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入川必經之路「劍閣道」,怎麼走到明代不走了

中華網文化 發佈 2022-11-25T05:04:34.583856+00:00

戰國時期,古蜀道開始出現,劍閣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成為後世數千年來陝西地區入川必經道路之一。然而明代時,由陝入川的官道卻不再經過劍閣,而是向東繞行保寧府去往成都,驛站也隨之大幅增加。

「劍閣崢嶸而崔嵬」描述了劍門蜀道的恢弘景象。戰國時期,古蜀道開始出現,劍閣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成為後世數千年來陝西地區入川必經道路之一。大名鼎鼎的劍門關就是劍閣道最為人所稱道的交通要匯。然而明代時,由陝入川的官道卻不再經過劍閣(今廣元),而是向東繞行保寧府(今閬中)去往成都,驛站也隨之大幅增加。至清康熙年間,劍閣道又重新成為人們的交通選擇。明清時期,劍閣與保寧府兩地在人們道路選擇中國的「角逐」,不僅深受路險遠度及修路技術和財力投入的影響,更與明代保寧府的政治經濟格局息息相關。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與劍閣的歷史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留下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與「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千古名句。蜀道究竟是什麼?真的有這麼困難嗎?劍閣是什麼,與蜀道有什麼關係呢?

千年之前,從中原前往成都平原地區十分困難,但這並沒有打敗古老的先民們,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翻越秦嶺和大巴山,探尋了一條從關中地區進入巴蜀地區的新道路——古蜀道。古蜀道經過的地區常群山環繞、山石蹉岈、寸步難行。《蜀道難》中描述了「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生動畫面,訴盡了蜀道昔日的艱險。

山崖縫隙間的蜀道。來源/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二季)截圖

自古以來,蜀道的概念一直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蜀道指古代四川通往四面八方的許多道路。而狹義的蜀道則是秦蜀古道的專有名稱,指古代歷史上翻越秦嶺、巴山,連接關中與四川盆地等一系列道路的統稱。如今,學者們將蜀道定義為,歷史上連接關中盆地與成都平原,穿越秦嶺巴山,分布於川峽之間,因交流融合形成的一系列官驛大道和文化交流道路的統稱。

隨著自然變化與戰爭的影響,這七條蜀道時毀時修,相互交替地使用了數干年。古人在陡峭的懸崖之上修建了如此壯觀的驛道,不僅是歷代政府政治經濟軍事的需要,古蜀道更是承載著陝川人們來往的美好希望。

數千年來,蜀道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一定的變化,但總體基本上仍沿襲著「北四南三」的七條主要線路的交通格局。蜀道以漢中盆地為中轉站,劃分成南北兩段。北段以西安等地為起點,穿越秦嶺抵漢水谷地的漢中,包括四條線路,從西向東分別為故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而南段從漢中開始,向南穿越大巴山、米倉山,最終到達四川盆地的成都等地,包括三條線路,從西向東為金牛道、米倉道與荔枝道。由此,「北四南三」構成了蜀道交通網絡的主幹。

「南三」中金牛道的歷史與秦統一天下密切相關。戰國中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遷都咸陽,國力逐漸強大,意圖統一天下。於是,秦惠文王將戰略重點轉向西南地區,尤其是蜀地,以求東進。因此,金牛道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多年以來,秦人一直有利用交通建設來推動軍事征服的傳統。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記載:「苴、蜀相攻擊,各來告急於秦。秦惠王欲發兵以伐蜀,以為道險狹難至。」學者根據文獻推斷,「道險狹難至」的這部分就是從漢中至成都的蜀道南段,即金牛道。因此,傳說中便出現了「石牛便金」與「五丁開道」的故事。秦國開鑿修築完畢後,金牛道的道路路況有了明顯改善與進步。自此,秦國軍隊從關中出發,通過褒斜道到達漢中後,緊接著就可以順著金牛道直達川內腹地。因此,一條貫通了關中、漢中與蜀中的交通路線就此形成。之後,秦國軍隊就順著這條路線南下,實現了滅蜀滅巴的戰略意圖,為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文的主角劍閣道就是「南三」中西線金牛道的南段。而劍閣道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劍門關。劍門關位於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劍門關鎮,與雁門關、函谷關、仙霞關並稱中國四大古關口,有劍門天下險之稱。

著名的劍門蜀道。來源/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二季)截圖

三國時代,蜀漢和曹魏都將棧道作為縮短運輸路線和兵力投送的工具。其中,蜀漢因地理因素,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輟,擴建和新建了許多棧道。諸葛亮在修葺舊的棧道系統時,因劍閣的地形險要而以地勢之利修建了劍門關。然而,劍門關並沒有擋住曹魏滅亡蜀漢的步伐,姜維在劍門關率兵抵抗鍾會十萬魏軍,直至蜀漢降魏。劍門關見證了三國期間的王朝顛覆,而劍門關與古代歷史的交匯不僅於此。

魏滅蜀漢戰役示意圖,來源/李久昌《中國蜀道·交通線路》(第一卷)

唐朝,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使劍閣道與劍門關天下聞名,而這首詩也刻畫了唐朝中期的複雜政治形勢。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是一條三十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了一個天然要塞。李白通過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描繪了劍閣的險要與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直觀地表達了其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唐天寶初年,安史之亂揭開了盛唐的遮羞布。歷史證明,李白看見了唐朝太平景象治下潛伏著的巨大危機,他因蜀道之難而生的憂慮並非沒有根據。

