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宕渠故城:古代國都‖劉渠

方誌四川 發佈 2022-11-29T03:00:54.681404+00:00

東晉《華陽國志·巴志》宕渠郡:「宕渠縣,郡治。長老言,宕渠蓋為故賨國。今有賨城......」北宋《太平寰宇記》138卷渠州:「古賨國,城在流江縣東北七十四里,古之賨國都也。」

宕渠故城:古之賨國都

劉 渠

東晉《華陽國志·巴志》宕渠郡:「宕渠縣,郡治。長老言,宕渠蓋為故賨國。今有賨城......」

北宋《太平寰宇記》138卷渠州:「古賨國,城在流江縣東北七十四里,古之賨國都也。」《元豐九域志》:「流江古賨城有古碑,文字磨滅。」——流江縣為南梁普通三年(522年)在故宕渠地所置,今渠縣與之一脈相承。

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喜歌舞。鄰山重疊,險比相次,古之賨國都也。」

清代《蜀碑記補》:「城垻碑,在渠州。」引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右無名碑,蜀人謂之城垻碑......」

大量古籍和碑記,均指向宕渠縣、渠州流江縣、今渠縣的一處古城——賨城,即故宕渠縣城,今謂之「城垻遺址」。

城垻遺址坐落在川東渠江上游左岸,地處今渠縣土溪鎮城垻村、天府村和東安鎮燕岩村一帶(東經107.06°,北緯31.00°),占地約560萬餘平方米。古城核心區「郭家台」占地5萬平方米左右。城池依山傍水,易守難攻,環境優越,是古代非常理想的城垣位置。

渠縣土溪鎮城垻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置圖

賨城是歷史文獻有確切記載又得到考古證實的古城遺址。其城淵源久遠,約興於春秋戰國之際(公元前5世紀),盛於秦漢,衰於兩晉,東晉末(420年前夕)毀廢。城垻遺址是目前川東地區發現的歷史最早、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古城遺址。經歷了約900年盛衰跌宕的漫長歲月。

渠縣城垻遺址鳥瞰圖

一、歷史悠久的「宕渠」

巴蜀自古為蠻夷之區。《華陽國志·巴志》說:「其屬有濮、賨、苴、奴、共、獽、夷、蜑之蠻。」常璩的表述是戰國時期的巴國屬民有上述八族。從地理上說,大巴山南坡渠江流域則是古賨人的世居之地。揚雄《蜀都賦》:「東有巴賨,綿亘百濮。」就是說川東地域上主要有巴人、賨人兩大族群,並且綿延分布著百濮等族人。揚雄為西漢蜀郡人,當時人記當時事,可靠性很高。

所謂「賨」,是國家賦役制度的產物。《說文》:賨,南蠻賦也。「巴人呼賦為賨」,遂有「賨錢」「賨布」之稱,秦人將稱賦為賨的巴夷叫做「賨人」,為專稱,以區分廩君蠻。

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國司馬錯、張儀率軍伐蜀,兼併了巴蜀。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置巴郡,「儀城江州」。宕渠縣與郡同置,治於賨城。《巴志》所謂「宕渠蓋為故賨國」是說,宕渠縣與故賨國一脈相承。又說「始皇時,有長人二十五丈見宕渠。」湘西里耶秦簡發現有「宕渠道」的政務記錄,表明秦帝國時期,宕渠或因蠻夷聚居區,曾經「以道統之」。《漢書·公卿百官表》載:秦制「縣有蠻夷曰道。」

《巴志總敘》:「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三十一縣。」劉琳《華陽國志校注》(1984第1版)指出,秦並巴蜀後,考知有成都、閬中、江州、宕渠等二十五縣。這個說法又反映秦末漢初「宕渠」復以縣稱之。

