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訪華之際,房寧:揭開神秘古巴的「兩個世界」| 文化縱橫

文化縱橫 發佈 2022-11-25T23:09:35.610978+00:00

【導讀】自G20峰會與APEC會議之後,中國迎來又一輪主場外交高峰,古巴、寮國、蒙古國等國元首將密集訪華。

✪ 房寧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吳婷(訪) | 文化縱橫新媒體


【導讀】自G20峰會與APEC會議之後,中國迎來又一輪主場外交高峰,古巴、寮國、蒙古國等國元首將密集訪華。作為西半球唯一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古巴與中國建交62年來,開展了大量合作。然而,對於大多數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年輕人而言,古巴仍是一個神秘的國度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原所長房寧曾率團實地走訪古巴,文化縱橫新媒體近期採訪房寧研究員,為我們揭開一個「美麗島上的新世界」的面紗

房寧認為,古巴社會的特殊之處在於:其一,它是一個沒有通過工業化而實現城市化的國家,古巴的經濟支柱是旅遊、貿易和服務。其二,古巴是一個分化社會形成了「土披階層」與「紅披階層」兩大群體,後者占據社會的20%。追溯其原因,古巴經濟社會的特殊性,首先源於美國對其長期封鎖,其次計劃經濟也已無法滿足古巴社會的發展需要。自2018年以來,古巴開啟改革進程,政治上通過制度化的方法重新配置權力,經濟上一方面允許個體私營經濟,一方面推行價格雙軌制。這些改革一定程度上借鑑了中國、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更有古巴學者指出,古巴改革需要自己的「鄧小平」。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古巴如何處理美古關係,如何處理中古關係,如何更好推動社會主義發展,這是擺在古巴執政黨面前必須回答的現實問題。而以上問題,也讓社會各界對古巴元首的訪華之旅抱有更多期待。

本文為文化縱橫新媒體對房寧研究員的專訪,原題為《古巴:美麗島上的兩個世界》。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讀者參考。


在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充滿著神秘色彩。外界好奇的是:這個國家正在發生怎樣的改變?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原所長房寧曾率團實地走訪古巴。在本篇訪談中,他帶來了對古巴的一手觀察和思考。

一個古巴 兩個世界

Q:2018年秋天你帶著團隊去古巴訪問和交流,當時古巴新領導人上台,同時古巴憲法也著手重新修訂,新一輪改革正在進行之中。能否先概括地談談古巴之行的印象和感受?

房寧:記得當年有一首很有名的歌曲《鴿子》,歌詞大意是「當我離開我可愛的故鄉哈瓦那……」上世紀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鬧饑荒的時候,許多人吃過古巴糖。古巴的英雄人物更不必多說,卡斯楚、切·格瓦拉,他們歷經千難萬險,「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這些人在我們這代人心目中是永遠的英雄。

我上中學的時候,讀過一本傳記《切·格瓦拉》

,印象特別深刻。這本書展現了切·格瓦拉燦爛而暫短的人生。在我去農村插隊的時候,雖然當時已經沒有太多的強制性,但我還是去了,心裡想既然不能跟著切·格瓦拉去打游擊,那就跟著毛主席幹革命,去改天換地。我們這一代當中的不少人有著深深的古巴情結,認為古巴是一個革命的傳奇,一個抗暴的傳奇。

我是第一次到訪古巴。畢竟今天的我已經不是50年前的那個少年,而是一個政治學者、擁有專業工作者的眼光和遊歷考察多國的經驗。尤其是在比較政治學研究的基礎上,我對古巴肯定有著不同於普通遊客或新聞記者感受和認知。在古巴,我們接觸當地的同行和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的人們,通過他們我們對古巴有了更多的了解,時間雖然不長,但收穫不少。

Q:有哪些具體的感受呢?

