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知的辛亥革命秘史

下一秒的時光機 發佈 2022-10-11T00:23:47.233548+00:00

1911年10月下旬,革命軍遇上了真正的狠角色——馮國章。可清廷並不領情,立憲時間一推再推,好不容易拋出個內閣,13名閣員中倒有9個是滿洲貴族,換湯不換藥。

1911年10月下旬,革命軍遇上了真正的狠角色——馮國章。新兵占很大比例的革命軍與訓練有素的北洋軍,狹路相逢被打得落花流水。不但漢口漢陽相繼失守,就連首義之地,武昌也岌岌可危……

立憲派倒向革命黨

就在黎元洪嚷嚷著「莫害我」,不肯出任革命軍都督時,湖北咨議局議長湯化龍卻大大方方地接受了革命軍的邀請。

清末,主張暴力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派並非主流,像湯化龍這樣的立憲派在社會上占有絕對優勢。可清廷並不領情,立憲時間一推再推,好不容易拋出個內閣,13名閣員中倒有9個是滿洲貴族,換湯不換藥。如果說清廷從地方收回路礦權已經觸怒了主張立憲的地方士紳,那麼皇族內閣則徹底傷了「立憲派」們的心。

起義第二天,湯化龍就以咨議局的名義通電全國,呼籲各省有識之士不要再當清廷炮灰。看到通電,清朝大佬們大為震動,驚呼道:「文進士武統領都造反了!」

如果沒有湯化龍等立憲派的參與,區區4000革命軍無論如何也無法控制武漢的局面。從某種意義上說,武昌起義的成功與立憲派的積極參與密不可分。

清政府後院起火

10月底,就在馮國璋率北洋軍猛攻漢口的當口,清政府的後院起火了。新軍第二十鎮突然屯兵灤州今河北省灤縣),發動了一場兵諫。這次兵諫的主角是有「士官三傑」之稱的新軍將領張紹曾、吳祿貞和藍天蔚。

對清政府而言,近在咫尺的兵諫」比遠在長江沿岸的武昌起義危險得多。為了化解危機,清政府甚至把更激進的第六鎮統制吳祿貞也派去當說客。吳祿貞風風火火趕到灤州,一見面就跟張紹曾說,還搞什麼兵諫呀,乾脆起義得了。可誰料出師未捷身先死,直搗黃龍之事尚未商妥,吳祿貞就遇刺身亡了。

失去了主心骨的張紹曾精神防線瞬間崩塌,交出兵權後,便無聲無息地遁隱山林了。一場直搗京城的大起義就此偃旗息鼓。袁世凱也避免了腹背受敵的窘境,可以專心致志對付南方的革命軍了。

10月下旬,革命軍遇上了真正的狠角色--馮國璋。新兵占很大比例的革命軍與訓練有素的北洋軍狹路相逢,被打得落花流水。不但漢口、漢陽相繼失守,就連首義之地武昌也岌岌可危。可就在北洋軍一路高歌猛進、打算一舉攻克武漢三鎮時,馮國璋卻被袁世凱一紙調令叫回了京城。

沒有革命軍,無法逼清廷就範;沒有連下武漢兩鎮的戰績,無法迫革命黨和談。戰與和都是袁世凱手中的棋子,他翻雲覆雨,註定要成為這場革命的最大贏家。

革命軍遭遇殺手鐧

10月19日,革命軍攻下漢口劉家廟,武漢全城沸騰,就連婦孺都手攜茶水送至火線,大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陣勢。就在武漢軍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剛剛就任革命軍都督的黎元洪卻樂不起來。在會操中見識過北洋六鎮風貌的黎元洪深知,革命軍面臨的挑戰還遠未到來。

果然,幾天以後,馮國璋率領北洋軍殺到劉家廟。馮國璋既不是未發一槍就鑽狗洞逃跑的湖廣總督瑞澂,也不是只會穿著行頭在舞台上耍大刀的陸軍大臣蔭昌,他可是響噹噹的「北洋三傑」之一。

