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地圖,了解陝西省漢中市從古到今的歷史變遷

讀書學歷史 發佈 2022-11-28T02:15:46.262166+00:00

漢中市,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地處陝西省西南部,分別與甘肅、四川兩省相鄰。原始社會時期,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地生產勞作,繁衍生息。

漢中市,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地處陝西省西南部,分別與甘肅、四川兩省相鄰。

原始社會時期,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地生產勞作,繁衍生息。

商朝時期,通過考古遺蹟發掘,就發現了先民活動的軌跡。

西周時期,就有了褒國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於巴蜀、秦國的管轄範圍。

秦朝時期,秦國通過變法,國力逐漸強大起來,到了秦始皇時,移師六國,統一了天下,廢除原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兩級制,將天下分成三十六個郡,來進行治理,境域內隸屬於漢中郡管轄,漢中郡新設置有南鄭、故道、成固、房陵等縣,郡治設在南鄭縣。

西漢時期,隸屬於益州刺史部的漢中郡、武都郡、廣漢郡分別管轄,境內設置的成固、安陽、南鄭、褒中、沔陽等縣,歸屬漢中郡轄領;沮縣歸屬武都郡;西南部分區域歸屬廣漢郡。

東漢時期,隸屬於益州刺史部的漢中郡、廣漢郡,涼州刺史部的武都郡分別管轄,境內的南鄭、安陽、成固、褒中、沔陽等縣歸屬漢中郡,郡治設在南鄭縣;沮縣歸屬武都郡;西南小部分區域歸屬廣漢郡轄領。

三國時期,隸屬於蜀漢益州的漢中郡、武都郡、梓潼郡分別管轄,漢中郡轄領有南鄭、沔陽、褒中、成固、南鄉等縣,郡治設在南鄭縣;沮縣歸屬武都郡;西南部分區域歸屬梓潼郡。

西晉時期,隸屬於梁州的漢中郡、梓潼郡,秦州的武都郡分別管轄,漢中郡下設有南鄭、沔陽、褒中、成固、西鄉等縣,梁州的州治、漢中郡的郡治均設在南鄭縣;沮縣歸屬武都郡;西南部分區域歸屬梓潼郡轄領。

隋朝時期,隸屬於漢川郡、河池郡、順政郡、義城郡分別管轄,漢中郡轄領有南鄭、西縣、褒城、城固、興勢、黃金、西鄉、難江等縣,郡治設在南鄭縣;順政郡設有順政、修城、長舉、鳴水等縣,郡治設在順政縣;部分區域歸屬河池郡、義城郡轄領。

唐朝時期,隸屬於山南西道的梁州、洋州、鳳州、興州、利州等分別管轄,梁州設有南鄭、金牛、西縣、褒城、城固等縣,州治設在南鄭縣;洋州設有西鄉、華陽、興道、黃金、洋源等縣,州治設在西鄉縣;興州設有順政、長舉、鳴水等縣,州治設在順政縣;另外部分區域分別歸屬鳳州、利州轄領。

北宋時期,隸屬於利州路的興元府、洋州、興州、三泉縣,以及秦鳳路的鳳州分別管轄,興元府設有南鄭、西縣、褒城、城固等縣,府治設在南鄭縣;洋州設有興道、真符、西鄉等縣,州治設在興道縣;興州設有順政、長舉兩縣,州治設在順政縣;設置的三泉縣直屬於京師管轄;部分區域歸屬鳳州轄領。

南宋時期,宋金對峙,屬於南宋的勢力範圍,隸屬於利州東路的興元府、洋州、大安軍,以及利州西路的鳳州、沔州分別管轄,興元府設有南鄭、西縣、廉水、褒城、城固等縣,利州東路的治所、興元府府治均設在南鄭縣;洋州設有興道、真符、西鄉等縣,州治設在興道縣;大安軍設有三泉縣,治所設在三泉縣;沔州只轄領略陽一縣;利州西路的治所和沔州的州治均設在略陽縣;西北部分區域歸屬鳳州轄領。

元朝時期,隸屬於陝西行省的興元路,四川行省的廣元路分別管轄,興元路下設有南鄭、鳳州、褒城、城固、洋州、西鄉、金州等州縣,治所設在南鄭縣;沔州(鐸水)、略陽、大安等州縣歸屬廣元路轄領。

明朝時期,隸屬於陝西承宣布政使司的漢中府管轄,漢中府轄領有南鄭、鳳縣、略陽、沔縣、寧羌州、褒城、城固、洋縣、西鄉、石泉、漢陰、紫陽、金州、洵陽、平利、白河等州縣,府治設在南鄭縣。

清朝時期,隸屬於陝西省的漢中府管轄,漢中府轄領有南鄭、鳳縣、留垻廳、略陽、寧羌州、沔縣、褒城、城固、洋縣、西鄉、定遠廳等地,府治設在南鄭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