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每天帶來名人感動的故事!
水均益,是央視著名主持人、記者,多年來積極參演戰地報導,是國內主流媒體首批赴戰地採訪的記者之一。
除此之外,他還先後採訪過上百位名人政要,腳步遍布全球,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的稱號,多次獲得金話筒獎、央視十佳主持人獎、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等殊榮。
因為有過一次婚姻,和小13歲的記者楊迪再婚,有人說他是拋棄髮妻,可殊不知,在他這些謾罵的背後,他卻是一個重視親情人...........
01.
水均益,1963年出生於甘肅蘭州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水天明是蘭州大學的俄語教授,母親則在當地郵局工作,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他排行最小。
因為在特殊年代,大哥水恆進受到驚嚇,導致9歲就落下智力殘疾,終生未娶,水均益照顧了大哥一生。
小時候的水均益,很喜歡跟著二哥,就像是一個「跟屁蟲」一樣,不論幹什麼都要跟著,哪怕是游泳,都要跟著去。
生性要強的水均益,不但會跟著二哥做這做那,甚至還硬生生地逼著自己要比二哥強,讓人驚喜的是,這份不服輸的性格,也放在了學習上。
初中畢業,就以高分進入到了甘肅省重點中學甘肅師大附中。只是讓人沒想到,因為學習優勢沒有了,這讓水均益學習興趣快速下降。
為此,水均益轉到了二哥所在的學校就讀,當時的二哥是學校的老師。不料,二哥憑藉優秀的成績,考入了上海外國語學院,便和水均益分開了,而後水均益也進入到蘭州大學。
1984年,水均益以年級第一的好成績從蘭州大學畢業,分配去了北京新華總社。他滿懷信心地去工作,可沒有想到,因為工作上的困難,讓理想和現實發生了衝突,這讓水均益萌生退意,想要離開北京回蘭州。
當得知這一情況後,二哥和姐姐分別給他寫信,勸說他不要被困難所嚇倒,要堅持住向前看,因為哥哥姐姐的勸說,水均益便穩定了情緒,積極地加入到工作中。
通過新華社的培養和訓練,這讓水均益具備了一個新聞記者、編輯和主持人的基本素養,以至於在多年後,他也很感謝當初的艱辛和困難。
當水均益在新華社工作五年後,就被派往新華社中東分社擔任駐外記者,彼時的水均益,已經26歲了,整天過得十分忙碌,甚至無暇顧及自己的個人問題。
對此,這壓力也給到了家裡人,只要水均益一有時間,家人便立即為他安排相親,可水均益卻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只是讓他沒有想到,因為丟失了一個電話本,從而「撿」回了一個老婆。
02.
1990年12月,水均益回國探親,剛從新華社總部匯報完工作後,便乘計程車回住處收拾收拾,準備回蘭州看望父母以及大哥。
因為工作的緣故,這讓水均益足足兩年時間沒有回老家了,他十分開心和激動。可因為在下車時,不小心將電話本遺落在了車上。
當天晚上,水均益突然接到一個電話,一個女孩的聲音傳出:你是叫水均益嗎?是不是丟失了什麼東西?
女孩的聲音,讓水均益很好奇,以為是別人在惡作劇,便調侃地說:我慌慌張張的,把心丟了。
這話,引得電話那頭的女孩哈哈大笑:心?我倒是沒有看見,不過我卻撿到了一個電話本。
一摸口袋的水均益,這才發現電話本沒了,這上面可記載著他所有朋友,以及採訪對象的聯繫方式,對他來說可謂就是「飯碗」,他不再耍嘴皮子,立馬就和女孩約好在一家咖啡店見面。
不一會,水均益就如時在咖啡館見到了女孩,只見她身材纖細,眼睛大而有神,楚楚動人的模樣,讓水均益的心起了一絲絲漣漪。
當時的水均益,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記者,女孩不認識他,便問了他幾個問題,確認無誤後,便將電話本還給了他。
為此,水均益很感激她,便請她喝咖啡。在交談中,水均益得知女孩叫王君,成長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是一家酒店的領班。
在閒聊過程中,兩人聊得很愉快,互留了電話號碼,水均益還送了女孩回家。臨別時,水均益說:我是一個深愛新聞職業四處漂泊的記者,當遇見你後,我居然想要停留。
這話讓王君臉一下子紅了,但她沒有說話。因為這次的相遇,水均益腦海中也揮之不去王君的身影,對其也越發想念。
只要有時間,水均益就會給王君打電話,訴說自己的想念。為了能見到王君,水均益回國的次數變多了,這一來二往下,兩人的心越貼越近。
03.