學者研究認為,宋代以蜀道為軸線,以成都府、梓州、興元府等城市為支點,出現了當時全國四大城市帶之一的「蜀道城市帶」。宋廷為管理金牛道,專門設置了「綿漢劍門路都巡檢使」,並設立了與州同級並直隸宋廷中央的劍門關。

何以向東

明代由劍閣轉向保寧府

由於元朝國祚百餘年,長期定都北京,而明永樂年間也遷都北京。因此,四川與陝西遠離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代統治者對金牛道的經營遠不如前代統治者那般重視。

與元代相比,明代金牛道北段線路幾乎未變,而南段(廣元至廣漢一線)則發生了劇烈變化。傳統上,金牛道南段是廣元-昭化-劍州(劍閣)-梓潼-綿州(綿陽)-羅江-德陽-漢州(廣漢)這條西線(下圖中最左邊虛線線路)。但金牛道南段其實還有一條東線,即廣元-蒼溪-閬中-南部-鹽亭-潼川(三台)-中江-漢州線。

蜀道主要交通線路示意圖,來源/李久昌《中國蜀道·交通線路》(第一卷),三秦出版社,2015年,第17頁

明代以來,金牛道從廣元不再經過劍門之險,反而選擇繞道東邊的保寧府,時人稱西線比東線能近至少200里。現代學者在實地考察中也發現,東線與西線驛道相比,西線從成都出發以平原、淺丘與平垻地形居多,但東線則要不停地翻山越嶺,以山地、深丘與中丘地貌為主,道路更加曲折艱難。

因此,從距離里程和通行難易來看,東線明顯不如西線。那為何明代要選擇一條又險又遠的道路為驛道主線呢?這是明代此地區行政建置變化在交通道路上的反映,看看下方明代地圖就清楚了。

金牛道南段西線(粉色路線)與東線(藍色路線)示意圖,起點為廣元-成都(紅色框)。底圖/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付喆

自明代起,保寧府(圖中藍色框)的政治地位大大上升,成為分巡川北道治地,清初一度成為四川省會治地。而此時的劍州(劍閣與劍門關所在地,粉色框)只是一個隸屬於保寧府的散州。不僅如此,廣元也由廣元路降為廣元府,尋又降為廣元州,又再降為廣元縣,其政治地位一步步降低。

因此,傳統西線線路上的諸多城市在明代的政治地位都從屬於保寧府,難以與其爭鋒。除此之外,原來主線(西線)的綿州在明代分屬成都府管轄,更加分散了西線線路上城市的凝聚力與影響力。

與此相對,東線卻在保寧府下煥發生機。除保寧府治外,東線上還有潼川州(上圖兩藍色框),這兩地對明清巴蜀地區的社會經濟影響巨大。因此,川北的政治中心已移至保寧府(今閬中)。總的來看,明代金牛道地區西線諸城市的政治地位遠低於東線諸城市。正是政區地位的變遷,促成了金牛道南段主、支線的易位,西線逐漸被東線取代。

學者認為,行政建置地位是地方地位升降的晴雨表,而交通道路往往依託於政區設置。沿途城市的級別越高,旅人與官員在途中能獲得幫助也就越多,這當然是符合常理的。因此,明代由廣元去往成都的道路不再經過劍閣,而是向南經過保寧。由於東線里程較遠,多出三百餘里,因此西線並沒有完全荒廢,一度形成兩線共存並用的態勢。

終明一代,閬中是金牛道南段地位最重要的城市,這個吸引力可說是明代金牛道南段東移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如果官道繞開保寧府、川北道,而選擇傳統的劍閣道在政治上是不合情理的。尤其到了清朝初年,清軍在四川地區先後與大西政權和南明政權對峙多年,而清軍的基地就是保寧府。在軍事上,保寧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出來,清政府再次設省治於此長達十餘年。總而言之,行政建置變化與軍事需要是明至清初金牛道南段東線的興起與西線劍閣衰落的重要原因。

閬中位置。來源/紀錄片《地理中國》截圖

隨著四川盆地的政治經濟重心向東南推移,明末清初,順慶府與重慶府的地位逐漸超過保寧府,保寧府在整個四川盆地的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四川盆地政治經濟重心向東南推移示意圖。底圖/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付喆

在這種背景下,金牛道南段東線路程迂遠和路況艱難等問題越來越凸顯,東線難以與西線的便利抗衡。自康雍年間,明代興起的「東線」逐漸變為支線,而在明代淪為支線的「劍閣道」再次復興,又一次成為金牛道的重要部分。

參考來源

李久昌:《中國蜀道·交通線路》(第一卷),三秦出版社,2015年。

李之勤:《金牛道北段線路的變遷與優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4年第2輯。

王子今:《古代蜀道的「關」》,《四川文物》,2012年第3期。

伍磊:《宋元之際四川主要城市地理分布格局演變探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8年第1輯。

陳俊宇、藍勇:《「閬中引力」:政區地位變遷對蜀官道走向的影響——兼論巴蜀古代交通路線空間變化的類型及影響因素》,《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5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