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覽|集美·阿爾勒年度單元:五個來自法國的拉丁美洲故事

澎湃新聞 發佈 2022-11-28T09:21:25.212092+00:00

這五個展覽分別是:幾何森林:馬普切地區的鬥爭、太陽誕生的大地、如河流一樣、GH.蓋爾與廣島、及據她所述,及我所感。

2022年11月25日,2022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在廈門集美正式拉開帷幕。作為攝影季展覽里的重頭戲,「年度阿爾勒」單元里的六個精選自今年法國阿爾勒攝影節的展覽可謂精彩紛呈,除了2022阿爾勒圖書獎,其餘5個展覽均與拉丁美洲有關,引人走近遠方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少數群體的處境以及那些充滿感染力的個體故事,從而讓中國的觀眾和攝影愛好者們得以從中感受到世界攝影的脈動。

這五個展覽分別是:幾何森林:馬普切地區的鬥爭太陽誕生的大地如河流一樣GH.蓋爾與廣島、及據她所述,及我所感。澎湃新聞記者在展覽現場將一一介紹這些來自阿爾勒的精品展覽。

一、幾何森林:馬普切地區的鬥爭

藝術家組合:Ritual Inhabitual

策展人:塞爾吉奧·巴倫祖拉·埃斯科韋多

幾何森林:馬普切地區的鬥爭。展覽現場。本文展場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作品介紹

為滿足紙漿行業的發展需要,業界依託克隆技術大規模單一種植松樹與桉樹,導致位於智利南部阿勞卡尼亞的溫帶雨林生態已逐漸被單一種植林取代。而早在智利和阿根廷建國之前,馬普切人(「大地之子」)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如今,他們致力於保護以當地藥用植物為代表的物種多樣性。與此同時,非法木材交易頻頻觸發智利軍方反恐特種部隊、民族組織和工業主的私人武裝力量之間的暴力衝突。兩種世界觀在這片廣袤叢林中激烈碰撞:一方從自由市場的經濟觀點出發,開採自然資源;另一方則主張,從精神層面重視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藝術家組合 Ritual Inhabitual揭露了這片單一種植林的政治與生態惡果,引導觀眾討論當今的消費觀。

Ritual Inhabitual藝術家組合。《保羅·費魯塔魯,Wechekeche ñi Trawün團體的說唱歌手》,智利聖地亞哥,2016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Ritual Inhabitual藝術家組合。《Foki kochkilla(智利風鈴草)》。圖片由法國(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家提供。

Ritual Inhabitual藝術家組合,「生物技術」系列,智利,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Ritual Inhabitual藝術家組合。「生物技術」系列, 智利,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Ritual Inhabitual藝術家組合。「幾何森林」系列,智利,2018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展覽現場,Ritual Inhabitual 用古典工藝的手法拍攝了智利馬普切部族的人與當地的植物。這些照片被布置在了一片由藍色展板圍成區域的內側,而外側的綠色展板則展示了他們聯繫馬普切當地跨文化醫療科室拍攝的草藥標本研究,當地的薩滿巫師常用的藥用植物可應用於臨床替代醫學,這種治療方法也吸引了西方科學家和博物學家的關注。而在展場另一側,幾塊展板上掛著當地的雨林現狀景觀和伐木照片,這些木製的展板本身仿佛也與作品主題產生了聯繫。在這片區域的中心,一列木板搭制的框架里播放著七段視頻,像一座圖騰般立在展場中。視頻里的幾個人依次回答了藝術家組合提出的採訪問題:「我們將如何共處?」

幾何森林:馬普切地區的鬥爭。展覽現場。

幾何森林:馬普切地區的鬥爭。展覽現場。

幾何森林:馬普切地區的鬥爭。展覽現場。

幾何森林:馬普切地區的鬥爭。展覽現場。

二、太陽誕生的大地

藝術家:於連·隆巴爾迪(Julien Lombardi)

太陽誕生的大地。展覽現場。

作品介紹

位於墨西哥中部的威里庫塔(Wirikuta)荒漠谷,是惠喬爾印第安人(Huichol Indians)神話中的諸神居所與創世之地。為紀念太陽與火的誕生,印第安人每年都要來這裡朝聖。這片令人嚮往的土地有著豐沃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後被西班牙人征占,留下了許多故事。藝術家於連·隆巴爾迪結合照片、視頻和裝置等媒介,為觀眾打造沉浸式體驗,讓我們纖毫入微地體驗這片神聖土地的歷史變遷。