1991年11月,水均益要赴法國採訪,王君急忙來為他收拾行李,就在此時,王君發現水均益的行李包中有一枚鑽戒,這讓王君一下子慌了。
王君猜想,水均益在國外是有女友了?畢竟自己和他總歸是分隔兩地,想著水均益愛得不是自己,王君眼淚在眼睛裡打轉,而她也將鑽戒攥在手心。
不一會,水均益走到她跟前,便對其單膝下跪,向王君求婚。而後在口袋裡掏了半天,卻怎麼也找不到鑽戒,而王君便伸手給了水均益,水均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幫她戴上了。
面對水均益的求婚,王君可謂是喜極而泣,心裡如同坐過山車一樣,起起伏伏。年底,兩人就結婚了,看著眼前的妻子,水均益抑制不住喜悅,說:我沒想到丟了一個電話本,卻撿回來一個老婆。
婚後,水均益因工作緣故,時常要待在國外,所以兩人一年到頭都見不了幾次面。為了結束這樣的分居生活,水均益便提出了回北京工作,領導也批准了。
1993年,央視籌備《東方時空》欄目,剛好缺一個既能當記者又能採訪的主持人,水均益便被編導看中。
對於這個職位,水均益有些搖擺不定,可妻子王君卻建議他接下來。就這樣,水均益正式加盟央視《東方時空》。
同年10月,王君生下了女兒水亦詩。因為彼此的父母都很忙,所以不能來幫忙照顧王君和孩子,水均益也請了一個月的假悉心地陪伴在妻子身邊,用暖心幫助妻子坐月子。
而後,水均益打算親臨戰場寫一線報導,這讓妻子十分擔心,畢竟他可是一家之主,王君說:你能不去嗎?那裡這麼危險,家裡也離不開你。
可水均益卻說:做戰地記者是我多年的夢想,如果放棄了,也許我會遺憾一輩子。
因為水均益的堅決,所以王君也只好無奈的同意,每次送水均益出門,王君都淚流滿面,而且每個晚上,都為水均益祈禱,期盼他能安全回來。
04.
2000年,父親因為嚴重的心肌梗塞生命垂危,被送進了醫院,當時的水均益工作繁忙,可他堅持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在短短的10天裡,4次乘飛機回蘭州看望父親。
對於父母,水均益很為孝順,他是一個很堅強的人,卻也泣不成聲:我也算是一個名人,可出名這麼多年來,在物質上沒有過多的孝敬父母,可在我心中的地位,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
隔年,父親做手術,水均益兄弟姐妹4人都趕回了蘭州。為了能隨時關注父親手術的情況,水均益也首次利用了名人的身份,守在了觀察室,觀看了手術的全過程。
手術的成功,讓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為了安慰家人,水均益也請一家人去了酒樓吃飯。其實,水均益看起來是一個名人,可他從未參加任何的走穴活動,所以一直都是靠工資吃飯。
就連哥哥姐姐都開玩笑地對水均益說:你可是一個名人裡面的窮光蛋。
可即便是這樣,水均益也無私的為家庭付出,不僅承擔了父母和大哥的費用,就連二哥那裡,也默默的資助。
2004年,父親因病離開了人世。這4年來,父親一直都處於疾病中,十分掛念小兒子水均益,怕耽誤兒子的工作,每當水均益打來電話詢問病情時,父親總是笑著說:不要緊,我沒有什麼問題。
其實,在北京的水均益無時無刻都掛念父親,而父親的突然離世,也對他打擊很大。讓人欣慰的是,在父親的彌留之際,水均益見到了父親,也留下了最後一句話:明天我要吃碗揪面片。
送別父親後,水均益深陷在悲傷之中,更是在家待了20多天。臨行前,水均益將全家人定聚集在一起,他決定要將老母親和智力殘疾的大哥帶去北京照顧。
要知道,父親走後,就只剩下母親和大哥在蘭州相依為命,他們沒有任何的收入,有的只是哥哥那低保工資。
於是,水均益帶著母親和大哥去了北京居住,專門租住了一套房子,並為他們請了保姆照顧,每當下班或是節假日,他就會帶著妻子和女兒前去看望,讓母親享受天倫之樂。
05.
