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漢捉妖

傳統民間故事 發佈 2022-11-27T19:14:56.774118+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故事發生在宋朝慶元年間,共城縣的北郊有一戶姓姓姜的人家。男主是一個年過五旬的老漢,老漢名叫姜大壽,姜大壽的妻子死得早,家中只剩姜大壽和兒子姜夔相依為命度日。

故事發生在宋朝慶元年間,共城縣的北郊有一戶姓姓姜的人家。男主是一個年過五旬的老漢,老漢名叫姜大壽,姜大壽的妻子死得早,家中只剩姜大壽和兒子姜夔相依為命度日。姜夔長得人高馬大,而且頭腦靈活,經過幾年的打拼,手裡有了積攢了些錢財,不但將家裡的破土坯房翻蓋一新,還娶了鄰縣的大美女田荷花為妻。

田荷花身材高挑,嫵媚動人,有鄉鄰曾戲言道:「倘若田荷花到寺里上香,恐怕那些和尚們得爭著還俗。」足見田荷花相貌如何。姜夔和田荷花兩人都正值青春年少,男歡女愛再正常不過,到了入夜之後兩人便躲在屋裡開始做那事。姜大壽與兒子、兒媳的房間只有一牆之隔,到了夜裡嬌喘聲、床板碰撞聲不絕於耳,姜大壽不堪其擾,只好用被子蒙頭,才能安然入睡。

一日,姜大壽和兒子兩人在家,姜大壽語重心長地說道:「兒啊,要注意節慾保身,如此才是長壽之道啊。你難道沒有聽說過一句話『沒有耕壞的地,只有累死的牛』,我們老薑家就你這一根獨苗,你可得愛惜身體。」姜夔瞅了一眼父親,得意地說道:「我的身體比牛還強,我晚上就是折騰一宿,白天照樣能幹一天的活都不覺得累,家有嬌妻倘若不好好受用,難不成留給別人用不成?再者來說,我這不也是想讓你早日抱上大孫子麼!」

姜大壽見兒子不聽勸誡,也不好再說什麼。從那之後,姜夔夫婦二人反而愈發放縱,有時日上三竿要下田幹活時,屋內的動靜還沒有停歇。姜大壽心中感慨,兒子早晚得死在這個嬌妻身上。果不其然,三日之後姜夔暴斃身亡,但並不是死在床上,而是掉河裡淹死的。

在共城縣的北郊有條大河,姜夔買了一條船,又弄了不少的漁網還有地籠,每日在那河裡捕魚。姜夔出事那日,他一網撒下去,本以為中了許多魚,就在他奮力拉網之時,結果兩腿一軟跌入河中,姜夔被漁網拖入水底,過了好久才浮出水面,不過此時他的七竅里全是淤泥,早已氣絕多時。

中年喪子大不幸,姜大壽悲痛欲絕將兒子下葬,自那以後家中便只剩他們公媳二人。姜夔死後不久,姜大壽夜裡又聽見從隔壁屋傳來動靜,而且這聲音和之前有所不同,「噗呲噗呲」好似打井一般。等到了次日天剛亮,姜大壽便看到兒媳端著木盆出來洗床單被子。姜大壽見那被子上全是黏液,心中大為疑惑,但是又不好張嘴去問,只好自己探個究竟。

等到了這天夜裡,姜大壽沒有入睡,約莫到了三更時分,那打井的聲音再次從鄰屋傳來。姜大壽躡手躡腳來到兒媳屋外,捅破窗戶上的那層薄紙,他這不看還行,看罷之後,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只見在田荷花的身上,有一條水桶般粗細的黃鱔,正在不停地擺動著身子,而田荷花則是雙手捂住自己的嘴巴,生怕叫出聲來。

姜大壽此時怒火中燒,兒子自幼識水性,當初他還在疑惑為何兒子會淹死,原來竟是這黃鱔妖在背後作祟。姜大壽以前幹過木匠,也懂得一些驅邪捉妖之術,他拿來墨斗扯出墨線,先將門窗全部封住,免得鱔妖逃脫。墨斗裡面的墨汁是用香灰和狗血攪拌而成,屬於極陽之物,任何妖魔邪祟都不敢靠近。

姜大壽從自己屋裡拿出一把桃木劍,然後咬破舌尖朝桃木劍上噴了一口鮮血,這才一腳將兒媳的房門踹開。姜大壽手持桃木劍,嘴裡念念有詞道:「大膽鱔妖,竟敢欺負到我的頭上來,看劍!」說罷,姜大壽用劍奮力朝黃鱔妖刺去。那黃鱔妖見勢不好,準備躍窗而出,結果一頭撞在外面的墨線上,那墨線發出耀眼的金光,鱔妖好似撞到鋼網一般被彈了回來。

姜大壽瞅准機會,用劍朝空中一揮,將那鱔妖的腦袋給切了下來。此時田荷花早已是驚得目瞪口呆,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老實巴交的公公,竟然還有如此大的本事。這時田荷花才哭訴著講出事情的始末。

原來,共城縣的那條河下面有一處泉眼,泉眼幾千年都沒有乾涸過,那黃鱔吸收日月精華成了妖精。千百年來,黃鱔精在泉眼中修煉,從未傷害過一人,直到姜夔的出現,才將這一切打亂。姜夔濫捕無度,用網眼極密的絕戶網撒魚,結果把河裡的魚蝦捕得精光。魚蝦捕光之後,姜夔又用分段打堰的方法,抓捕淤泥中的泥鰍和黃鱔。

黃鱔精見魚族馬上就要斷子絕孫,於是在那日姜夔再次撒網的時候,黃鱔精勾住漁網將他拖入水底,活活將其淹死。本來事情到這就結束了,但是黃鱔精依然憤憤不平,他曾見過姜夔妻子河邊洗衣,見她十分美貌,於是便想著報復泄憤,夜裡潛入田荷花房中,然後施以暴行。黃鱔精要挾田荷花,倘若她敢聲張的話,就將她公公以及全村百姓害死。田荷花為了保全大家,只好選擇隱忍。

黃鱔在床榻上折騰一宿,把床鋪上弄得全是黏液,田荷花擔心被公公發現,於是大清早端出去洗刷,沒想到還是被心細的姜大壽瞧出端倪,這才捕殺鱔妖為兒子報了仇。

姜大壽知道留著這樣一個漂亮的兒媳在家,指不定以後還會引來什麼妖怪,於是便將她送回娘家,任由她改嫁他人。那黃鱔精的兩顆眼睛是兩顆夜明珠,姜大壽將其變賣,換了萬兩白銀接濟窮苦百姓。又過多年,姜大壽無疾而終,鄉鄰們感念他的善行,將他葬在關山的南坡上,又為他立了一座姜公祠,姜公祠的碑文上記載了姜大壽的生平,這個故事才得以流傳下來。

【鄭重聲明】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純屬文學創作,故事情節人物均為虛構,旨在豐富讀者業餘生活,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