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牒:中國最大的皇家族譜

圓明園遺址公園 發佈 2022-11-22T02:11:24.885160+00:00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百姓家的稱作家譜,也稱宗譜、族譜,而皇家家族的家譜則稱作玉牒。目前我國保存清代玉牒的只有兩個地方,一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一是遼寧省檔案館。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百姓家的稱作家譜,也稱宗譜、族譜,而皇家家族的家譜則稱作玉牒。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統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譜。目前我國保存清代玉牒的只有兩個地方,一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一是遼寧省檔案館。

皇室的家譜為什麼叫玉牒呢?是取其「金玉之貴」的意思,區別於一般百姓的族譜、家譜。

從唐代開始就有了修玉牒的制度。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把纂修玉牒當做國家的重要大事。從唐朝一直到現在,經歷了宋、元、明、清,而今,玉牒就剩下清朝的了,所以說相當珍貴。它是目前我國歷史上唯一完整系統保存下來的皇室家譜。

從清代玉牒中,後人可以看到二三百年間皇權更替、宮廷鬥爭、皇族爵位的繼承等皇族紛爭,玉牒還是中國最為完整的清代皇族人口統計資料。

清代玉牒於順治十七年起始至民國十年止,共計纂修了28次。從努爾哈赤的父輩算起,凡皇帝家族生兒育女,每三個月上報掌管皇族事務的宗人府一次,要求寫明出生的年月日及時辰,生母是誰,姓氏為何。每隔十年,根據出生和死亡記錄的底稿,正式添寫一次玉牒。

玉牒中凡出現皇帝名字,必用小塊黃綾蓋住表敬重

玉牒的規格一般為長66厘米、寬33厘米的巨冊。由于越到後面所記錄的人口越多,清光緒三十三年修纂的一冊《列祖子孫豎格宗室玉牒》,厚度竟然達到85厘米、重量90公斤。

1921年,溥儀小朝廷最後一次修訂宗室玉牒時共7000頁,其中記錄了清代宗室男性10餘萬人,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份族譜。

清代玉牒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是在內容上有宗室、覺羅之分,一是在文字上有滿、漢文之分。清朝初年,局勢動盪不安,清廷對於漢官不敢輕信,前期重要文書一般都用滿文書寫,但是清代玉牒的纂修並未依照此例據。

每到修玉牒之年,首先由宗人府具奏請旨,皇帝親簡玉牒館正副總裁。他們根據每年的登記造冊,對黃冊、紅冊所記載的皇族人口材料進行整理,按支系、輩分逐一排列,草擬出玉牒的初稿。初稿分三種:

第一種為帝系玉牒,即將皇帝直系單獨編纂成冊,內容很簡單,上以肇祖原皇帝開始,下到修纂時之當代皇帝,只收錄皇帝本人及皇子。每朝皇帝名下列其諸皇子名字、行次、爵號,以嗣位皇子居中,其他諸皇子的排列是左右一邊逐個依次而列,以右為大。每代皇帝及其皇子為一頁。

第二種為宗室玉牒,以太祖努爾哈赤之父顯祖塔克世為本支,稱其直系子孫為宗室。宗室玉牒詳細記載了顯祖後裔的繁衍情況。

第三種為覺羅玉牒,顯祖的伯、叔、兄、弟為旁支,子孫後裔稱為覺羅。覺羅玉牒記載了興祖福滿、景祖覺昌安後代的繁衍情況。

專家認為玉牒的價值包括以下幾方面:

數量大;

有人口繁衍的連續記錄;

人口記錄比較完整;

有大量的女性人口資料;

婚姻資料齊全。

有的學者在專著中這樣評價它,「歷史上的人口資料極為混亂,且不系統,更談不上全面,正因為如此,清代的玉牒才顯示出其獨特、珍貴的史料價值」。所以在研究歷史的中外學者眼裡,它就是一座歷史學和社會學的寶庫。

[作者]

王 志 東

[編輯]

李 卓 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