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log視頻?什麼是 RAW 視頻?哪個最好?
特別是剛買高端相機、攝像機的朋友很想了解這個(主要的中低端相機幾乎錄製不了raw視頻),有的人甚至認為這兩沒什麼區別。但答案是它兩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想要了解這兩個視頻的區別,現需要了解一下相機的coms傳感器是如何工作的。它如何記錄視頻。
我們的相機內部是一個 CMOS 傳感器。COMS上的數以百萬計的感光電子元件(或者叫集光器、光敏元件),在將光線轉換為數位訊號之前,它們會保持光亮片刻,相機內的電子設備可以讀取該信號。
基本上,這個圖案是一個棋盤濾鏡,根據紅色、藍色和綠色波長分離光線(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到 RGB 在顏色分級中使用如此之多)。每個集光器捕獲穿過鏡頭併到達傳感器的光線,將其轉換為根據顏色分量分離的數據。這使您的相機可以捕獲從暗影到明亮高光的廣泛曝光,但數據遠遠超過可以壓縮成標準視頻格式的數據。
此原始數據由相機的電子設備轉換為 RGB 視頻,然後轉換為數字視頻格式,比如使用編解碼器(如 H.264 .MP4)和顏色採樣方案(如8bit 4:2:0)記錄。在這個轉換過程中,數據被壓縮,不可避免地會丟失一些信息。
以 raw 或 LOG 視頻格式拍攝,是保留更多信息和擴展動態範圍的一種方式。
什麼是 RAW 視頻,或者raw素材?
簡單來說,RAW 素材不是視頻。RAW 從照片站點獲取數據並在相機開始任何轉換為視頻格式、編解碼器或顏色採樣方案之前記錄所有數據。每台相機在圖像捕獲過程中都有一個生成RAW文件的步驟。然後才能將其轉換為視頻輸出。但少部分高端的相機或者錄像機,頭允許您直接獲取並記錄該 RAW 數據,有的可以機內錄製,有的需要外接錄機。這就是raw視頻的形成過程,準確講,應該叫raw素材,因為它無法直接被播放。
為了使其可見,必須首先使用稱為「去拜耳過程」的方法將數據轉換為視頻,在此過程中,確定捕獲圖像中每像素的顏色和亮度,轉換為視頻不是在相機或外部顯示器中進行的,而是通過後期編輯軟體進行的。
Raw視頻可以粗略理解為,整個視頻錄製的所有幀,都是以raw格式來記錄,最終合併而成的。你可以想像生成的文件有多大,將所有這些 RAW 信息轉換成視頻也是非常耗時的。然而,有一些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使它變得更容易,而且軟體每天都在越來越好地處理它。顯然,RAW 素材的巨大優勢在於沒有對圖像進行任何視頻處理。沒有白平衡、ISO或其他顏色調整。當其與高比特率結合使用時,可以擁有巨大的後期調整空間,前提是您的電腦能調整得動。
什麼是LOG視頻?
現在的大多數相機都開始提供 LOG 模式拍攝作為標準功能。當您以 LOG 格式(例如 Sony 的 S-Log3)拍攝時,圖像變得非常平坦、暗淡和不飽和,灰濛濛的感覺,捨棄了很多色彩和亮暗陰影,好像給黑白視頻稍微上了點顏色一樣。但仔細觀察會發現細節保留得很到位,不管是暗部還是亮部,都有很好的細節保留。這一切都是為了在後期製作中,提供寬廣的顏色分級處理空間。
LOG 膠片是由柯達及其用於掃描膠片的 Cineon 系統發明的。該系統將膠片掃描成與原始膠片密度相對應的 LOG 格式,從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膠片中可以以視頻格式存儲的信息量。此信息的對比度非常低,需要「更正」。
後來進入數碼時代,佳能、尼康、索尼、松下等相機廠商都採用了這種類似 LOG 掃描的想法,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相機傳感器中。當以特定的 LOG 模式(S-Log、s-log3、Canon Log、LOG C 等)拍攝時,LOG 伽瑪曲線會從相機的傳感器中提取儘可能多的信息。可以說log伽瑪曲線決定了log視頻的在明暗細節方面的取捨。
那麼,用 LOG 拍攝與拍攝 RAW 素材有何不同?
重要的是要記住 LOG仍然是一種視頻格式。與拍攝 RAW 不同,log可以在沒有轉換步驟的情況下,在相機或導入電腦上,直接查看 LOG 素材。此外,log素材它是一種視頻格式,因此白平衡和曝光等某些內容將被調整。然而錄製log格式的視頻,依然比您直接用相機自帶規格來錄製視頻,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動態範圍,為視頻後期調整留有更多的餘地。
Log與raw視頻。哪個最好?