於連·隆巴爾迪,《藍色的鹿:考尤瑪麗》,「太陽誕生的大地」系列,墨西哥,2017-2021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於連·隆巴爾迪,《剖析》,「太陽誕生的大地」系列,墨西哥,2017-2021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於連·隆巴爾迪,《失》,「太陽誕生的大地」系列,墨西哥,2017-2021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於連·隆巴爾迪,《典禮過後》,「太陽誕生的大地」系列,墨西哥,2017-2021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於連·隆巴爾迪,《珍奇櫃(部分)》,「太陽誕生的大地」系列,墨西哥,2017-2021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太陽誕生的大地」是五個展覽中占地面積最大的展覽。於連·隆巴爾迪用多個章節引人體驗威里庫塔這片土地。故事從一系列類似遊客式看車窗外的旅行視角開始,緊接著的幾張連續照片勾勒出了一個模糊的地區形象以及其中對立的共處。展覽前半部分提供了一種故事的可能。隨著展場的背景從白色轉為黑色,隆巴爾迪在展覽後半部分用了三種不同的手法拍攝的三個小章節。在名為《珍奇櫃》的章節里,他將掃描儀帶到現場,掃描地上的物品,再將其放回原處,此舉有別於科學勘探,通過這個方法,藝術家希望讓人了解這片土地與全球化的關係。而在名為《典禮》的章節中,作者拍下了惠喬爾族人與基督徒社群達成協議後的盛大典禮。出於不想干擾慶典以及相應的敬意,他僅用一台紅外運動探測攝像機拍下了他們的身影。在最後一段名為《不可見的光》的章節中,藝術家拍攝了一段視頻:零星的光斑穿過鏡頭,隨後黑暗再次降臨。他從聖地的神話與創世故事裡獲得靈感,記錄了這些場景。

太陽誕生的大地。展覽現場。

太陽誕生的大地。展覽現場。

《珍奇櫃》章節。展覽「太陽誕生的大地」現場。

《典禮》章節。展覽「太陽誕生的大地」現場。

在展覽「幾何森林:馬普切地區的鬥爭」與「太陽誕生的大地」中,我們看到了一種基於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調查式攝影在與主觀敘事相結合時所創造的可能性,這是當代攝影里一種獨特的形式。它融合了紮實的在地研究以及個人鮮明的觀點。同時,藝術家們也充分利用了圖像語言,從拍攝器材的選擇,拍攝對象的選取,拍攝手法的使用,乃至材料和展場布置,都傳遞著特定的語義。這種圖像語言有別於文字描述那種模式,從視覺上直觀地引發故事聯想,給觀眾以獨特的體驗。

而從主題上,「幾何森林:馬普切地區的鬥爭」與「太陽誕生的大地」分別關注了拉丁美洲特定地區的社會文化議題,相比之下,另外兩個展覽「如河流一樣」與「GH.蓋爾與廣島」則關注了少數群體的處境。

三、如河流一樣

藝術家:丹尼爾·傑克·萊昂斯

策展人:道斯·達赫馬尼(Taous Dahmani)

展覽「如河流一樣」現場。

攝影師丹尼爾·傑克·萊昂斯親眼見到在希望和幻滅之間撕扯的酷兒和跨性別青年,受困於傳統的觀念與傳承,在社會中掙扎著堅持自己的「不同」。萊昂斯主動提出為他們拍攝肖像照,由拍攝對象自行選擇拍攝地點、服裝與姿勢,因此,這些作品都是雙方合作的產物。藝術家本人也是性少數群體的一分子,他為這些青年創造了一處安全之所,為探索自我身份打開了種種可能。

丹尼爾·傑克·萊昂斯。《繩子上的利奧》,2019年7月,「如河流一樣」系列。圖片由Loose Joints出版社和藝術家提供。

丹尼爾·傑克·萊昂斯。《女裝的溫德爾》,2019年7月,「如河流一樣」系列。圖片由Loose Joints出版社和藝術家提供。

四、GH.蓋爾與廣島

藝術家:蓋爾·西普雷斯特·馬里內利(Gal Marinelli Cipreste)與羅德里戈·馬西納·皮涅羅(Rodrigo Masina Pinheiro)

