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35個兒子,為什麼只有「九子奪嫡」?其他皇子都在看戲嗎?

觀棋觀海 發佈 2022-11-28T08:53:39.399034+00:00

近些年,清宮戲流行,特別是當年《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熱播,讓大家對康熙往年發生的「九子奪嫡」都很熟悉。

近些年,清宮戲流行,特別是當年《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熱播,讓大家對康熙往年發生的「九子奪嫡」都很熟悉。但是康熙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一共生了35個皇子,為什麼僅有9位皇子參與奪嫡呢?其他26個皇子都在幹什麼?難道都在搬著板凳看戲吃瓜嗎?

就算是有的皇子當時沒成年,可是老五、老六、老七,還有十一阿哥、十二阿哥他們都為什麼沒參與奪嫡呢?

如果把這26位皇子可以分為3類,事情就比較清晰明了了。

第一類:過早夭折。

康熙雖然生了35個兒子,但其實參與序齒的只有24個,還有11個,因為很小就夭折了,所以連參與排行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加不可能參與奪嫡了。

第二類:奪嫡的時候年齡太小,或者是奪嫡的時候已經死了。

康熙是封了太子的,那就是嫡長子胤礽。在康熙四十七年之前,因為有胤礽這個太子在,所以其他的皇子即便是有非分之想,也是不敢表現出來的,所以談不上奪嫡。

但是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廢,這些阿哥們的心思就活泛起來了。於是有實力、有勢力、有能力、有魅力、有野心的皇子們就參與了這場奪嫡之爭。

所以,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時候,還沒成年的皇子是基本沒希望參與奪嫡的,因為你年齡太小,能力和實力都還沒表現出來,自然也就沒有勢力,沒人支持。

這一類的也正好有11個人,分別是:

六阿哥:胤祚

5歲的時候就殤了,所以沒法參與奪嫡。

十一阿哥:胤禌

11歲的時候也殤了,也沒法參與奪嫡。

十六阿哥:胤祿

奪嫡之爭開始的時候,胤祿才13歲。

他的生母是密嬪王氏,漢人,位份很低,年齡又小,當然是沒有資格參與奪嫡的,但是這也讓他得以平安一生。

胤祿在數學方面天賦比較高,對於樂律也比較精通,一輩子也都把精力用在了這兩方面,參與修撰了《數理精蘊》,還當過算法館總裁、玉牒館總裁。

胤祿對於政治基本不大參與,外號「十六聾」。雍正評價他「遇事少擔當,然必不至於錯誤 」,對他也還算比較喜愛。

本來按照胤祿的出身,他這一輩子能混個郡王就不錯了,但是人家最後卻成了鐵帽子王。

雍正元年的時候,原來的莊親王博果鐸薨逝,但是沒有留下子嗣,按照規矩需要從侄子當中過繼一個襲爵。因為雍正比較喜歡不爭權奪利的胤祿,所以便讓他繼承了莊親王的爵位。

胤祿一輩子可以算是四平八穩,當了45年的太平王爺,即便是在乾隆年間因弘晳逆案受處分,也只是免去官職,而保留了親王爵位,一直活到乾隆三十二年,才壽終正寢,享年73歲。

十七阿哥:胤禮

奪嫡之爭開始的時候,胤祿才11歲。

生母為勤妃,漢人。因為年齡小,而且從小師從大詩人沈德潛,一心縱情山水,詩詞歌賦和書法,再加上這位小哥哥很是少年老成,所以也很聰明的不參與政治。這自然也就獲得了雍正的喜愛。

