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華】蜀學大儒龔道耕先生的經學沿革略說‖李冬梅

方誌四川 發佈 2022-11-28T03:57:17.139928+00:00

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經過數次的演變,中國經學因經書文字與內容的不同,在今文學與古文學的相互紛爭之下,歷代經學家研究的旨趣亦各有不同,從而形成所謂的漢學、宋學以及清學之別。


蜀學大儒

龔道耕先生的經學沿革略說

李冬梅

立足於儒家經典的中國經學,作為我國古代傳統學術的主幹,由漢至清,綿延了2000多年。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經過數次的演變,中國經學因經書文字與內容的不同,在今文學與古文學的相互紛爭之下,歷代經學家研究的旨趣亦各有不同,從而形成所謂的漢學、宋學以及清學之別。

關於中國經學的具體沿革與流變,《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總敘》首次作了分期說明,其云:「自漢京以後,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學凡六變。其初專門授受,遞稟師承,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其學篤實謹嚴,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肅,稍持異議,流風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賈、啖、趙,以及北宋孫復、劉敞等,各自論說,不相統攝,及其弊也雜。洛、閩繼起,道學大昌,擺落漢唐,獨研義理,凡經師舊說,俱排斥以為不足信,其學務別是非,及其弊也悍。學脈旁分,攀緣日眾,驅除異己,務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學見異不遷,及其弊也黨。主持太過,勢有所偏,才辨聰明,激而橫決。自明正德、嘉靖以後,其學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空談臆斷,考證必疏,於是博雅之儒引古義以抵其隙。國初諸家,其學徵實不誣,及其弊也瑣。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互為勝負。」四庫館臣認為2000多年的經學演變,共有6次變遷,依次為兩漢時期、魏晉至宋初時期、宋初至宋末時期、宋末至明初時期、明正德至明末時期、清初時期,並以拘、雜、悍、黨、肆、瑣6字概況6個時期各自的弊病,而最終統歸於漢學、宋學兩派。

其後,有關經學通史或經學歷史方面的著作相繼出現,這些著作或以朝代為斷,或以學派為別,對中國經學史的分期提出各自意見。如皮錫瑞著《經學歷史》,大體全以朝代為斷,將中國經學史分為10期,為經學開闢時代(斷自孔子刪定六經為始,春秋時期)、經學流傳時代(經學傳於孔門,七十二子支流,分於戰國)、經學昌明時代(西漢)、經學極盛時代(東漢)、經學中衰時代(魏晉)、經學分立時代(南北朝)、經學統一時代(隋唐)、經學變古時代(兩宋)、經學積衰時代(元明)、經學復盛時代(清代)。皮氏這一分期,優劣共存,其優點是簡明扼要,又不失系統性,將二千年來經學的變遷,清晰明了地呈現給讀者,「為經學史辟一新途徑」①。其不足則是學術演變的脈絡不清,學術發展的軌跡不明。舒大剛先生曾說:「學術產生和發展有政治因素,但也不完全隨著改朝換代而變化。一種學術的發展和勃興,必然有其自身的理路;一種新興學術取得統治地位,也有一個由漸而肆、由微而顯的過程。上一個學術典範的結束,其實也是下一個學術典範的孕育。」②因此,皮錫瑞關於經學史的這10個分期,有學者就認為,「他的分期看來清清楚楚,實則不清不楚,是一種表面上的分期,只在現象上求同存異,而沒從根本上去探究原因。他的分期說也反映了明顯的今文經學立場」③。周予同先生也指出不要忘記皮錫瑞是經今文學者,不要忘記皮錫瑞究竟只是一個經學家而不是史學家,對於《經學歷史》這部著作,「假使粗忽的披覽,似乎不能將經古今文學、宋學的發生、變遷、異同、利弊一一明晰地顯示給我們。他不能超出一切經學的派別來記述經學,而只是立在今文派的旗幟之下來批評反對派。誠然,就經學說,他是沒有失掉立足點;但是,就史學說,他這書就不免有點宣傳的嫌疑了。」④

繼皮錫瑞《經學歷史》之後,龔道耕先生亦著有《經學通論》。龔道耕(1876—1941),字向農(又作相農),一字君迪、悲庵,別署蛛隱,晚而重聽,又自號翁。其先浙江會稽人,家牒承傳,蔚為士族。七世祖受易公,官四川長壽典史。八世祖湘浦公,就養來蜀,會故人黔西李恭勤公世傑總督四川,請參幕府,暫游成都,樂其土風,遂家焉,因著籍成都。祖玉彬,廣西平南、蒼梧等縣知縣,以軍功擢知府,治行卓異,遂高止足,棄官而歸。父維翰,附貢生,署理番廳教諭,創辦成都縣小學堂及師範班,博學開敏,有聞於邦,有子7人,先生居其長。清光緒二年丙子(1876),先生生於成都,歷縣學生員、副貢、舉人,隨後即入貲為內閣中書。但無意做官,遂歸故里,專事教育。光緒末年,先生曾在四川學務處襄理辦學諸事,為其涉足教育行業之始。至父藩侯創辦成都縣小學,先生亦參贊其事,從此與教育結下畢生情緣。其後,先生亦曾任官立四川優級選科師範學堂監督。至辛亥革命後,先生又歷任四川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眉山縣立中學、成都縣立中學校長。民國十五年(1926)起先後任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成都師範大學代理校長。民國二十年(1931)國立成都師範大學與公立四川大學、國立成都大學合併成立國立四川大學,先生乃卸師大校長任,專任國立四川大學、華西協合大學兩校教授,主講經學,直至民國三十年(1941)謝世。

