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報視點丨用原創音樂講好「寧夏故事」

寧夏日報 發佈 2022-11-02T13:38:35.959702+00:00

寧夏原創音樂劇《花兒與號手》9月奪得我國舞台藝術最高獎——文華大獎。在兩個小時的演出中,寧夏本土音樂「花兒」唱段占整個劇目近一半時間。  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打造文化興盛沃土,完善文藝創作引導激勵機制。

  寧夏原創音樂劇《花兒與號手》9月奪得我國舞台藝術最高獎——文華大獎。在兩個小時的演出中,寧夏本土音樂「花兒」唱段占整個劇目近一半時間。

  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打造文化興盛沃土,完善文藝創作引導激勵機制。近年來,為順應「移動網際網路+音樂」模式,讓原創音樂人的優秀作品得到應有的關注,寧夏在完善文藝創作引導激勵機制,以及找新人、推新品上不遺餘力,一些原創音樂人藉此實現自己的音樂理想,有了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機遇,但寧夏原創音樂發展的步伐並不輕快,仍有一些瓶頸需要突破。

沾泥帶土的本土歌曲,照亮了許多人的生活

  「寧夏川呀,兩頭子尖,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一陣悠揚的笛聲前奏後,人聲自然灑脫而粗獷,西北的豪放之氣撲面而來,一曲改編後的《寧夏川》唱出了濃郁的西北味。

  對於90後樂迷閆峰來說,每周末坐在銀川西橋livehouse觀看現場演出,幾乎就是「雷打不動的約定」。談及與寧夏音樂的邂逅,閆峰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後他帶著對原創音樂的憧憬來到了寧夏,在一家音樂電台製作一檔關於寧夏本土的原創音樂節目,在與原創音樂的相知相伴中,他漸漸地愛上了寧夏,更愛上了這裡動聽質樸的音樂。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養」一方音樂。在閆峰看來,在「花兒」和民歌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寧夏本土原創歌曲,「有一種沾泥帶土的味道,讓我們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像蘇陽、吳寧越、李夏、丁一、郭啟亮……這些人都是年輕人比較熟悉的音樂人。」閆峰說,這些音樂人已經有了一批固定的粉絲,他們的音樂形式多樣,觀眾的忠實度很高。

  「馬大哥(吆)出門(著)十三天了,越走越遠,銀錢掙不上了,你人回來撒……」在一場朋友聚會中,寧夏本土作家單永珍在朋友的簇擁下清唱了歌曲《馬大哥》,而這首歌正是寧夏音樂人周建軍所創作的。詼諧幽默的方言、輕鬆歡快的旋律、真摯樸素的情感,讓現場的歡聲笑語連成一片。作為一位喜愛寧夏原創音樂的本地人,單永珍認為,「音樂作為藝術表現形式,可以讓更多的人在它的陪伴中迸發出精神火花,照亮自己的生活」。

  寧夏音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高敏說:「無論是流行音樂還是通俗音樂,都只是在用不同的形式演繹寧夏本土元素,而每一種演繹方式都在豐富著寧夏原創音樂的內涵。」在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聽見中國聽見你」優秀歌曲評選中,包括《我的寧夏川》《幸福河》《看大戲》《想你咧》《聽到花兒就想家》《翻越》在內的一些寧夏原創歌曲成功入選。在高敏看來,這樣的成績一方面來源於深厚的文化根基,一方面也來源於寧夏音樂人不斷走出去、引進來的努力。

  近年來,寧夏一方面選派本地優秀的音樂人到全國優秀中青年詞曲作家骨幹班、高研班培訓學習新鮮的音樂知識,一方面也通過數字專輯發布、MV拍攝等方式及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我音樂等平台,不斷擴大原創音樂作品的影響力。

布衣樂隊主唱吳寧越。

  在引進來方面,寧夏曾多次邀請全國著名詞曲家創作出了一批具有寧夏印記、寧夏特質的原創歌曲。「寧夏的音樂元素是非常與眾不同並且和世界接軌的,寧夏的本土原創音樂未來大有可為。」曾受邀來寧夏採風創作的中國音樂家協會合唱聯盟副主席吳可畏這樣評價。

 用原創走出自己的路

  本土原創歌曲為聽眾打開了心靈之門,也為廣大藝術家打開了自我思考、探索無限可能的空間。

  1958年,音樂家潘振聲先生從上海來到寧夏工作,剛到這裡就被豐富多元的民間音樂迷住了。在寧夏的30多年時間裡,他付出大量精力、時間去挖掘、搜集、整理本地民間音樂,培養音樂人才,創作出大量展現地方風情、反映百姓生活的作品。他創作的兒歌《一分錢》《嘀哩嘀哩》等家喻戶曉,影響了幾代人。改革開放以後,寧夏又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音樂人才,包括程光華、李愛華、張弛、徐肇基等。

