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童養媳的真實生活:4歲就成「小媳婦」,夫妻關係多怪異

秦王不姓秦 發佈 2022-11-28T09:13:44.263863+00:00

在中國文化中,媳指的是兒子或者家族晚輩一代的妻子,是一個家族身份的代名詞。在古代「重男輕女」思想摧殘下,一些女性在4歲時就成為了一些人家的童養媳,一生都活在悲慘之中,孤苦無依,命運悽慘。

在中國文化中,媳指的是兒子或者家族晚輩一代的妻子,是一個家族身份的代名詞。

因此,媳也就代表了,如此稱呼她的人應當被其作長輩尊重。

而如果在其前加上童養二字,那麼這個媳的地位就很可能會變得更低,這個非正式媳婦的身份地位,甚至會不如一個僕役,僅僅只是未來的生育工具以及當下的奴隸。

在古代「重男輕女」思想摧殘下,一些女性在4歲時就成為了一些人家的童養媳,一生都活在悲慘之中,孤苦無依,命運悽慘。

那麼,童養媳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她們又經歷了何等的不公?這些又是因何而起?

不如我們一起來從童養媳的起源開始談起。

一、無奈妥協的產物

雖然早在漢昭帝時,其皇后上官氏就是一個六歲養入深宮的未來帝妻,雖有童養媳的性質,可這畢竟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有很大關係,二人更多的是政治聯姻而非簡單的婚姻。

而要說童養媳,最早可能需要追溯到三國時期,在《三國志》中有過這樣的記錄「至十歲,婿家即迎之長養為媳」。

這一時期童養媳的情況已經相對普遍,當然這與三國時代的歷史有著極大關係,在那個戰亂頻發的年代,中國人口從5000萬銳減到500萬,真正的十室九空。

此時,絕大多數家庭是無法依照正常的婚禮辦法完成此一人生大事的,很多家庭都是缺衣少糧,青壯年勞動力基本都已徵調為兵或死於非命。

這個時代,賣兒鬻女也是常有之事,底層的貧困之民很難有餘力相互扶持度過難關,只能想盡辦法生存下去。

而生活需要創造更多的勞動力,必須要組建家庭,繁衍後代,於是,人們想出來這樣的辦法。

將自家的女兒送到未來婆家,這樣自家可以減輕生活壓力,而婆家也可以獲得一個未來的兒媳婦,以達到生兒育女的作用,並且可以幫襯家中活計,實現兩家的雙贏。

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好的民眾自救方案,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方式卻產生了更大的副作用。

那個時代如此行事,是因為對強壯男勞動力的需求,作為童養媳的女孩,往往會成為一個生育工具,還要承擔繁重的家務。

長此以往,女性的地位被進一步降低,這也加強了男權社會下的男性權威,時代的推演,童養媳也變得愈發普遍,直到明清時期發展到巔峰。

童養媳甚至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在大災大難之後,更是會有大批的女孩遭到遺棄,被人撿到成為童養媳,這一情況直到21世紀都依然存在。

如果大家能夠撇開這些不良的影響,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這一狀況的出現,歸根究底還是勞苦大眾生活水平普遍較低,難以養家餬口而做出的折中無奈之舉。

這一行為本身並不是一個可悲可嘆的事情,只是後來的發展,讓情況變得愈發不可收拾,很多女孩子因為這樣的身份一生悽苦。

本來只是窮人家為了減少日常開支,減少婚禮花費等的被動無奈之舉,可是後來很多人開始選擇自覺接受這一方式。

於是,童養媳成了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很多家庭開始主動選擇將女孩送到別家去做童養媳,自己也可能會收養其他家孩子做自己的童養媳。

當這一行為普遍開來,童養媳的地位反而變得更加地下,本來還有些人會將其當做自己家人甚至是兒女,後來,越來越多的則成了家中僕役。

那麼到底為何會演變成這樣,不如我們從童養媳這個尷尬的身份入手,仔細分析一下。

二、婆媳關係永難平

婆媳關係在我們傳統的生活中始終是一個十分難以調節的大難題,婆媳矛盾引發的家庭問題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婆與媳這本就是兩個代表著雙方身份地位的重要名詞,兩者之間的矛盾也屬於一種家庭內部的「政治權利」鬥爭。

