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無線充電,這東西到底靠不靠譜?

頭條芯 發佈 2022-11-26T22:43:39.856133+00:00

劉洪 首發與非網與非導語✦無線充電為無物理接觸的電動汽車提供充電解決方案,去掉充電頭會帶來一定的便利。但是,它的動力和效率是否足以為所有類型的車輛充電?需要哪些附加組件?商業化狀態如何?操作安全嗎?這些問題都需要給出答案。

劉洪 首發與非網

與非導語


無線充電為無物理接觸的電動汽車提供充電解決方案,去掉充電頭會帶來一定的便利。但是,它的動力和效率是否足以為所有類型的車輛充電?需要哪些附加組件?商業化狀態如何?操作安全嗎?這些問題都需要給出答案。

2022年8月底,媒體爆出比亞迪與華為將聯手製造無線充電新車「星際」,有望成為第一個「無線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內部人士爆料說,該車定位高端越野SUV,定價估計在80-150萬之間,如果研發順利,最快將在2023年上半年問世。分析表明,這款車還是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合,也就是以下要講的技術和應用現狀。

根據IDTechEx最新報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2023-2033年技術、參與者和預測》預測,涵蓋無線電源傳輸、靜態和動態無線充電、低功率和高功率電平、地面組件(GA)和車輛組件(VA)的全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到2033年將達到64億美元。

要說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先來看看當初被捧上天的手機無線充電,為什麼很少看到有人用呢?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無線充電器價格太貴;二是無線充電不如有線充電快;三是無線充電應用場景受限,不能隨意移動。

事實上,為了解決電動汽車充電的一些問題,不少廠商,包括車企已經開發一些解決方案,並已進入試驗階段。我們來看看這個市場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無線充解決「充電焦慮」?

圖源 | Ars Technica

插電式電動汽車充電的局限性可能為無線充電器創造機會:

從「充電焦慮」轉變為「充電時間損失」:充電期間的停機時間通常與運營收入直接相關;

最終用戶體驗有待改善:包括處理笨重的電纜、骯髒的連接器、錯誤的接口;

有限的可擴展性:插頭充電不容易隨著預計的全球電動汽車採用率而擴展,也不適合自主電動汽車;

視覺污染:充電站電纜裸露,城市景觀將不得不擁擠不堪。

電動汽車的主要成本就是電池,沃爾沃投資的無線充電公司Momentum Dynamics的商業總監John Holland說:「無線充電是經常性給車輛充電,這樣我們可以保持45%到75%的充電狀態(SOC),因此電池的使用方法要溫和得多。根據我們的研究和一些學術研究,有證據表明,與深循環充電方法相比,它可以使電池的預期壽命延長4.5倍。」

電池縮小的確可以節約成本,延長續航里程。IDTechEx研究發現,將電池縮小138 kWh(約為原始重量的一半),可以使每輛公交車的成本節約約55000美元,與上述案例的數據如出一轍。

「機會充電」的另一個好處是,當公交車以較高的電量狀態返回時,車場的高峰期充電會降低。另外,研究表明,白天為電動汽車補充電池電量可以避免電池在深度耗盡狀態下充電,從而延長電池壽命。眾所周知,淺次頻繁充電比深次不頻繁充電更能延長電池壽命。

鋰離子電池在使用過程中會退化。通宵或深循環放電會損壞電池,高C(充電倍率)速率會因產生的溫度而使電池性能下降。

使用多個安裝的地面充電板進行無線充電,可以採用淺層、頻繁的充電方案對電池充電,使電池在運行期間保持在45%-75%的最佳SOC。不過,更多的地面顯然需要更多的初始投資。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原理

無線充電的基本原理是電磁感應,特別是諧振感應耦合,即當兩組線圈頻率相同時,就會發生耦合現象,能夠實現高效率的電力傳輸,現在的手機無線充電也是這個原理。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提出的這種方法可以在諧振頻率(由線圈的分布電容、電阻和電感決定)相同的線圈之間傳輸功率。專利的「磁諧振」技術仍然是「感應式」的,因為初級線圈產生的振盪磁場在次級線圈中感應電流,但它利用了諧振線圈之間發生的強耦合,距離可達幾十厘米。

