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是很多人熟悉而喜愛的一個三國人物。當然,很多人熟悉的是《三國演義》中的那個趙雲。在演義中,趙雲表現神勇,是單挑次數最多、斬殺武將最多的一人。而且在公平條件下,趙雲無一敗績,所以也被人們稱為常勝將軍。
相比之下,歷史上的趙雲武藝如何,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下面我們就根據史書記載來看一下,真實的趙雲武藝是什麼水平。
首先,從《三國志》中對趙雲的評價來看,他的武藝應該很強。
在《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的最後,陳壽對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個人進行了一個總體評價。其中趙雲是和黃忠放在一起,陳壽稱他們兩個人身強力壯,武藝高強,一齊成為劉備的左右手,堪比漢初的灌嬰和夏侯嬰。
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而在《關張馬黃趙傳》中,陳壽記述黃忠生平時提到在益州之戰中,黃忠就常常帶頭衝鋒陷陣,勇冠三軍。而在這爭奪漢中的定軍山之戰時,又是黃忠親自帶兵突擊。雖然夏侯淵的士兵為數眾多,又精銳善戰,可是黃忠帶著部下發起猛攻,一舉斬殺了夏侯淵,大破曹軍。從這段描述可以看到黃忠是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趙雲能和他並列,武藝自然不差。
(黃)忠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另外在《三國志·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中,楊戲評價蜀漢文臣武將時,也曾經說征南將軍趙雲忠厚又穩重,征西將軍陳到忠心且稱職,他們這兩個人統領一方,都是猛將中的精英。由此可見,趙雲在當時以猛將著稱。既然是猛將,趙雲的武藝當然不差。
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所以從《三國志》中對趙雲的評價可以看出,他的武藝不會差。
其次,從史書中所記載的趙雲生平看,他的武藝也很強。
和演義中公孫瓚兵敗身亡以後趙雲才跟著劉備不同,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在高唐縣令任上為賊人所敗,去投奔同窗好友公孫瓚時,公孫瓚就將趙雲調撥到他的手下。劉備對趙雲極為喜歡,任命他為主騎,掌管軍中的騎兵。
古代騎兵是最重要的突擊力量,其主官常常需要親自帶隊衝鋒陷陣,因此大多武藝不錯。而且這會兒劉備雖說新敗不久,實力不強,可是關羽、張飛始終跟隨左右,不離不棄。關張二人都是東漢末年頂尖級別的猛將,以驍勇著稱。趙雲能夠擠掉他們兩個人出任主騎,武藝肯定不弱。
而且趙雲在實戰中的表現也不錯。歷史上的長坂坡之戰趙雲雖然沒有像演義中寫的那樣,幾次沖入亂軍之中,連殺曹將五十多員。不過他能夠在亂軍之中單槍匹馬懷抱阿斗,護著甘夫人衝出重圍,也是非常不易了。
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另外根據《趙雲別傳》記載,曹操和劉備在爭奪漢中時,在北山屯糧。黃忠率軍前去劫糧,因為逾期未還,趙雲帶著數十名騎兵前去查看情況,結果正好和曹軍前鋒相遇。雙方剛一交戰,曹軍大隊趕來。趙雲不退反進,帶著手下向前突擊,將曹軍前鋒擊破,然後才且戰且走。曹軍重整隊形,將趙雲圍住,卻被他殺出包圍,返回大營。此時趙雲發現部將張著受傷,被曹軍困住,趙雲又殺了回去,將張著救出。
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偪,遂前突其陳,且斗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
漢中之戰時,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而當時養馬之地多在北方,因此曹劉孫三家中,曹操的騎兵最強。趙雲面對曹軍騎兵,能如此輕鬆應對,可見他武藝之強。
所以綜合《三國志》、《趙雲別傳》等史料的記載不難看出,趙雲也是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三國演義》中對趙雲的描寫,並非憑空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