因為水均益的工作緣故,這讓他和妻子王君聚少離多,雖然兩人並沒有什麼矛盾,可感情卻慢慢地變淡,再加上兩人的性格相差很大,話題也越來越少。
再加上水均益還有一個老母親和殘障的大哥需要照顧,這都是水均益的負擔,即便王君很為大度,可內心還是不免有些不舒服,所以這也成為了一個問題。
對於水均益來說,老母親和哥哥都是自己的親人,即便是和妻子發生爭執,也要堅持盡孝。婚姻里沒有愛情了,就會變得將就,加上一些摩擦,這讓兩人都很難受。
2007年,王君主動和水均益提出了離婚,他知道婚姻的情況,勸說無果後,便無奈同意了離婚,女兒水亦詩跟隨母親王君生活。
和王君離婚後,水均益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以及照顧母親和大哥的身上。因為大哥有癲癇,經常發作,這讓水均益也費勁了不少的心思,幫忙打理。
隨後,因為工作的緣故,水均益和美女記者楊迪有了交集,在楊迪心裡,水均益就是她的偶像,聽聞他家裡的事情後,更是對其很為傾慕。
楊迪,1976年出生,畢業於北京大學,是央視體育頻道的撞球記者。有工作搭檔的時候,楊迪天天都圍著水均益轉,知道對方比自己大13歲依然不介意,甚至還會跟著水均益看母親和大哥。
親和的楊迪,沒有一點架子,主動地幫助水均益清理和照顧。為了追求愛情,楊迪主動出擊對水均益表達愛意,可步入中年的水均益,不想耽誤這個好姑娘,便婉拒了。
可即便是如此,楊迪依然不願放棄,再加上有媒體在網上曝光了他和楊迪的照片,更是傳出了緋聞,這讓水均益也有些無奈。
2010年,女兒水亦詩已經16歲了,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當她看到網上說父親和楊迪的緋聞後,她很開心,認為終於有人可以替父親分擔了,便主動勸說水均益。
在水亦詩的支持下,水均益也和楊迪牽手結婚。他們的結合,也讓年事已高的老母親開心,自從水均益恢復單身後,她就一直為兒子的個人問題焦慮。
2012年,楊迪順利生下一對龍鳳胎,一雙兒女的到來,讓全家人都很為開心,紛紛走到一起慶祝。
可當喜悅過後,看著水均益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母親還和水恆進商量回蘭州,不忍心再拖累小兒子水均益了。
當水均益得知後,他便極力勸說母親和大哥留下,而妻子楊迪也站出來說話,在夫妻倆的訴說下,母親和哥哥也留了下來,他們悉心的照顧老母親和殘障大哥。
06.
2015年,水均益的母親已經到了耄耋之年,因為年紀大,身體出現的毛病也越來越多,水均益時不時就會帶著媽媽去醫院,以及定期體檢。
要是水均益沒有時間,身為妻子的楊迪就會擔起重任,帶著婆婆去醫院。在日常的生活里,楊迪絲毫不顧及婆婆,以及年紀大的水恆進。
正所謂夫妻本一體,楊迪也的的確確將水均益的老母親和大哥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怕老人孤單,水均益和楊迪還經常帶著他們到處散布,陪著老人,哄他們開心。
知道老人喜歡孩子,楊迪會帶著龍鳳胎兒女,讓孩子們逗老人笑。因為水均益和楊迪無微不至的照顧,老母親和大哥的晚年也被他們托起。
當水均益照顧老母親和殘障大哥的消息傳出後,大家才發現,他不是網絡傳得那樣,而是一個重情義的男人。
對於那些流言蜚語,水均益從未想過去解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足夠了。
如今水均益已經59歲了,開始從台前轉向幕後,工作也沒有那麼忙碌,慢慢地,他將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陪伴家人身上,尤其是老母親和大哥。
雖說他即將步入花甲之年,可59歲的他,依然不敢老去,只因為還要孝順老母親和照顧殘障的大哥。
能夠甘願為親情付出一切,這樣的男人又怎麼會差呢?希望大家能對水均益少一些誤解,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因為他的孝順足以讓所有人學習!
-END-
原創不易,敬請點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