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高血脂和化痰的要穴

賦生堂醫說外治絕技 發佈 2022-11-28T11:03:30.738232+00:00

中醫講的痰濕,是體內代謝廢物堆積。常吃辣的甜的,「肥甘厚膩」,會困住脾胃,濕排不出去。《丹溪心法》: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嗜臥。

治療高血脂和化痰的要穴

中醫講的痰濕,是體內代謝廢物堆積。常吃辣的甜的,「肥甘厚膩」,會困住脾胃,濕排不出去。《丹溪心法》: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嗜臥。身重象沒擰乾的濕衣服,沒精神。痰濕體質的特徵,偏肥胖,食量大,容易疲倦。面色發白,舌苔白膩,不愛喝水,大便不成形。成因,首先是脾胃虛弱,背後有腎肝的連帶關係,還有飲食習慣。穴位按摩: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豐隆,象聲,轟隆打雷。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豐隆歸屬於足陽明胃經,為足陽明胃經別走足太陰脾經之絡穴,具有疏經活絡、化痰定喘、清熱通腑、健脾和胃的作用,是治療痰疾之要穴,無論有形之痰,無形之痰均可治之,故有「祛痰第一穴」之稱。臨床以瀉法最為常用。

本穴首見於《靈樞·經脈》。「豐」,即豐滿,豐大之意;「隆」,指隆起。足陽明多氣多血,氣血於本穴會聚而隆起,內漸豐滿,故名「豐隆」。

【穴性】疏經活絡,化痰定喘,清熱通腑,健脾和胃(根據其穴性,主要用於西醫學中的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精神疾病)。

【定位】: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 寸,脛骨前肌外緣,條口旁開1 寸。

【取穴方法】(1)正坐屈膝,外膝眼(犢鼻)穴與外踝前緣平外踝尖處連線的中點,距脛骨前嵴約二橫指處取穴。(2)在犢鼻下8 寸,條口穴外側1 寸處,約當犢鼻與解溪的連線中點處取穴。

【主治】

(1)各種痰證:痰多,咳嗽,氣喘,頭痛,眩暈,癲狂癇,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梅核氣。

(2)胃腸病:嘔吐,呃逆,便秘,胃痛。

(3)下肢疾患:下肢痿痹,關節炎。

【操作方法】直刺1~2 寸。多施以瀉法為用,可灸。

【經驗總結】

(1)豐隆是祛痰的要穴。本穴可用於治療各種由痰而引起的病症,無論有形之痰,還是無形之痰,豐隆皆治之有效,因此有「祛痰第一穴」之稱。豐隆乃足陽明胃經之絡穴,屬胃絡脾,脾主運化,脾虛則水濕不化,易聚而成痰。

《肘後歌》言「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三分深」。

《玉龍歌》言「痰多宜向豐隆尋」。痰濕阻滯心陽,則見胸悶、心悸,或癲狂癇、失眠、健忘等;若流竄於經絡之中,在上則易致頭痛、眩暈,在下則見痿痹不仁。可見痰瘀則致百病,以上諸症皆可用本穴而收其功.可見,凡於痰疾,豐隆皆是首選穴。

(2)豐隆有健脾和胃之功效。本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因此有聯絡脾胃兩經的作用,故對脾胃兩經同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可用於胃痛、胃脹、嘔吐、呃逆、腸鳴、便秘(通便療效滿意)、消化不良等病的治療。

(3)豐隆是治療高脂血症之主穴。高脂血症屬於中醫的痰瘀阻滯,因痰阻絡致氣血運行失常。脾胃為生痰之源,豐隆為胃之絡穴,絡於脾,刺之則能調理脾胃而防止痰濁內生,故可治療本病。治療時,既可以在此處找瘀絡點刺放血,又可以毫針針刺。

這裡摘錄一病案供大家參考:患者女,50多歲。經常頭痛、眩暈多年,近半年病情加重,頭痛且脹,尤以後項部明顯,每遇精神刺激易誘發。查體:形體肥胖,反應遲鈍,倦怠懶言。查血脂結果異常。診斷為動脈硬化,高脂血症。操作:取28~32 號2 寸毫針,將針尖與皮膚呈90 度角迅速刺入穴位,針深1~1.5 寸,待針下有沉、澀、緊等得氣感覺後,施以徐而重的手法,使針感下傳至第2、3足趾部,針感隨時間的延長而呈持續性加重,直至出針為止。每日1 次,10 次為一個療程,休息2 天再行另一個療程,二個療程後複查血脂情況。按此法治療半月余,血脂已明顯下降,諸症悉除,痊癒。

(4)豐隆可治療下肢疾病。根據「治痿獨取陽明」及局部穴位治療病變局部的原理,還常用於下肢痿痹、關節炎等。

(5)豐隆在其他方面的治療作用。本穴主治作用廣泛,在臨床中還常用於水腫、梅核氣、面癱、三叉神經痛、失眠、高血壓、頸椎病、肩周炎、中風、癭瘤等多種病症。

【常用配穴】

(1)豐隆配三陰交、中脘治療高脂血症。

(2)豐隆配太沖治療梅核氣。

(3)豐隆配曲池治療高血壓。

(4)豐隆配合谷治療面肌痙攣。

(5)豐隆配肺俞、膻中、尺澤、天突治療支氣管哮喘。

(6)豐隆配百會、風池治療頭痛、眩暈。

(7)豐隆配陰陵泉、水分治療水腫。

(8)豐隆配百會、神門、中脘治療癲癇。

(9)豐隆配神門、太沖、沖陽、人中治療狂症。

【注意事項】

豐隆主要以降逆化痰為用,治療胃腑病和痰證,因胃腑病多實證,胃腑宜清,痰疾宜除,因此本穴宜瀉不宜補,針刺時應當注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