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與科技公司開啟大規模裁員,預示美國衰退進入倒計時

域外編撰者 發佈 2022-11-28T11:11:33.463589+00:00

開篇:美國的裁員潮已經開始,各大公司,特別是網際網路公司們,正在使出渾身解數來縮減自身規模和成本。這個舉動,如果只是用來幸災樂禍,那確實能給我們枯燥的生活帶來些許樂趣,但它的背後,實質上有著非常多我們需要關注和進一步思考的信息,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當成是各個公司的行為,它實質上是一個信號,一個我們決不能忽視的信號。

開篇:

美國的裁員潮已經開始,各大公司,特別是網際網路公司們,正在使出渾身解數來縮減自身規模和成本。這個舉動,如果只是用來幸災樂禍,那確實能給我們枯燥的生活帶來些許樂趣,但它的背後,實質上有著非常多我們需要關注和進一步思考的信息,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當成是各個公司的行為,它實質上是一個信號,一個我們決不能忽視的信號。那麼裁員潮到底意味著什麼,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清楚吧。

全美的裁員潮洶湧:

在自然界中,災難發生前,總有一些動物會提前做出反應。地震前亂竄的老鼠、慌張的家畜;海嘯前四處飛散的海鳥,都是災難即將到來的信號。而在商業的生態中,企業的行為和抉擇就如自然界中生物們的反應一般,也是一種信號,可能預示著市場開始復甦,也可能預示著一場災難即將發生。

根據美國科技公司裁員追蹤網站layoffs的數據,截至目前,整個2022年,美國科技公司的裁員總數已經超過12萬人。

這方面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了。

社交巨頭,扎克伯格的Meta裁員11000人,直接幹掉了13%的員工,是該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不過這似乎也不是什麼值得驚訝的事情。從去年10月底,Facebook改名成Meta,然後全力投入元宇宙之後,這個公司的股價在最近一年來跌去了70%,是今年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差勁的一隻股票。到了今年第三季度,Meta的營收是277.14億美元,同比下降4%,環比下降3.9%,無怪乎扎克伯格要這樣裁員了。

另一個巨頭,亞馬遜也動手了。針對設備、零售和人力資源部門,亞馬遜計劃裁掉10000名員工。去年7月份,亞馬遜市值達到史上峰值,一度去到1.88萬億美元,但從那時候起,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亞馬遜的市值縮水了將近50%,因此它展開裁員也不值得奇怪了。

推特在馬斯克接手之後也幹掉了80%的員工,還因為馬斯克這個網紅企業家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熱度很高,一時間成了熱議話題。

其它網際網路公司也加入裁員大軍,Snap幹掉了20%的員工,Stripe裁員14%,打車平台lyft裁員13%,網飛在5、6月份裁員450人,就連晶片大廠英特爾都在10月份裁員20%,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當然,能裁員自保已經算是很好的了。像家電銷售的電商公司,Made.com這樣的,去年6月份才剛剛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完成了IPO,市值一度達到7.75億英鎊,現在居然被英國零售巨頭Next用350萬英鎊給收購了。這樣的事情也在發生著。

而裁員潮可不單單發生在網際網路領域。娛樂業、房地產、律所、物流、零售等等各行各業其實都已經被裹挾進了裁員大潮之中。沃爾瑪在今年8月份裁掉了200人,之後10月5日針對喬治亞州的一家工廠裁掉了1548人。全球貨運巨頭羅賓森(Robinson)也將要裁員1000到1200人。比沃爾瑪這些公司更慘的是面臨破產的公司。到第三季度末,美國有18家零售企業面臨破產,其中包括成立時間接近50年的體育用品零售商奧林匹亞運動(Olympia Sports)、世界知名化妝品巨頭露華濃等等。

就連美國經濟最核心的部分,金融行業也做出了反應。華爾街也出現了裁員。11月9日,巴克萊銀行和花旗銀行等也加入最新的裁員企業名單中。到現在,花旗已經裁掉了投資部門的數十個崗位。高盛集團第四季度將裁員2700人。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等投行將在年底採取選擇性裁員,同時會進行崗位裁撤來減員,通過減少獎金等方式來控制成本支出。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和美國企業家組織,在9月19日到10月3日之間針對CEO們做了一輪調查,結果顯示,98%的美國企業CEO針對今後12到18個月美國經濟的前景表示,他們正在為經濟衰退做準備。而另一邊,歐洲的CEO就更坦誠一些,有99%的歐洲CEO表示正在為經濟衰退做準備。

全部數據指向了衰退:

正如前面我們說的,作為商業生態系統中最為活躍,離商業前線最近的機構,這些企業做出如此的反應,一定是感知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趨勢,才會做出如此的反應和動作。畢竟春江水暖鴨先知。那麼這些企業和企業家們,到底感受到了什麼?這種感受,又會帶來什麼呢?