胤禮在康熙朝的時候一直沒有封爵,一直到雍正登基,才被封為果郡王。

雍正六年,胤禮又被加封為和碩果親王。

乾隆三年,胤禮英年早逝,享年42歲。死後沒有留下子嗣,但是乾隆對這位十七叔還是比較尊重的,專門把弘曕過繼給了胤禮,繼續繼承果親王爵位。

需要說明的一點兒是,胤禮為人直朴謹慎,品行卓然,是不會幹出《甄嬛傳》中那種跟雍正妃子偷情的勾當的。

十八阿哥:胤祄

奪嫡之爭開始的時候才7歲,而且8歲的時候就殤了,也沒法參與奪嫡。

十九阿哥:胤禝

雖然參與了序齒,但是3歲就夭折了,都沒等到奪嫡之爭開始。

二十阿哥:胤禕

奪嫡之爭開始的時候才2歲。

生母為襄嬪高氏,漢人,位份較低。

這哥們是懶字的代名詞,雍正對於沒有參與奪嫡的兄弟們都還是不錯的,但是也忍不住罵他「人本庸愚,性復懶惰」。連帶著乾隆皇帝也對自己這位叔叔很不待見。

於是乎,胤禕雖然活了50歲,但是最高的爵位也只是貝勒,一度還被貶為鎮國公。這對於成年的正牌子皇子來說,也算是低到家了。

因為這個特別懶,又沒什麼才華,母家那邊也沒地位,所以雍正和乾隆兩代帝王給胤禕安排的差事也就是守陵,可以說這哥們不是在守陵,就是在守陵的路上。

但就是守陵這份差事,胤禕也嫌累,不願意干,三番五次的以生病為理由不去。於是進一步惹惱了雍正和乾隆,直接派人押著他去守陵。

最後胤禕也是死在了守陵的地方,也葬在了守陵的地方。

二十一阿哥:胤禧

九子奪嫡開始的時候,胤禧還沒出生呢,他生於1711年,只比大侄子弘曆大7個月。

生母是庶妃陳氏,漢人,出生低微,自然也沒資格參與奪嫡。

胤禧有點兒宋徽宗轉世的味道,不愛江山政治,只愛鑽研藝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都是他的愛好,生活也樸素,還喜歡藏書,俸祿基本都用來買書或資助落魄文人了。

胤禧在詩詞方面的造詣極高,稱得上是詩人,所以特別得生平寫了一萬多首詩的乾隆喜愛。一繼位就封了胤禧為慎郡王。

胤禧活了48歲,乾隆二十三去世,也沒有留下子嗣。乾隆把自己的兒子永瑢過繼給胤禧當孫子,承襲了慎郡王的爵位。

二十二阿哥:胤祜

也是奪嫡開始的時候還沒出生,比乾隆還小1歲。

生母是謹嬪色赫圖氏。

這哥們相當沒有存在感,史書對他幾乎沒有什麼記載,說的最多就是他娶了幾個老婆,生了幾個兒子和女兒。

爵位方面也沒什麼表現,因為他生的晚,雍正八年才年滿18歲,被封為貝子。

乾隆九年因病去世,一共活了33歲。

二十三阿哥:胤祁

胤祁比乾隆小了3歲,康熙駕崩的時候,他才9歲。

生母靜嬪石氏,地位非常低下,康熙朝的時候甚至都沒有名分。

胤祁本人也極其不爭氣,史書記載其性格浮躁輕佻,啥正事也不干。雍正甚至連個貝子都捨不得封他,只封了他一個鎮國公的爵位。

乾隆一開始還覺得自己這個小叔叔爵位有點兒低了,把他提升為貝勒,結果發現自己這個決定實在是不明智,這個叔叔實在是不爭氣。沒過幾年,又把胤祁的爵位給貶成了鎮國公。

胤祁一輩子碌碌無為,也非常不受哥哥雍正和大侄子乾隆的待見,但是也可能正是他的這種性格,反而讓他一直活到乾隆五十年才死,享年73歲。

二十四阿哥:胤祕

除去一出生就夭折的胤禐,胤祕是康熙參與序齒的最小的兒子,康熙駕崩的時候,他才6歲。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說「我聽見了,是四阿哥」的就是胤祕。史書上沒有關於這段的記載,但是胤祕確實終其一生比較得雍正喜愛。

胤祕的生母是穆嬪陳氏,雖然是漢人,但是漢八旗女子。再加上又是老來得子,打小便受康熙寵愛。

雍正登基後,也把這位小弟弟接進宮裡當作兒子來養。雍正十一年,胤祕剛18歲,可以封爵了,就直接被封為和碩誠親王。連乾隆都沒這個待遇,弘曆是22歲才封的親王。

胤祕也非常懂事,並不恃寵而驕,所以乾隆登基後也對他比較好。

乾隆三十八年,胤祕去世,享年56歲。

除去以上兩類,還剩下13位皇子,參與奪嫡的就9位,剩下的4位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第三類了。

五阿哥:胤祺

從年齡上來說,連十四阿哥都參與了奪嫡,作為老五的胤祺是有資格參與奪嫡的。

從出身上來說,胤祺的生母是宜妃郭絡羅氏,也就是《康熙微服私訪記》中鄧婕扮演的宜妃,非常得康熙寵愛,同時參與奪嫡的九阿哥胤禟也是宜妃所生,按理說胤祺也是有資格參與奪嫡的。

但是最終為什麼胤祺沒有參與奪嫡呢?