「宕渠」不僅是一個古地名,更是一個文化範疇。這就需要從縣名涵義中去溯源,方可正確解讀。自唐代迄今,關於縣名的釋義不下六七種。各種說法均未能從本源上探究,皆不能自圓,終屬不大靠譜。筆者從地名的文化記憶屬性著手,據《說文》「宕渠」二字分別含有居處之義(當然屬於漢語言文字的意思表達),進而考察渠江流域先民族群源流,以為是先民的居式——「宕渠居式」,即以溶岩洞穴和傍水結廬而居的居處樣式,與先民採集、漁獵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宕渠」用作縣名,則是當時人們對於先民時代的追思和懷念了。其寓意深刻,指代性明顯(這裡不展開討論,可上網搜索《宕渠,文化記憶2000+》一文)。

《漢書·地理志》記載,宕渠為巴郡11縣之一。西漢宕渠縣包括今之達州市、巴中市全部及城口縣,廣安市的廣安區、前鋒區、鄰水縣,南充市蓬安、營山等縣地,其轄區基本覆蓋整個渠江流域。宕渠縣地域廣大,面積40000平方千米左右,約占巴郡總面積的1/3。

《後漢書·郡國志》載巴郡十四城,實為巴郡所屬14個縣級政區的治城。東漢和帝永元年間(公元89-105年),分宕渠之東置宣漢縣(治今達州市通川區),分宕渠之北置漢昌縣(治今巴中市巴州區)。宕渠縣屬地仍有今渠縣、大竹、鄰水、廣安、蓬安、營山等縣地。

東漢興平元年(194),益州牧劉璋將巴郡一分為三,墊江以北為巴郡,江州至臨江為永寧郡,朐忍至魚復為固陵郡。建安六年,魚復令蹇允爭巴名,遂改永寧為巴郡,固陵為巴東郡,原巴郡為巴西郡。故有「巴西宕渠」之稱謂。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攻取漢中,張魯出降。張魯在漢中盤踞近三十年,政教合一,「以鬼道教百姓」,宕渠賨人多往信奉,賨人族酋大多也與張魯交好。原巴東太守朴胡、巴西太守杜濩皆賨人渠帥,帶領一批人北投曹魏。本來三巴頭領已經離蜀,魏將張郃也許是想到宕渠再弄一批驍勇善戰的賨人去充軍,自領3萬人,並以老杜為嚮導和幫襯,進軍宕渠「蒙頭、盪石」,被蜀將張飛圍在幾個山頭上,「相拒五十餘日」。宕渠一戰,「良將」遭遇「虎將」,最終張郃被打得大敗,僅十餘騎走間道逃回南鄭。

建安二十一年(216),劉備鑑於宕渠為拒曹要地,乃升宕渠為郡,轄故宕渠縣境域,又專設「宕渠侯國」,署賨人族酋杜濩為「賨邑侯」,特頒發「漢歸義賨邑侯」金印一方(今存中國歷史博物館)。這說明巴夷已普遍接受賨人名號。

西晉末,賨人後裔李雄在成都建立大成政權,建元建興(304年)。大成國分置六州,其中梁州轄8郡。李雄當皇帝後,將故鄉「龍興之地」宕渠縣復升宕渠郡,屬梁州,領地同前。338年,李壽改國號為漢。成漢政權維持44年。東晉永和三年(347)桓溫伐蜀,成漢亡。

東晉時戰亂不休,政區混亂。宕渠郡仍置,領屬同前。《太平寰宇記》:(宕渠)「東晉末,地為蠻僚所侵而廨,遂以荒廢。」時間約在公元420年前後。

賨城——宕渠故城,歷時約900年,是渠江流域古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二、考古發現