房寧:總的觀感是有些出乎意料。古巴人口近千萬,幅員近11萬平方公里,是加勒比海上一個美麗的海島。拿北京比,面積大約是北京的八倍,人口不到北京常住人口的二分之一。從古巴的幅員、人口資源、自然條件等方面看可謂得天獨厚,古巴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陽光普照、雨露滋潤,是一個自然條件非常好非常富庶的地方。但現實中,古巴卻十分落後,困難重重,人民生活艱辛。多數普通群眾,尤其是城市居民,仍然處於溫飽水平。這裡需要特別提到,由於優越的自然條件,古巴農村人的生活條件要比城市人好。這與中國不同。

古巴是一個沒有實現工業化而城市化國家,這是古巴最為特殊的地方。古巴的基本國情有兩個75%,一是古巴城市居民占總人口的75%,二是古巴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占比75%。如此之高的城市化率,第二產業不足10%。古巴的工業極其落後。當地人講,古巴是一個幾乎沒有工廠的國度。

古巴幾乎所有的工業品都需要進口,比如玻璃、水泥、鋼材等,這些統統不能生產。不要說汽車,汽車配件都生產不了。最令我吃驚的是古巴製糖業,雖然其粗糖產量占世界總產量10%,但竟然不能生產高質量的白砂糖。古巴的經濟支柱主要是旅遊、貿易、服務。

從古巴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看,大多居民要靠計劃供應體制維持生活,生活在溫飽線上。但另一方面,少數人生活得非常好。古巴是一個高度分化的社會。

從城市面貌上看,在我訪問過的國家中古巴與印度最為相像,城市面貌、基礎設施十分破舊。特別提一下古巴街道上的「老爺車」非常特別。哈瓦那街上跑著許多很古老的汽車,而且是「萬國牌」,比如蘇聯、東歐、中國的車都有,只是十分老舊。革命前的美國轎車現在拿出來修一修當觀光車,跑在大街上很別致,像好萊塢老電影中的鏡頭。古巴的公交車基本上是中國的宇通,也是非常老舊。古巴的道路,除了哈瓦那老城區市中心由於是世界文化遺產比較好之外,其它道路路況很差,古巴內地幾乎去不了,交通完全沒有保障。

當然,古巴與印度還是有區別的,就是古巴有基本的社會保障,與中國計劃經濟時代一樣,城市居民憑本供應基本生活用品。具體來說,現在哈瓦那居民每人每憑證供應煤氣、大米、芸豆、食用油、白糖、紅糖、鹽、掛麵、咖啡、火柴、雞肉、雞蛋等十二項生活必需品。農村居民自給自足,生活相對好些。古巴人特別愛吃豬肉,但豬肉非常貴,不在計劃供應之中,牛肉也不供應,牛奶兩歲以下兒童有供應。肉類只有雞肉,每人每月供應一塊,或者是一個雞腿,或者是一塊雞胸脯,雞蛋每人每月5個。古巴居民供應最為充足的是糖,每人每月有14公斤,基本上吃不完。

總的來說,古巴城市居民的供應水平非常低,而且近些年越來越低,但古巴現在自由經濟部分十分活躍,類似中國上世紀80年代出現的「自由市場」上能買到充足的商品,只是價格奇高,同類商品,比如雞蛋是計劃供應的大約30倍,普通人買不起。

提到價格,古巴實行的是價格雙軌制,貨幣雙幣制,這是古巴經濟的另一大特點。古巴的貨幣叫披索,普通貨幣當地人稱為「土披索」,即CUP。古巴國有企事業單位和城市工薪階層掙的是土披索。這些人薪資每月500-1200土披索,部級幹部能拿到1200土披索。簡單兌換的話,25土披索約換1美元左右,如果1美元折合人民幣7塊錢,500土披索大概是150-200人民幣。也就是說,古巴體制內工薪階層月收入折合人民幣最多不到500塊錢。古巴流通的另一種貨幣是所謂「紅披索」,即CUC。這種貨幣是外匯兌換的,歐元1:1兌換紅披索,美元匯率1.2:1。這種貨幣理論上講是外匯券,但與當年中國改革初期的外匯券不同,中國當年外匯券只能在指定的外匯商店使用,而紅披索在市場上自由流通。紅披索與土披索兌換率是1:24。

當今的古巴社會可以分為兩大階層,掙土披索的「土披階層」和掙紅披索的「紅披階層」。計劃體制內的居民是「土披族」,生活水平很低。而「紅披族」收入很高,衣食無憂,他們的起步收入大約每月在500紅披索以上。根據我們觀察和測算,古巴的「土披」、「紅披」兩大階層收入差距保守估計至少也要在20倍以上。

古巴現在居然也有自己的淘寶網,當地華人稱「土淘寶」,上面網購到任何消費品,也能送到家。古巴有錢人的家中配的是全套美國、日本家用電器。根據我們的經驗,在外就餐是一個國家貧富差距的一個比較直觀的觀察點。在哈瓦那的餐廳里吃飯是很貴的。在美國紐約普通一餐每人大約10至15個美元就差不多了,而在哈瓦那則要花20至25個紅披索,這差不多相當於「土披族」一個月的工資收入了。

Q:掙紅披索的古巴人比例大概是多少?

