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背後的女人麻煩了!瘋狂燒錢之後,還能撐多久?

八妹說金融 發佈 2022-10-08T12:58:14.289613+00:00

作為近年來最賺錢的藝人之一,如果王一博有事,對樂華娛樂來說,也將是滅頂之災。但這樣如影隨形的生死擔憂,不止樂華娛樂有,所有以藝人經紀為主的公司們,都如履薄冰。

作為近年來最賺錢的藝人之一,如果王一博有事,對樂華娛樂來說,也將是滅頂之災。但這樣如影隨形的生死擔憂,不止樂華娛樂有,所有以藝人經紀為主的公司們,都如履薄冰。

文 | 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尚能西

· · ·

作為90後最具商業價值的頂流明星,在微博擁有3978.9萬粉絲的王一博和他所在的公司樂華娛樂,9月的日子,像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

一邊是成為Moncler品牌全球代言人,王一博的代言品牌增加到了29個,全球代言品牌增加到了13個,進一步彰顯了他無以倫比的商業影響力;

一邊是由他和胡軍、周冬雨主演的電影《長空之王》,官宣定檔9月30日上映,預售票房破截至9月末破3000萬,刷新了國慶檔影史預售速度,高居預售榜和想看榜榜首……

對於一直渴望證明自己實力的王一博,這部主旋律的影片對他意義重大,這是他回應外界質疑的最好機會。

然而就在萬眾期待之際,這部電影卻突然宣布撤檔,新的檔期暫未公布。

但這不是王一博最近第一次遭遇這樣的跌宕起伏。

2022年8月7日,樂華娛樂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在八年內第四次衝擊資本市場,終於有望成為「藝人經紀第一股」,創始人杜華、王一博背後的女人在朋友圈忍不住感慨道:

可是他們也沒有等到正式歡慶的時刻。因為原定於2022年9月7日在香港上市,王一博所在的公司樂華娛樂,卻在9月1日突然撤銷IPO計劃,暫緩上市。

對於6成營收來自王一博的樂華來說,這消息更驗證了投資人對樂華盈利模式的擔憂,這一點在樂華娛樂的招股書中也被清楚寫明:

我們的業務十分依賴簽約藝人的聲譽及公眾對我們品牌的認知。任何對簽約藝人、本公司及本公司管理層、商業夥伴或行業的負面宣傳可能損害我們的品牌形象,並可能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或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但還沒等他們從上市的失利中走出來,隨後,王一博繼李易峰之後,就身陷「被包養、嫖娼、性工作者傳言」……9月13日,王一博所在公司樂華娛樂發布聲明,稱網上圍繞王一博的系列言論「不實」,已報案。

作為樂華娛樂近年來最賺錢的藝人,如果王一博有事,對於樂華娛樂來說,也將是滅頂之災。

▲網絡圖:王一博數字單曲《無感》

但這樣如影隨形的生死擔憂,不止王一博所在的樂華娛樂有,所有以藝人經紀為主的公司們,面對娛樂圈的整頓管理,都如履薄冰。


1.

/ 危險的頂流:轉瞬即逝的「煙花大會」 /


9月初李易峰嫖娼刑拘被坐實,京都念慈菴、真果粒、六福珠寶、普拉達等十餘家品牌商方陸續宣布與李易峰終止或解除合作關係。

▲隨著嫖娼新聞的坐實,李易峰所有的輝煌如煙花一樣,化為虛有

除了緋聞被扒個底朝天,微博被禁言,商業代言一下子化為烏有,李易峰過去曾獲得的榮譽也被取消。

李易峰領銜主演的電影《操場》原定於2023年上映,現在是否還能上映也成了未知數。

還有資本市場上,與李易峰關係匪淺的歡瑞世紀,2014年底,李易峰簽約歡瑞世紀,成為歡瑞世紀出品的《古劍奇譚》主演之一,由此一炮而紅。

由於這次事件,歡瑞世紀接連吃了兩個跌停板。

但見慣了娛樂圈血雨腥風的老闆們,對這個消息應該已經不意外了……

因為自2021年開始,因棄養、偷稅漏稅、吸毒、嫖娼等負面新聞,某爽、某凡以及鄧倫、張哲瀚等頂流明星,一夜之間,從坐擁千萬粉絲變成查無此人。

李易峰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因為偷逃稅款被追繳並罰款1.06億元的鄧倫,也不例外,也徹底被封殺了。

