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戰役多慘烈?清巡撫、提督及數萬軍民被殺,太平軍亦死傷數萬

鐵馬冰河wu 發佈 2022-11-28T12:27:01.790551+00:00

1852年12月16日,從長沙撤圍北上後,太平軍水陸俱進,自岳州出發,出洞庭順長江直指九省通衢的武漢。

1852年12月16日,從長沙撤圍北上後,太平軍水陸俱進,自岳州出發,出洞庭順長江直指九省通衢的武漢。

武昌是長江中游的重鎮,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控制武昌,向西可以溯江而上進入四川,向東可以順流而下占據繁華富庶的江南 , 向北則可以直搗中原。攻長沙失敗後,太平天國領導層經過商討, 否定女將蘇三娘直接入鼎中原的主張,採納楊秀清進軍武昌、攻取南京、徐圖京畿的建議。

羅大剛、黃玉崑、林鳳祥、李開芳等率領的水師進軍順利,不僅率先抵達武漢,很快就攻破了漢陽,進而乘勢占領漢口,混戰中擊斃清武昌知府及副將,守軍死傷無數,停泊在長江江面上的清軍戰船全都成了太平軍的戰利品。

與水路同時進發的太平軍陸師,經蒲圻、咸寧,比水師稍晚抵達武昌東門外,並迅速占領了洪山、蛇山等制高點。

為了集中力量,把分別駐守漢陽、漢口的太平軍水師和主攻武昌的陸師聯成一體,楊秀清命令由衡州、岳州船民組成的水營負責搭建一座從漢陽晴川門到武昌漢陽門的浮橋。

恰值隆冬枯水季,長江水淺,一夜之間,水營就在寬闊的江面上架起了一座浮橋,人馬能迅速往來,為攻城創造了有利條件。

太平軍突然兵臨武昌城下,使清綠營守軍十分驚恐。湖北巡撫常大淳為了阻擋太平軍進攻,竟下令將城牆外圍的民居拆毀、焚燒一空。

史載,大火連燒幾天幾夜,城外居民的房屋、財產被燒成灰燼。百姓們流離失所,憤而投入太平軍的人不在少數,或將城中兵力部署、防守虛實等情報告訴太平軍。常大淳倒行逆施,等於將群眾基礎拱手讓給了太平軍。

常大淳一面派兵將距城池十丈以內的民房焚燒搗毀,以免給太平軍可乘之機,一面將駐守城外的清軍和廣西提督提督向榮派來的援軍迎入城中,以加強守備力量,旋即下令緊閉城門,在城頭架設火炮,堅壁固守。

12月25日,太平軍猛將羅大綱督軍攻城,殘酷異常的武昌戰役正式打響。

和圍攻長沙不克解圍不同的是, 太平軍對戰略重鎮武昌是志在必得,且不惜代價。這時的太平軍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在郴州、桂陽、道州時當地大量的礦工加入了太平軍,楊秀清把他們整合在一起,組建了一支「土營」,類似於今天的工程兵。這些礦工善於挖地道,熟諳火藥、地雷的使用方法,其獨創的「穴地攻城法」在攻長沙時已經顯示出威力,雖不成功但也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如今進攻城池堅固的武昌城正好是檢驗成效之時。

武昌城的清軍防守也很嚴密,尤其是廣西提督向榮派來的數千援軍大都是被收編的廣西慣匪,從廣西一路跟蹤追擊太平軍到湖北,久經戰陣,兇悍頑梗,皆是剽悍善戰的亡命之徒。太平軍倒也英勇頑強,他們冒著槍林彈雨,不顧傷亡,死命向前,架雲梯攀登攻城。城頭上的清軍架炮轟擊,用火槍點射,用熱油拋灑,攻城太平軍死傷慘重,城下遺屍壘壘,血流成河,屢攻而不克。

羅大綱見硬攻不成,損失太大,便和林鳳祥、李開芳商議,改為穴地攻城 。太平軍土營士兵利用夜色掩護,在城外民房廢墟邊偷偷掘了一個長長的地道,一直通到文昌門下方,再運進大量開礦用的炸藥。這一切,城頭上的守軍竟絲毫未察覺。

《太平天國史》記載:清咸豐二年十二月四日(陽曆1853年1月12日)。黎明時分,天還未大亮,文昌門外忽然傳來一聲驚天巨響,把武昌城裡的軍民從夢中嚇醒,威力巨大的爆炸,把文昌門一段城垣炸塌,炸出20多丈的一道大缺口。林鳳祥、羅大綱身先士卒,揮舞帥旗,沖在最前面,太平軍將士跟在後面如潮水般沿缺口沖入城內。

激烈巷戰中,守軍見大勢已去,紛紛丟下武器,拔下號衣,換上百姓衣服,不戰而逃;有些則藏匿在民房內,想乘亂逃出城去。太平軍逐屋搜殺,湖北提督雙福竟然還在家裡酣睡未醒, 睡夢中稀里糊塗地被太平軍砍下腦袋。湖北巡撫常大淳很清楚兵敗丟失武昌的後果是什麼,定難逃清廷嚴懲,於是在城破之際絕望吊死在巡撫衙門內。

10餘萬太平軍用16、7天的時間浴血攻城,在付出極為的慘烈代價後,終於將黃色旗幟插上了武昌城投。據記載,武昌之役,雙方戰死者多達十餘萬人,

咸豐帝得知武昌失陷的消息後,又驚又怒,立刻下令將湖廣總督徐廣縉革職拿問,由張亮基署湖廣總督。悍將向榮也被革掉廣西提督的職務,暫時署湖北提督,戴罪立功。

武昌(含漢口、漢陽)是太平軍攻占的第一座省會城市,影響很大。在武昌,太平軍招兵買馬,開科取士,隊伍迅速壯大,能提槍上陣的將士達到數十萬人,開始超過與其對陣的前線清軍,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優勢,占據武昌也等於取得了控制長江鑰匙。攻克武昌後,太平軍結束了金田起義後為圖生存、四處遊走、轉戰的被動局面。

【插圖源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