房寧:這個問題還待研究。據我們拉美所的同事講,應該不少於20%。關於這一點從貧富居民居住區可以得到一些佐證。哈瓦那的貧富居住區的劃分已經十分明顯,居住在富裕階層住宅區的居民大約有市民的五分之一以上。

Q:「紅披族」主要從事什麼行業?

房寧:哈瓦那的「紅披族」主要從事貿易、服務、旅遊行業。可以這麼說,在古巴如果想過好日子,就要與外國人打交道,最好還有個在美國的闊親戚,那樣就可以把美元寄回家。這與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富裕起來的人通過個體經商,依靠工業、製造業富裕的方式不一樣,因為古巴沒有工業。

在古巴,服務生是熱門行業,他們拿到的小費收入比教授工資都多。拿旅館的清潔工來說,每收拾涉外賓館的一個房間一般可以得到1美元小費。但即便如此,古巴的服務生非常高興。具體算一下,一個服務生假如每天收拾5個房間,每天就能有5美元小費收入。

古巴的就業特點是全民充分就業,個人不充分就業——即一崗多人。古巴大多數就業崗位都是一崗多人,一般至少是兩人。如果這樣算下來,古巴涉外賓館的清潔工一周上三天班,一個月工作10天左右。但即使這樣算下來,涉外賓館清潔工每月大概能有50美元的小費收入,折合土披索約1250元,這可是相當於古巴部長級幹部的一月工資收入啊!這讓我們想起中國80年代的民諺「開顱的不如剃頭的,搞飛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當然能夠幹這類肥差人肯定會一定的背景。

古巴改革觀察

Q:2018年7月份,古巴開始新一輪改革。你如何評價古巴此次改革?

房寧:古巴正在進行改革,但在古巴國內,叫「更新」。古巴在政治權力交接層面上的變革還算比較成功。古巴第一代領導人卡斯楚掌握政權長達50多年,在古共八大上順利完成交接。菲德爾·卡斯楚已經去世,他弟弟勞爾·卡斯楚如今也退居二線,由革命之後成長起來的人,即以如今的國務委員會主席米格爾·迪亞斯-卡內爾為代表的新一茬領導人順利和平地實現了權力交接,這對於古巴意義重大,也是政治文明的表現。古巴在政治體制層面上也做了改革。從改革措施來看,古巴此次改革強調政府作用,即行政權的作用。一般來說,行政機構更多需要面對現實問題。按照中國的經驗,改革會讓政府更加務實。從長遠看,此次古巴政治體制改革也為今後的改革提供了思想、方法和組織層面三重意義上的準備,核心要義在於用制度化的方法重新配置權力。

社會主義國家政治體制改革都會強調法治。在社會主義國家,強調法治的根本意義在於,在政治與經濟、政權和人民之間提供一種可預期的關係。只有這樣,社會主義國家中的社會積極性才有可能被調動起來。因此,這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體制改革實質性含義和重要性之所在。法治在國家與人民之間、社會群體之間形成一種制約關係,給人民一個信號、一種規則,讓人民產生正面和積極的預期,人民才能努力工作、投資置業。如今古巴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雖然僅僅是開始,但已經邁出了一大步。

以上都是從規則層面去談古巴改革,在具體政策層面:


第一,古巴允許私營個體經濟,這猶如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情形,令人想到義烏當年的「四允許」。(編者註:「四允許」是指允許農民經商、允許從事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


中國當年打破了此前禁忌,首先,農民可以把家中自產的剩餘產品拿到市場上去賣,而在過去只能交給供銷社。比如自己家的雞蛋必須交給供銷社,然後再買回去。其次,開始允許農民經商,意思是不僅僅可以拿自家的去賣,還可以去販運。這種行為此前在中國叫投機倒把,絕對不允許。


如今古巴也一樣,可以做生意,開餐館,但目前古巴僅僅是允許個人辦個體戶,而非辦工廠。現在古巴修改憲法,似乎對私人以及外國人投資辦企業有所開放,但從憲法到法律,從法律到政策,從政策到實際,要走的路還長著呢!