  「糜子黃,山丹丹花開,黃河的水流富呀嗎富兩岸,盼只盼那個吃飯不靠天……」在本土音樂人蘇陽的一次次演繹中,這首源自寧夏小曲的歌曲,讓更多人知道了寧夏。這首歌在寧夏耳熟能詳,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哼那麼幾句,寥寥幾句,就概括了寧夏的地理概況和這片土地的富饒,一些小學還把這首歌教給孩子們唱。《寧夏川》收錄於蘇陽首張個人專輯《賢良》,事實上,在這張真正令蘇陽打出全國知名度的專輯裡,寧夏小曲的元素遠不止此,比如同樣被歌迷熟知的《早操晚操》,其曲調也源自一首寧夏小曲的代表曲目——《數花調》。

一些原創音樂作品源自寧夏小曲。

  在本土音樂創作中,蘇陽不斷摸索民間音樂的旋律與表達方式,包括寧夏小曲在內的各種西北民歌,成為他創作的營養,也逐漸樹立了他在流行音樂領域的鮮明個性。「民歌是一種傳統語言,一定程度上講,是停滯在歷史裡面的。我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更新把它變成現代語言,唱今天的生活,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接受它。」蘇陽說。

  寧夏本土音樂人周建軍說,經過幾代音樂人對傳統的堅守和對多樣化民族形式的探尋,如今寧夏本土原創音樂已經形成自己獨有的特色,如黃河沙漠、西北豪情、獨特的風光地貌、民俗風情等,音樂人在用旋律不斷詮釋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悠遠的歷史音樂文化,寧夏逐步形成了充滿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的多元化音樂形式。例如民間歌舞形式——宴席曲,跨地域、跨民族、集音樂和民間民俗文化於一體的寧夏「花兒」,傳統說唱形式寧夏小曲,風格多樣的方言音樂,以及寧夏的傳統樂器泥哇嗚、口弦等。

  「將民間傳統音樂完美地與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凸顯自身特點,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精髓,也適合這個時代去傳唱傳播,這是拓寬寧夏原創音樂文化內涵、提升文化自信的可行方法。」周建軍說。

  寧夏文化館副館長曹佳樂說:「從建立文化自信和服務本土文化的角度來講,我們必須要發力原創,走自己的路,用原創音樂講好『寧夏故事』,讓原創音樂接地氣、服水土。」

推動寧夏原創音樂還需多方發力

  在央視《一鳴驚人》欄目中,由劉新圈作詞、周建軍作曲的寧夏原創歌曲《看大戲》曾讓觀眾眼前一亮。

  《看大戲》是「唱響寧夏山河川」原創歌曲首支MV所拍攝曲目,這首歌突破了音樂界限,用固原方言演唱搖滾,並大膽與傳統戲曲秦腔相結合。由中國戲曲「梅花獎」獲得者韋小兵和青年戲曲演員譚芳演唱秦腔部分,搖滾酣暢激烈,秦腔時而狂野時而柔美,呈現出了流行文化和傳統文化碰撞的衝擊力。

  MV導演團隊經過數次合理性推演,兼顧劇情與歌詞的呼應以及鏡頭的藝術性,決定將秦腔名戲《游西湖》的5個片段作為《看大戲》的劇情線索,為觀者營造一種隔空對話的奇妙感受,也暗合了《看大戲》的核心表達——戲如人生。

寧夏原創歌曲《看大戲》央視錄製現場。

  「《看大戲》這樣的原創作品,備受樂迷與專業媒體的好評,這是社會各界多方發力的一個佐證,但寧夏原創音樂走向成熟的道路依然很漫長。」《看大戲》登上央視後,區內外的音樂人幾乎都有著同樣的感慨。

  作為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柔性引進人才,劉新圈曾連續創作了《聽到花兒就想家》《看大戲》《寧夏安好》等8首寧夏元素歌曲,其中「唱響寧夏山河川」原創音樂就選用了5首他創作的歌詞。他說:「從我接觸寧夏音樂創作時間來看,感覺寧夏本土並不乏優秀的原創音樂人。這就是我一直說的,官方有支持、有想法、有魄力,民間有動力。一般地域歌曲的創作分兩撥人,即本地音樂人有情懷、最熟悉,而外地音樂人處處都有新鮮感,這樣也能獲取創作激情。在數字時代,寧夏原創音樂作品更要多關注全國性的融合度,跳出來看,走出去聽,請進來相互取長補短,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讓更多人通過歌曲了解寧夏,嚮往寧夏,從而起到很好的推介作用。」