在一般的婆媳關係之中,雙方或許還存在「互有勝負」的狀態,有時候身處低位的媳婦可以協同自己的丈夫獲得較高的家庭地位。

然而,在童養媳的世界裡,這樣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雖然,不排除一些收買或者收養童養媳的家庭,對於這個未來的媳婦寵愛有加,視如己出,家庭和睦,親如一家,大多數情況下,童養媳在一個家庭中是沒有什麼地位的。

本身,絕大多數的童養媳來自於貧困家庭,之所以要到這個未來夫婿家,不過是要為這家生兒育女,真正的感情成分很少。

這樣的孩子往往幾歲就已經與未來夫家捆綁在一起,可以說是寄人籬下,那麼生活上就必然會是仰人鼻息,童養媳的性格往往會是唯唯諾諾。

因為,她沒有任何「任性」的成本,很多時候她們必須從小就要承擔起家務,可以算作是賠付夫家的養育之情。

在一些大戶人家,很可能會抱養多個童養媳,未來她們的出路也未必就是能夠成為家庭主人的妻子,很可能這輩子都只是一個丫鬟而已。

而即便是同樣家庭並不富裕的兩家人,作為童養媳的孩子也會是家中地位更低的那一個。

對於婆婆來說,她們需要維持自己的身份地位,那麼就必須明白自己需要做些什麼,需要認清自己與兒媳之間的關係。

作為一個從媳成長起來的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很多時候是依賴於自己的孩子或者家庭背景,多年的「歷練」讓她們深知自己曾經遭遇,也明白應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環境。

當媳婦進門之時,婆婆往往需要保持自己的「尊嚴」,要讓對方明白作為一個晚輩應該保持的「禮節」。

在古代社會中,在成為婆媳之前,雙方之間往往不甚了解,作為媳婦,突然之間增加一個管束自己的人,難免會出現牴觸。

雙方之間的矛盾也就就此開啟,如果這個媳婦有一定的家世背景,或許還會讓家中的婆婆心存幾分忌憚,可是當媳婦變成童養媳,那麼一切就變得不同了。

因為,這是一個從小就在婆婆管束之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作為婆婆有大把的時間「教導」她如何成為一個乖順的媳婦。

這樣的權威從小就會深深烙印在童養媳心中,很難在後天的成長中有所變化,如果是一位有心的婆婆,完全可以將童養媳變為自己的僕役。

三、夫妻關係多怪異

在這樣的關係中,作為童養媳的孩子往往會比自己未來的丈夫要大那麼幾歲,因為很多時候,夫家之所以選擇童養媳,一者是為了增加勞力,二者是為了沖喜,以儘早生得男丁,也就是童養媳的丈夫。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未來的夫妻二人之間從出生就存在很多的不平衡,年紀稍長的,甚至有可能是由她將自己的丈夫「帶大」。

女孩本身就比男孩成長發育要早,而這樣的關係下,女孩需要承擔得更多,未來夫妻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怪異。