還有一個細節,現在古巴人出國和當年中國人出國一樣,可以帶回國幾個「大件」。現在「開口」雖小,但已經有人組織這樣的販運了,即出現了「提包族」。這種行為古巴政府是知道的,但默認允許了。這就是古巴「土淘寶網」的來歷。


第二,古巴價格實行雙軌制。古巴社會一直是計劃配給經濟,他們以戶為單位,按照個人計算,家家戶戶都有一個被稱為「食品類供應證」(西班牙語翻譯)的本子。中國之前也如此,最複雜的時候有糧食本、副食本等多種憑證。古巴居民供應證基本上保證了每個人能吃上飯,計劃供應價格非常便宜,每人每月只需要10-15個土披索就能把供應證內的東西買齊,當然其中不包括肉、蛋、奶。


Q:那麼如果人們想吃肉該怎辦呢?


房寧:可以呀,那就要到市場上去買。古巴自由市場或稱「紅披索市場」上供應十分豐富,只是普通人買得起買不起的問題。順便說一下,我在哈瓦那街面上居然看到小型美式超市CVS pharmacy的連鎖店,可見古巴的「紅披族」的購買力!


Q:去裡面買東西的人多嗎?


房寧:有呀。人們不用為開店的人操心,沒有顧客肯定就關門了。Pharmacy以賣藥品、日用品為主,也有少部分食品、飲料,與以食品為主的Seven—eleven小超市不一樣。


總的來說,古巴是一個擁有兩種價格,兩種貨幣和兩個市場的國家。一種是國有商店,另一種是新出現的商店,包括pharmacy和supermarket,也包括個體戶的商店。在國有商店使用土披索,在新出現的各種商店使用紅披索。當然紅披索也能在國營市場使用。拿雞蛋舉例子,政府每月為每個居民供應五個雞蛋,合土披索大概幾毛錢,一個雞蛋也就是幾分錢,非常便宜。但雞蛋在自由市場上的價格非常貴,買2打雞蛋要70個土披索,大概是憑本供應價格的30倍。


正是因為存在兩種價格、兩種貨幣和兩個市場,古巴逐漸形成了兩大階層,我稱之為「土披族」和「紅披族」,即仍然在國有的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工薪階層,他們主要使用土披索;另一個是從事個體經營及對外經營的新階層,他們主要使用紅披索。

▍古巴需要自己的「鄧小平」

Q:這一新階層在古巴此輪改革之前就已經存在嗎?這種狀況產生的原因以及現在改革遇到的困難有哪些?


房寧:是的。這一階層之前也有,隨著政策的鬆動而不斷擴大。古巴之所以是目前這樣的狀況,第一個也是主要原因是美國的封鎖,這個不是有意歸因於美國。你不到古巴,很難感受與無法理解這個問題。

有人問,古巴為何不發展工業?僅僅是因為美國的封鎖嗎?當年中國也遭受到封鎖,一開始是美國,後來是蘇聯,毛澤東說「封鎖個十年八年,中國什麼都有了」。那時的中國在封鎖情況下也有一定的發展。古巴情況與中國不同。這裡主要是國家規模問題,中國規模大,古巴太小。古巴在封鎖的情況下,由於幅員、人口及市場規模太小,搞工業是不經濟的。假如不封鎖,古巴便有可能通過交換貿易,加工業也可能發展起來,比如像亞洲「四小龍」。但古巴不具備「四小龍」的政治條件和外部環境。


古巴有一個最寶貴的經濟資源——旅遊。哥倫布1492年美洲之行的第二站就來到了古巴。哥倫布曾說:「這是人類所能見到的最美麗的地方。」 1538年哈瓦那建城,這是西班牙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最重要的據點。經過幾百年的營造哈瓦那成為拉美及加勒比地區一個重要城市。相較於之後不斷戰亂的歐羅巴大陸,哈瓦那繼承了歐洲建築史的遺產,整個老城區堪稱一座文藝復興新古典建築的博物館。現在哈瓦那老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海濱城市哈瓦那,天高海闊、風光旖旎,古巴還以雪茄菸、朗姆酒聞名於世。古巴人是白種人、印第安人、黑種人和黃種人亞洲人混血而成,人長得健美漂亮。