這完全取決於您自己的需求和您所從事項目的性質。假如您有無限的存儲和設備性能,以及無所謂的時間,那「您想雜耍就雜耍」。
拍攝 RAW 有一個優勢,因為它是原始的、未壓縮的數據。沒有像白平衡、曝光和 ISO 這樣的調整。這是直接從傳感器上「搬下來」的文件。但是,您無法在拍攝時在顯示器上查看此 RAW 數據。這是一個缺點。此外,因為它是 RAW,文件大小往往相當的大!
當然,log視頻也有個缺點,因為它仍然是一種壓縮過的視頻格式。它仍然是包含比普通視頻大的多信息。而且在錄製過程中能直觀看到畫面情況,視頻文件大小也控制較好。這使它成為後期製作中非常有吸引力。如果您正在為 抖音、西瓜視頻等在線流媒體平台製作項目,用 LOG 拍攝可能就足夠了。
除非您是完美主義的「金主爸爸」,否則RAW 基本是沒必要的,及時能錄製,可能你也對龐大的數據無能為力。當然,如果您正在製作大預算的好萊塢大片或者自然歷史紀錄片的話,RAW 確實有是一席之地的。
RAW文件如何編輯?
以上您也看到了,編輯 RAW 文件並不容易,尤其是對於初學者而言。在選擇走這條路之前,您需要考慮使用 RAW 的需求。首先,查看您計算機的規格。一個專用的高端 GPU 來加快速度是必須的。少數高端GPU 在提供 RAW 格式的實時播放時,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它們也貴的離譜。更重要的是,您需要足夠大量的內存和存儲空間,穩定的電源供給,不然電腦奔潰只是個時間問題。反正一句話,個人玩家、甚至中小公司製作的絕大多數視頻,都不建議使用raw,除非你真的「有錢有閒」。(這樣的話請讓我們做朋友!)
Log文件如何編輯?
LOG 視頻格式本身就是視頻,可以容易的放在視頻編輯軟體里開展編輯工作。後期製作過程中最首要的是需要校正顏色。調整白平衡、高光和陰影之間的對比度以及顏色的飽和度。(有關如何後期調整log視頻,我們改天詳細為大家解讀,喜歡的親別忘了點讚+關注噢!)
Log視頻如何選擇?
因為不同廠家的相機能錄製的log格式視頻特點有所不同,而且同一台相機也有不同格式的log模式。選擇的話,建議看本相機對應的使用手冊中的解讀,或者找度娘查查各自log模式,適合什麼類型的拍攝。(當然後期我也會更新這方面的內容,喜歡的親們點讚+關注)
結論總結:
1. raw視頻可以粗略理解為視頻的每一幀都用raw格式保存,最終合併成raw視頻,優點是保留了更多的原始數據,後期調整空間最大,缺點是數據量巨大,錄製完無法直接播放,後期製作壓力山大。
2. log視頻可以簡單理解為動態範圍更廣的,更好的,低飽和度的HDR視頻。優點是具有更廣的動態範圍和細節保留,還能保證占用的存儲空間在接受的範圍。缺點是大多數丟失了色彩信息,必須後期調整一下才能使用。
3. 95%的玩家我認為沒必要錄製raw視頻。如果視頻是以內容為主的玩家,那我認為頁沒必要錄製log,想要高動態範圍的視頻,退而求其次也可以錄製HDR視頻,避免了後期製作的麻煩,特別是新手還不太懂後期製作的親們,情況更是如此。
4.錄製的視頻觀賞性占有重要地位,比如風景、延時等,還是很有必要錄製log視頻的,最好也是錄製10bit4:2:2(有條件的也可以錄製更高的位數)。畢竟這類型視頻對後期調整的要求較高。
都看到這兒別忘了點讚關注啊親們
親們還有什麼想了解的歡迎評論私信,
碼字不易,腰已干廢
留下讚賞,手留余香
點個關注,心最美麗
如有意見,歡迎留言
您的鼓勵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也許你還關注:
如何快速設置自己的相機來滿足拍攝要求?常用相機設置解讀
選購二手相機的重大原則你知道嗎
全畫幅與 APS-C 相機:我應該選擇哪個?
相機的閃光燈如何正確使用?不同場景的不同用法詳細為您解讀
買相機用來拍視頻,真的有必要在意會過熱和錄製時長限制嗎
相機錄視頻選擇什麼樣的規格合適?比特率選多少合適?
相機的PAL制和NTSC制是什麼意思,用哪個好?該怎麼選擇?
買相機用來拍視頻,真的有必要在意會過熱和錄製時長限制嗎
相機的快門真的了解嗎?不同場景下使用多少快門合適?
索尼相機XAVC HS、S、HD、SI是什麼意思?買什麼規格的內存卡合適
相同光圈拍攝相同大小的物體,半畫幅和全畫幅虛化差距你知道嗎?
錄製視頻的10bit 4:2:2是什麼意思?相比較8bit4:2:0的使用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