除了代言、獎項取消、作品下架等常規操作外,

鄧倫接下來未上映的電視劇電影綜藝還有16部。

而在武俠劇《山河令》中飾演的男主角「周子舒」成了當紅炸子雞張哲瀚,他線下的活動,曾經因為人氣太火爆,而被迫取消。

▲背景是靖國神社內的「齋殿」附近

但是就這個如日中天的紅人,卻因為參加朋友在日本乃木神社舉辦的婚禮,而被官媒和網友一致批評!

向下滑動查看


隨後,娃哈哈、徐福記、百草味、九陽、倩碧、潘多拉珠寶等26個品牌相繼官宣:終止與張哲瀚合作關係

向下滑動查看


還有影視劇與之解約,《維和防暴隊》發布聲明表示,即日起終止與張哲瀚所有合作。

幾日之間,商業價值價值歸零,而且似乎也再無翻身的可能。

面對一個個如煙花一樣化為虛有的頂流巨星,作為一手培養、促成了這些頂流明星出道的幕後「造星工廠」,也許因為知道更多內幕,所以才更急於變現賺快錢…


2.

/ 一夜爆紅的流量明星,

是如何「造」成的? /


流量明星、粉絲經濟、偶像產業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日本。

▲《STAR!誕生》決戰大會現場

1971年日本出現了第一個電視選秀的節目《star 誕生》,這檔節目選出了山口百惠、森昌子、櫻田淳子組成的花之三人組,這個組合被普遍認為是日系偶像的起源。

受這次選秀的啟發,一名喜多川的日本人,創辦了傑尼斯事務所,這是一家專門把培育偶像當作生意來做的公司,通過篩選簡歷,舉辦甄選會,挑選十幾歲的男孩加入傑尼斯,成為」Johnnys Jr.「。

▲左起:浪花男子、Snow Man、Travis Japan

這些男孩進入傑尼斯後,傑尼斯會對其進行2到3年的全面、系統、嚴格的培訓,包括唱歌跳舞主持形體,然後通過與已經出道藝人的聯合演出,或為創造鍛鍊和展示的舞台,如跨年演唱會、影視劇或者在傑尼斯自己專屬的綜藝節目和舞台演出來刷臉,積攢早期人氣。

而針對傑尼斯的資深藝人,傑尼斯也為他們設置了發展路徑,就是成了傑尼斯的董事,加入管理層,因此傑尼斯出道組合往往具備超長的活躍周期。

而針對國內所有經紀公司都頭疼的解約、藝人出走問題,傑尼斯設立了長期的偶像僱傭制度,作為一家家族企業,它不僅將偶像視為商品,也視為自己的職員。對偶像的培養管理也遵循了公司員工的培養法則,讓偶像既能管理自己,也能提升工作水平,甚至可以培養其他藝人。

韓國偶像產業也延續了日本的玩法,但和日本的僱傭制不同的是,韓國有明顯的疊代感,而且又疊代出來練習生制和粉絲應援兩個概念。

所謂的粉絲應援,就是想盡辦法讓粉絲為偶像氪金,除了在音樂平台打榜,大量購買專輯,周邊衍生產品,以及看演唱會這些基礎操作,還會各種送,比如給偶像和工作人員,送食物,給偶像演員送花環;以偶像的名義給慈善機構捐款,通過多種形式為偶像花錢,不但會讓粉絲產生成就感,是我幫我的偶像一步一步走向輝煌人生的,更重要的是這會促使影視劇,綜藝,廣告商等,更多的關注和使用偶像,提升偶像的商業價值和人氣。

比如《創造營2021》訓練生的粉絲6小時集資368萬元。《創造營2021》總決賽後,據不完全統計,4名訓練生的集資總額超過1000萬元,排名前11名選手集資總額突破1億元。