古巴本可以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但在封鎖下豐富的旅遊資源空置,本島物產也無法交換貿易。古巴人痛恨美國人是有道理的,古巴的落後美國難辭其咎。當然美國也有美國的理由,在冷戰時期古巴站隊蘇聯,一直是美國的一個威脅。冷戰結束後古美關係也沒有真正恢復。


除了美國的封鎖外,第二個原因在古巴體制層面。古巴施行的計劃經濟,完全不能適應古巴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以吸引外資舉例,古巴經濟困難也希望能吸引外國投資尤其是中國投資,但古巴實行計劃價格,外資企業生產產品沒有定價權。這樣誰會幹呢?!一個時期以來中國的一些企業主要是國有企業也有來古巴投資建廠的,但現在受不了了,紛紛收縮規模甚至撤資。再看貿易,中古貿易在古巴外貿中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中古貿易總額約23億美元,中國出口古巴20億,古巴出口中國3億。可見雙方逆差太大了,國際收支是有問題的。


當然反過來說,古巴如今不實行市場經濟改革也有其難處。畢竟古巴太小了,被美國封鎖了這麼多年,對任何政策改變都十分敏感,改革起來更是非常謹慎,擔心開放後會出現無法預料的結果。


古巴學者講,古巴需要自己的「鄧小平」。但古巴的改革要一步一步的來,不敢一下子放開外國資本進入。中國當年改革開放,鄧小平是有底氣的,但也是個逐步的過程。當年中國人一提讓外國人來中國投資掙中國人的錢就立刻想到了1840年,中國討論市場經濟姓資姓社問題也好多年。中國進入WTO也經歷了保護期,各種博弈一直到今天。


到目前為止,古巴官方說法仍然是計劃經濟,實際政策基本是計劃經濟的,投資管理也是計劃經濟方式。這是古巴未來勢必要解決的問題。古巴已經在正確的道路上了,已經邁開了第一步,沿著這條路下去就會有所發展。


我推測,由於古巴目前業已形成兩大階級,加之現在的經濟結構和外部環境,都決定了古巴的精英階層必然要與外部、與西方特別是與美國打交道。未來5至10年,古巴的經濟和政治精英階層將進一步擴大與美國的聯繫。美國未來也會放鬆甚至解除對古巴的封鎖。一旦美古關係得到改善,古巴經濟將得到迅速改善,會進一步促進古巴政策的變化,富裕階層和具有話語權的人將對美古關係的緩解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事實上,古巴的精英階層有強烈改變古美關係的意願。根據我的不多的接觸,都能明顯地感覺到古巴人對美國充滿期待。古巴發展的瓶頸就在於古美關係,而這對於古巴執政黨是一個考驗。


人類總要在英雄時代和凡人時代轉換。古巴如今已告別英雄時代,古巴改革也是必然的。地緣上來講,委內瑞拉所謂的社會主義改革的破產也給古巴提供了經驗和警告。古巴如今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改革穩定住國家,不能重蹈委內瑞拉覆轍。

古巴改革與社會主義的未來

Q:如今似乎社會主義國家開始了第三輪的改革浪潮。

房寧:準確來說,還不能說有第三輪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雖然如今古巴、越南、朝鮮、中國、寮國都有相關改革動作,但並不能稱為第三輪。

首先,已經沒有幾個社會主義國家。柬埔寨和寮國並不典型,越南的改革一直在進行,從90年代持續至今。古巴如今有跡象改革,但僅僅剛剛開始,只是修憲,誰也不知道今後會怎樣。

中國則可稱為是深化改革,也並非重啟一波改革。幾代領導人的改革邏輯、政策、內在外在的表現和影響是一以貫之的,沿著原來的思路繼續前進,中間只是進行局部調整。當然如今中國的改革困難重重,進入深水區。這個困難不是來自於觀念和思想上的,而是來自於實踐。這與90年代不同。

Q:中國在古巴改革和發展中扮演的角色是如何的?