我們來看看這些數據。

11月的時候,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掉到了54.7,11月23日公布的最新數值也才稍微提升到了56.8。


這個數據是個啥概念呢?只有1980年和2008年的大衰退時期,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才會那麼低。這個指數反應的是消費者對消費和未來的預期。消費者對未來越有信心、預期越好,說明他們越相信在未來不需要為錢發愁,那麼自然就對未來越有信心,有了信心,消費者自然就敢於消費,這種敢於消費的信心就表現為指數的提高。如果反過來,大家都對未來沒信心了,都想捂著錢袋子了,自然就不敢去想消費的事情,而是想著如何保住錢袋子,好讓自己撐得更久一些,那麼消費者信心指數自然就低了。

同時,我們都知道,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國,它的GDP組成里有三分之二左右是依賴消費的。它可以通過印紙來採買全球的資源和商品,因此它的經濟對內部消費的依賴度是非常高的。美國人越敢消費,美國的經濟越好,反之就是經濟越差。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的信心就變得尤其重要,因為消費者越有信心,他們才會擴大自己的消費,而消費擴大了,美國的經濟才有足夠的內驅力,才可能繼續增長。

而如今消費者的信心,大家也看到了,掉到了大衰退的水平。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其實已經很明確,未來不是一個自己可以隨意消費的時代,而是一個需要自己熬過去的寒冬。

另一邊,美國家庭的債務三季度環比上漲了2.2%,整體債務規模已經到了16.51萬億美元。其中,信用卡的債務三季度增加了380億美元,同比上漲了15%,是20年以來的最大增幅。而萬事達的第三季度淨營收為58億美元,同比增長15%。營業利潤為31億美元,同比增長14%。淨利潤2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4億美元。

鑑於美國家庭大多都是負債型的經濟結構,那麼一旦自己收入斷掉,恐怕家庭的情況會迅速惡化,被債務壓垮。

目前美國失業率,在9月份是3.5%的歷史低位,時薪同比增速在6月份錄得6.59%,屬於在高位的狀況。這樣一組數據,按照歷史經驗來看,美國經濟在2023年1到8月之間有步入衰退期的壓力。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裁員出現了。而且不單發生在傳統行業,還發生在算得上是經濟高地的矽谷和華爾街。

這就像是水逐漸漫過各個地方,從經濟窪地,從傳統的、利潤率很一般的行業開始,逐步上升,如今就連站得比較高的科技和金融公司們也被淹到了腳脖子,不得不把大批的員工踢到水裡去了。

儘管對於這些科技公司來說,裁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此前疫情爆發時,網際網路確實吃了一波流量紅利,大家儘可能減少線下活動之後,各大網絡公司獲得了很大的增長。業務和數據的增長自然就會給這些公司帶來擴張的動力,於是盲目的招聘就成了前兩年矽谷的常態。

比如扎克伯格的Meta,從2020年到現在,員工增加了80%之多,一下子暴漲到8.7萬人。馬斯克搞到手的推特也在疫情期間增加了一倍的員工。谷歌雖然一直聲稱自己只招募全球最優秀的人才,但疫情期間也多招了6.8萬名員工,擴張了57%。



而另一邊,員工多了,各大公司的收益卻在掉。前面說的各個公司股票在跌就不說了,之前網際網路最吃香的廣告業務也不太行了。比如推特,今年二季度,營收才11.77億美元,同比下降1%,其中廣告收入10.76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2.3億美元。

Meta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其絕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於廣告,占到總收入的98.2%,但當季的廣告收入才27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4%。



所以現在矽谷的CEO們趁著馬斯克直接幹掉80%員工,大約4400人的檔口,一邊嘲笑馬斯克是矽谷的野蠻人,一邊趕緊跟上他的步調,也給自己的企業來一次徹底的瘦身。加上他們確實已經嗅到了深度衰退的味道,就更是堅定了他們裁員的步伐。

美國深度衰退不可免:

這樣的裁員潮,疊加剛才我們提到的美國家庭債務已經越來越高,消費者信心跌到谷底,就會造成原本已經沒什麼信心消費,而且債務已經頗高的美國普通家庭面臨失去收入的局面。而當他們失去收入,那麼他們就更依賴債務,就更不敢消費。沒了消費的拉動,美國的經濟就更難有進展,而美國經濟困難起來,這些大企業就更會收緊支出,甚至凍結招聘,那麼這些普通家庭就更難獲得收入,沒有收入就更進一步依賴債務,進一步不敢消費,這就進入一個衰退的循環了。

而美國經濟是否衰退,最終會由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也就是NBER來給出結論。

自上個世紀70年代大通脹以來,NBER一共給出過7次衰退結論,其中有4次輕微衰退,分別是1980、1981、1990和2001年;有3次深度衰退,分別是1974、2008和2020年。

這一次從美國的表現和歷史經驗來看,恐怕美國將再次進入深度衰退,而且很可能與2008年的那一次有一拼。甚至超過08金融危機,也不是什麼值得奇怪的事情。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08危機的時候,谷歌可沒有裁員,而這次,谷歌雖然還沒開始裁人,但已經凍結了招聘,相信裁員也已經在醞釀中了。

加之科技行業里的初創公司因為和資本直接掛鈎,也算是美國經濟的晴雨表之一,而如今根據7月份的一份針對初創公司的調查,38%的公司正在削減營銷支出,24%正在削減企業軟體預算,46%放緩或者凍結招聘,17%正在裁員。



這些無不說明,山雨欲來風滿樓啊,災難還沒來,但在生態中的各路「鴨」,早已感受到了其中冷暖,做出反應了。

而美國的衰退,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恐怕歷史已經給出過答案,甚至我們現如今其實也已經感受著這樣的影響了。

再往後,隨著衰退的加深,以及拜登政府對新冷戰的崇尚,我們恐怕要承壓的地方會更多。只能說,希望大家保全好自己,熬過寒冬吧。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我們是域外編撰者,一群以筆撰商史的人,如果大家喜歡我們的文章,請給我們一個推薦,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轉發、收藏和留言,我們下期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