韓國的S.M.採用的就是這張模式。多次去韓國考察,希望成為「中國S.M.」公司的樂華娛樂,也採用了類似的造星模式。

作為目前中國最大的藝人管理公司,樂華娛樂也被稱為中國的「造星工廠」,旗下簽約的包括王一博、李汶翰、程瀟、吳宣儀、朱正廷、范丞丞等超60位藝人。

▲樂華旗下藝人王一博

但相比擁有自己舞台的日本傑尼斯、韓國的S.M.的旗下藝人擁有旺盛的生命周期,可以長期利益捆綁,只能和視頻平台合作的沒有自己舞台,只能和藝人簽訂有短期合約的樂華娛樂們,面臨的不僅僅是明星塌房,還有如影隨行的解約風險。

這也讓為了培養偶像花費了千萬成本的經紀公司無法像傑尼斯那樣為偶像們制定長期的職業規劃,急於變現下陷入惡性循環。

據悉為了不讓自己前期巨大的投入付之東流,經紀公司一般和偶像的經紀合同。除了明確的分成模式之外,還設有巨額的違約條款,目前一個頂流偶像和公司的分帳模式是:前三年三七分,後三年四六分,第七年開始五五分。

各種博弈後,可能會是藝人七分、公司三分。如果提前解約,不僅需要賠償巨額的違約金,有的條件甚至更苛刻。

但面對高額的違約金風險,明星還要解約,說到底也是利益博弈。

比如蔡徐坤解約背後的核心訴求,也是分帳不合理,對藝人管控太多以及巨額的違約成本。

而隨著限娛令的推出,明星和經紀公司的這種矛盾更加突出,因為現在即使王一博這樣的頂流,經紀公司能提供給他的全面展現唱跳能力的優質平台也不多了。

產業鏈條的缺失使得偶像出道即巔峰,而後查無此人的窘境,所以經紀公司只能帶著藝人們向影視、綜藝領域發展。

而在這一塊,相對華誼兄弟這樣的老牌經紀公司,樂華娛樂這樣的經紀公司也沒有先天的優勢和資源,包括曾經手握張藝興、鹿晗兩大頂流以及朱亞文、張雨綺這樣實力派藝人的楊天真,以及開啟了國內選秀先河(超級女聲)的龍丹妮。

▲楊天真

▲龍丹妮

巨大的前期偶像培養成本、頻繁的藝人出走、解約風波,也讓樂華娛樂這樣的經紀公司不得不推出虛擬團體,甚至經紀人自己走向幕前,成為流量來應對。

▲杜華

儘管樂華也做了很多嘗試,比如聯手愛奇藝推出樂華內部選秀節目《發光的名字》,為旗下新人再造舞台,卻都因為種種原因停滯不前。

▲虛擬藝人組合 EOE

沒有解決偶像們需要舞台問題,也沒法很好的幫助偶像做好長期規劃,不斷成長,面臨巨大的前期運營成本和愈加嚴格的監管,所以急於靠粉絲氪金變現掙快錢的杜華、楊天真、龍丹妮常常成了粉絲們責罵的對象。

令杜華們頭痛的問題,真的沒法解決嗎?


3.

/ 資本無情:回歸常識是根本 /


不妨讓我們看看國內幾個不同領域的「造星」例子。

要有明星,但不能只有一個

培養了無數明星老師的教培教父俞敏洪說:「如果公司在某一個領域,比如技術、市場營銷或產品設計領域,過度依賴某一個人,除了這個人別人都做不了,其結果就是要麼給這個人特別高的薪酬待遇和股權激勵,要麼就去找一個跟他水平相當的人一起幹這件事情,否則到了一定程度,會出現『擠兌』或『造反』的現象。「

創業初期曾遭遇過明星老師反水,差點造成公司困境的俞敏洪,很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有明星,但不能只有一個。

俞敏洪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形象的例子:如果你開餐館,那麼廚子最重要,所以要麼老闆自己是主廚,因為老闆自己永遠不會反水;要麼老闆有幾個主廚,可以互相制衡,不然要做大,這個老闆遲早會被唯一的主廚綁架。

所以無論是新東方做培訓期間,還是新東方雙減後轉型做圖書和農產品直播,對於招聘老師、培訓老師、招聘主播、培訓主播,他都使用了與眾不同的策略:不止一個明星老師,不止一個明星主播。