龔道耕先生不僅僅是近代四川高校的知名教授,亦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學術大家、蜀學的重鎮人物、一代經學大師。先生於學為大儒,於行為大師,兩肩道義,經師人師,為完人矣。故姜亮夫言「先生始終以儒師為職志,牖啟民愚,成就多材,貞壯為世所罕見,毀家以救上庠之厄,而非專固自私,則亦儒者傳習所事,醇雅為當時學人之所不及。則學識人品,俯仰不愧其所業,門子弟與時人皆奉為大儒、純儒」①。其學問淵博,勤於著述,學貫四部,平生所著論著自《倉》《雅》《說文》、音韻、訓駁,以及經注、經疏,輯遺校勘,無不涉獵。其學又不拘家法,漢宋兼主,今古並治,左右採獲,卓然成一大學宗。其著《經學通論》一書,系龔道耕先生任教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時,在所編經學講義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一部經學概論著作。是書卷首有華陽林思進丙寅(民國十五年,1926)二月《敘》,述及撰著大略和刊刻緣由,云:「方庚子、癸卯之際,吾與龔君相農年皆盛壯,亦嘗稍稍窺覽其域。退而審諦,知不必然,陵夷至今,猥怪之說,視昔尤眾,凡當日號稱聞人鉅子者,莫不俯首卻行,仰號令為進退。嗚呼!學之不講,乃至是乎!今者群咻漸止,讀經之聲稍傳庠序,而相農以經教授吾蜀高等師範者十年矣。其搘柱飆狂濤駭中者最久,於是有《經學通論》之作。諸弟子著錄者,亦並服膺師說,惟恐或失,請於君,得印行之。」②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創建於民國十五年(1916),先生於是年起在此任教,為諸生講授經學,歷時10年之久,在其所編經學講義的基礎上,故有《經學通論》之作。

是書正文除設《群經名義》《群經篇目》《群經學說》三章論述經學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內容外,又設有《經學沿革略說》一章,按照經學的發展脈絡來闡述各個時期的經學流變。其具體分期就是將中國經學史分為「經學始於孔子」「晚周秦代經學」「漢初至元成時經學」「哀平至後漢經學」「鄭氏經學」「魏晉經學」「南北朝經學」「隋及唐初經學」「中唐以後至北宋經學」「南宋元明經學」「明末清初經學」「清乾嘉經學」「道咸以後經學」13個時期。

統觀龔道耕先生的13期分法,與皮錫瑞的10期分法相比較,實有出人意表者。如將「鄭氏經學」劃分為一個時期,先生說:「兼用今古兩家之學而會通為一者,鄭玄是也……黃初以後,鄭學遂立博士……自建安以及三國,數十年中,今古兩學皆微,而鄭氏學統一天下矣……自茲以後,經學惟有鄭學、非鄭學兩派,而無復今古之辨矣。」①以一個經學人物統領一個時期,這還真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分法。

再如,不是簡單地以兩漢或者西漢、東漢劃分兩漢時期的經學,而是細緻地劃分成「漢初至元成時經學」「哀平至後漢經學」兩個時期,指出:「漢代之經學,皆傳自秦代者也……西京一代,詔令所引,奏疏所述,民間所業,皆博士所職之經,官師合一,無復歧途……此西京經學之所以稱盛也……由哀平以後,至後漢之末,二百年中,經學之爭議,則今古文是也。今文之名,始於後漢。古文之名,始於西京之季。」從兩漢時期經學的發展脈絡而言,從今文經學的形成、嬗變以及古文經學的興起、今古文經學之爭,再到鄭學的小一統,龔道耕先生遵循學術發展脈絡,依據歷史事實進行學術分期,的確是比較恰當的做法。其他如「隋及唐初經學」「中唐以後至北宋經學」「南宋元明經學」「明末清初經學」「道咸以後經學」等分期,大體也是遵循了這一思路。

蒙文通先生研究史學史,最注重通識,其「通觀達識,明其流變」的史學思想為眾所周知。蒙先生說:「講論學術思想,既要看到其時代精神,也要看到其學脈淵源,孤立地提出幾個人來講,就看不出學術的來源,就顯得突然。」②誠然,講學術史更應當關注學術自身的流變和發展軌跡,不能簡單、粗暴地僅以朝代的更替來論述,因為一種學術的興起和終結,與一個朝代的建立和滅亡並不是在一個完全相同的時間軸上,學術的發展和演變有其自身的理路。因此,龔道耕先生對中國經學史的分析,能夠以學術演變的脈絡為準,注意到每個時期的不同特點,是非常理智、正確的做法,這相較於僅以朝代廢興而分期者實更具特識。舒大剛先生於此就給予高度評價,他說:「歷觀龔氏的十三個分期,其中固然有按時代或朝代劃分者,有的也是約定俗成的,如『晚周秦代經學』『魏晉經學』『南北朝經學』『清乾嘉經學』等。但是,更多的則是將一個朝代分成前後兩段,或將幾個朝代合成一個時段,如『漢初至元成』『哀平至後漢』『隋及唐初』『中唐以後至北宋』『南宋元明經學』『明末清初』『道咸以後』等等;有的甚至將一個人劃分為一個時代,如『孔子』『鄭玄』等。這樣劃分看似零亂,時間長短也不一致,其實有他自己的理由,而且更能體現學術之萌芽、轉變和盛衰之真正面貌,更能看出學術典範轉換之軌跡。」③龔道耕先生的友人龐俊也評論其《經學通論》一書說:「明經學流變,秩如有條,視皮鹿門《經學歷史》,有過之無不及也。」④即指此而言。

龔道耕先生治經不主門戶之見,漢宋兼采、不分今古,遂成就了先生在經學上的博大精深。故其所作經學著述,或議論卓識,或考證精湛,盛著一時,深為學者景仰,蜀中故有林(思進)、龔(道耕)、向(楚)之學。

來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李冬梅(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配圖:方志四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