其實,最初起義的軍隊只有不到4000人,隨著形勢的發展,革命軍很快擴充到三四萬人。可其中很多都是學生和市民,有的連槍都不會開。這樣的軍隊跟訓練有素的北洋軍對陣,自然不是對手。剛一交手,革命軍就被馮國璋的部隊殺了個人仰馬翻。隨後漢口、漢陽相繼失守,革命軍被迫退守武昌。

11月底,代表同盟會指揮武昌起義的黃興無奈出走;本就半推半就的黎元洪也為自己盤算著後路;武昌首義的發起人蔣翊武、吳兆麟實際掌控了革命軍。

除了軍事實力上相差懸殊外,革命陣營中派系林立,也使這個本就脆弱的聯合體更加不堪一擊。

榆木腦袋被「下課」

眼看武漢三鎮指日可下,馮國璋志得意滿地對人說:「這一來,咱的黃馬褂算是穿上了,興許還來個世襲罔替呢!」就在他一門心思想當匡復社稷的中興之臣時,袁世凱突然一紙調令,把他從武漢前線調了回來。

馮國璋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政治方面卻是個榆木腦袋。他號稱是北洋三傑"龍虎狗中的「狗」,還真有點忠犬護主的勁頭兒。在戰場上他只想著打勝仗,保住清王朝,根本沒領會東家袁世凱的政治意圖。出發前袁世凱給他下達的六字方針是「慢慢走,等等看」,可他到了武漢就一鼓作氣連下兩鎮。

11月17日,就在他又一次大敗黃興時,袁世凱卻把本來,非他莫屬的「湖廣總督」一職授予了第二軍軍統段祺瑞。馮國璋在前線拼死拼活,官卻讓沒打過一仗的段祺瑞當了。馮國璋別說多窩火了,回到北京後,他來了個閉門謝客,誰也不見。

袁世凱的「小九九」

是戰是和,袁世凱有自己的「小九九」。可以說武昌戰事一開,事態的發展就握在他的股掌之間。

武昌起義兩天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清政府就發出了重新起用袁世凱的任命,可袁世凱卻托起大來,堅辭不就。後來在反覆勸說下,他拋出了召開國會組織責任內閣、全權統領水陸各軍等六項條件,才肯出山。

火燒眉毛之際,清政府當然口答應下來。此時,前線疲弱的清軍煥發了活力,來了個絕地大反攻。可死心眼兒的馮國璋沒掌握好尺度,眼看就要把武漢的革命之少給撲滅了。沒有革命軍袁世凱也就失去了挾制清政府的砝碼,於是他趕緊換上了「懂政治」的段祺瑞。

段祺瑞果然深得精要,一上任就按兵不動,積極聯絡革命軍進行和談,此時,進退維谷的革命軍一把抓住伸來的橄欖枝,雙方就此便偃旗息鼓,坐到了談判桌旁。

報紙看出人心向背

自從10月12日報紙上登載了武昌起義的消息後,集中著《申報》、《時報》《民立報》等報館的上海望平街,就成為萬眾矚目的消息中樞。

讀報、議論、張口、脫帽、搔頭……人們把這裡堵得水泄不通。報館往往在大門和玻璃窗等顯眼處張貼出有關當日戰況的大字報,讀者們的各種反應也折射著人心向背。「聞革軍勝,則無不欣欣然以為喜;有謂官軍勝者,則必遷怒於此人。」

人們期盼革命軍勝利的心情發展到極致,以至於當《申報》貼出馮國璋的部隊攻陷漢陽的號外後,憤怒的人群竟然砸破了報館的玻璃窗。

一方面為了聲援革命,另一方面也為迎合讀者心理,即便是在革命軍被馮國璋率領的北洋軍打得落花流水之際,革命軍勝利的消息仍在報紙上屢見不鮮。

多年後,一位史學家回憶當時的情景時寫道:「造謠的本事在革命運動上倒真是發揮了它的偉大的潛能。清廷實際上是到第二年的二月才退位的,但在上海的報紙上,在辛亥年的十一二月便已經崩潰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