房寧:如今中國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隨著美古關係的改變,中國對於古巴的重要性將逐步降低。

另外也可以說,越南、寮國、未來的古巴和朝鮮等國家的改革,毫無疑問有意無意的都參考借鑑和中國的改革,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具體的舉措上。當然各個國家都會根據其國家規模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因素進行獨特性發展。

Q:隨著古巴的進一步的革新和開放,古巴將來會遇到類似於顏·色·革命的狀況嗎?

房寧:如果按照東歐的經驗推論古巴是極有可能的。但從古巴的歷史和國情看,這種可能性有但不大。

Q:為什麼?

房寧:因為在古巴一個十分有意思的現象是,古巴人對於美國人的雙重態度。而這也許在外人看來恐怕是不可理解的,但古巴則是很正常的。

古巴人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愛國之心,對古巴共產黨有著很強的向心力。雖然古巴精英階層很多人將子女送到國外讀書,有美國親戚,過著中產階級生活。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紅披族」不愛國,不愛古巴共產黨,不崇拜卡斯楚和切·格瓦拉。

不能把人看成簡單的經濟動物。人是有生命的,生命是有限的。在古巴整個一代人都是在美國制裁之下生存下來的。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古巴人自己選擇了接受美國的制裁和懲罰。是什麼支撐了古巴人?是古巴人的不畏強權的浪漫拉丁性格,是古巴人為民族尊嚴而不怕犧牲不怕吃苦的性格。

當年古巴跟著蘇聯搞世界革命,可以讓蘇聯飛彈來古巴。但後來蘇聯卻退縮了,據說為此卡斯楚大罵赫魯雪夫,認為赫魯雪夫出賣了古巴人。

美古關係具有貌似衝突的兩面性,一方面,古巴整個民族充滿著對自由的嚮往,自由是古巴獨立戰爭時期最著名的口號;另一方面,古巴如今事實上又非常依賴著美國。這種關係就如一款名叫「自由古巴」的雞尾酒一樣,其原料之一就是美國的可樂。據說,當年美國禁酒,對於飲料的酒精含量存在一個比例。一個美國軍官來到古巴,他到酒吧在朗姆酒中兌入可口可樂,結果勾兌之後的口味特別像古巴獨立時那些自由戰士愛喝的一種名叫「自由古巴」的飲料,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雞尾酒「自由古巴」的來歷。

古巴人的精神是自由、革命、獨立。只要古巴共產黨舉著自由、革命和獨立的旗幟,古巴人民就會始終追隨的。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古巴在政治上還會繼續堅持古巴共產黨的領導。

古巴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會喪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古巴人民對古巴經濟困難的歸因。和當年東歐人和蘇聯人不一樣,他們認為蘇聯制度是蘇聯社會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所以當年他們希望改變社會過好日子,就是變成嚮往西方。而如今古巴人並不歸因於共產黨,而認為是美國人壓迫他們。所以古巴人可以和美國人做生意,也同時不會拋棄給了他們尊嚴和獨立的共產黨。

十年前我曾問過一個古巴婦女,她是古巴婦聯的領導人,她當時就提到古巴的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況,但她並不認為這是矛盾的,我當時不太理解。從古巴回來我似乎理解了這個現象。古巴人希望與美國人合作,做生意,但他們不願意拿古巴的權益做代價去換。這也是古美關係僵持的原因。美國政府的意思是,古巴人要交出你驕傲的心,財富就會給你。但古巴人不同意,他們不能同意交出他們驕傲的心。

在古巴的論壇上以及與學者交流的時候,他們每每講到「革命」,都使我們有些困惑。我們不太明白,今日的古巴總把革命掛在嘴上,而革命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慢慢地搞明白了古巴人愛講的革命,其實革命的意思就不向美國低頭。新領導人迪亞斯-卡內爾就被稱為「革命之子」。

Q:據說,古巴醫療非常好,這是真的嗎?


