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戶外徒步絕非「沒有門檻」丨原來你是這樣的徒步·安全篇

南國早報 發佈 2022-11-28T07:38:45.630008+00:00

相關新聞-----------------------------------------------徒步和登山雖然門檻不高,並不意味著是無憂無慮的全民運動,社交網絡的浪漫濾鏡里,關於安全守則的討論往往被省略掉了。

相關新聞

-----------------------------------------------

徒步和登山雖然門檻不高,並不意味著是無憂無慮的全民運動,社交網絡的浪漫濾鏡里,關於安全守則的討論往往被省略掉了。而在很多業內人士的講述中,「安全」才是第一位的,那需要對自己身體情況的全面認知,需要對行程和天氣有精確的評估,更要有一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徒步不是只有「美」

根據路線和目的地,徒步可以分為城郊徒步和戶外徒步。前者風險較小,重在感受。後者多和登山相結合,難度係數相對較高,對專業裝備和團隊的要求不低,是當前徒步消費的主要場景。

在環境多變的戶外,即便是身經百戰的老手,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突發狀況。多次組織徒步活動的「帶頭大哥」曾祥明說,常見的困難是天氣變化和道路難行,剛開始參加徒步運動時,有一次他走錯了路,被迫爬上一截幾乎垂直的岩壁,心中忐忑難以形容。還有一次在大明山遇到極端天氣,大風大霧中不得不離開熟悉的山脊路線,一度迷失了方向。

熱衷於登山的曾祥明。本文均為受訪者供圖

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徒步和登山是新的吸睛熱點,但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分享濾鏡背後的驚險。前不久在武鳴大回山,新聞工作者「三堂」和同伴們留下了讓朋友們讚嘆的各種美圖,但其實這段經歷中還隱藏著一個插曲:同行者大多是徒步新人,年輕氣盛且身強體壯,在登山時一時心血來潮,沒有按照預定軌跡前行,就全憑感覺想直線登頂。

小紅書上徒步和登山是新的吸睛熱點。

結果上到半山腰進退兩難,密草叢中甚至找不到一個好的落腳點,有恐高的同伴當時就崩潰了……好不容易,這群登山者才折回安全路線,回望來路,不禁感慨萬千。

戶外遠離「迷惑行為」

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全區各地驢友頻見遇險事件:今年7月,10名桂林驢友在興安縣興安鎮源江村委摩天嶺林場迷路失聯,當地救援力量歷經5個多小時才將他們平安救出;8月,南寧兩名驢友凌晨在西鄉塘區天雹水庫附近爬山,一人由於地形不熟走失,經過消防員4個小時救援後得救。

這些遇險者多是初級驢友,缺乏安全常識,對惡劣天氣、複雜環境也沒有預估。有多年領隊經驗的「大飛」說,剛剛入圈的驢友,如果不具備足夠的戶外知識與經驗,很容易與意外狀況不期而遇。同樣的,在過去多年間的活動中,曾祥明看到的常見「迷惑行為」還包括「擅自夜間徒步登山」「為了拍照發圈不惜以身涉險」等等。

前不久,「三堂」和同伴徒步武鳴大回山。

戶外徒步的首要原則是人身安全,南寧社會體育發展中心副主任羅華東提醒,不管是新手還是老鳥,都應對自己負責,不做無謂的挑戰。相關的運動意外險是必須的,可以選擇專業服務機構,簽訂協議明確相關責任。同時,活動前跟家人報備,遵守目的地的法律法規,必要時到相關部門進行活動備案。

不激進也別逞強

如何開展一次合規合理的戶外徒步?南寧戶外運動協會會長趙忠軍說,如果是活動組織者,那麼首先應該有完整的活動計劃,需要了解人員構成、人員能力,判斷與之對應的活動強度。要掌握整個路線的地理狀況、天氣情況,檢查各項裝備是否齊全,並制定一系列緊急預案。

「戶外運動要做充分準備,如何防備蛇、蜂、蟲及過敏性植物,迷路了怎麼辦?遇到自然災害怎麼辦?」擁有豐富戶外生存經驗的趙忠軍說,「要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準備急救藥物、雨具頭燈等常用裝備,給自己和隊友留一點防範風險的緩衝空間。」

南寧戶外運動協會會長趙忠軍在四川雙橋溝登山。

走入山野,需要了解的門道太多,例如可能遭遇的失溫,不僅會在極端寒冷的情況下發生,短時間內大量出汗、貼身的衣服濕透也會促成。這時候及時尋找乾燥、避風的地方,換下濕衣服再點起篝火,都能有效自救;迷失方向怎麼辦?有經驗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會先爬上制高點確認地形,也會在路途中適當遺留隨身物品,給搜索隊指引方向。

趙忠軍說,一個理想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不是一朝一夕「煉」成的,從體能鍛鍊到裝備購置,從食物準備到天氣、地形判斷,乃至繩索技術、緊急救護……有太多課程需要「充電」,重要的永遠是循序漸進和量力而行,「如果對自己有足夠了解,不激進,不逞強,做好行程各項準備,大家還是能愉快地享受戶外運動的。」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