對於古代的這些關係,我們或許知之甚少,但是如果有心去翻找,我們可以發現,在當代社會,就在21世紀的今天,童養媳依然存在於某些偏遠地區。

最為典型的莫過於福建莆田,基於男尊女卑的觀念,在這裡,大量的女孩成為生男孩的「副產品」,出生之後往往就會成為別家的童養媳。

她們甚至可能會沒有名字,統一被冠以「阿樂」或「長樂仔」的稱呼,既不能獲得教育機會,也沒有離開生長的地方。

在這裡,這些阿樂們生來就是為了成為別家的童養媳,成為生育的工具,繼續為生育下一代的男孩而不斷努力付出。

正是因為重男輕女思想的流行,在這裡,所有人都非常自覺地認為,女孩就是應該成為順從者,必須要聽從夫家的安排。

當來到未來夫家之時,這個女孩子也就成了這家的「奴隸」,很多時候這個家裡只有未來婆婆這一個女性,其他皆為男性。

對於童養媳的欺壓自是很難避免,所有人都會對其欺凌謾侮,即便是同為童養媳的婆婆也不會例外,未來的丈夫更是其順從的對象。

雙方之間的不平等,極容易造成夫妻生活上的不和諧,雖然大多是以女方的隱忍作為結局,可是本應平等的夫妻關係卻也變得難以調和。

在童養媳的家庭關係里,可能更多的是主僕,這個「媳」的身份可能會跟隨她一生,很難成為妻,只能期盼成為一個婆婆。

此外,由於夫妻雙方之間的這種不平等關係,還會進一步加劇雙方感情的分化,甚至會引發極為嚴重的後果。

就在2006年,福建莆田就曾發生過一件震驚世人的殺妻案,死者正是一位童養媳,行兇者則是她的丈夫朱世文。

在外人看來,這位丈夫在當地也可以算有不錯的生活,畢業於師範院校,在小學任教,並成為學校的教導主任。

學校的領導眼裡,這個教導主任性格內向,但卻踏實肯干,在學校的表現一直非常不錯,是學校里重要的業務骨幹人才。

然而,在家中他卻有一個從小生活在一起的童養媳朱秀美,這是一個出生僅4天後就成為他「未來妻子」的女人。

相差四歲的兩人,在婚前基本是以兄妹相稱,兩人的結合也只是眾多家庭中非常普遍的現象。

可是,由於結合的目的明確而單一,僅僅只是繁衍後代,所以說儘管二人生活在一起已經很長時間,但是感情卻無從談起。

兩人對於未來都心知肚明,夫妻生活根本毫無希望可言,婚後,二人自然是矛盾不斷,吵架也是常有的事情。

周邊環境的影響,卻讓兩人很難走到離婚這一步,即便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夫妻感情不和,可兩人還是沒有辦理離婚,生活只能無奈的繼續下去。

壓抑的環境中,雙方矛盾不斷累積,最終釀成了朱世文用板凳打死妻子朱秀美的慘案,不得不引發人們對於童養媳這一問題的深思。

如果夫妻二人能夠平等相處,相互之間彼此尊重,或許兩人可以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很多問題,甚至說問題無法調節時也可以採用離婚等方式解決。

可童養媳的關係下,雙方很難平等交流,女方往往會受到極大的壓制,而男方長期身處「高位」,也很難理性看待雙方關係。

這也就造成了夫妻之間身份尷尬詭異的局面,莆田殺妻案恐怕並不是個例,而是這樣不平等關係下極易發生的情況。

四、從根源解決童養媳問題

明眼人都可以發現,其實童養媳產生的最大問題是一個根植於重男輕女思想下的社會問題,是對婦女人身權力的重大侵害。

雖然有少數家庭會善待自己的這個「養女」,可是大多數時候,沒有人會去在意這個女孩的實際狀況,也不會關心她的需求。

要想改變童養媳的問題,那麼就需要全社會改變思想,重新認識一下男女平等這個基本的事實。

對於每一個人,都應當要了解,男女之間必須要有平等的交流,才能真正去了解各自的需求,從而讓雙方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

如果在二人交往之初,雙方之間就存在一種預設的不平等,那麼任何一方都很難去傾心相交,各自會封閉內心,從而讓雙方變得更加壓抑。

身處「高位」者,很容易會沉醉於那種作威作福的滿足狀態,不肯去傾聽對方的心聲,從而加劇家庭中的不平等,激化矛盾。

身處「低位」的一方,則很難去正視對方,內心的想法只能默默保留,長時間的積累,只會使自己抑鬱難平。

當然,社會環境的封閉,也是這種重男輕女思想長期流毒的重要原因,大多數人被約束在這樣的思想之下,會不自覺的成為童養媳這一問題的幫凶。

在現代社會,不論男女都應當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勇敢地去面對更加廣闊的生活環境,努力打破周邊的枷鎖,追求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這才是童養媳掙脫束縛,改變悲慘命運的關鍵,也是一個人應有的人生態度。

編輯:駱駝

責編:林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