房寧:這是一個需要澄清的傳言。簡單來說,首先這個所謂的「好」是什麼意義上的好?古巴經濟十分落後,沒有基本工業,人民生活水平也低,人均收入不到1000美元。所以這個好的意思是,在經濟困頓和在美國嚴厲制裁之下,古巴人還能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古巴能做到這樣還應該說是不錯的。


古巴為何能做到呢?關鍵在於其三級醫療體系——家庭醫生、社區醫院和專業醫院。古巴人每100戶有一個家庭醫生,若沒有遇到急診,一般會找家庭醫生。只有家庭醫生同意和批准後,才允許去社區醫院治病,比如動手術等。當社區醫院仍然無法治療的話,才允許去專業醫院。因此,古巴將大量的醫療問題解決在家庭醫生層面。


相比來說,中國是大醫生治小病,古巴則是小醫生治絕大多數病。


另外,古巴醫療以預防為主。家庭醫生如片警一般,會去巡診,對地區和居民也熟悉,對他們定期檢查身體,因此在未病之時就已經檢查出來隱患。這是古巴特色的醫療文化。


當然,猶如古巴的供應體系,如今醫療體系也面臨著困難,也需要改革。古巴每年花在醫療上的錢非常多,也是古巴經濟困難的原因之一。除了醫療,古巴政府還在教育、食品供應和交通上承受著巨大壓力。這四大塊是古巴政府最大的支出。

不可否認的是,古巴醫療在某些領域是有特色的。比如疫苗領域,古巴治糖尿病感染疫苗對於患病者的傷口癒合非常有效。還有一種是治肺病的疫苗。另外,古巴還有從蠍毒中提取了一種抗癌藥。


但從總體上看,古巴醫療衛生水平不高。原因很簡單,一是古巴窮;二從醫療技術本身來說,現代醫療是建立在生物、基因技術層面。國際大型製藥集團每年花在研究上就上百億美元,和古巴GDP差不多。所以古巴的醫療衛生水平怎麼可能很好呢?!古巴醫療衛生以及社會保障體系並非傳說中的那樣。


美古關係的改善是大趨勢


Q:古巴人對政府怎麼看?


房寧:我想大多數古巴人還是擁護古巴共產黨的。古巴人並不認為是因為古巴施行了公有制和社會主義而被制裁,而是因為古巴人取得獨立,不聽美國人的話。而這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實。


古巴人是堅定的獨立自由的嚮往者,不管過什麼生活,哪怕艱苦,都要自己去決定。古巴知識分子當提到這一件事時,是高度一致的。

當然,在古巴被共過產的人是不滿意的,比如流亡的百加得家族(Bacardi),還有一些私營企業主,農場主。古巴人被囊括在一個完善的社會保障之中,雖然如今越來越難以維繫,但簡單的基本生活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因此可以說,共產黨主政之後,古巴人總體是滿意的。他們天性自由,只要有朗姆酒、雪茄菸,有獨立、有「革命」,他們還是挺滿足的。古巴歷史上從來不窮,這和中國不同。假如美國不制裁古巴,古巴人生活很好的。

Q:如果將古巴此次改革放在包括中國、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整體來看,它具有哪些普遍性和特殊性。

房寧:普遍性表現在總的趨勢是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古巴也證明了計劃經濟是搞不下去了,雖然計劃經濟剛開始還是不錯的。鄧小平對計劃經濟有過著名的評論,他說:「計劃經濟時間短可以時間長了不行,少數人可以多數人不行。」

如今古巴對於城市居民的供應越來越少,改革必然提上了日程。古巴改革的特殊性在於,古巴的經濟困難,雖然有計劃經濟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問題還在於美國。只要對外開放,古巴經濟就會自然好轉,更簡單說,只要美國遊客來到古巴,古巴就沒問題了。

另一個特殊性在於,其經濟的對外開放和政治上的獨立會長期共存,並不會因為開放而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失去其獨立性總體來說,美古關係的改善是大趨勢。

Q:美古關係目前最大的阻礙是什麼?

房寧:我認為是,美國希望共產黨放棄古巴政權,聽美國的話。但這是古巴人民堅決不同意的。

歐巴馬當年恢復美古關係,是因為他已經清楚地看到,共產黨對其已經沒有威脅了,古巴不與反西方的勢力結盟,更不會再輸出革命了。




本文為文化縱橫新媒體對房寧教授的專訪,原題為「實地探訪古巴:美麗島上的兩個世界」歡迎個人分享,媒體轉載請聯繫版權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