更重要的是,無論他身處什麼崗位,多大年紀,身價多少,他都沒有脫離老師、主播這個基礎但卻核心的崗位。

這是他尊重人性,也尊重商業常識的體現。

因為尊重常識,尊重人性,所以,還在教培時期的新東方,無論走了多少羅永浩這樣的明星老師,新東方還是蒸蒸日上。

也因為尊重常識,尊重人性,一夜爆火的新東方直播間,已經從偶然靠抖音的流量紅利爆紅,變成了持續的流量生產者。

在他的明星主播們+持續不斷的明星嘉賓們(余華、梁曉聲、古天樂……)的帶動下,新東方不僅在靠低價、甚至假貨為生的殘酷直播領域,殺出重圍,還成了流量製造機,情懷輸出間,文化傳播者……

商業不是靠一個人,而要靠組織

相對高度依賴藝人卻不能提供足夠多的平台的樂華、龍丹妮、楊天真們,中國目前比較有影響力的李誕的《脫口秀大會》和《笑果劇場》和郭德綱的《歡樂喜劇人》和《德雲社劇場》、趙本山的相聲電影電視劇和《劉老根大舞台》,也生產明星,但因為其龐大的組織能力,和擁有自己的舞台,避免了樂華們的窘境。

這種聚焦於脫口秀、相聲、二人轉等專業小眾領域的「造星」,因為都由一個行業比較有情懷且有影響力的專業人推動,護城河比較高,也造就了一種良性有序的競爭。

所以他們旗下,也都出過污點藝人,但是無論是趙本山的劉老根舞台,還是李誕的笑果工廠,或者是郭德綱的德雲社劇場,受到負面影響後也能很快平息。

而另一個值得關注提是馬東的米未傳媒,雖然它不是專門為造星而來的,但是他們通過持續生產爆款優質節目《奇葩說》《奇葩大會》《樂隊的夏天》《一年一度戲喜劇大賽》,依靠自己強大的組織能力和運營能力,不僅在持續的生產出圈綜藝,也在間接持續的生產明星。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海報新褲子樂隊

但這更得益於掌舵人馬東和他的合伙人及團隊的默契合作。

據悉提出《奇葩說》構思後,馬東就把相關工作全都留給了牟頔和她的團隊,除了一些「大的方向問題」,他幾乎不發表任何意見。馬東說,也是因為這條方法論,自己才能一路走到今天。

▲米未聯合創始人、COO 《樂隊的夏天》《奇葩說》總導演 牟頔

這種做法可以被理解為組織領導者的精明與果敢,但在馬東的認知里,自己所傳遞的其實是一種自由:讓大家做好自己想做的,很多事情就會水到渠成。

相對依靠個人,但這也許就是組織的魅力吧!

而事實也是如此,奇葩說之後,許多靠奇葩說出圈的奇葩選手,因為自己的特殊才能被更多人看見並認同,也都有了自己更好的發展,比如黃執中的語言表達課,姜思達的《透明人》《僅三天可見》《陷入姜局》等節目也都陸續出圈。

差異化、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公司穩健發展的根本

細看脫口秀大會、德雲社、劉老根大舞台這樣的造星模式,能夠持續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他們是差異化的小眾定位、完善的商業模式(廣告代言+節目製作/影視版權收費+線下劇場收費),也有比較有成熟的師徒培養模式(特別是郭德綱和趙本山),這讓他們不僅能夠持續不斷的推出偶像級明星,德雲社的岳雲鵬、郭麒麟等;本山傳媒的小瀋陽、宋小寶等,也讓他們能夠保證長期的良性發展。

專注相聲的郭德綱也靠一己之力,通過在影視圈、主持圈的多年耕耘,反哺自己一生都在推廣的相聲喜劇事業。

並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完善的商業模式和師徒培訓機制,大大推動了相聲及喜劇行業的發展。

而後起之秀李誕,則憑著對自身喜劇的喜歡,從吐槽大會到脫口秀大會,串聯起了無數遍布全國的線下脫口秀劇場,也激發了更多喜愛脫口秀的人投身其中。

目前也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商業模式,線下劇場源源不斷地輸出人才,線上媒體節目不斷的曝光,為線下引流。

而這不是傲慢的資本,用錢可以砸出來的。

當然這種靠專業、情懷、熱愛、一點點造出來的星和資本燒錢造出的頂流明星還是有差距的,但因為擁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培養體系、組織平台和發自內心的熱愛,也讓他們走的更穩健、更長遠,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