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文物保護之十二:雲陽張飛廟是怎樣整體搬遷的?

月盈紅袖 發佈 2022-11-30T02:16:56.727094+00:00

張飛廟係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始建於蜀漢末期,後經宋、元、明、清歷代擴建,已有1700多年歷史。

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位於與重慶市雲陽新縣城隔江相望的南岸盤石鎮龍寶村獅子岩下。老張飛廟位於新縣城以東30公里處雲陽老縣城對岸的飛鳳山麓。由於其主體建築的高程在海拔130米~160米之間,三峽工程蓄水至175米將全被淹沒,故而國家將張飛廟整體搬遷到了新址。

張飛廟係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始建於蜀漢末期,後經宋、元、明、清歷代擴建,已有1700多年歷史。現存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廟宇多為1870年水患後重建。飛檐斗角、參差錯落、琉璃粉牆、金碧輝煌的殿宇群,依山取勢,氣象巍峨,壁上大書「江上風清」、「正氣浩然」題字依然如故,雄勁秀逸。該廟整舊如舊,其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與原址極為相似。廟內碑刻書畫豐富,廟宇矗立於巨大的崖壁之上,掩映在蔥鬱的綠蔭之中。

整體搬遷前老張飛廟的建築並非漢末所建,而是清嘉慶年間一場大火和同治九年(1870年)長江特大洪水損毀以後,陸陸續續修復重建而成的。張飛廟雖是修復重建,但匯聚了歷代能工巧匠建築藝術的精華,整個廟宇坐岩臨江,依山就勢,廟祠建築與山水園林渾然一體。廟內結義樓、書畫廊、正殿、助風閣、望雲軒、杜鵑亭、聽濤亭等古建築布局嚴謹、層迭錯落、獨具一格,既有北方建築雄奇的氣度,又有南方建築俊秀的質韻,更有園林點染,竹木掩映,小橋流水,潺潺有韻。因此張飛廟素有「巴蜀勝境」之美稱。

張飛廟的主要建築和雕塑群是圍繞著張飛的傳說和其獨具魅力的性格來布局建造的。在結義樓天井,可見劉、關、張三人高舉酒杯,仰天長望,瀝血祭天,慷慨悲壯,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沿石階而上便是祭祀張飛的正殿,正中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匾額「力扶漢鼎」,其下是高大威猛的張飛塑像,兩旁是一組群雕。這一組雕像把張飛「怒鞭督郵」、「義釋嚴顏」、「長坡退敵」等傳奇佳話塑造得栩栩如生。在整個正殿,張飛愛憎分明的性格,赤膽報國的精神,橫掃千軍如卷席的英雄氣概都得到了形象的再現。

張飛廟不但建築獨特,而且蘊藏著深厚的古代文化內涵。張飛廟收藏有漢唐以來的石刻、木刻、字畫六百餘件及新石器時期以來的其他文物千餘件。尤其是字畫碑刻,名家聖手,流派紛呈,各領風騷,不少為國內外所罕見,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如漢《張表碑》、梁《天臨碑》、黃庭堅書《幽蘭賦》、蘇軾書《前後赤壁賦》、岳飛書《前後出師表》等,所以張飛廟又有「文藻勝地」之盛譽。

正因為張飛廟既是巴蜀勝境,又是文藻勝地,當年在討論如何保護張飛廟時,一開始專家們的意見就比較一致:整體搬遷。不過,在具體選址上曾出現過就地後靠、隨新縣城遷至北岸等多種方案。經過大量的勘察論證,最後確定搬遷到目前新址。

根據「張飛廟搬遷保護必須突出對原有環境的再現和文化價值的保護」以及「修舊如舊」的原則,搬遷要求97.8%以上的木結構部件不得損壞,以保證張飛廟的完整性;原址所有設施、植物、欄杆、部分地下構件和館藏文物等也必須完好搬遷歸位。因此,搬遷過程中,在解體古廟時,施工人員按照屋面、牆體、裝修、大木、台基、基礎的順序依次對每一個部件進行了編號。據統計,拆除工作共涉及構件10萬餘件。復建過程中,對拆下的每一部件進行了防腐、防蟲處理。126株古樹、200餘株花草也按原位移栽到新址。新的張飛廟建築 ,仍然是依山、坐岩、臨江,與雲陽新縣城隔江相望,只是周邊環境的恢復尚需時日。

新的張飛廟捨棄了老廟的泥塑雕像,用青銅重塑了張飛的英雄形象。以前遊客可以隨意翻轉的題刻木板也用玻璃框保護起來了。新廟保護面積由原來的27畝擴大到55畝,增建了三層地下室,擬用於保存雲陽縣境內出土的地下文物。

數千年的歲月流光,不知道淹沒了多少陳跡往事,張飛廟以其本身所蘊含的不可估量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已成為三峽黃金旅遊線上的一個亮麗景點。

關鍵字: