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印象主義畫家——塞尚

藝言億語 發佈 2022-11-28T08:07:06.374912+00:00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塞尚的作品,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談一談塞尚這名後印象主義藝術家。只有把塞尚等後印象主義的藝術家梳理完成以後,才能為欣賞20世紀之後的一些藝術流派,如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抽象表現主義、波普藝術等藝術流派打好基礎。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的作品,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談一談塞尚這名後印象主義藝術家。為什麼要講塞尚呢?因為塞尚被稱為「現代主義藝術之父」,馬蒂斯和畢卡索都說「塞尚,我們所有人的父親」。只有把塞尚等後印象主義的藝術家梳理完成以後,才能為欣賞20世紀之後的一些藝術流派,如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抽象表現主義、波普藝術等藝術流派打好基礎。

說到後印象主義,大家一定會說為什麼叫做後印象主義呢?是不是前面還有其他的印象主義?前印象主義或者中印象主義?




談塞尚之前,我們需要把印象派給大家弄明白,印象派到底是什麼?

印象主義一共有三個派別,為了區分這三個派別,人們把它們分別稱為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和後印象主義,又稱印象派,新印象派,後印象派。而今天所說的主角就是後印象主義的藝術家——塞尚。印象主義的英文名稱為Impressionism,大家看到這個單詞是不是非常熟悉?和我們學過的名詞印象的英文impression是不是特別像?原來英文單詞後面加上ism,就表示什麼主義,所以impression加上ism,就變成了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就叫做Neo-impressionism,後印象主義就叫做Post-Impressionism,其實後印象主義並不準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反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就是要反對印象主義,但是這個原因很複雜,咱暫且不表。

印象派這個名字來自於他們之中一位藝術家的作品,而這幅偉大的作品就是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的《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


1874年3月,莫奈與其他幾位藝術家,如雷諾瓦、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等人舉辦了第一次「印象派」畫展,但是非常不幸!!!這次畫展並沒有受到認可。甚至有評論家瘋狂地嘲諷他們,說他們的作品都沒有畫完,說他們根本就不懂繪畫!全是憑藉印象亂畫的。既然有一幅作品叫《印象·日出》,那就叫印象派吧!順理成章,參展的藝術家就是一群印象主義者。歷史證明,嘲諷他們的人全錯了,至此印象派這個名字就流傳了下來。

後印象主義又是怎麼回事呢?後印象主義的畫家包括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特魯茲-勞特累克(Toulouse Lautrec,1864~1901)、雷東(Odilon Redon,1840~1916)等人,當然最出名的就是後印象主義的「三劍客」,塞尚、梵谷、高更。

「後印象主義」這個名稱也不是這幾位藝術家自己取得, 「後印象主義」是由著名的評論家、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館長羅傑·弗萊(Roger Fry,1866-1934),於20世紀20年代給他們取的名字,目的就是與印象派的幾位大師有所區分。就如同上文所提到的,後印象主義在某種程度上是反對印象主義的。塞尚等人的風格,一度受到印象主義畫風的影響,但是又對印象主義的畫風逐漸不滿,逐漸興起了另起爐灶的想法。「三劍客」想從另外的角度去表現藝術,

「塞尚反對印象主義因迷戀外光和色彩而破壞物象的實體結構和持久感,並在深入研究自然中表現與自然相似的有真實感和動態感的圖像。凡高和高更,側重於精神性的表現,並且賦予畫面以象徵的意味。」

除了反對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還反對新印象主義,反對他們對色彩的分割。後印象主義藝術家大面積地使用純色,形成視覺上的衝擊力,並且注重線條的作用。所以說後印象主義是對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本質上的背離。林風眠曾經就以「反印象主義」來稱呼這個流派。

由於塞尚等人作為先行者進行了探索,為後面的藝術家鋪平了道路,所以後印象主義直接影響了20世紀初法國畫壇幾乎同時出現的兩大新思潮∶注重畫面結構的立體主義——受塞尚的啟發和注重色彩、線條動力與節奏的野獸主義——受凡高和高更的影響。(並不絕對,也有人說塞尚影同樣影響到了馬蒂斯。)所以說後印象主義很重要,地位很高。

保羅·塞尚,出生於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城地區,1862年到巴黎專攻繪畫,與馬奈、畢沙羅等印象主義畫家來往密切,曾多次參加印象主義畫展。一度受到印象主義追求外光和色彩影響,但是後來塞尚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聚焦於物質本身的內在形體,聲稱自己受到普桑(古典主義大師)的影響,運用古典藝術的法則進行創作,想要用更真實的方法去反映生活。塞尚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物體,他的作品中充滿著雕塑感,充斥著幾何體的形狀,他曾說:「表現自然要用圓柱體、球體、錐體……,在感受自然時,對我們來說深度比平面更為重要。」運用色彩來塑造物體的體積與深度,探索物體、色彩與空間的關係。

在塞尚的作品中,經常會從兩個角度去表現畫面中的物體。而在塞尚之前,藝術家往往會在特定的角度描繪物體,這樣的做法使得透視更加明顯,空間不會錯亂。但塞尚的偉大之處就在這裡,他會在同一幅畫中展現不同的角度,尤其是在他的靜物畫中,表現尤為明顯。

在這幅名為《蘋果籃子》的景物中,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畫面中的桌子明顯是歪的(1和2處),下垂的桌布(3)也不是我們正常看到的視角,就連畫面後方的糕點盤子(4),也是平視加俯視的結合體。塞尚的這種做法,無疑是開創了先河,拋棄了陳舊的透視法,在一幅作品中擁有兩個視角。而這種做法被畢卡索等立體主義藝術家發揮到了極致。立體主義直接粗暴地把兩個甚至多個視角的畫面直接給拼接在一幅畫面上,所以我們在看立體主義的作品時,會充滿怪異感。我們可以再通過幾幅靜物畫來感受塞尚的視角,大家可以自己找一找哪裡是俯視哪裡是平視。

塞尚會把整體看得特別重要,畫面的一切因素為整體服務,他不會去思考透視的正確與否,不會去思考物體的質感,因此在他靜物畫中的水果會表現得十分厚重,結實,富有體積感,仿佛一口下去會崩掉幾顆牙齒。

除了靜物塞尚的聖維克多山系列也十分的出名。聖維克多山分為兩個時期,綜合時期——1870 到 1895 年,晚期——1895到1906年。這些都是比較專業的知識,沒必要去深究,暫且不表。早期的聖維克多山不管是形體還是顏色都厚重結實,後期的聖維克多山色彩更加飽滿熱烈,富含情感,山的輪廓隱藏色彩之中。


下面欣賞幾幅塞尚的人像。

《玩紙牌的人》系列共五幅,其中一幅被卡達王室於2011年以3億美金收藏。


讓生活變得藝術,讓藝術變得生活!關注我,讓藝術變得活生生!


後記:推薦各位讀者能夠走出去,去博物館看一看原作。本文中的圖片大多數是高清大圖,但是,很遺憾的告訴大家,照片會失真。而且原作帶給您的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是圖片永遠達不到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