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路上,發現美,分享快樂!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的部落首領,號神農氏,是中華民族共同尊奉的人文始祖。他的主要功勞是在農業方面,比如發明了農具耒耜,培育了五穀並分發傳播種植方法。
郴州萬華岩是一處石灰岩溶洞,在此遊玩的時候,看到路邊立有一尊神農炎帝騎牛降惡蟒的雕像,洞口處還有一塊立於南宋時期的勸農記事碑。原來,在萬華岩,也流傳著神農炎帝的故事。
郴州是一座林中之城,這裡自古就有九仙二佛之地的美譽。在缺少文字記載的年代,很多歷史只能口口相傳,慢慢被神化也很正常。
話說神農從天上「偷」得谷種,將其帶到人間,需要找一處培育的地方。有人推薦了萬華岩,神農來到此地,只見四面環山,林深樹密,洞內四季恆溫,確實是個好地方。
神農專心在洞中培育谷種,開田、引水、育種,共歷時三個九百九十九天,終於完成。
接著,神農巡視天下,分發谷種、傳授農耕知識,嘗百草製藥,以解天下百姓的病痛,也不知經過了多少個歲月。
後來,神農帶著黃狗和水牛再次回到萬華岩,卻發現這裡已被一頭萬年巨蟒所占,每天都要吞食一頭牛,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神農大怒,騎著水牛,帶著黃狗沖入洞中,經過幾天幾夜的戰鬥,終於將巨蟒制服,為當地百姓除了一害。
那尊神農騎牛斗惡蟒的雕像,講的正是這個傳說。
洞口的勸農記事碑,被稱作中國第一勸農碑。
南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趙不退由朝奉郞轉任郴州知軍,兩年後帶領下屬在各處巡查,進行勸農活動。來到萬華岩時發現此處風景極美,興之所至,就命人撰文記錄這次勸農之事,並就地取材,鐫刻於洞口,勸農碑就是這樣來的。
碑文中寫道「務農重谷,天下之本」,可見,當時的朝廷對於農業的重視。
中華文化就是以農耕文化為根基發展起來的,這也正是中國人能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秘密所在。
(極客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