策展人:道斯·達赫馬尼(Taous Dahmani )

展覽「GH.蓋爾與廣島」現場。

展覽「GH.蓋爾與廣島」現場。

「G」和「H」是藝術家搭檔蓋爾(西普雷斯特·馬里內利)與廣島(羅德里戈·馬西納·皮涅羅)的名字首字母縮寫。「廣島」是羅德里戈的日文暱稱,源於孩提時代TA的另類外貌使人分辨不出TA的性別,並堅持非標準的身份意識,在從小被丟石頭、遭人喊打的童年中長大;蓋爾是跨性別人士。在TA們生活的國家,人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對性少數群體施加暴力,而兩人驕傲地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並努力將自己從過去的恥辱中解脫出來。TA們藉助圖像的符號權力來治癒創傷,在精妙故事與暴力主題之間尋找平衡。

蓋爾·西普雷斯特·馬里內利與羅德里戈·馬西納·皮涅羅。《GH》,「GH.蓋爾與廣島」系列,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蓋爾·西普雷斯特·馬里內利與羅德里戈·馬西納·皮涅羅。《蓋爾》,「GH.蓋爾與廣島」系列,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蓋爾·西普雷斯特·馬里內利與羅德里戈·馬西納·皮涅羅。《死去的自然》,「GH.蓋爾與廣島」系列,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蓋爾·西普雷斯特·馬里內利與羅德里戈·馬西納·皮涅羅。《織物與碎石的雕塑》,「GH.蓋爾與廣島」系列,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五、據她所述,及我所感

藝術家:塞萊斯特·列文堡(Celeste Leeuwenburg)

策展人:道斯·達赫馬尼(Taous Dahmani )

展覽「據她所述,及我所感」現場。

作品介紹

《據她所述,及我所感》是塞萊斯特·列文堡與母親攜手打造的作品,她的母親是視覺藝術家迪莉婭·坎塞拉(Delia Cancela)。在母親的藏書室里找到一部於20世紀70年代自行製作的影片後,她決定對這段承載著朋克和女權主義歷史的短片加以當代闡釋。最終的作品由十幾個非專業舞者協作——是列隊表演、是行為亦是舞蹈,坎塞拉和列文堡本人也出現在片中。這部作品不僅大膽觸碰紀錄片的邊界,也挑戰了電影和攝影之間的界限。

塞萊斯特·列文堡。劇照來自視頻《據她所述,及我所感》,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塞萊斯特·列文堡。劇照來自視頻《據她所述,及我所感》,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塞萊斯特·列文堡。劇照來自視頻《據她所述,及我所感》,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 供。

塞萊斯特·列文堡。劇照來自視頻《據她所述,及我所感》,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這或許是整個單元里「最個性化」的展覽。展場由兩個豎屏影像和一組照片構成。屏幕里,幾位舞者時而舞動,時而如雕塑般靜止。在迷人的舞步中,他們的身體與同屏以及另一屏幕里的人與物產生了聯繫。生命的延續、女性主義……這些聯想隨著各自不斷變換的體態和舞姿在觀眾的腦海中應運而生。身體行為與舞蹈和紀錄片的形式合作起來,而攝影作為切片又定格了特定的姿態。加上現場富有節奏感的音樂,整個展覽變得十分富有感染力,讓人感受到其中透露出的情感和親密關係。

展覽「據她所述,及我所感」現場。

集美·阿爾勒能與國際上非常有影響力有學術性的阿爾勒攝影節建立合作,非常順利,也很幸運。這樣我們可以把世界上最好的作品帶到中國來,也可以把中國最好的攝影家帶到世界去,發出自己的聲音。」正如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聯合總監榮榮所說,這些來自法國阿爾勒攝影節上的精品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看世界以及看世界攝影的窗口。「在這個充滿了不確定的現實世界裡,我們相信,唯有可以跨越國界和語言等交流困難的攝影、以及以攝影為媒介展開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才是我們可以確定的值得為之努力的目標和方向!」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藝術總監、復旦大學教授顧錚在前言中如此提到。

展覽時間:2022年11月25日至2023年1月3日

展覽地點:集美新城市民廣場展覽館(廈門市集美區立德路99號)、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廈門市集美區杏林灣營運中心2號樓裙樓三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