝製程的規模量產,國產90nm光刻機,5nm蝕刻機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晶片製造方面,中芯國際更是在N+1工藝上實現了小規模量產。在5G晶片方面,富滿微和力通通訊也宣布量產5G晶片,都是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工藝技術。

特別是進入2022年之後,我國上半年就減少了數百億晶片進口,這意味著國內廠商開始逐漸降低對進口晶片的依賴,而是支持國產晶片。

而余承東也在公開場合感慨:再給華為一點時間,在2023年華為將會王者歸來,手機業務和海思晶片系列也將會回歸正常。

其實不難發現,今天的華為早已經打通了國內的晶片供應鏈,手機業務已經度過了「至暗時刻」,mate50系列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余承東口中的「王者歸來」,也有可能是海思的中端晶片,採用國產14nm工藝製程,應該主要是投身於智能汽車、物聯網或者PC等領域。

在手機領域上,華為之前也公布了光電晶片、量子晶片、晶片堆疊技術……都是在繞開美國技術進行研發製造高端晶片,用於手機領域,突破西方封鎖。

或許前路充滿荊棘,或許前途一片迷茫,但華為依舊保持初衷,儘管微弱暗淡,但從未退後半步。正如任正非所說的:艱難困苦鑄造諾亞方舟,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

說到最後,華為以一己之力對抗美國制裁,不惜一切代價發展民族工業,努力研發新技術,這種精神讓我佩服又感動,所以我會一直支持華為,儘管個人力量微不足道,但對華為等國產品牌的支持決不動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