  一首好歌要讓觀眾入耳入心,聽得懂,學得來,對寧夏觀眾來說,旋律感強、好聽的作品,比炫技的、一味追求複雜高難度的作品更受歡迎。「在創作過程中,我們不一定非要追求大牌,必須要結合寧夏的實際,一首唱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音樂精品,它的創作體現了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民族的不管是不是世界的,首先他是中國的。對於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首先來自於我們的認同感。它是我們的根,也是我們的魂,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就是這種留住根、守住魂的一個過程!」自治區文聯有關負責人說。

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在銀川舉行。

  作為寧夏原創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寧夏民歌歷史久遠,意蘊深長。在千年的民間文化流轉中,形成了包括山歌、小調、勞動號子在內的各種民歌體例,其中尤以寧夏「花兒」最為動聽。「在當代文化大潮的向前發展中,由於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造成了寧夏民歌在以傳統形式進行傳播時受到了很大阻礙。我們要以當代音樂體例為依託,謀求寧夏民歌的流行化編創,用更具當代文化意識的表現手法來豐富自身內涵,進而使寧夏民歌通過多元化的改編方式,得到更為寬闊的輻射影響。」曹佳樂說。

  推動寧夏原創音樂,教育這一環不能缺席。長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銀川市民姜華說,專業音樂教育應當是全面、廣泛的,要注意與當代生活、市場相結合,在校階段的音樂專業訓練應該注重打好基礎,而不宜過分個性化、單一化,以便為將來廣泛的藝術實踐、創作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獨立音樂人雖然創作環境自由,但專輯的製作、宣傳、發行,則需結合社群的力量,並須自行承擔一定的費用。作為「寧夏製造」新年原創音樂演出發起人之一,布衣樂隊主唱吳寧越告訴記者,如今的獨立音樂在收益模式上大不相同,從版權方面能大量獲益的只占極少數,音樂人更多依賴演出及周邊產品等獲得收入,而這些收入的多少又與音樂人的能力和知名度掛鈎。音樂人的收入模式單一,演出、唱片幾乎是他們唯一的生存方式。「在這樣的環境下,寧夏原創音樂人群體逐漸顯現出從業時間短、專業素養薄弱、難以留住人才等問題,原創音樂的處境依然艱難。」周建軍說。

  本土音樂人馬希爾也呼籲關注原創音樂創作人的生存狀況,「從全國範圍而言,很多地區會對本土音樂人和藝術家進行各種形式的補貼。文化產業是一個『燒錢』的產業,如果沒有一定的補貼與扶持很難得到發展」。

  「原創音樂的處境儘管艱難,但寧夏擁有獨特的地緣環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最重要的是寧夏有一群熱愛音樂並且很有創作才華的青年,以及現代大眾化的音樂製作工具的廣泛使用,這些決定了寧夏原創音樂必將迎來美好的春天。」國家級非遺項目「寧夏小曲」傳承人徐明智說。(寧夏日報記者 王 剛 楊淑瓊 文/圖)

短 評:堅定走文藝創新創造之路

  在《花兒與號手》演出中,無論是正宗「花兒」的演唱,還是帶有「花兒」色彩的獨唱、重唱、合唱,以及具有西部民歌節奏的歡樂舞曲等,都令人聽後頓感親切和豪爽,而那些抒情性與悲壯性的結合,則更加令人感到音樂的逼真與驚心動魄,這離不開文藝工作者對創造、創新和創作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

  文藝是富於智慧的創新實踐活動,創新創造是文藝的核心和靈魂,每一座文藝高峰,都來自創新創造的偉大實踐。對文藝發展來說,只有持續的創新突破,才是推動其前進的真正動力。例如在大型秦腔現代戲《王貴與李香香》中,深沉而又靈動的鋼琴伴奏、合唱隊深情而又敘事的頌詩演唱烘托「酸心熱耳」的激越唱腔。在寧夏原創歌曲《看大戲》中,突破音樂界限,用固原方言演唱搖滾,並大膽與傳統戲曲秦腔相結合。

  筆者認為,要堅定走文藝創新創造之路,沒有高質量的創新,就沒有高品質的作品,更難言高水準的審美。創新從來就意味著百倍的付出與極為艱辛的探索,唯有以匠心守護文藝創新,用專注的態度、敬業的精神、踏實的努力,創作出更多高質量、高品位的作品,才能讓藝術與現實碰撞,與民心呼應,產生最動人的力量。(王 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