故宕渠縣城垣的位置,在古籍中寫得很具體,與當代考古發現是一致的。

城垻遺址經正式考古發掘,於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組織開展系統考古發掘,中央電視台錄製了《考古進行時·城垻遺址》專題片;2013年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中國文物報》上發表了占據2個整版的大篇幅文章,首次對外披露在四川渠縣發現戰國秦漢時期的特大型遺址。文章稱,城垻遺址和渠縣漢闕無疑是四川地區戰國晚期至秦漢時期的重大考古發現。2014年,《城垻遺址出土文物》專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14—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又對城垻遺址進行連續系統的考古工作,界定其遺址範圍約567萬平方米,清理出城牆、城門、房址、墓葬、水井、灰坑、溝、窯等各類遺蹟數百處,出土各類文物千餘件,基本釐清了由城址區、一般聚落區、窯址區、墓葬區、水井區等部分組成的遺址功能分區,初步構建了遺址自戰國晚期至魏晉時期年代序列。專家稱,城垻「津關」遺址及其簡牘的發現,展示出漢代宕渠賨城的繁華景象。2017年出土「宕渠」陶瓦當2塊,正是縣大堂所用之物,直接鎖定這裡就是宕渠縣故城所在。此前徵集到一塊「大章志功」文字磚,其銘文特有意思,分明就是東漢車騎將軍馮緄自詡有功於國而特意燒制。連同「宕渠」瓦當地發現,確證馮緄增修賨城的事實。「車騎城」的說法信而有徵。

2020年1月,城垻遺址第六次考古取得重大進展。此次發掘共清理東周墓葬4座,其中3座墓葬保存較好,1座墓葬僅殘存一件陶罐。這批墓葬均為狹長方形土坑墓,墓主人均為屈肢葬或二次葬。編號為M45的墓葬規模較大,長7.9米,寬1.8米,深1.6米,墓室下部設置有器物坑,出土器物主要包括銅器、陶器、玉器等。其中銅器有浴缶、缶、錞於、編鐘、鉦、鍅、劍、鍪、釜、釜甑、印章等;陶器主要為罐和豆;玉器主要是龍紋玉佩、蜻蜓眼琉璃珠、料珠等裝飾品。考古隊長陳衛東說:城垻M45墓葬等級較高,是繼涪陵小田溪和宣漢羅家垻外,巴文化核心範圍內新發現的中大型墓葬,填補了戰國中晚期巴國大中型墓葬的空白。

渠縣城垻遺址2017年發現的「宕渠」陶製瓦當

三、賨城的興起

守君衛民為城邑興起的最初動因。《管子·度地篇》:「內為之城,城外謂之郭。」中華古城是四周圍以牆垛、扼守交通要衝而具防衛意義的軍事據點。《釋名·釋州國》釋都:「國城曰都。都者國君所居,人所都會也。」《左傳》云:「邑曰築,都曰城。」《四川通史》:「巴的城垣具有明顯的政治軍事性質,尤其具有軍事重鎮的特徵。」

賨城究竟肇興於何時?相關文獻不詳。杜佑《通典》:「梁州在夏殷之間為蠻夷之國,所謂巴、賨、彭、濮之人。」說得很籠統,國與人概念混淆,是無法界定的粗略表述。劉琳《華陽國志校注》對賨城的興起作了一個判斷,以為「在宕渠建縣之前就形成了。」

目前,城垻考古文化土層的年代劃分,從器物形制上判斷,所處時代為戰國中晚期,秦漢時期達到鼎盛。但是,城池的興起取決於多種因素,跟宕渠先民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相關,受周邊蠻邦互動形勢所迫,故有「守君衛民」的客觀需要。在漢水流域,公元前611年秦巴楚三分庸國。庸人以善築城馳名,而庸國方城堅不可守,何況賨人無堅可守?在峽江地帶,廩君蠻日漸強大,戰國初宗姬巴國又西進川東巴地與之融合,戰事不息、五易其都,生存環境使得賨人築城建都,是「一刻都耽誤不得」的大事。

由此可見,賨城約興於春秋戰國之際,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左右形成是大致成立的。

