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社交,和他人的社交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

貓眼窺心 發佈 2022-10-26T05:51:16.820598+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文/貓眼「請忠於身為內向者得自己,去做適合自己、符合自己需求的事情,你將安靜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改變這個世界!

文/貓眼


「請忠於身為內向者得自己,去做適合自己、符合自己需求的事情,你將安靜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改變這個世界!」——西爾維婭·洛肯

越開眼看世界就會越發的懂得世界多元化的展現是事實存在,多元化不僅僅在於事物的不同外在形態更是人物內在的區別化差異化,這種差異和區別是客觀的非模式化的其本質並沒有高低優劣,可是卻常常被人誤讀做出區別性對待。

一、被誤解的性格特質,內向者的不可言說。

人的性格分類若是細化有七種之多,總體來說就是兩大類內向型和外向型。

而在長期的社會印象人為標籤中,內向型常被判斷為不大適合社會生存,在標籤中內向型人往往是以下特點:

1、靦腆少言,孤獨害羞,心事重重。

2、不具備強競爭力,不善於和人起爭執。

3、行動力比較緩慢、思考也比較遲鈍,不善於主動發表意。

4、太過小心謹慎,喜歡時時揣度他人的心思並且隨之調節自身狀態。


這就是大眾眼中的內向者,所以在孩童時期父母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非內向的是外向型的,因為他更加開朗活力充滿動能,由此具備較強的社會競爭力。

在艾森克性格問卷中,是這樣描述性格內向者的:

安靜,離群,內省,喜歡獨處不喜歡接觸他人。

在相對解釋中,說內向者相對保守,確實不善於交際,所以好友甚少,而且除非親密好友,不然他們總會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善於羅列和規劃計劃,很多都會按計劃來行事,很少過激和太過衝動,日常生活規律且嚴謹,大多人傳統理念較強。

他們做事不具備主觀上的進攻性,相對保守,而且有一定的悲觀性,相對更容易緊張焦慮和抑鬱。

這些就是大眾對內向型的判斷有些是刻板印象有些也確實是直觀感受,相比較而言對外向型的感受就是更具備魄力性,強競爭性,充滿力量和動能感,有更強的感染力和進取性,所以大眾更偏愛外向型而對內向型有所偏見,因為不具備競爭能力所以他們認為內向是種性格上缺陷,所以性格內向者就更為小心,如履薄冰。



二、內向型和外向型各自獲取能量的來源不同,本無高下之分。

榮格在他的心理學書中說,人的性格成因其實是因為他們對外界的獲取能量的方向不同。

外向型的人能在社交活動和與他人的互動中獲取力量,感受到愉悅感,從而使個體更豐富和強大,他們無法在安靜環境下進行成長。

而相反內向型本來就是要靠獨處靠自我思考來獲取力量成長蛻變,他們更適合在安靜的環境下慢慢變化,他們更具備向內的延展性,力量是由內向外的,反之在噪雜的環境下和與他人的交際中會感到不適。

所以內向與外向並非有高下之分,內向者也不是一無是處,而社交能力本身也並不能代表個體本身能力。



三、正視個體的天性,性格內向者不需要太過的社交。

性格分內向和外向主要就是各自獲取個人能量的來源不同,所以本來也不需要有優劣之分。

可是因為社會的標籤化,安靜的內向者被認為是孤獨的是游離在群體之外的,所以很多內向者的親朋好友和內向者本身都企圖讓自己改變更迎合他人,從而獲得社會認同感。

而在性格理論學術報告中對於兩種性格的粗略統計,性格內向者並非過於稀少,世上大概有3成以上的人都屬於性格內向者,所以不需要刻意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去迎合他人。

人要在更適合自己性格的環境中才能得到最大的成長,而在悖逆性格的環境中反而不利於成長,所以在安靜環境下更為舒適能夠自我反思成長型的內向者根本不需要大量的社交和迎合他人。


在《象徵性互動論》中,Herbert Blumer提出了「自我互動(self interaction)」的概念。

在現代心理學中,這一個概念被認定為自我意識的形成和自我覺醒的過程,其結果就是自我認同。

內向者在觀察世界後會不斷的向內反饋,因為善於獨處所以他們對外界的感官更為敏感,觀察外界事物也就更為細詳,同時內心的感受則是更為細膩,在不斷的觀察感知思考過程中,內向者可以獲得外向者頻繁與外界互動一樣的成果,與這個世界保持緊密聯繫的同時獲得必要的情感關係。

而這個過程可以讓內向者避免內耗,不用靠刻意改變自身的生活方式來強行獲得認同感,避免出現有悖性格方向而產生的疲累和挫敗感。

所以正視且尊重個體的差異化和個體的天性,每個人都可以在更愉快的環境下成長發展。


而且隨著社會物質條件的發達,當物質層面滿足後,大眾對精神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而越加重視主觀感受和內心深層次的東西時內向者也就越發有用武之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