當感應充電系統使用諧振感應耦合時,發送器線圈和接收器線圈之間的距離可以更大,在每個感應線圈中添加一個電容器,可以創建具有特定諧振頻率的兩個諧振電路(LC電路)。在發射線圈中以該諧振頻率工作的交流電會產生波動磁場,該磁場在接收線圈中感應電流。通過這種方式,能量傳輸可以無線完成。

諧振無線充電解決了感應無線充電的主要缺點:需要緊密耦合線圈,用戶使用時要精準對齊。由於這些原因,使用磁諧振的充電解決方案將主導無線充電行業。


感應無線充電和諧振無線充電對比


幾種基準無線線圈設計


無線電動汽車充電市場現狀


發展了十多年之後,2020年,無線充電標準最終確定。隨著SAE J2954標準被認可用於消費型電動汽車,為該技術的廣泛採用帶來了潛力。該標準側重於相對低功率的充電系統,功率為3.3kW至11kW,最高使用22kW。這是為了給家裡或辦公室的汽車,或在倉庫過夜充電的輕型卡車進行靜態充電。

然而,安裝無線充電系統給車輛設計增加了額外成本,因為插入式充電頭已經是一個先決條件。安裝嵌入道路的無線充電板也會帶來額外成本,包括與電網的連接。行業分析認為,發展將繼續分為兩部分:一是關注低成本、低功率(低於22kW)充電器,以方便消費者使用;二是關注更強大的設備,以提供「機會充電」。專用道路動態充電將用於特定應用,穿梭車是一個早期機會。

標準的發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催化劑,許多車企一直在與其供應商合作,評估、開發和改進無線充電技術。早在2005年比亞迪就申請了非接觸感應式充電器專利,現代、一汽和比亞迪等公司已經開始為部分車型安裝無線充電硬體。

現代未來旗艦電動車型Ioniq 7將基於現代和起亞共同開發的e-GMP模塊化平台打造,其電氣系統將提供800V快充電壓,充電設備功率高達350kW,還可配備無線充電功能。

一汽從2014年開始研發無線充電技術,開發了3.3kW功能樣機、2021年底量產首發6.6kW整車裝車,下一步將開發22kW無線充電,計劃2024年量產。紅旗的下一步目標是打造國際領先、高功率、高安全、高智能無線充電車型。2022年,一汽實現了11kW無線充電投產,2023年將完成22kW無線充電的研發,2025年完成30kW的研發。


主流無線充電器廠商和產品


WiTricity和Momentum Dynamics是參與電動汽車行業無線充電解決方案開發和部署的主要廠商,其線圈拓撲之間的有一些主要差異。

另外,從功率方面看,以下無線充電廠商各有側重。

從廠商的基準測試來看,無線充電硬體供應商一直在推動以下的趨勢。

在TCO成本比較方面,主要考慮兩個指標:一是前期成本——設備成本+安裝成本;二是運行成本——維護成本+電費。在目前的小批量生產中,無線設備成本很高,維護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未來需求量更大,設備成本將下降,但仍然是比較昂貴的選擇。

TCO比較顯示,無線充電設備的前期成本較高,由於效率損失,能源成本略高;車輛側增加了額外重量,對行駛里程和能源需求有一定影響。因此,在車輛壽命期內,此類低功率無線充電器的投資回報率不高。不過,製造商稱長期看設備價格會下降,有助於提高採用率。

在組件成本方面,平均而言,一個家庭使用的2級充電器價格不到1000美元;在工作或公共場所使用的DCFC價格在3000到5000美元。根據功率容量不同,DCFC價格從25000美元到200000美元不等。

雖然無線充電設備單位地面組件價格略高,但車輛成本也會增加,例如需要二次OBC和車上的額外線圈。據估計,根據功率水平,非車載充電器的成本在300美元至1000美元之間。