四、宕渠城的歷史地位

宕渠故城歷為賨人首府,是渠江流域古代治理中心。

軍事地位《逸周書·王會》:周成王七年(約公元前1036),洛都建成,諸侯聚會。「巴人以比翼鳥,蜀人以文翰(獻)」,諸侯國或蠻夷邦國方有資格參與「王會」,說明渠江流域已形成邦國(只不過並非完整意義上的國家形態)。從歷史記載上看,賨城是四川盆地蜀、賨、巴三國唯一穩定發展的都城。

城垻考古發現的津關設置形勢圖

賨城所在的城垻,為兩級台地。一級台地約3平方公里,形如半島凸挺渠江,扼勒水路交通幹線,舟楫航泊賴以操縱。東二級台地,為禮義山、大小斌山、達嶺、燕岩自北向南連成一氣,成為天然防線,進有所阻、退則登高憑險可恃,易守難攻。城垻的地理形勢,上溯巴、州二河可進抵米倉、巴山而臨觀秦楚;假以舟楫順江而下,三五日即可達於合、渝,飲馬大江。賨城位置優越,是川東北的戰略要地和津關鎖鑰。古城對於渠江流域發揮著重要的控制作用。

經濟地位渠江流域自古適宜農耕。早在戰國之際就是「土植五穀、牲具六畜」的富饒地帶。經濟作物盛產麻、桑、漆、蜜、蔬果、藥材、竹木,其中苧麻是骨幹品種。農產品加工業興盛,「賨布」具備一定規模;「清酒」馳名中原,釀酒工藝獨步一時,源遠流長。建縣後,生產方式的改變和秦國耕作技藝的傳入,鐵製農具的使用,使農業得到快速發展,促進了商業化手工業的長足進展,商業和交通運輸業迅速興起,市場急劇形成和擴大,賨城作為完全意義的城市粗具規模。史載,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年),京兆長陵(今咸陽)人第五倫,署宕渠縣令四年而遷益州牧。可知,宕渠縣為漢代「上縣」之一。

手工業作坊頗具規模。宕渠陶器製作歷史悠久,輪制和著色技術在建縣後已經掌握,出土的秦漢陶器不乏精品(其中為我國首次發現的漢代上釉磚一塊,是中國制陶工藝的首創)。窯窖遺址分布在城垻的各個角落,漢磚遺存之巨,表明其生產規模十分浩大。左思「外負銅梁於宕渠」的描寫,說明華鎣山脈早有銅礦開掘。大量青銅器皆由本土生產。宣漢羅家垻和渠縣城垻出土精美的青銅器,表明與中原相繼進入青銅時代。秦皇統一後,六國工商豪富和工匠遷入巴蜀。北方冶煉技術的傳入,使宕渠縣冶煉業快速發展。東漢時,宕渠已設有鐵官。石雕及金屬鑄鏤工藝有了廣泛運用。竹木編制和漆器加工也相當發展,並作為商品向外輸出。城垻附近農民數次拾得戰國齊燕刀幣和韓趙魏布幣,表明通過秦國而與中原各國已有一定的貿易往來。賨城已為川東北新興的商業中心和物資集散地,是盆地東部對外貿易的基地之一。

從戰國中晚期到東漢初期,賨城經歷了400餘年的繁榮。東漢朝廷的過度征斂,地方官吏、豪門勢力的層層盤剝,迫使賨人反抗並頻頻發生武裝鬥爭,從而經濟破敗、各業蕭條。漢末和東晉末期兩度大的社會動盪,渠江流域土著人流徙,漸成荒蕪之地,城邑也隨之頹敗成墟。

賨城作為手工業、商業中心和盆地東部外貿基地,大約有600年。

政治地位「長老言,宕渠蓋為故賨國。」賨國沒有其他文獻記載,是個傳言,也應該是個代指。賨人是否發展到王國,當然有待考證。從渠江流域巴人族群的文明程度判斷,從其社會結構及軍事、經濟、文化的總和而言,在「七國稱王,巴亦稱王」的政治環境下,我們不能排除宕渠先民族群因應形勢,必須樹立王權方能有效調動人力物力資源,聚合族人,保全生存發展成果。宕渠縣建立後,變「賨國」為秦國的一個政區,「賨國都」成為宕渠縣治,仍是賨民族群的首府。