俗話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胤祺和胤禟雖然是一母同胞,但是性格和為人處世截然不同,這就跟老四和老十四也是一個媽生的,但是最終也站到了對立面。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清朝的皇子是不能被生母所養的,一般生下來就要送到別的妃子那兒去養,甚至送到宮外去養。

胤祺生下來後,就被送到了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跟前去養,也就是康熙的嫡母。

博爾濟吉特氏這個名字很熟吧?孝莊就是這個姓,這位博爾濟吉特氏就是孝莊的侄孫女。

博爾濟吉特氏自己沒有兒子,所以就把這個孫子當親兒子來養,對他是百般的寵愛,不對,是溺愛才對。

所以別的皇子小時候都是要認真學習的,而胤祺不需要,他只需要玩,一直到9歲了,這位小哥甚至連漢字都不認識,一直到後來長大了,漢語也說不利索。

所以,這麼一位皇子,是不可能參與奪嫡的,因為清朝已經入關70多年了,不可能選一個連漢語都說不好的人來當皇帝。

雍正登基後,對於胤禟極其厭惡,將其圈禁並改名塞思黑,連帶著對宜妃也不待見,但是對胤祺卻非常不錯。一來是胤祺對沒威脅,二來是胤祺「心性甚善,為人敦厚」,雍正自己也誇他「秉性溫和」。

因為這一點兒,在康熙四十八年,大封諸皇子的時候,康熙一共封了3個親王,胤祺位列其中,被封為和碩恆親王。

胤祺活了54歲,薨於雍正十年,算是壽終正寢。

七阿哥:胤佑

胤祐之所以沒有參與奪嫡,主要是因為身有殘疾,具體是什麼殘疾,史書沒有明確記載,有人猜測是在跟隨康熙征討葛爾丹的時候,腿受了傷,所以是個瘸子。

再加上胤祐的生母位份較低,所以養成了「敬謹小心,安分守己」的性格,在奪嫡之爭中,選擇了中立不站隊,哪一個兄弟也沒得罪。

胤祐在康熙時被封為淳郡王,雍正登基後,又加封其為和碩淳親王。

胤佑去世於雍正八年,享年51歲。

十二阿哥:胤祹

這又是一位因為教育而改變一生的皇子,前面說了清朝的皇子都不是由生母撫養的,五阿哥是由皇太后撫養大的,胤祹的撫養人也不一般,是大家的熟人——蘇麻喇姑。

晚年的蘇麻喇姑篤信佛教,所以胤祹也被培養的很是佛系,對政治不關心,反而對喪葬禮儀特別上心。在胤祹的一生中,大清朝只要碰上重要喪事,主持人幾乎都是胤祹。

再加上胤祹的生母定嬪,也是位份較低之人。所以胤祹沒有摻和奪嫡的事情,並且最終活成了康熙兒子當中最長壽的那一個。

雍正登基後,先是封胤祹為履郡王,後來又降為貝子,再降為鎮國公。

但是胤祹乃佛系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雍正過了一陣子就又感覺有點兒對不住這個弟弟,又把他提為履郡王。

乾隆繼位後,又晉封胤祹為和碩履親王。

胤祹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活了77歲。

十五阿哥:胤禑

這又是一位碌碌無為的皇子,史書上對他的記載也是寥寥無幾。

奪嫡開始的時候,他才15歲,勉強算是成年,再加上生母密嬪地位比較低,所以他即便想參與奪嫡,也沒那個實力。

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兒是,胤禑是由德妃烏雅氏撫養長大的,也就是雍正的生母。

結果胤禑跟雍正的關係不好,反而是跟十四阿哥胤禵走的比較近。

有著這麼一層關係,雍正登基後,就不可能對胤禑好。所以胤禑只得了一個貝勒的爵位,差事也是守陵。

胤禑活的也不長,39歲就死了。

綜上所述,參與奪嫡的皇子,除了十三阿哥胤祥之外,其餘的人都被圈禁了。

但是沒有參與奪嫡的人,除了自己夭折或是早死外,基本都得了善終,而且基本也都得以封爵,大部分還是親王。

所以說,雍正對自己的兄弟們還是比較仁厚的,並沒有文人野史中所描述的那般刻薄寡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