額外的設備成本意味著最初將針對高端細分市場。然而,在某些場景和車輛細分市場中,也有可能抵消成本。

無線動態充電技術已在歐洲的特定、有限路段道路基礎設施上進行了試驗,但沒有一個地方將其作為「正常營業」系統來實施。

在北美,國家實驗室和學術機構正在研究和探索WPT,美國的幾個州已經啟動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試點項目,並希望將其應用於實際環境。密西根州交通部(MDOT)正在利用其中央創新區和最近選定的Electron產品來設計、評估、疊代、測試和實施試點項目,在底特律一英里長的公共道路路段上構建無線充電系統。

在車企方面,改裝沃爾沃XC40是動態充電項目之一。在將無線技術集成到車輛平台中。

在行業研發方面,目前已有高達11kW的固定充電設備,提供標準參考設計;更高功率和動態充電產品正在開發中。


寫在最後

圖源 | SlashGear


IDTechEx預計,無線充電的最大發展目標是提高功率和效率,同時降低總體系統成本。目前,與無線充電相比,插入式系統成本更低,充電速度更快。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對於實現自主性也至關重要。大眾和現代展示了停車場安裝無線充電墊的概念。自動代客泊車可以讓汽車找到最近的停車點,並開始充電,無需任何人工干預。隨著2025年後生產量的增加,預計靜態無線充電裝置的成本也將降低。

以色列初創公司ElectReon正在開發和測試嵌入道路的無線充電,使車輛能夠在行駛中充電。該公司聲稱,這樣電池就可以更小,從而降低車輛的總體重量和成本。然而,電氣化道路的基礎設施非常昂貴,將其擴大到幾公里已是挑戰,目前只有一小部分道路上的車輛能夠受益。然而,隨著瑞典、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歐洲國家雄心勃勃地將數千公里的公路電氣化,全球各地正在進行示範。

無線充電為無物理接觸的電動汽車提供充電解決方案,去掉充電頭會帶來一定的便利。但是,它的動力和效率是否足以為所有類型的車輛充電?需要哪些附加組件?商業化狀態如何?操作安全嗎?這些問題都需要給出答案。

如何充電和如何快速充電一直是車企發展電動汽車最棘手的問題。不管怎樣,無線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是插入式充電解決方案的有益補充,有助於電動汽車的推廣。特斯拉、沃爾沃、奧迪、寶馬、奔馳等車企都已紛紛開始研發或測試無線充電系統,相信不久的將來,汽車無線充電將逐漸走入我們的生活。

有一點很重要,汽車無線充電將用到大量半導體器件、傳感器、大容量電容,特別是大功率半導體器件,也不排除碳化矽和氮化鎵。

關鍵字:

【天阿!我的頭髮明顯變多了】我以前才不敢這樣綁頭髮...

2021-10-04T06:18:18.760114+00:00

我從小髮量就偏少,尤其是額頭側邊,所以我很不愛綁頭髮,因為看起來會超級無敵空!明明我才28歲,為什麼可以這樣稀少(大概是天生的

FB上有不少網友都講【乳鐵蛋白洗髮乳】很值得使用,尤其是在「養髮和防落髮」的部分,所以我透過網路買了1瓶使用看看

洗完的當下發現,我髮尾最容易打結的部分變順了,大概4星期,額頭比較空的地方生了「幼毛」讓我更期待自己持續使用的結果!

還有本來只要一梳頭,頭髮一定掉滿地... 現在整個「堅固」很多哈哈 

隨便亂抓亂甩,都不會再那麼容易掉,後來就真的濃密了很多,特別是最近看了以前的照片,完完全全感受到超大的落差...

而且頭髮不容易出油 

 

有時比較偷懶,2天才會洗1次... 結果隔天居然也沒什麼油耶,所以不會很扁

我現在也慢慢敢把馬尾放進自己的造型之一了,所以真心認為,不管幾歲都一樣需要照顧,才可以養出有堅固的頭髮,用好的洗髮乳還是很重要的哦

 

商品資訊

 

━━ \專為虛弱髮設計/ ━━

無藥性配方X市面最高含量

《Magicom乳鐵蛋白專業養護洗髮乳》

✔不含矽靈、皂鹼  ✔全家適用

✔天然潔淨成分  ✔敏弱OK 

「乳鐵蛋白」就是戰勝弱髪的關鍵,

  我們要重新定義你的頭皮! 

https://www.cashin.tw/product/00000000003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