在秦並四川盆地時,賨國或以大勢所趨,與秦國在軍事上妥協,因而沒有戰事的記載。這意味著為秦國的統一進程作出了貢獻。秦昭襄王時,賨民族出兵平定了虎巴貴族的武裝叛亂,為維護秦國地方政權的鞏固和社會治安建立了功業。秦·夷「刻石盟約」是發生在宕渠縣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成為秦國羈縻制度在巴蜀實施的先導。由此確立賨人「民族自治」的政治局面,為渠江流域的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和文化發展奠定了很好的政治基礎。賨城仍然是渠江流域宗法統治中心和社會活動中心。

東漢以來,各地民族矛盾頻發。賨人曾數次出征各地。東漢中期開始,賨人社會的組織結構遭到破壞,賨人的政治地位急劇下降。賨人從地域分割到宗族分解,民族自治由此解體;賨城作為一般的郡縣治所,城市的政治地位實質上走向了衰落。渠江流域的治亂與賨城中心地位存在與否、與民族自治與否有很大關係。東漢晚期,賨人不斷出征,又因不堪壓迫而多次起義。至建安中,賨人社會分崩離析的趨勢已不可逆轉。賨城的區域中心地位和繁榮景象再也不復存在。

成漢李壽亂後,黔中僚人大舉入蜀,四境不寧。宕渠為僚所據,郡縣荒不成治。賨城為宕渠縣治地830餘年,其間,劃小縣境又置郡管理原範圍約300餘年。

文化地位渠江流域有著悠久的文明史,是宕渠文化的搖籃。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先民族群遷徙於此生息、繁衍,從「宕渠」居式到定居生活,開始了巴人的上古史。隨著物質生產發展與社會進步,創造了一系列具有鮮明特徵的古典文明,系統地構成古代文化範疇,在四川文明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其文化構成內容主要有:「巴」系列地名、物產名;族人身軀高大,性情敦厚質樸,天性勁勇;服飾左衽、弜頭、跣足,擅長射獵,善釀尚飲;敬祖尚祀,俗喜鬼巫;族人性格「質直好義」、勇銳喜舞。傳說參與武王伐紂「前歌后舞」,「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漢初,閬中范目募發賨人助劉邦還定三秦,為漢前鋒,數陷陣。劉邦觀之驚呼「此武王伐紂之歌也!」後令樂人習學,這就是極富盛名的「巴渝舞」。

「巴有將、蜀有相」,是兩漢最為著名的人文景觀。賨人「世挺名將」,龐雄、馮緄、馬忠、王平等威名遠播;臧哀伯、元賀、李溫、馮煥等均為國家重臣,「皆建功立事、有補於世」雲。

宕渠賨人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對於維護賨人社會結構的穩定和促進經濟、政治的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特定的歷史意義。這一民族文化隨著賨民族群的發展而發展,也隨著他們在歷史上的消逝而衰微。秦並巴蜀後,民族文化融入了中原文化,使宕渠文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賨城不僅是宕渠文化精要之所在,也是賨人的文化活動中心。

「賨國都」的傳聞歷久不衰。左思《蜀都賦》激情洋溢地寫道:「若乃剛悍生其方,風謠尚其武。奮之則賨旅,玩之則渝舞。銳氣剽於中葉,蹻容世於樂府。」

清酒之甘醇,賨旅之勁勇,巴渝舞之雄渾,漢闕之神奇,是渠江流域古典文化的精粹與縮寫,也是宕渠先民千古之絕唱。


來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劉 渠(1958年生,四川渠縣人。達州市巴文化研究院特約專家,多年從事地方志編修工作。在省市級刊物和微信平台發表地方史志文章20餘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