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篇網上一篇「多巴胺讓你自律上癮」的文章,曾經登上熱搜,引起人們關注,許多人議論紛紛,那麼什麼的多巴胺究竟是什麼?讓我給你解開這神秘的面紗吧!
多巴胺是什麼
多巴胺是生理學的一個名詞,也是存在於人體的一種神經遞質,它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兒茶酚胺的神經遞質,是一種神經傳導遞質,是內源性含氮有機化合物,為酪氨酸(芳香族胺基酸)在代謝過程中經二羥苯丙氨酸所產生的中間產物。 又名兒茶酚乙胺或羥酪胺。通俗地講多巴胺就是一種化學物質,主要是神經傳導的物質,看似神秘,其實並不神秘,它不過是像人體中的眾多化學物質一樣,發揮著調節神經系統的作用,它類似於一種信使一樣,具有「鴻雁傳書」的使命,這就是多巴胺。
多巴胺的使命是什麼
既然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那麼它究竟有何使命呢?從醫學生理學角度來說,多巴胺作為神經遞質,具有多種生理作用。可以協助細胞傳導脈衝化學物質,這種大腦內的分泌物質,與人的情慾、感覺有關,所有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如人們吃辣的上癮、看手機上癮、看言情電視劇上癮等,兒童看小人書、貪玩上癮等,使用阿片類麻醉藥物或吸毒成癮,都是多巴胺在作怪,它可以引導人們的行為,所有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缺乏多巴胺會產生什麼情況
多巴胺出現缺乏或功能低下時,對人體的情緒影響很大,久而久之,可能會引起人們的快感缺失,遇到愉快的事情也不會體會到愉快,出現情感淡漠,或者時心情不愉快,對任何事情都感到煩惱、緊張、焦慮、痛苦、不滿意、失望、不幸福、緊張不安或者是容易被激惹,所有很多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患者,都是體內缺乏多巴胺所導致。
除了上述心理疾病,缺乏多巴胺或者是多巴胺系統調節出現障礙,還可能導致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Tourette綜合症,注意力缺陷多動綜合症和垂體腫瘤的發生等。
醫學上的多巴胺藥物如何用
正是因為多巴胺是人體內的神經遞質,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一旦缺乏會出現很多症狀及疾病,所以醫藥學工作者開發研製出了多巴胺藥物,普遍應用於臨床,那麼多巴胺藥物主要是幹什麼用呢?多巴胺注射液主要是:適用於心肌梗死、創傷、內毒素敗血症、心臟手術、腎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綜合徵;補充血容量後休克仍不能糾正者,尤其有少尿及周圍血管阻力正常或較低的休克。由於本品可增加心排血量,也用于洋地黃和利尿劑無效的心功能不全。
由此可見,多巴胺的作用可謂神通廣大,不僅可以調節人們的情緒,而且還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可謂是藥物明顯啊!
人體自身可以控制多巴胺的釋放嗎
正常健康人體,可以控制多巴胺的釋放,約束自己的行為,但是如果調節系統出了問題,就會造成多巴胺的釋放障礙。嚴格來說,人體自身是無法自由控制多巴胺釋放的,但是我們可以做一些有益於多巴胺釋放的事情,維持多巴胺的正常調節功能,這主要是加強自律,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一個人可以修身養性,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不要熬夜,不要偏食,遇到各種不良刺激,要學會控制情緒,不要過於誇張等,通過自身良好行為的調節,雖然不能夠完全控制多巴胺的釋放,但是可以影響多巴胺的調節,有利於讓你擁有良好的情緒,避免或減少疾病的發生。
非疾病時不要自行補充多巴胺
有人看了一些資料或者是看了我這篇文章,可能會認為,既然多巴胺這麼重要,我乾脆注射一些多巴胺藥物,不就是可以了嗎?非也,多巴胺不能夠盲目使用,有某種疾病時才可以使用,自己行為的改變也可以影響多巴胺的調節,沒有適應症不可使用多巴胺。
多巴胺注射液有許多不良反應,常見的有胸痛、呼吸困難、心悸、心律失常、全身軟弱無力;心跳減慢、噁心嘔吐等,長期大劑量或小劑量用於外周血管病患者,可以出現手腳疼痛或發涼;局部壞死或壞疽,過量使用還可能出現血壓升高等諸多不良反應。
有些人不宜使用多巴胺
多巴胺除了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它也有一些不良反應,有些人是不能夠使用的,如對鹽酸多巴胺及多巴胺任何成分過敏者,嗜鉻細胞瘤患者、閉塞性血管病、肢端循環不良、頻繁的室性心率失常、哺乳期婦女、妊娠期婦女等都是不宜使用的。
由此可見,多巴胺並不神秘,它可以讓你自律成癮,而且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的運動,都與多巴胺有關,所以一定要做好自律,讓多巴胺正常釋放,成為你前進的「助推器」,而不是前進路上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